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份 吳淑敏(2003)。同儕媒介暨社交技巧教學對增進自閉症兒童社會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宋維村(2000)。自閉症學生輔導手冊。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宋維村(2001)。自閉症的行為特徵。台東特教簡訊,14,1-5。 李蕙如(2016年6月3日)。自閉症兒童的音樂治療。取自: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4/c8369/word/word113.html 汪宜霈、王志中、蔡獻裕(2003)。感覺統合與知覺動作訓練對發展遲緩兒童療效之比較。職能治療學會雜誌,21,29-44。 身心障礙者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09月02日)。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施行細則(2020年02月20日)。 林子珺(2015)。運用輔助科技結合喜好刺激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主動求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林巾凱、傅秀媚、張秀玉、劉芷瑩(2010)。家長主觀評量早期療育對發展遲緩兒童發展改善之硏究。身心障礙硏究,8,40-54。 治療來自生活 (2017年8月23日)。聽知覺與職能治療的小故事【OT名詞解析】【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gameforkids13.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_23.html 侯任鍾(2010)。職能治療師於早期療育服務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姜雅玲(2010)。運用輔助科技對增進國小中度自閉症學生溝通能力之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3,77-86。 施清祥(2020年9月)。特殊開關程式【部落格影音資料】。取自http:/www.schee.ndhu.edu.tw/ 星兒天空(2020)。自閉症的療育方式。取自:https://www.starsports.org.tw/p/blog-page_46.html 烏日林新醫院(2020)。自閉症~請問職能治療師到底在做什麼?。取自:http://wlshosp.org.tw/%E8%A1%9B%E6%95%99%E5%9C%92%E5%9C%B0/%E5%BE%A9%E5%81%A5%E7%A7%91/%E8%87%AA%E9%96%89%E7%97%87-%E8%AB%8B%E5%95%8F%E8%81%B7%E8%83%BD%E6%B2%BB%E7%99%82%E5%B8%AB%E5%88%B0%E5%BA%95%E5%9C%A8%E5%81%9A%E4%BB%80%E9%BA%BC/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2015)。與自閉症特質同行—衛生福利部心理衛生專輯(02)。臺北,衛生福利部。 張芝綺、詹元碩、何金山(2013)。知覺動作訓練對於特殊需求兒童身心發展之效益。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1,101-108。 這是雙螺旋的部落格(2012年9月21日)。自閉症診斷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blog.xuite.net/therapydna314/twblog/128352138-%E8%87%AA%E9%96%89%E7%97%87%E8%A8%BA%E6%96%B7%E5%9C%A8%E7%B2%BE%E7%A5%9E%E7%96%BE%E7%97%85%E8%A8%BA%E6%96%B7%E8%88%87%E7%B5%B1%E8%A8%88%E6%89%8B%E5%86%8A%E7%AC%AC%E4%BA%94%E7%89%88 郭雲鼎、陳杰峰(2008)。發展遲緩兒早期評估臨床檢查之實證醫學分析。醫療爭議審議報導,37,22-31。 陳之農(2014)。刺激回饋裝置對自閉症學生增進自動表達需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英三(2009)。知覺動作訓練理論與實際系列一。台南:國立台南大學。 陳湘(1999)。智能障礙學童知覺動作訓練初探。大專體育,45,94-98。 陳雅玲、許玫玲(2009)家長對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復健治療的滿意度之硏究。醫管期刊,10,289-308。 曾張旅(2013)。應用跳舞墊及環境刺激提示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與同儕合作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游俊凱(2015)。應用輔助科技增進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參與手部功能訓練活動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黃金源、賴碧美、謝宛陵、許素貞、鄭秀真、李一飛(2008)。自閉症兒童的治療與教育。台北:心理。 黃彥茹(2014)。刺激回饋裝置促進自閉症學生使用圖形溝通表達需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楊熾康、朱怡珊(2017)。智慧科技運用在溝通障礙兒童早期療育之探討。輔具之友,41,37-43。 葉孟婷(2016年11月9日)。葉孟婷職能治療師【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weareborntoplay/videos/474195849973143/ 葉瑞琦(2011)。利用Wii遙控器與環境刺激提示技術協助ADHD學生降低肢體過動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管瓊瑛、徐尙爲、林藍萍、林金定(2013)。泛自閉症兒童及青少年健保門診醫療利用與資源耗用初探。身心障礙硏究,11,140-149。 劉于潔(2013)。運用RFID 結合喜好環境刺激技術來協助腦性麻痺學生手部職能復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樂蘭(2012)。運用RFID 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智能障礙學生主動執行手功能活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衛生福利部(202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88-238-1-48.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人數。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81-113.html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個案通報概況。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2978-13976-113.html 鄭惠文(2013)。電腦劇本編寫策略增進國小亞斯伯格兒童社會互動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瑩妮(2007)。團體治療應用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諮商與輔導,261, 12-16。 盧明、柯秋雪、曾淑賢、林秀錦(2020)。早期療育。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盧姝靜(2014)。18歲以下兒童及青少年自閉症的醫療利用與復健利用之變化趨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賴士祈(2015)。RFID 結合喜好環境刺激技術增進自閉症學生表達需求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賴蔓綺(2016)。應用震動提示器及回饋技術協助ADHD學生降低課堂過動行為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鮑冠吟、林思瑜、林玲伊(2014)。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兒童的感覺處理問題:文獻回顧。台灣職能治療研究與實務,10(2),103-114。 蘇微茵(2015)。運用跳舞墊結合平板及環境刺激技術提升自閉症學生與同儕進行社會性互動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鐘巧真(2011)。運用Wii平衡板控制環境刺激技術提升肥胖智能障礙學生接受步行活動指令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英文部份 Alcántara, J. I., Weisblatt, E. J., Moore, B. C. J., & Bolton, P. F. (2004). Speech-in-noise perception in high-functioning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or Asperger’s syndrom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5(6), 1107-1114. Ashburner, J., Ziviani, J., & Rodger, S. (2008). Sensory processing and classroom emotional, behavioral,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62(5), 564-573. Cook, A. M., & Hussey, S. M. (2002). Assistive techn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2nd ed.). St. Louis: Mosby. Cooper, J.O., Heron, T.E., & Heward, W.L. (2007).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nd ed.).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Frith, U. (1989). Autism: Explaining the enigma. Oxford, UK: Blackwell. Kanner L.(1943).Autistic disturbances of affective contact. Nervous Child, 2, 217-50. Lancioni, G.E., OReilly, M.F., Singh, N.N., Sigafoos, J., Tota, A., Antonucci M., & Oliva, D. (2006). Children with multiple disabilities and minimal motor behavior using chin movements to operate microswitches to obtain stimula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7, 290-298. Wing L., Gould, J., Yeates, S. R., & Brierly, L. M. (1977). Symbolic Play in se- verely mentally retarded and autistic children.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8, 167-178. Wing, L., & Attwood, A. (1987). Syn- dromes of autism and atypical develop- ment. In C. Cohen & A. Donnellan(Eds.), Handbook of autism and pe- 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ew York: Wile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