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7.77.12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謝至理
作者(英文):Chih-Li Hsieh
論文名稱:應用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提升自閉症幼兒參與職能治療復健知覺活動主動性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n promoting participation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by using assistiv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interested stimulation to treat initiative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rehabilitation activity
指導教授:施清祥
指導教授(英文):Ching-Hsiang Shih
口試委員:蔣明珊
張家瑞
口試委員(英文):Ming-Shan Chiang
Chia-Rui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610786005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1
關鍵詞:自閉症職能治療輔助科技喜好刺激技術
關鍵詞(英文):autismoccupational therapyassistive technologyinterested stimulu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提升自閉症幼兒主動參與職能治療復健知覺活動之成效,研究對象為三名自閉症幼兒,透過觸發特殊開關以獲得喜好刺激,亦即持續在跳舞墊上活動而有聲光效果之反饋,吸引其注意及興趣,進而增進主動參與復健活動的意願。
研究方法採用單一受試之跨受試多試探實驗設計(A-B-M),包括基線期(A)、介入期(B)、維持期(M)共三個階段;研究數據顯示,基線期(A)階段研究對象甲、丙於1分半內主動參與活動的平均時間皆為0秒,乙於1分半內主動參與活動的平均時間則為9.4秒。介入期(B)階段,研究對象甲主動參與活動的平均時間由0秒上升至36.9秒,維持期(M)為22.2秒。研究對象乙主動參與活動的平均時間由9.4秒上升至53.4秒,維持期(M)為39.8秒。研究對象丙主動參與活動的平均時間由0秒上升至32.3秒,維持期(M)為17.8秒。三位研究對象在相鄰兩階段的C統計分析皆達p <.05 的顯著水準,證實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之介入,對於增進自閉症幼兒主動參與復健活動之成效,具有顯著效果。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interested stimulation on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occupational therapy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The study included three children with autism who were attracted to their attention and interest by triggering a special switch (dancing pad) to stimulate their activity.
The study method used a single cross-subject multi-trial design (A-B-M), including three stages: baseline period (A), intervention period (B) and maintenance period (M); The mean time for subjects A and C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during baseline period (A) was 0 s, and for subjects B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during 1 minute and a half was 9.4 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data. In the intervention phase (B), the average time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tudy subject A increased from 0 seconds to 36.9 seconds, and the maintenance phase (M) was 22.2 seconds. The average time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ubject B increased from 9.4 seconds to 53.4 seconds, and the duration (M) was 39.8 seconds. The average time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tudy subject C increased from 0 seconds to 32.3 seconds, and the duration (M) was 17.8 seconds. The C-Statistics of the three subjects in the adjacent two phases reached a significant level of p <.05. It was confirmed that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assistiv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interested stimulation technolog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the autistic children's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rehabilitation activ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自閉症兒童的身心特質 7
第二節 自閉症幼兒的職能治療 11
第三節 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之相關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2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4
第五節 研究步驟 2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介入前後的成效分析 31
第二節 綜合討論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4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4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5
參考文獻 47
一、中文部份 47
二、英文部份 51
附錄一 家長同意書 53
中文部份
吳淑敏(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宋維村(2001)。自閉症的行為特徵。台東特教簡訊,14,1-5。
李蕙如(2016年6月3日)。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治療。取自: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4/c8369/word/word113.html
汪宜霈、王志中、蔡獻裕(2003)。感覺統合與知覺動作訓練對發展遲緩兒童療效之比較。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1,29-44。
身心障礙者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09月02日)。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2020年02月20日)。
林子珺(2015)。運用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主動求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巾凱、傅秀媚、張秀玉、劉芷瑩(2010)。家長主觀評量早期療育對發展遲緩兒童發展改善之硏究。身心障礙硏究,8,40-54。
治療來自生活 (2017年8月23日)。聽知覺與職能治療的小故事【OT名詞解析】【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gameforkids13.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_23.html
侯任鍾(2010)。職能治療師於早期療育服務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姜雅玲(2010)。運用輔助科技對增進國小中度自閉症學生溝通能力之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3,77-86。
施清祥(2020年9月)。特殊開關程式【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www.schee.ndhu.edu.tw/
星兒天空(2020)。自閉症的療育方式。取自:https://www.starsports.org.tw/p/blog-page_46.html
烏日林新醫院(2020)。自閉症~請問職能治療師到底在做什麼?。取自:http://wlshosp.org.tw/%E8%A1%9B%E6%95%99%E5%9C%92%E5%9C%B0/%E5%BE%A9%E5%81%A5%E7%A7%91/%E8%87%AA%E9%96%89%E7%97%87-%E8%AB%8B%E5%95%8F%E8%81%B7%E8%83%BD%E6%B2%BB%E7%99%82%E5%B8%AB%E5%88%B0%E5%BA%95%E5%9C%A8%E5%81%9A%E4%BB%80%E9%BA%BC/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2015)。與自閉症特質同行—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02)。臺北,衛生福利部。
張芝綺、詹元碩、何金山(2013)。知覺動作訓練對於特殊需求兒童身心發展之效益。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101-108。
這是雙螺旋的部落格(2012年9月21日)。自閉症診斷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blog.xuite.net/therapydna314/twblog/128352138-%E8%87%AA%E9%96%89%E7%97%87%E8%A8%BA%E6%96%B7%E5%9C%A8%E7%B2%BE%E7%A5%9E%E7%96%BE%E7%97%85%E8%A8%BA%E6%96%B7%E8%88%87%E7%B5%B1%E8%A8%88%E6%89%8B%E5%86%8A%E7%AC%AC%E4%BA%94%E7%89%88
郭雲鼎、陳杰峰(2008)。發展遲緩兒早期評估臨床檢查之實證醫學分析。醫療爭議審議報導,37,22-31。
陳之農(2014)。刺激回饋裝置對自閉症學生增進自動表達需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英三(2009)。知覺動作訓練理論與實際系列一。台南:國立台南大學。
陳湘(1999)。智能障礙學童知覺動作訓練初探。大專體育,45,94-98。
陳雅玲、許玫玲(2009)家長對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復健治療的滿意度之硏究。醫管期刊,10,289-308。
曾張旅(2013)。應用跳舞墊及環境刺激提示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與同儕合作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游俊凱(2015)。應用輔助科技增進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參與手部功能訓練活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金源、賴碧美、謝宛陵、許素貞、鄭秀真、李一飛(2008)。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台北:心理。
黃彥茹(2014)。刺激回饋裝置促進自閉症學生使用圖形溝通表達需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楊熾康、朱怡珊(2017)。智慧科技運用在溝通障礙兒童早期療育之探討。輔具之友,41,37-43。
葉孟婷(2016年11月9日)。葉孟婷職能治療師【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eareborntoplay/videos/474195849973143/
葉瑞琦(2011)。利用Wii遙控器與環境刺激提示技術協助ADHD學生降低肢體過動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管瓊瑛、徐尙爲、林藍萍、林金定(2013)。泛自閉症兒童及青少年健保門診醫療利用與資源耗用初探。身心障礙硏究,11,140-149。
劉于潔(2013)。運用RFID 結合喜好環境刺激技術來協助腦性麻痺學生手部職能復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樂蘭(2012)。運用RFID 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智能障礙學生主動執行手功能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衛生福利部(202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88-238-1-48.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人數。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1-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76-113.html
鄭惠文(2013)。電腦劇本編寫策略增進國小亞斯伯格兒童社會互動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瑩妮(2007)。團體治療應用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諮商與輔導,261, 12-16。
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20)。早期療育。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盧姝靜(2014)。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自閉症的醫療利用與復健利用之變化趨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賴士祈(2015)。RFID 結合喜好環境刺激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表達需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賴蔓綺(2016)。應用震動提示器及回饋技術協助ADHD學生降低課堂過動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鮑冠吟、林思瑜、林玲伊(2014)。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感覺處理問題:文獻回顧。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10(2),103-114。
蘇微茵(2015)。運用跳舞墊結合平板及環境刺激技術提升自閉症學生與同儕進行社會性互動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鐘巧真(2011)。運用Wii平衡板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肥胖智能障礙學生接受步行活動指令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英文部份
Alcántara, J. I., Weisblatt, E. J., Moore, B. C. J., & Bolton, P. F. (2004). Speech-in-noise perception in high-functioning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or Asperger’s syndrom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5(6), 1107-1114.
Ashburner, J., Ziviani, J., & Rodger, S. (2008). Sensory processing and classroom emotional, behavioral,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62(5), 564-573.
Cook, A. M., & Hussey, S. M. (2002). Assistive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St. Louis: Mosby.
Cooper, J.O., Heron, T.E., & Heward, W.L. (2007).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nd ed.).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Frith, U. (1989). Autism: Explaining the enigma. Oxford, UK: Blackwell.
Kanner L.(1943).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 Nervous Child, 2, 217-50.
Lancioni, G.E., OReilly, M.F., Singh, N.N., Sigafoos, J., Tota, A., Antonucci M., & Oliva, D. (2006). Children with multiple disabilities and minimal motor behavior using chin movements to operate microswitches to obtain stimula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7, 290-298.
Wing L., Gould, J., Yeates, S. R., & Brierly, L. M. (1977). Symbolic Play in se- verely mentally retarded and autistic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8, 167-178.
Wing, L., & Attwood, A. (1987). Syn- dromes of autism and atypical develop- ment. In C. Cohen & A. Donnellan(Eds.), Handbook of autism and pe- 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ew York: Wiley.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1. 運用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主動求助之研究
2. 運用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增進腦性麻痺幼兒抬頭訓練主動性之研究
3. AAC應用於國小低功能無口語自閉症學童主動溝通成效之研究
4. 結合Wii控制器動作感應與環境刺激提示技術提升多重障礙學生主動執行手部職能活動之研究
5. 運用Wii平衡板結合環境刺激提示技術提升智能障礙學生跳躍成效之研究
6. 運用wii平衡板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肥胖智能障礙學生接受步行活動指令之成效研究
7. 運用Wii平衡板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智能障礙學生聽從共同步行活動指令之成效研究
8. 利用Wii控制器動作感應功能與環境刺激提示技術協助腦性麻痺學生進行頭部控制訓練之研究
9. 應用多滑鼠分工合作技術提升智能障礙學生電腦合作學習滑鼠定位點擊成效之研究
10. 應用動態定位輔助點擊程式提升多重障礙學生溝通成效之研究
11. 應用多滑鼠動作合成技術提升國小身心障礙學生電腦合作學習成效之研究
12. 運用RFID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智能障礙學生主動執行手功能活動之研究
13. 應用滑鼠定位輔助程式提升腦性麻痺學生定位點擊成效之研究
14. 利用Wii遙控器與環境刺激提示技術協助ADHD學生降低肢體過動行為成效之研究
15. 運用RFID無線射頻偵測技術提升腦中風病患主動執行職能復健活動之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