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方偉達(2019)。環境教育理論、實務與案例。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王懋雯(1994)。態度--行為形成理論與研究法。環境教育季刊,22,28-37。 3.江冠榮(2009)。黑熊與布農族傳統狩獵文化。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13(4), 31-32。 4.余興全(譯)(1990a)。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原作者 Louis A. Iozzi)。環境教育季刊,7,9-15。(原著出版年1989) 5.余興全(譯)(1990b)。環境教育研究的啟示:環境教育和情意教育(之二)(原作者 Louis A. Iozzi)。環境教育季刊,8,25-32。(原著出版年1989) 6.李久先、許秉翔(2010)。戰後台灣森林經營與遊憩之發展史。林業研究季刊,32(1),87-96。 7.李國忠、林俊成、賴建興、林麗貞(2004)。台大實驗林森林生態系不同林分經營策略之碳貯存效果。臺大實驗林研究報告,18(4),261-272。 8.周少凱、許舒婷(2010)。大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嶺東學報,27,85-113。 9.周儒、潘淑蘭、吳忠宏(2013)。大學生面對全球暖化議題採取行動之影響因子研究。環境教育研究,10(1),1-34。 10.林素華(2013)。臺灣環境教育的發展與現況。生態臺灣,41,6-13。 11.林素華(2014)。環境教育法實施後主要環境教育要素及機制整體優化之研究--高中職以下學生、一般民眾之環境素養施測及教學策略研擬(MOST103-2511-S142-007)。臺北市:中華民國科技部。 12.林震(2018)。臺灣南部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對於臺灣黑熊與森林保育之環境態度、環境責任感、控制觀、環境知識和環境行為之評估。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屏東縣。 13.邱立文、黃群修、吳俊奇、謝小恬(2015)。第4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成果概要。台灣林業,41(4),3-13。 14.邱皓政(2018)。量化研究法(三)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15.胡子陵(2008)。學校教育與家庭環境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環境行為影響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8,11-28。 16.胡子陵與朱麗香(2009)。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環境知識、態度對環境保護行為影響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10,21-40。 17.唐貺怡、周淑嬌、黃凱羚、葉國樑、黃禎貞、唐孝蘭、曾治乾、石玲如(2009)。國中生環境行爲意圖及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爲例。學校衛生,54,51-67頁。 18.唐孝蘭、曾治乾、邱勤予、葉國樑、張永達、鄧毓浩、黃禎貞、黃壁祈(2011)。臺北地區國中學生節能減碳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二所國中為例。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2,125-142。 19.張郁雯、沈少文(2012)。高雄市國小環境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4(1),319-340。 20.梁世武、劉湘瑤、蔡慧敏、方偉達(2013)。環境教育能力指標暨全民環境素養調查專案工作計畫(EPA-100-EA11-03-A264)。臺北市: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1.莊英慧、熊召弟、耿筱曾、甘漢銧(2007)。台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水的知識理解、水資源保育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環境教育學刊,7,55-80。 22.莊博閔、曾治乾、黃禎貞與葉國樑(2011)。北縣某國中學生綠色消費與環境敏感度之調查研究。學校衛生,58,27-44。 23.許世璋(2005)。影響環境行動者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著重於城鄉間與世代間之比較。科學教育學刊,12(4),441-463。 24.許世璋(2018)。台灣黑熊與山林保育方案對花蓮縣小六生環境素養的成效分析暨環境教育夥伴關係探索(MOST107-2511-H259-003-MY3)。臺北市:中華民國科技部。 25.許世璋、任孟淵(2014)。培養環境公民行動的大學環境教育課程-整合理性、情感、與終極關懷的學習模式。科學教育學刊,22(2),211-236。 26.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科學教育月刊,260,2-9。 27.郭乃文、陳慧玲(2015)。新北市國中生全球暖化相關知識、態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環境教育研究,11(1),67-88。 28.陳文福(1995)。以Landsat-TM及SPOT衛星影像監測高山地區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報,26(3),183-196。 29.陳思利、葉國樑(2002)。環境行為與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屏東縣國中學生為例。環境教育學刊,創刊號,13-30。 30.陳政位、范宇平(2011)。臺灣山坡地違規農業使用之研究。應用經濟論叢,89,125-151。 31.陳輝勝(2009)。保育台灣黑熊與維護原住民文化。野生動物保育彙報及通訊,13(4),28-30。 32.曾治乾、謝素珍、葉國樑、林建輝與黃禎貞(2011)。台北市某國小高年級學童垃圾減量行為意圖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1,139-160。 33.曾麗綺、陳毅青(2019)。霧社水庫集水區土砂生產量與其自然環境和土地利用之關係。農業工程學報,65(2),63-77。 34.馮鐘立、李寶珠(2004)。台南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生對昆蟲的知識、態度及行為研究。南大學報,38(2),31-54。 35.黃芳銘、楊世安(2006)。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59-183。 36.黃美秀(2006)。瀕危的台灣黑熊。科學發展,398,26-33。 37.黃美秀(2008)。台灣黑熊的保育現況。自然保育季刊,64,12-17。 38.黃美秀(2010)。從臺灣為亞洲黑熊發聲。自然保育季刊,69,7-11。 39.黃美秀(2012)。台灣黑熊價多少-生態系的功能和保育的角度。台灣林業,38(6),52-58。 40.黃美秀(2016)。打開熊神話的一把鑰匙:台灣黑熊之捕捉及追蹤研究。自然保育季刊,96,16-27。 41.黃美秀、王嘯虎 (2016) 。非政府組織與企業的結合能為保育教育做些甚麼?以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為例。自然保育季刊,94,4-11。 42.黃美秀、潘怡如、林榮安(2012)。臺灣黑熊分布預測模式及保育行動綱領之建立(二)-臺灣黑熊保育行動綱領(100 林發-7.1-保-76)。臺北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43.黃莉琳、趙麗玲、溫育德、林宗岐、王瑋龍(2012)。七年級生環境倫理與環境行為之探討。生物科學,54(2),1-19。 44.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7,12-17。 45.楊育昌(2008)。近年來台灣黑熊相關研究的回顧。自然保育季刊,64,3-11。 46.楊冠政(1992a)。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類別與組織。環境教育季刊,15,10-24。 47.楊冠政(1992b)。環境教育發展簡史。博物館學季刊,6(3),3-9。 48.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臺北市:明文書局印行。 49.葉欣誠(2017)。探討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的發展脈絡。環境教育研究,13(2),67-109。 50.葉國樑、黃禎貞、陳珮瑛(2005)。台北市大安區國中生永續發展行為意圖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5,21-44。 51.雷嗣光(2019)。台灣花東地區國小六年級學童對於臺灣黑熊與森林保育之環境態度、環境責任感、內控觀、環境知識和環境行為之評估。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環境學系,花蓮縣。 52.靳知勤(1994a)。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環境教育季刊,21,47-59。 53.靳知勤(1994b)。從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間的關係論環境教育目標之達成 。環境教育季刊,23,31-39。 54.廖淑媚、陳建志(2006)。臺北市國小四年級學童接觸野生動物之研究。環境教育學刊,5,87-104。 55.熊召弟(1991)。環境教育活動設計的原則。環境教育季刊,特刊,4-9。 56.趙家民、涂智慧(2011)。國小學童環境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嘉北國小為例。國教新知,58(1),69-86。 57.潘淑蘭、周儒、吳景達(2017)。探究環境素養與影響環境行動之因子:以臺灣大學生為例。環境教育研究,13(1),35-65 。 58.魏鈺玲、曾治乾、黃禎貞、莊博閔、葉國樑(2011)。台北縣某綠色學校國小高年級學童環境行為之調查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31,39-54。 59.龔心怡、蕭伯紹、李靜儀(2015)。國中學生環境教育知識與環境態度的關聯性與差異性之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4,68-84。 60.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網站。查詢日期:2018年12月7日,http://www.taiwanbear.org.tw/aboutus/aboutus/29 61.全國法規資料庫。查詢日期:2018年12月7日,https://law.moj.gov.tw/news/news_detail.aspx?id=64271 62.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自然與生活科技)。查詢日期:2020年9月18日,https://cirn.moe.edu.tw/WebContent/index.aspx?sid=9&mid=265 63.楊銀興、吳鐵雄(2000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既辭書資訊網。查詢日期:2020年5月26日,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986/?index=9 64.Alp, E., Ertepinar, H., Tekkaya, C., & Yilmaz, A. (2008). A survey on Turkis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ehaviours and associated variabl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14(2), 129-143. 65.Brody, M., Chipman, E., & Marion, S. (1989). Student Knowledge of Scientific and Natural Resource Concepts Concerning Acidic Deposi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2), 32-42. 66.Chawla, L. (1998).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s Revisited: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ources of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3), 11-21. 67.Hines, M. J.,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68.Hungerford, H., & Tomera, A. (1985). Science teaching method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A worktext. Champaign, IL: Stipes Publishing Company. 69.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70.Hwang, M. H., Garshelis, D. L., Wu, Y. H., & Wang, Y. (2010). Home Ranges of Asiatic Black Bears in the Central Mountains of Taiwan: Gauging Whether a Reserve Is Big Enough, Ursus, 21, 81-96. 71.Marcinkowski, T. J. (1988). An analysis of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of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12):3677-A. 72.Österlind, K. (2005).Concept formation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4‐year olds’ work on the intensified greenhouse effect and the depletion of the ozone lay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7(8), 891-908. 73.Rogers, M & Tough, A. (1996). Facing the future is not for wimps, Future, 28(5), 491-496. 74.UNESCO (1977).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NESCO, Tbilisi(USS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