帳號:guest(3.142.124.12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賴昱名
作者(英文):Yu-Ming Lai
論文名稱:以GPS偵查及臉部認證偵查論公眾場所隱私權之界線
指導教授:湯文章
指導教授(英文):Wen-Zhang Tang
口試委員:吳景欽
錢世傑
口試委員(英文):Ching-Chin Wu
Shi-Jie Qi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法律學系
學號:610746002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2
關鍵詞:隱私權GPS偵查臉部辨識系統隱私空間科技偵查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近年隨時代演進,資訊爆發產生出眾多新科技改善大眾生活。與此同時,新技術也增進了犯罪偵查之效率,大量以往難以想像之偵查方法層出不窮,但同時此種新型態之偵查手法也將使民眾面對更嚴重之隱私侵害。本文旨在透過GPS偵查與臉部認證偵查此二目前尚未於我國明文規定之科技偵查,討論公眾場所之隱私權適用問題,以及實際上應如何處理此二以及將來可能產生之其他新型態科技偵查。
基於目前我國判決以及引用之馬賽克理論等學說,我國對於GPS偵查已有定見,認其為強制處分而因尚未有可使用之刑事偵查規範而為違法偵查。而臉部認證偵查雖尚未有案例出現,但依本文見解認其使用將使行使場所隱私侵害提高,超越合理隱私期待而成為高度隱私侵害空間,亦屬於強制處分之一種,應訂定詳細法規規範之。
依個人淺見,我國法務部曾提出《科技偵查法草案》,雖最後因受反彈而束之高閣,或許可以該草案為雛形,將隱私空間之定義加入於公開場所使用電子設備進行監視等要件,並令法院有事前審查之機制,透過科技偵查取得之個人資料則應有詳細之取得、管理、銷毀等規定,並交由獨立機關定期監督視察,以達到保障憲法賦予民眾之隱私權之目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文獻回顧 4
第六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偵查的意義 7
第一節 傳統意義之偵查 7
第一項 強制處分需遵守之原則 7
第二項 法定之強制處分 9
第二節 科技偵查 12
第一項 GPS偵查 12
第二項 臉部辨識偵查 14
第三節 傳統偵查與科技偵查之差異 17
第四節 小結 18
第三章 隱私權之法理探討 20
第一節 隱私權之緣由 20
第二節 隱私權之發展過程 21
第一項 我國隱私權之發展 21
第二項 比較研究-日本隱私權之發展 30
第三節 小結 38
第四章 科技偵查與隱私權保護之衝擊 40
第一節 日本之情形 40
第一項 資料庫管理議題 40
第二項 監視社會化 41
第三項 程序正當性 41
第二節 我國之情形 42
第一項 公眾與私人場所之隱私權衝擊 42
第二項 臉部認證偵查 43
第三項 科技偵查法草案之隱私空間 53
第四項 令狀原則之放寬-111年憲判字第1號 56
第五項 是否有令狀之必要 57
第六項 科技偵查可適用之法律 59
第七項 事前警告與事後告知 62
第八項 資料蒐集之管理問題 65
第九項 不適法之效力 70
第三節 小結 73
第五章 比較法研究 74
第一節 美國 74
第一項 GPS偵查 76
第二項 臉部認證偵查 78
第三項 Carpenter v. United States, 138 S.Ct 2206案對科技偵查之影響 79
第二節 歐洲 80
第一項 德國對GPS偵查之看法 80
第二項 法國刑訴之規定 82
第三項 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 83
第三節 英國之臉部辨識偵查使用 84
第四節 小結 88
第六章 結論與立法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立法建議 90
第一項 隱私空間之定義 90
第二項 監督機制之確立 91
第三項 資料保管之手段 91
參考文獻(以姓名筆劃、年代排序) 93

中文文獻:

書籍:
王兆鵬、張明偉、李榮耕,刑事訴訟法,六版,新學林,2022年。
李榮耕,通訊監察與保障法,新學林,2017年。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十版,新學林,2020年。

期刊論文
王士帆,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BGHSt 46, 266─ GPS 偵查─,萬國法律,240期,2021年,頁20-29。
王國治,人臉辨識之法律規範,人權會訊,137期,2021年,頁44-58。
朱治平,GPS 定位追蹤於刑事偵查程序之運用及其授權基礎―從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 105 年度上易字第 604 號刑事判決出發,法令月刊,卷68,期9,2017年,頁93-133。
朱富美,「緝毒犬聞出了大問題」-談科技偵查之隱私權侵犯與搜索,日新司法,2008年,頁159-173。
余和謙,英國警政機關自動化臉部辨識系統指引概述,科技法律透析,32卷1期,2020年,頁14-20。
余和謙,警政機關運用臉部辨識系統之法治框架初探,科技法律透析,31卷1期,2019年,頁26-36。
吳采薇,英國警察機關使用自動化臉部辨識技術與相關監督機制之研究,科技法律透析,31卷2期,2019年,頁28-39
吳景欽,警察使用GPS定位系統的法規範之疑義,台灣法學雜誌,第397期,2020年,頁9-14。
李寧修,警察存取預防性資料之職權與個人資料保護,以監視器之運作模式為例,臺大法學論叢,48卷2期,2019年,頁392-437。
李榮耕,科技定位監控與犯罪偵查:兼論美國近年 GPS 追蹤法制及實務之發展,《臺大法學論叢》,44 卷 3 期,2015年,頁 892-893。
李榮耕,簡評二零一四年新修正的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一次不知為何而來的修法,月旦法學雜誌,卷227,2014年,頁148-176
林子儀,「基因資訊與基因隱私權」,『當代公法新論(中)』,元照出版社,2002年,頁701-702
林文春,附帶搜索「立即控制範圍延伸」之理論與適用分析-比較法的觀察,軍法專刊,68卷3期,2022年,頁93-126。
林俊宏、江威增,中國社會信用制度之實施與大數據相關個資議題之探討,科技法律評析,12期,2020年,頁27-67。
范耕維,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判決後GPS定位追蹤之立法展望,萬國法律,卷222,2018年,頁89-103。
張陳弘,美國聯邦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搜索令狀原則的新發展,以Jones, Jardines & Grady案為例,歐美研究,48卷2期,2018年,
張陳弘,隱私之合理期待標準於我國司法實務的操作-我的期待?你的合理?誰的隱私?,法令月刊,69卷2期,2018年,頁82-112。
張凱淳、王正中,人臉辨識技術應用於警政治安之探討研究,前瞻科技與管理,2卷1期,2012年,頁81-92
莊晏詞,人臉辨識技術應用之規範探討-以美國為例,生物產業科技管理叢刊,卷9,2021年,頁30-49。
許恒達,通訊隱私與刑法規制-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刑事責任,東吳法律學報,21卷3期,2010年,頁109-159。
許淑媛,論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於偵查中使用之合法性及立法制度發想,電腦稽核,42期,2020年,頁69-79。
黃清德,位置資料蒐集與基本人權保障—以警察利用衛星定位系統 GPS 蒐集資料為探討中心,《警專學報》,卷4期5,2009年,頁119-140。
黃琬珺,隱私權法理之探討-以我國司法院釋字第603號解釋為例,致理法學,第六期,2009年,頁63-89。
董娟娟,詮釋新加坡發展的新路徑:監視社會研究的新解與展望,台灣政治學刊,卷9期2,2005年,頁107–150。
熊誦梅、溫祖德,從馬賽克理論(Mosaic Theory)談通訊使用者資料之法官保留-評智慧財產法院106年度刑智上易字第65號刑事判決,法令月刊,69卷9期,2018年,頁34-51。
劉芳伶,論運用「車牌辨識技術」所為「N 系統偵查」之適法性判斷構造與要件,軍法專刊,67卷4期,2021年,頁91-122。
劉彥伯,簡評高等法院109年度上訴字第749號刑事判決-GPS偵查所衍生證據於我國刑事審判之證據能力認定,科技法律透析,卷32期8,2018年,頁6-10。
蔡聖偉,私裝GPS跟監與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評臺灣高等法院一百年度上易字第二四零七號判決,月刊裁判時報,期32,2015年,頁31-37。
蔡達智,開放空間中的隱私權保障,《月旦法學雜誌》,145 期,2007年,頁 127-146。

博碩士論文
林誠澤,GPS科技定位偵查與刑事訴訟法的搜索概念,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蘇偉綸;偵查跟監之研究;文化大學法律學系暨法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2019年。

網路資料
內政部警政署,「M-Police 行動警察建置案簡介
https://www.dgbas.gov.tw/public/Data/1123014261971.pdf (最後閱覽時間:2022/12/24)
台灣人權促進會,下一張臉在哪(1):人臉辨識在台灣的人權爭議
https://www.tahr.org.tw/news/2288 (最後閱覽時間:2022/12/24)
侯冠州,NEC 人臉辨識技術再升級,戴口罩也能精準偵測,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20/10/19/nec-covid-19-bio-idiom/ (最後瀏覽日:2022 年12月5日)。
陳曉莉,中國公安靠臉部辨識快速追蹤5萬人臉,從爆場張學友演唱會逮出通緝犯,電週文化,2018年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22402 (最終閱覽時間:2022/12/22)

外文文獻:
書籍:
井上正仁,強制搜查と任意捜査,新版,2014年。
酒巻匡;刑事訴訟法 (2017)

期刊論文
葛虹,アメリカ合衆国憲法修正四条とプライバシーの合理的期待テスト(1),『広島法学』,44 巻1号,2020年,頁237-264。
井上正仁,GPS捜査,『刑事訴訟法判例百選』,2017年,頁64-71。
葛虹、犯罪捜査のための公権力による個人に関する情報の収集規制について――アメリカの判例理論を素材に、『経済のグローバル化における東アジアの法治:理論と実践』、国際シンポジウム,2020年。
吉田純,情報ネットワーク社会における〈監視〉と〈プライバシー〉,『システム/制御/情報』,54 巻 6 号,2010年,頁225-230。
松本七海,万引き対策で顔認証システムの利用は許されるのか,情報処理学会研究報告,卷27,號1,2017年,頁1-5。
正木裕史,GPS捜査大法廷判決と立法問題,『犯罪と刑罰』,号27,2018年,頁159-174。
内野 正幸,時の判例 講演会参加者名簿とプライバシー--早大江沢民講演会名簿提出事件 最高裁判決平成15.9.12;法学教室,期281 ,2004,頁146-147。
日本最高裁判所大法廷昭和44年12月24日判決,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卷23,期12,1948年,頁1625-
尾崎 愛美,犯罪捜査を目的とした顔認証技術の利用に対する法的規制のあり方—米国の議論を参考に—,『Information Network Law Review』, Vol. 19,2020年,頁30-46
尾崎愛美,GPS捜査におけるプライバシー保護ー最高裁平成29年3月15日大法廷判決を契機としてー,『電子情報通信学会技術研究報告 = IEICE technical report : 信学技報』,卷117,號69,2018年,頁21-26。
尾崎愛美,位置情報取得捜査に関する米国最高裁判決とその意義—顔認証技術を利用した捜査への影響を中心に—,情報ネットワーク・ローレビュー,卷20期0,2021年,頁50-62。
清水真,GPSと捜査,法学教室,号427,2016年,頁41-44
網路資料:
Osaka Metro向け 次世代改札機実証実験システムの機能追加等について;東芝インフラ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https://www.toshiba.co.jp/infrastructure/news/20200817.htm(最後閱覽時間:2022/12/22)
日本弁護士連合会、行政及び民間等で利用される顔認証システムに対する法的規制に関する意見書(2021)
https://www.nichibenren.or.jp/document/opinion/year/2021/210916.html(最後閱覽時間:2022/12/22)
捜査に顔認証、全国の警察で;共同通信https://jp.reuters.com/article/idJP2020091201001899 (最後閱覽時間:2022/12/22)
大阪市高速電気軌道株式会社(Osaka Metro)様「次世代改札機」実証実験における新型機の稼働開始について;株式会社高見沢サイバネティックス
https://www.tacy.co.jp/news-ir/3575/ (最後閱覽時間:2022/12/22)
R-Bridges-v-CC-South-Wales-ors-Judgment(2020)
Warren S. D., & Brandeis L. D. (1890).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4(5)
Jennifer Lee, We Need a Face Surveillance Moratorium, Not Weak Regulations: Concerns about SB 6280, March 31, 2020.
United nation;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https://www.un.org/en/about-us/universal-declaration-of-human-rights (最終閱覽時間:2022/12/22)
United States v. Jones, 565 U.S. 400 (2012), Sotomayor, J., her delivered concurring opinion, at 41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