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6.22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林恐龍
論文名稱:花蓮市商校街社區小旅行方案設計與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Community-based Tourism Planning for the Neighborhood Business District of Shangxiao Street, Hualien, Taiwan
指導教授:余慧君
指導教授(英文):Hui-Jun Yu
口試委員:謝明宏
郭令權
口試委員(英文):Ming-Hung Hsieh
Ling-Chuan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775503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83
關鍵詞:社區營造GIS 地圖繪製巷弄經濟地方創生社區小旅行
關鍵詞(英文):community developmentGIS Modellingneighborhood economyregional revitalizationcommunity tou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6
  • 收藏收藏:0
2018 年 2 月 6 日,一場芮氏規模 6.26 的地震,讓流貫花蓮市商校街商圈的 地下伏流─萬壽溪─得以重見天日,引發筆者深入瞭解該區域的動機,並試圖 設計一套社區小旅行的方案,企圖透過實踐,進行區域內的資源整合,試著找 出將地方文化特色發展成文化產業的可能模式。
本文透過文獻回顧,針對社區營造、巷弄經濟、地方創生及社區小旅行在國外的發展進行爬梳,並對照國內的運作現況,結合本地文史資料,研擬出三條社區小旅行路線,並以「萬壽溪路線」作為本研究主要執行目標。
本文的研究範圍以萬壽溪與美崙溪匯流處為核心,往外延伸至國魂里、國聯里、國防里及國安里,並針對此範圍進行質性研究,除了蒐集文獻、史料及不同時期的地圖,同時也展開實地勘察,並進行對當地居民的訪談,使口述資料與文獻史料得以相互補足及驗證,盡可能還原該區域的早期風貌。
其後則透過 GIS 地圖技術,將不同時代的地圖加以疊合並重新繪製,得到 結合年代地圖的「花蓮市商校街商圈明細圖」,清楚呈現該區域過去與現在的 地景及人文變化,以此作為小旅行發展的重要基礎。
最終的社區小旅行方案,正是企圖透過這些過程建立社區的 DNA,並進一 步結合在地商家,形成可運作的社區小旅行模式。所以除了針對社區現況進行 盤點,更需要兼顧社區足以負擔的型態,更重要的是,要解決「觀看」與「被 觀看」的關係,協助居民認同自己的地方文化,而不流於「表演」的型態,才 能成為可落實的設計。
本研究實際進行的社區小旅行活動,可做為日後設計者在進行社區駐點的 參考依據,包含起始方法、落實方式,以及地方文史資料、居民生命經驗如何 轉換為社區 DNA 的建構,對於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都是重要的養分。
On the 6th of February, 2018, a 6.26 magnitude earthquake resulted in the originally underground stream, henceforth recovered to as ‘Wanshou River’ which originally sat under the ‘Shangxiao Street Precinct’ in Hualien City in Taiwan, to be discovered. This instigated the motivation of this paper’s author to gain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area by coordinating a series of community tour. Through the process of executing these tours, the intention is to consolidate the area’s resources and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to cultivate them into a possible format of developing the area’s cultural industry.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d topics such as: community development, neighborhood economy,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The ways in which community tour are conducted in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ere also explor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ethods used within Taiwan. From these studies in combination with local socio-historical data, three routes of community tour were derived, aimed at focusing on the ‘Wanshou River’ route in this research paper.
This research scope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Wanshou River’ and ‘Meilun River’ at their confluence extending to ‘Guohuen Village’, ‘Guolian Village’, ‘Guofang Village’ and ‘Guoan Village’. In the same time of collecting documents,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maps of different periods, on-site investigations were also carried out alongside conducting interviews with local residents in order to draw parallels and verify their oral data with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From this, clues can be given in to how to restore the early appearance of the area as much as possible.
Through GIS Modelling, maps of different eras will be superimposed over each other and remodelled to form an era-transcending map of “The Detailed Drawing of the Shangxiao Street Business Precinct of Hualien City”, in order to clearly conve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rea’s landscape and civilization over time. This is to become the critical foundations of development for coordinating the community tour.
The ultimate short local tour operation aims to identify and generate a database of the community’s socio-cultural make-up to further integrate local businesses in order to form a culturally-conscious operation model. Thus other than focusing on collecting data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mmunity, more importantly is to understand the extent of which the community can withstand the influence external factors to their original lifestyle. Specifically, in order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tours to be operab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notions of the tourist “observing” and “being observed” need to be resolved in order to empower the community members to confidently identify with their own local culture; and not to fall into a routine of “performing their culture for others”. The community tour that arise out of this study can form operational precedents for researchers’ residencies in the future, which involves the generation of: planning methods, implementation methods and historical data documentation. The way in which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the community resident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socio-cultural make-up of the community is critical nourishment for both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regener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名詞簡述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及執行步驟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社區營造 9
第二節 地方創生 17
第三節 巷弄經濟 29
第四節 社區小旅行 37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5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2
第四章 以地圖繪製商校街的昔與今 53
第一節 口述初級資料建構 53
第二節 商校街明細圖&商校街社區小旅行規劃 59
第三節 運用 GIS 地圖作為載體 61
第四節 建構商校街商圈明細圖作為載體 62
第五章 商校街的昔與今 75
第一節 古萬壽溪與商校街 75
第二節 古代監獄與居民 81
第三節 帝君廟與傳說 83
第四節 小結 87
第六章 花蓮市商校街商圈社區小旅行設計實踐 89
第一節 社區小旅行行前作業 89
第二節 社區小旅行當日活動 97
第三節 社區小旅行活動後記 106
第四節 花蓮市商校街社區小旅行服務藍圖 109
第五節 結語 113
參考文獻 119
中文書目
王本壯(2005)。公眾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相關計畫執行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推動社區規劃師運作模式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7(1):1-35。
王本壯、李永展與邱勇嘉(2016)。社區 x 營造政策規劃與理論實踐。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王羿文(2019)。藝術節慶主導地方創生之研究-以臺灣好基金會於台東池上的文化規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任周瑞(2019)。促進循環生活形態之地方創生-以石碇螢火蟲書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文化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永展(2019)。地方創生與地方發展脈絡。經濟前瞻,185: 49–52。
吳驊原(2014)。規劃辦理社區小旅行關鍵因素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
柳軍亞(2018)。臺灣社會企業的美麗與哀愁-以地方創生發展地方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臺灣大學。
侯惠香(2019)。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創生發展之研究-以竹田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
徐重仁(2018)。地方創生,再造幸福社會。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6(2): 36–43。
徐彥婷(2019)。臺灣場域活化到「地方創生」之路。臺灣經濟研究月刊,產業動態 SNG,42 (5): 104–111。
陳其南(2007)。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載於曾旭正(著),台灣的社區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
陳其南(1999)。結語。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機。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淇美(2015)。都市巷弄空間與巷弄活動之變與辯。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中華大學。
張欣華(2015)。社區小旅行經濟效益評估模式建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縣:大葉大學。
張惠美(2018)。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週邊社區小旅行規劃。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縣:環球科技大學。
郭芳如(2015)。巷弄文化意象對遊客體驗價值之探討—以台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莊以君(2008)。高雄市巷弄餐廳消費者行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高雄餐旅學院。
黃世輝與宮崎清(1996)。從產品設計到社區設計-談台灣社區總體營造的發展與方法。台灣手工業,60: 4–20。
黃渝淓(2017)。以農食文化為基礎發展地方創生之研究-臺東池上鄉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元智大學。
黃煌雄、郭石吉與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吿書。台北市:遠流出版。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
楊楷楓(2018)。泉州古城深度文化旅遊路線擬定及巷弄空間改善之研究-以舊館驛巷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中原大學。
劉昆彥(2020)。地方創生成功關鍵因素探討-以臺南市無米樂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澎湖縣: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蔡志堅 (2018)。地方創生之設計力實踐。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6 (2): 68–76。
蔡宗穎(2019)。以傳統產業轉型推動地方創生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大學。
蔡富湞(2019)。臺灣地方創生策略之研究-以產業六級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戴美珍(2020)。地方創生初探-以桃園市復興區嘎色(蜻蜓)部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市:開南大學。
魏育源(2016)。地方創生數位創意與加值之研究-以鹽水新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市:南榮科技大學。
簡伶倢(2019)。探討不同巷弄體驗要素對遊客體驗品質、體驗價值、體驗滿意度及行為意圖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輔仁大學。
蘇麗媚(2016)。創意,然後呢?蘇麗媚對於創意、創值、創業的28道思考。台北市:天下雜誌。

外文書目
牟鍾璘(2020)。巷弄經濟學。曾晏詩譯(2020)。台北市:馬可孛羅出版社。原作出版於 2020。

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2020)。花蓮市百年歷史地圖。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hualien.aspx。下載日期:2019 年 10 月 15 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2020)。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下載日期:2020 年 03 月 15 日。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09)。「營造」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定義。文化部台灣社區通。網址: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09 月 13 日。
文化部台灣社區通(2014)。無米樂社區菁寮農村社造風貌。網址:http://sixstar.moc.gov.tw/blog/ceramists。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6)。推動「設計翻轉,地方創生」示範計畫。網址: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4A000EF83D724A25。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a)。我國地方創生國家戰略初步構想。網址:https://ws.nd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b)。地方創生國家戰略初步構想。網址:https://ws.nd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9a),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行政院 1080103 核定本)。網址:https://ws.nd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19b),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簡報(行政院 1080103 核定版)。網址: https://ws.nd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行政院 1091005 核定本)。網址:https://ws.nd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李永展(2020)。地方創生元年回顧:從縣市到鄉鎮,地方政府如何扮演「創生」角色?獨立評論@天下。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55/article/8940。下載日期:2021 年 05 月 22 日。
花蓮市公所(2018)。工程隊「抽水站介紹」,網站:http://www.hualien.gov.tw/content_edit.php?menu=2926&typeid=2926。下載日期:2018年11月20日。
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2019)。花蓮舊監獄遺址,網站https://culture.hccc.gov.tw/zh-tw/archives/detail/space-957。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花蓮縣文化局(2022)。花蓮舊監獄遺址,網站https://www.hccc.gov.tw/zh-tw/CulturalHeritage/Detail/120。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花蓮縣政府地政處(2019)。第二期(嘉豐)市地重劃業務計畫書。網址:https://la.hl.gov.tw/Upload/202006081401579844321.pdf。下載日期:2019年01月10日。
花蓮縣政府(2020)。花蓮縣地理資訊整合應用平台-GIS圖台。網址:https://map.hl.gov.tw/HLGIS/default.aspx。下載日期:2020年10月30日。
苗栗縣政府(2014)。尋找貓裏老時味小旅行。網址:http://laoshimi.miaoli.gov.tw/Default.aspx。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高啟霈(2018)。什麼是「地方創生」?這項解藥,能讓寶島不淪為又窮又老的鬼島。獨立評論@天下。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556。下載日期:2020 年 08 月 22 日。
旅讀台灣發展促進會(2019)。文化觀光怎共贏—社區小旅行不行?公民共識會議。108年文化部補助辦理文化論壇。網址:https://themefile.culture.tw/file/2019-11-19/ee41423c-2377-49ee-a001-d34dd8fbf6da/議題手冊v3.pdf。下載日期:2020 年 10 月 16 日。
陳國暉(2020)。觀點投書:翻轉舊城的步行、巷弄經濟學。風傳媒(THE STORM MEDIA)。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2981941。下載日期:2021 年 01 月 15 日。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巷弄。網址: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jTF_SG&o=e0&sec1=1&op=sid=%22Z00000110189%22.&v=-2。下載日期:2021 年 01 月 05 日。
曾旭正(2018)。「地方創生」VS「社區營造」,「窯鄉講堂」。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2651。下載日期:2020 年 11 月 10 日。
尊懷文教基金會(2014)。台青蕉—社區小旅行。網址:http://youthbanana.blogspot.tw/。下載日期:2020 年 12 月 10 日。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2020)。簡易查詢。網址: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下載日期:2020 年 08 月 12 日。
鄭志凱(2019)。地方創生的五個思。獨立評論@天下。網址: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60/article/8669。下載日期:2020 年 08 月 22 日。
顏惠珠(2010)。社區營造的核心價值與永續發展-以臺南縣土溝村為例。文化部台灣社區通。網址:https://communitytaiwan.moc.gov.tw/。下載日期:2020 年 09 月 13 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