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2.54.1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蘇子庭
作者(英文):Tzu-Ting Su
論文名稱:高空繩索課程經驗探究:冒險的療癒基礎
論文名稱(英文):The experience of rope courses as basis of healing adventure
指導教授:翁士恆
指導教授(英文):Shyh-Heng Wong
口試委員:王沂釗
李維倫
許育光
口試委員(英文):Yi-Chao Wang
Wei-Lun Lee
Yu-Kuang Hs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學號:610783030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8
關鍵詞:冒險治療高空繩索課程現象學
關鍵詞(英文):adventure therapyhigh ropes coursephenomenolog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空繩索課程經驗者的置身結構,透過對經驗的分析,揭示高空繩索課程中的挑戰經驗與日常生活經驗之間的隱喻關係,並以現象學取徑描繪出冒險療癒的可能路徑。本研究採用現象學方法論,分析四位挑戰過高空繩索課程的經驗者之訪談文本。其中兩位兼具引導員身份,長時間以工作者的身份處體驗教育、冒險治療的領域中;另兩位則為僅有單日體驗的經驗者。
研究結果呈現高空繩索課程經驗者之置身結構:「面對面的處境」、「身體感變化」、「召喚出自身過往相似經驗」、「人際關係通透的可能性」、「與日常生活世界磨合」。
在高空繩索課程的場域之中,經驗者從自我現實狀態落入原初存有的狀態,存有雙重性顯現,形成後續轉化經驗的底景。在此狀態之中,高空繩索課程作為一種冒險經驗,以經驗者為主體,開展出的話語詮釋,以意識結構的轉換召喚出過往經驗,做出新的自我詮釋的過程,描繪出心理治療中可能採取的療癒的路徑。
This study refers to the situated structure of those who with the experience of high rope courses.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 reveals the metaph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erience of high rope courses challenge and the experience of daily life.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be used to present the a possible path of adventure healing. This study uses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text of four high rope courses experiencers. Two of them have experience with both being facilitator and being experiencer, and two other experiencers with a single day experience.
Research shows the situated structure of the experience high rope course with : "Face-to-face situation"; "Physical changes"; “Past experience emerges ”;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come connected “; "Way back in the world of daily life".
In the field of the high ropes course, the experiencer falls from the ego mode to the being mode, and the duality of existence appears, form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As an adventure experience, high rope courses based on experiencers’ being mode, propose a new interpretation, evoking previous experiences with the conversion of the conscious structure.In summary,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dventure therapy can be a possible way for psychotherapy.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2
第三節、研究目的 3
第二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經驗「如何」帶來改變的相關理論 6
第二節、現象學的角度看冒險治療 1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研究取向 17
第二節、研究設計 18
第三節、研究判準 23
第四節、研究倫理 24
第四章、研究結果一:參與高空繩索課程的置身結構 27
第一節、受訪者 S1 的置身結構 27
第二節、受訪者 S2 的置身結構 32
第三節、受訪者 S3 的置身結構 36
第四節、受訪者 S5 的置身結構 40
第五章、研究結果二:普遍結構的分析 45
第一節、被迫落入「面對面」的處境之中 46
第二節、從邏輯思考到身體感充滿的經驗轉變 52
第三節、過往經驗受到話語詮釋的召喚 56
第四節、從阻絕的人際經驗出現通透的可能 60
第五節、以新的行動磨合日常生活 61
第六章、綜合討論 65
第一節、從常人世界墜落到面對面的處境之中 65
第二節、經驗帶來改變的心理治療脈絡 67
第三節、身體感經驗與日常生活經驗的隱喻關係 69
第四節、自然與奧秘 71
第五節、小結 73
中文部分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 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
余德慧、石佳儀(2003)。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4)。生死無盡。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應用心理研究,29,71-100。
吳兆田(2017)。冒險教育效益機轉應用於大學生之自我認同發展之研究-以東海大學Senior Alpha Leaders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v8w3c
吳兆田、徐堅璽(2019)。冒險教育與培訓。台北: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李維倫(1995)。本土心理學必須超越 “心理實體論”。 本土心理學研究, 4,367-379。
李維倫(2004a)。以「置身所在」作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學研究,22,157-200。
李維倫(2004b)。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9-420。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李維倫(2015)。柔適照顧的時間與空間:余德慧教授的最後追索。本土心理學研究,43,175-220。
李維倫(2017)華人本土心理學的文化主體策略。本土心理學研究,47,3-79。
李維倫、林耀盛(2019)。從文化心理學到人文臨床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本土化論述與踐行。本土心理學研究,51,89-167。
徐堅璽(2015)。感觀思行:運用華人語彙詮釋體驗學習的發展觀點。體驗教育學報,9,9-32。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2017)。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原編者:Theodore Roszak、Mary E. Gomes、Allen D. Kanner)。台北: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1995)
郝冰、王西敏(2014)。失去山林的孩子(原作者:Richard Louv)。台北:野人。(原作出版年2005)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取自: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06/51083/c1f743ce-c5e2-43c6-8279-9cc1ae8b1352.pdf
張碧凰、胡志蘭、邱金蓮(2006)。自然探索團體於青少年精神日間留院中心之復健療效,北市醫學雜誌,3(7),748-755。
曹惟理(2019)。體驗教育之哲學基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vmr6df
潘玉龍(2018)。探索教育的核心素養之分析與探究-以高關懷青少年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108 – 121。
魏芳瑜(2010)。冒險治療中的隱喻與異構同形。 體驗教育學報,(4),1-7。


英文部分
Crisp, S. (1998). International models of best practice in wilderness and adventure therapy. In Exploring the Boundaries of Adventure Therapy: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dventure Therapy Conference, Perth, Australia, July 1997. (ERIC Identifier: ED424052)
Gass, M. A., & Russell, K. C. (2012). Adventure 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Routledge.
Giorgi, A. (1989).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regarding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Saybrook Review, 7, 71-85.
Kimball, R. O., & Bacon, S. B. (1993). The wilderness challenge model. Adventure therapy: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11-41.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Vol. 1).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angdridge, D. (2007).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method. Pearson education.
McLeod, S. A. (2017). Kolb - learning styl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implypsychology.org/learning-kolb.html
Roberts, J. (2008). From Experience to Neo-Experiential Education: Variations on a Them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31(1), 19–35. doi:10.1177/105382590803100104
Walsh, V., & Golins, G. (1976).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Denver, CO: Outward Bound Publication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