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68.16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丁至君
作者(英文):Chih-Chun Ting
論文名稱: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服務政策之效果與可能限制
論文名稱(英文):The Effects and Possible Limitations of After-School Care Policy in Public preschools
指導教授:林俊瑩
指導教授(英文):Chunn-Ying Lin
口試委員:謝亞恆
陳慧華
口試委員(英文):Ya-Heng Hsieh
Hui-Hua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
學號:610785510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9
關鍵詞: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積極性差別待遇
關鍵詞(英文):after-school carepositive discriminationpublic preschool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5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服務政策之效果與可能限制,藉由本研究之探究以期能瞭解該政策於執行運作端之實際現況、困境與成效的真貌,並對未來政策的運作方向和期盼提供具有建設性的意見。
本研究設計與方法為質性研究,運用半結構式個別訪談法,訪談對象則是參與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服務的相關人員,藉由多元管道進行資料蒐集,以增加研究資訊的豐厚度與多樣性。
研究結果發現課後留園服務政策實施的成效及影響為:一、提升家長支持滿意度。二、有效減輕家庭負擔,降低家長經濟壓力。三、補足家庭照顧功能。四、挹注校方可用經費。五、扶助家長謀職就業。六、代為親長陪伴幼兒閱讀與學習。而課後留園服務政策之可能侷限為:一、增添教保服務人員工作負擔與壓力。二、依賴課後留園服務與補助仍普遍。三、減縮親子相處互動時光。四、恐有校園環境安全堪慮。最後,本研究依研究結論,對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服務政策在政府政策、教保服務人員、家長以及後續研究者方面提出相關參考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effects and possible limitations of the after-school care policy in public preschools, as well as how the policy can reduce the financial burden for disadvantaged families, increase the enrollment rate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after-school care servi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ue picture of the after-school care in public preschools and to provide the constructive opinions on the revision and adjustment to the policy in the future.
The design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are under qualitative research, using a semi-structured individual interview method. Th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participants involved in after-school care in public preschools,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multiple channels to increase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research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after-school care policy are: 1. Enhancing the policy support from parents; 2. Reducing parents' burden and financial pressure; 3. Complement preschool ting the family care function; 4. Increasing the funding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preschools; 5. Helping parents find jobs to work; 6. Improving the interpersonal skills for the children. The possible limitations of the after-school care policy are: 1.Increasing the workload and pressure of the teachers and care providers; 2.Common circumstances where families rely on after-school services and
subsidies; 3. Decreased time spent on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4. Concerns about the safety of the school.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the after-school care policy in public preschools in terms of general policies, teachers and care providers, parents, and subsequent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課後留園政策環境之分析 9
第二節 課後留園政策設計之目的 12
第三節 課後留園政策可能的成效、侷限與負面效應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3
第一節 研究流程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29
第四節 研究資料處理與分析 30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3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33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資料分析 35
第一節 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實施的內涵 35
第二節 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實施的成效及影響 38
第三節 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實施的可能侷限 43
第四節 公立幼兒園課後留園政策今後的運作方向與期盼 47
第五節 綜合討論 5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5

壹、中文部分
王順民、郭靜晃、黃志成(2004)。兒童課後照顧服務訓練教材(上)。臺北:揚智。
王修曉譯(2009)。研究方法概論。臺北市:五南。
王舒芸(2014)。門裡門外誰照顧、平價普及路迢迢?臺灣嬰兒照顧政策之體制內涵分
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6,49-93。
王湉妮、潘韻如(2015)。親子關係雙向模式之介紹與實務應用。臺灣職能治療研究與
實務,11(2),100-108。
尹心妤、李長晏(2017)。影響新社區偏遠學童課後生活輔導計畫執行因素之探討:社
會資本觀點。中國地方自治,70(8),42-76。
立法院(2016)。開放校園與校園安全公聽會。取自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2219&pid=48088
石苑均(2016)。幼兒園家長參與的影響、困境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7),
79-8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101年國家建設計畫。取自
https://www.ndc.gov.tw/cp.aspx?n=8DC97C01DCF594B0&s=03960F83C0C2E6D8
行政院(2017)。105年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統計結果【主計總處】。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731115022ECWGCXEJ.pdf
行政院(2019)。國民所得統計及國內經濟情勢展望【主計總處】。取自
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4/ninews/10802/
newstotal10802.Pdf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19)。課後留園亂亂亂!!家長心事誰人知??取自
http://www.nftu.org.tw/News/news_view.aspx?NewsID=2019112110551866CD
吳新傑、林俊瑩、黃怡靜(2016)。幼兒弱勢補助與學習表現落差--積極差別待遇政策
成效的檢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4,213-251。
吳和堂(2017)。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中勤,彭佩貞(2020)。幼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壓力因應策略量表信、效
度及潛在影響關係之檢驗。教育學報,48(1),109-130。
李新民(2001)。課後托育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
李新民、謝琇英(2007)。高雄市幼兒園所健康環境現況之探討。學校衛生,50,1-
21。
李青芬(2007)。以發展理論及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家長對托育滿意度之看法-以臺北縣
為例。幼教研究彙刊,1(1),42-62。
李介至、李英中、陳盈妃、劉雅淋(2014)。親子互動對托育類型及二歲幼兒發展能力
之調節效果。健康與照顧科學學刊,2(1),36-55。
李介至、廖祝雍(2016)。員林市公立幼兒園之需求評估及發展策略:以SWOT分析為例
。中州學報,30,103-114
李素馨、何曉萍、張淑貞(2014)。由空間型購法則評估國小潛在危險角落。臺灣建築
學會「建築學報」,88,155-174。
李淑容、林宏陽、洪惠芬(2014)。我工作,但我還是被排除!?低度就業者的工作貧
窮困境。當代社會工作學刊,6,124-181。
李秀蓮、林文寶(2016)。幼兒園家長環境知覺、知覺風險與消費決策關聯性之研究:
以高雄地區為例。幼兒教育年刊,27,1-24。
李京倫(2019)。臺灣出生率全球最後一名。經濟日報。取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3716188
汪慧玲(2009)。家長對國小課後照顧班課後托育品質之調查研究-以屏東縣國小課後
照顧班為例。幼兒教育。294,1-18。
沈惠卿(2016)。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之探究。家庭教育雙月刊,59,29-
43。
周怡伶、段慧瑩(2009)。許幼兒一個美好的環境-幼兒園中介空間初探。幼兒教保研
究,3,75-90。
林秀琴(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身心障礙學生課後照顧政策之分析。特教論壇,1,
77-88。
林佑璐、柯澍馨、孫若馨(2009)。家長對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
台北市公立國小低年級為例。華岡農科學報,23,21-33。
林翠玲、劉智忠(2009)。從雙文化脈絡的研究來看台灣弱勢族群的學校教育問題。學
校行政,59,76-95。
林俊瑩(2016)。五歲免學費教育計劃對學前幼兒認知能力差距的影響評估。教育政策
論壇,19(4),125-157。
林俊瑩、劉佳柔(2018)。臺灣學前托育及教育補助政策的局限與負面效應。教育政策
與管理,3,29-62。
林碧珠(2016)。使用3C 產品對幼兒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州大學
,臺中市。
兒童福利聯盟(2010)。邁向超低生育率時代-淺談臺灣少子化現象。兒盟瞭望,3,
1-4。
邱瓊慧(2012)。臺北市立公立幼稚園辦理課後留園現況與困境分析研究。幼兒教育,
305,4-21。
姜得勝(2004)。臺灣家庭結構之巨變與其衝擊。臺灣教育,630,2-13。
施麗卿(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實施課後委託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唐文慧、張婷菀(2011)。積極性社會救助方案與福利烙印。社區發展季刊,135,
379-398。
孫良誠、張孝筠、盧美貴(2014)。我國幼兒教育公平指標及權重體系建構研究教育研
究學報,48(1),1-22。
涂妙如、陳虹仰、張鑑如、程景琳(2016)。學齡前嬰幼兒之社會情緒能力-與嬰幼兒
語言能力及父母教養之關聯。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4(3),1-27。
曹俊德(2016)。幼兒園發展特色與競爭力相關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15(2),1-
39。
郭秋君(2017)。偏鄉小學社會資源之整合運用於弱勢家庭中。家庭教育雙月刊,69
,42-49。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教育大辭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160/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6)。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5年。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4/pta_5138_
2990038_02658.pd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3)。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2年。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0/pta_5585_
324310796660.pdf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6年。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0/pta_17973_
1358340_31822.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05)。我國促進就業措施對就業的影響分析研究。取自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2DCDB96EC62664CF&sms=7
5F5C3F1D89C1224&s=6ADBA9B8A7BFFC22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我國家庭結構發展推計(106年至115年)期末報告。取自
https://ws.nd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hZG1pbmlzdHJhdG9yLzEw
L3JlbGZpbGUvNTY0NC8yODE3OS8yN2IwY2FmZi1kYmRhLTRhZDgtODZi
MS04NGVjZDViZDczYTQucGRm&n=5oiR5ZyL5a625bqt57WQ5qeL55m85b
GV5o6o6KiI77yIMTA25bm06IezMTE15bm077yJ5aCx5ZGKLnBkZg%3d%3d
&icon=..pd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年至2065年)。取自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5B78EEBCE18CBE9F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0)。我國區域層級之家户推計模擬(期末報告)。取自
https://www.ndc.gov.tw/nc_708_34476
張明輝(2000)。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5),123-134。
張文榮、陳巧青、廖述賢、鄭寶菁(2007)。市場導向、TQM與組織創新-以文化大學
推廣教育部為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取自
http://bm.nsysu.edu.tw/tutorial/iylu/43/A1-3_034.pdf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
87-120。
張馨方(2010)。國民小學弱勢照顧補助政策之研究-以一所國小為例。學校行政,
68,169-191。
張凱詞(2015)。彰化縣公立幼兒園家長對課後留園現況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17a)。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兒園辦理課後
留園服務作業要點【主管法規查詢系統】。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672
教育部(2017b)。教育部106年度施政計畫。取自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n=CC429743B08A82DC
教育部(2018a)。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主管法規查詢系統】。取自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31
教育部(2018b)。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1年)。取自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41d9f6c6-24de-49b7
-9ac3-1c97c9e1cb2d
教育部(2019a)。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設立及管理辦法【主管法規查詢系
統】。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41
教育部(2019b)。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兒園辦理課後
留園服務作業要點-各單位所訂補助原則或要點。取自
https://www.k12ea.gov.tw/Tw/PublickInfo/EdufundDetail?
filter=588AEF47-226C-4164-95A8-EE5EA941567F&id=14fdad27-6fc5-463c-
8f63-41aee29b9e59
教育部(2021a)。教育部110年度施政計畫。取自
https://depart.moe.edu.tw/ED2100/News.aspx?n=B32992AF2BCEC98B&sms=8
E6F0C08E17D8910
教育部(2021b)。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年-113年)。取自
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D33B55D537402BAA&s=1F06609
9DDDA393B
教育部(2021c)。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共化教保服務機構辦理延長照顧服
務作業要點【主管法規查詢系統】。取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967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
121-152。
陳世聰(2006)。扶持五歲弱勢幼兒及早教育計畫之政策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雅鈴(2011)。屏東縣中低收入戶幼兒就讀之幼托園所其結構品質與過程品質關係之
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2(3),401-421。
陳柏霖、劉亭秀(2017)。弱勢家庭國中生親子關係、學校生活適應與生活滿意度之關
係。台中教育大學學報,9,121-152。
陳殷哲、楊素婷(2018)。建構私立幼兒園服務品質指標之研究。經營管理學刊,15,
1-23。
許惠妙、張婉珍(2013)。人事主管工作壓力之分析與探討。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9
(1),11-19。
莊麗存(2015)。人口結構劇變/衝擊臺灣社會經濟專家籲財政改革。大紀元。
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5/2/1/n4356551.htm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雙廊。
舒 淮(2019)。108年地表最強教育專業科目(一):教育理論基礎。新北市:千華數
位文化。
黃美瑛(2008)幼稚園實施課後留園活動現況調查及成效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曉薇(2009)。生育、女性就業與兒童照顧支持方案-以南歐模式為例。台灣社會福
利學刊,8(1),149-194。
黃木蘭(2010)。讓教育成為貧富差距的止血帶。師友月刊,513,26-31。
黃銹婷(2014)。我國的育嬰政策。北市大社教學報,13,262-283。
董雨昇(2011)。從家長園所品質滿意度探討花蓮縣扶幼計畫之成效。幼兒保育論壇,
6,112-133。
楊愛東(2015)。校園安全糾紛法律適用指南。臺北市:文華文創。
葉權慧、廖益興(2018)。教保服務人員對課後留園政策執行意向之研究-以臺北市公
立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中華行政學報,22,101-118。
劉毓秀(2011)。北歐普及照顧與充分就業政策及其決策機制的臺灣轉化。女學學誌,
(29),1-77。
劉鎮寧(2013)。課後托育經營與管理。臺北市:心理。
劉佳錤(2018)。幼兒園教師視角的課後留園政策。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5),164-
166。
潘慧玲(2010)。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佩蓉(2018)。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陪伴孩子一同成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
(5),189-192。
衛生福利部(2013)。高齡化及少子女化。社區發展季刊,125,1-6。
盧威志(2008)。“攜手計畫課後扶助”之政策過程與執行評析。學校行政,56,
140-154。
鍾佳濱(2018)。現行幼托政策、盲點與可努力方向。幼兒教育,326,20-26。
戰寶華(2018)。運用巨量資料探討微型企業永續經營策略-北高私立幼兒園之比較分
析。國立屏東大學-管理類,1,143-172。
顏銘志(2006)。弱勢孩子的希望工程-淺談國小課後照顧服務。師友月刊,473
,88-91。
羅品欣(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情緒智力、親子互動關係、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
以臺北地區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3,25-55。
蘇鈴琴(2012)。國小學童家長選擇課後托育機構的考量因素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
市信義區為例。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443-476。
貳、英文部分
Brookman-Frazee, L. (2004). Using parent/clinician partnerships in
parent education program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ur Interventions. 6(4), 195-213.
Berg, B. L.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Pearson Education, Inc.
Bowen G. A. (2008). Naturalistic inquiry and the saturation concept: a
research note. Qualitative Research 2008, 8(1), 137-152
Bakioğlu, A. & Geyin, C. (2009). What does school size do: Safety
perceptions of educators and students.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6(10), 1-8.
Esping-Andersen, G. (2002). A child-centered investment strategy. In
G. Esping-Andersen, D. Gallie, A. Hemerijck and J. Myles (Eds.), Why
we need a new welfare state (pp.26-67).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sping-Andersen, G. & Myles, J. (2009).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the
welfare state.In W. Salverda, B. Nolan and T. Seemding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inequality (pp.639-66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ducation Week Research Center. (2015). Preparing to launch: Early
childhood’s academic countdown. Bethesda, MD: Editorial Projects
in Education Inc.
Hausermann, S. (2006). Changing coalitions in cocial policy reforms:
The politics of new social needs and ddemands.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16(1),5-21
Leira, A., & C. Saraceno (2009). Care: Acrors, Relationship and
Contexts. In B. Hobson, J Lewis, & B. Simm (eds.), Contested
Concepts in Gender and Social Politic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McConnell,J.D.(1994).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career planning for
adolesc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CD-ROM]. Abstract from:ProQuest
File:Dissertation Abstract Item: AACNN89340.
OECD (2011). Doing Better for Families:
https://www.oecd.org/social/soc/doingbetterforfamilies.htm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 Berry, L. L. (1985).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keting, 49(4), 41-50.
Walker J.L. (2012). The use of satura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 2012, 22(2), 37-4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