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9.228.24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洳宇
作者(英文):Ru-Yu Lin
論文名稱:大自然的悸動—林洳宇創作自述
論文名稱(英文):The throbbing of nature-Creation statement of Lin, Ru-Yu
指導教授:韓毓琦
指導教授(英文):Yu-Chi Han
口試委員:汪曉青
潘小雪
韓毓琦
口試委員(英文):Hsiao-Ching Wang
Sheau-Shei Pan
Yu-Chi H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與設計學系
學號:61077400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關鍵詞:大自然物體藝術符號複合媒材
關鍵詞(英文):natureobject artsymbolmixed medi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49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大自然一切的顏色、香味、形式都與人類相互交感與應合。本研究以童年時對於大自然的記憶為靈感,透過幻想的能力,把大自然的各種型態轉換成具有生命力的符號。研究者以直覺挖掘心靈層面的事物,將感覺凝聚,感受生命記憶中自然的擴延,在記憶的深處不斷探索自然的本質,自然之精神性融入了想像、記憶、光線與氣味,將幻想融入自然之情感,在潛意識中不斷地聚集與創造,透過藝術抽象的過程,形塑生命根源的自我。
本論文為分析物體藝術在空間與形式的表現,並探討藝術符號美學、應用符號的藝術家,將從藝術史、美學的角度切入分析藝術家在創作媒材、理念、形式與符號的表現,藉統整與分析,思考個人作品符號之運作形式,發展獨特的藝術語彙。
研究者將自然獨特之精神轉換成質地,在創作研究方面,研究各種材質之特性,研究者將媒材融入創作技法,思考其媒材的獨特性。創作的過程,材料經概要、凝結逐漸抽象化,在知覺與經驗中形構出力量──一種嶄新的結構,而不同的結構是出自於記憶中不同的自然空間,研究者將空間向外延伸,結構所賦予的意義將與另一個結構所生成的意涵並置,形成生命記憶中多層意義的空間拼組。
本研究共有《呼喚》、《石》、《生》、《吹皺的風景》四個系列,每一個系列表達著不同的經驗與自然觀,而四個系列皆為不同的表現手法與形式。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探討,第三章將分析創作形式、創作技法與內涵,第四章將詮釋不同系列之創作理念,第五章則為結論與反思。
All the colors, scents and forms interact and echo with humans. Inspired by childhood memories of nature, this study transforms various forms of nature into symbols of vitality through the ability to fantasize. The researcher use intuition to unearth things at the spiritual aspect, condense feelings, feel the expansion of nature in the memory of life, and constantly explore the essence of nature in the depths of memory. The spirituality of nature integrates imagination, memory, light and smell, integrates fantasy into the emotions of nature, continuously gathers and creates in the subconscious, and shapes the self of the root of lif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abstraction.
This paper is an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 art in space and form, and discusses the semiotic aesthetics and the artists who creates symb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history and aesthetics, analyze the artist's performance in the creation of media, ideas, forms and symbols. Through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thinking about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 work symbols, and develop a unique art language. The Researcher transform the unique spirit of nature into texture, and in terms of creative research,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materials. The researcher integrate media into creative techniques and think about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media.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 the material is gradually abstracted by summary and condensation. In perception and experience, it forms a force—a new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derived from different natural spaces in memory. The researcher extend space outward, and the meaning given by the structure will be juxtaposed with the meaning generated by another structure, forming a spatial patchwork of multi-layered meanings in life memory.
There are four series of this study, "Call", "Stone", "Life", and "Blow wrinkle of landscape", each series expresses a different experience and concepts of nature, and the four series are different expression methods and form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a literature discussion, the third chapter will analyze the creative form, creative techniques and connota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explain the creative concepts of different series, and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創作流程 7
第五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藝術符號美學 11
第二節 應用符號的藝術家 15
第三節 物體藝術與空間 27
第三章 創作過程與研究 47
第一節 創作理念 47
第二節 創作形式與內涵 49
第三節 創作過程與技法實驗 75
第四章 作品詮釋與分析 89
第一節《呼喚》系列作品 89
第二節《石》系列作品 96
第三節《生》系列作品 104
第四節《吹皺的風景》系列作品 114
第五節 個展《吹皺的風景》 127
第五章 結論 139
參考文獻 143
一、中文書目
陳望衡,《藝術創作美學》,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劉其偉,《現代繪畫理論》,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5。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蘇珊•朗格著、騰守堯、朱疆源譯,《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謝東冰,《表現性的符號形式──卡西爾─朗格美學的一種解讀》,北京:學林出版社,2008。
吳風,《藝術符號美學》,北京:北京廣播出版社,2002。
馬諦斯著、蘇美玉譯,《馬諦斯畫語錄》,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馬諦斯》,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2。
黑格爾著、朱光潛譯,《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1997。
蔡美麗,《黑格爾》:台北:左岸文化,2003。
王菊生,《造型藝術原理》,黑龍江省: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多明尼哥.哥白雅著,徐芬蘭譯,《瞭解米羅:分析米羅在「巴塞隆納系列作品1939-44」的藝術語言》,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1997。
林吉峰主編,《詩.夢.自然:米羅的藝術》,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2。
何政廣主編,《米羅 John Miro》,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葛雯著,羅竹茜譯,《馬諦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
何政廣主編,《馬諦斯:華麗野獸派大師》,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7。
羅茲勒著,吳瑪俐譯,《物體藝術》,台北 : 遠流出版社,1991。
伊通.沃爾夫朗著,傅嘉琿譯,《拼貼藝術之歷史》,台北 : 遠流出版社,1992。
羅莎琳.克勞絲著,連德誠譯,《前衛的原創性》,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唐曉蘭,《觀念藝術的淵源與發展》,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
劉永仁主編,《陳幸婉紀念展》,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
蘇盈龍,《蔓蕪 = Clematis in the wind : Chen Hsing-wan, Lii Jiin-shiow, Chiu Tze-yan, Tseng Ai-tsen : 陳幸婉、李錦繡、邱紫媛、曾愛真》,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6。
艾倫·桑菲斯特編,李美蓉譯,《地景藝術》,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68。
劉永仁,《封答那》,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
黑賽爾.哈德遜著,陳佳育譯,《壓克力百科技法》,台北:迪藤出版圖書有限公司,1996。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常又明譯,《色彩論》,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80。
康丁斯基著,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5。
莫詒謀,《柏格森的理性與直覺》,台北:水牛圖書出版社,2001。
蔡淑惠、劉鳳芯主編,《童年.記憶.想像》,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
安德烈.布勒東著,袁俊生譯,《超現實主義宣言》,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陳衛平、施誌偉,《生命的沖動─柏格森和他的哲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88。
楊春鼎,《直覺、表象與思維》,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聖.修伯里著,楊玉娘譯,《小王子》,台北:新潮社,2013。
二、外文書目
Nicla Borioli, and Gain Regazzoni eds. Christo and Jeanne-Claude:Italy: museo d'arte moderna della città di Lugano, 2006.
三、期刊
王哲雄,《美育》,〈路喬.封達納〉,第162期,台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8年3月,頁36-39。
四、網路資料
https://baike.baidu.hk/item/%E6%8B%93%E5%8D%B0%E6%B3%95/3403709
百度百科,2021年12月7日查閱。
http://www.charts.kh.edu.tw/teaching-web/98watercolor/1-4.html
中華藝術學校網站-水彩畫的技法,2021年12月7日查閱。
https://www.tate.org.uk/art/artworks/fontana-nature-t03588
泰德美術館網站-盧齊歐·封塔納,2021年12月20日查閱。
https://christojeanneclaude.net/
克里斯多‧耶拉瑟夫、珍妮‧克勞德基金會網站-作品介紹,2021年12月9日查閱。
https://www.nthcc.gov.tw/C2_2/content/1456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美術各類別精神,2021年12月17日查閱。
(此全文未開放授權)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