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85.9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彭勝弘
作者(英文):Sheng-Hong Peng
論文名稱:運用目標管理於學習成就之可行性研究 -以花蓮縣一所國民小學高年級低成就學童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 on Learning Achievement —A Study to High Graders with Low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指導教授:蘇鈺楠
指導教授(英文):Yu-Nan SU
口試委員:陳成宏
林清達
口試委員(英文):Cheng-Hung Chen
Ching-Dar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787007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2
關鍵詞:目標管理學習低成就教學策略學習扶助補救教學行動研究
關鍵詞(英文):Management by ObjectiveLow AchievementTeaching strategiesImplementing RemedialRemedial InstructionAction research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7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目標管理主要精神為「自主」、「參與」、「回饋」三大主軸,具體運作為目標設定、成員共同參與、檢視目標與建立評鑑機制。而目標管理運用於企業界、行政管理領域皆有成效,甚至於教育行政上皆有目標管理之應用與研究。而本研究旨在瞭解『目標管理』應用於教學現場之實際情況,以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深入探究目標管理應用於低成就學童於教學上之策略,並提出困境與省思,以驗證目標管理應用於教學上之可行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於花蓮某所國民小學的學習扶助課程中,施行目標管理教學
法,為期15周,共52 節課的教學。研究者擔任教學者,對五名學童進行教學,透過不斷目標設定、行動、檢討與修正的過程,進行目標管理教學。研究者藉由課堂觀察記錄、學生省思日記、訪談資料、自評表、學習扶助系統測驗等相關文件蒐集進行資料彙整與分析,根據研究結果,獲得以下結論:
一、就教學策略而言:
(一)目標管理教學法適合小組合作以進行操作。
(二)目標管理教學法運用獎懲制度有顯著成效。
二、就實施成效而言:
(一)目標管理教學法提升學習成就。
(二)目標管理教學法增強學習素養。
三、研究困境與因應:
(一)個別化教學難v.s 分組合作學習。
(二)課程進度難掌握v.s 多元策
略減少差距。
(三)認知與表達未成熟v.s 小組討論激盪思考。
The gist of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 is autonomy, participation, feedback, and MBO’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includes objective setting, member participation, examination of objective and setting of rubrics for evaluation. MBO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not only the business and governmental sectors but also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 paper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BO in teaching strategy to low achievement students.Specifically, it is inclined to discuss what challenges educator may encounter and lastly the author hopes to propose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reaching the purpose, the research sample group apply MBO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took fifty-two lessons in fifteen weeks. The researcher as an instructor, using MBO process, which is classroom observation form, reflective journal, interview information, self-evaluation and the te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medial instruction platform to five kid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I. To teaching strategy,
A. MBO teaching is applicable in cooperative learning.
B. MBO teaching produced a marked effect with reward and punishment system.
II. To teaching effect
A. MBO improves learning achievement.
B. MBO improves learning competencies.
III. The difficulty and reaction
A. Individual teaching difficulty vs Cooperative Learning.
B. Keep track of Course process vs Multi strategies reduce difference.
C. Immature on acknowledge and expression vs Brainstorming in a grou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3
王全興(2009)。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理論構念落實之評估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博士論文,嘉義縣。
王咏琇(2013)。遊戲融入英語補救教學活動設計對提升低成就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台南市。
王琬菁(2014)。國小數學乘法低成就學童補救教學成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市。
王黃隆(2003)。電腦補助教學對國中英語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之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江明修(1996)。目標管理在學校經營上的應用。技職及職業教育,35,23-28。
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2001)。學習輔導。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11-24。
吳仁蘋(2014)。以ARCI強化策略規劃與目標管理連結性之研究 -以P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吳宗立(1992)。目標管理在教育行政上的運用,教育研究雙月刊,23,54-58。
吳定(1991)。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市:天一圖書公司。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書局。
吳清山、林天佑(1996)。教育名詞:多元文化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1,62。
吳惠娟(2006)。電腦程式Logo環境在四邊形補救教學成效─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在職進修碩士論文,台中市。
呂翠華(2007)。圖示表徵策略對提昇國小三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加減文字題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班論文,台北市。
李允傑、丘昌泰(2000)。政策執行與評估。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李宜玫、孫頌賢(2010)。大學生選課自主性動機與學習投入之關係。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155-182
李咏吟(1997)。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柎涒(2013)。運用目標管理於工程進度控制之可行性探討-以綜合營造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卓俊伶(1989)。目標設定運用與體適能活動計畫。國民體育季刊,18(2),767。
周海新(2008)。目標管理應用於國軍人員薪餉發放作業之研究-以國軍新竹財務組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文蘭(1989)。不同訊息的目標設定對內在動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林以介(2004)。知識管理與目標管理應用於軍事生產機關之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彰化縣。
林建平(2010)。低成就學童的心理特徵與原因之探討。國教新知,57(1),43-51。
林建平(2010)。低成就學童的家庭環境與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7(1),93-125。
林清山譯(1991)。R.E.Mayer著。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雅楓(2011)。結合概念構圖與遊戲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面積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屏東市。
林嘉儀(2009)。目標管理推行模式之構建-以某光電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在職進修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林麗惠(2004)。目標管理及其在企業組織的應用。南華學報,1(2),41-62。
邱琬婷(2001)。國民中學數學低成就與國文低成就學生數學解題歷程與錯誤類型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在職進修專班碩士學位論文,彰化縣。
侯惠周(2016)。積木與桌上遊戲融入補救教學─以數學學習低成就之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動機之影響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洪瑞聰(2015)。草漯國中班級經營策略之研究--目標管理與社會網絡之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論文,桃園市。
胡喬欽(2016)。以目標管理優化營運效率-以橡塑膠機械製造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香港教育城(2010)。甚麼是責任感。2020年8月18日,取自http://www.hkedcity.net/article/parent_ad_ethics/050824-002/
秦夢群(2013)。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袁芳煌(2002)。工作評價、績效管理與薪資管理之關係應用於實務之研究-以國內製造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高毓嬪(2015)。英語學習目標管理系統建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108課綱資訊網。2020年8月取自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
張令垂(2008)。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面積迷思概念之補救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宏亮(1992)。運動員的目標設定,中華體育,5(4),374。
張金英(2010)。目標管理的實施與經營績效之研究-以A銀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張金鋒(2014)。以利潤為導向之目標管理實施探討─以A公司為研究案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秋對(2018)。探討有效推動組織目標管理之因素-A公司之學習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鈞睿(2014)。領導、目標管理、工作壓力、激勵對績效之研究-以台灣安麗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南華大學博士班博士論文,嘉義縣。
張福松(2010)。數學低成就學生實施補救教學困境之研究-以台東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碩士論文,台東縣。
教育百科 (2020)。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2020年6月,取自https://reurl.cc/n0XyO2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標準本為評量。2019年8月,取自 https://www.sbasa.ntnu.edu.tw/SBASA/Assessment/assessment1.aspx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19)。學生學習扶助(補教教學)實施方案科技化評量系統操作說明。2019年8月,取自https://reurl.cc/pDy7Ol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20)。學生學習扶助(補教教學)實施方案科技化評量系統。2020年6月,取自https://reurl.cc/7olnMd
教育部統計資料處(2020)。教育統計查詢網。2020年8月20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result.aspx?qno=MwA4AA2
梁毓怡(2004)。公部門目標管理應用之認知研究-以中部地區政風組織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莊幸姍(2016)。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錯誤類型及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碩士班,台東縣。
莊柏辰(2014)。非營利組織應用「目標管理」有效性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莊榮霖(1993)。目標管理—基本觀念與實際運用(上)。人事月刊,16(6), 4-9。
許道然(1998)。目標管理:理論與評論。空大行政學報,8,249-272。
郭生玉(1973)。國中低成就學生心裡特質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5,451-532。
陳月英(2001)。提昇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動機。國教輔導,41(2),21-26。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5-30。台北市:麗文文化。
陳依萍(1996)。國民小學應用目標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陳庚金(1972)。目標管理概念與實務。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燕慈(2014)。國小三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彌(2012)。電腦輔助教學應用於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曾雙郎,李宜芳(2002)。目標管理與體育教學。中華體育季刊,16(4),102-109。
游孟翰(2010)。目標管理規畫與執行之研究-以傳統產業製造商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台北市:五南。
黃于真(2005)。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除法解題歷程與補教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高雄市。
黃子玲(2011)。論桃園縣同德國小健康促進的治理模式-目標管理與社會網絡關係之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桃園市。
黃永興(2015)。探討目標管理與績效之相關性-以C航發動機修護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桃園市。
黃美華(2015)。新竹巨城Big City週年慶目標管理與促銷推廣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碩士班碩士論文,苗栗縣。
黃景良(1998)。國民中學教師參與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黃瑞珍(1993)。資源教室的經營與管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楊坤堂(2002)。學習障礙教材教法。台北市:五南。
楊憲明(2006)。認知能力、認知歷程與學習成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25-40。
葉玉珠(2000)。智能與批判思考。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季刊,2(1),1-28。
葉啟全(2004)。警察機關應用目標管理之研究—以苗栗縣警察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學位論文,台中市。
葉耀榮(2012)。國小五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小數四則運算錯誤類型分析及補救教學效果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碩士論文,台東縣。
董力華(1994)。影響學習的家庭因素。載於李永吟主編,學習輔導,頁505-538。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廖文斌(2011)。目標管理應用在國民中學班級經營可行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東縣。
趙繼虎(1980)。組織推行目標管理之研究-以台電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新竹市。
劉世閔(2005)。淺談研究倫理(一)。教育研究月刊,139,126-128。
劉耀聰(2008)。數位遊戲軟體應用於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補救教學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歐用生(1994)。提昇教師行動研究的能力。研習資訊,10(4),1-6。
潘世尊(2000)。教師教學與課程發展的連結-從自省、協同反省到協同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3(3),103-120。
蔡文標(2002)。影響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數學成就的相關因素及直接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彰化縣。
蔡典謨(1999)。低成就資優生的家庭影響。資優教育季刊,72,1-9。
蔡金吉(2013)。同儕協作導向數位補救教學對國小低成就學生學習生活化數學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碩士論文,彰化縣。
蔡崇建、高翠霞(2005)。智力與創造力:人類心智析論與強化。教育資料及勘,30,75-110。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1)。行動研究的理論與實踐。T&D飛訊,118,1-20。
盧信彰(2001)。校園目標管理網路建構之研究-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高雄市。
盧珽瑞(2012)。從目標管理觀點探討都市更新獎助制度-以台北市清白里更新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市。
蕭金土(1995)。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學習問題、診斷及學習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謝文全(1985)。把目標管理帶進教育。載於教育行政論文集(頁5-19),台北市:文景書局。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4版)。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水南、楊坤堂(1992)。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補救教學。成長與學習(三)。南投縣:臺灣省教育廳。
謝秀雲(2018)。應用合作學習於國小四年級低成就學生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謝俊吉(2010)。從目標管理之觀點探討銀行業導入策略性績效衡量系統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市。
謝素月、林松金(2008)。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成就之影響-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取自 http://www.mdps.tp.edu.tw/web/mdps/action/08/p001.pdf
顏國樑(2004)。目標管理及其在學校經營的運用。學校行政雙月刊,33,21-39。
Alderman, K. M. (1990). Motivation for at. Public administration, 9, 27-30.
Carr, W. & Kemmis, S. (1986).Becoming critical: Eucation, 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 The falmer press.
Carroll, S. J., & Schneier, C. E. (1982).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development of performance in organizations. Prentice-Hall.
Davis, G. A., & Rimm, S. B. (1989).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Prentice Hall.
Denzin, N. K. (1989a).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3rd ed). Prentice-Hall.
Drucker, F. P. (1954).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Happer & Row.
Deming, W.E (1986).Out of the crisis. MIT center for adva nced educational service.
Fulk, H.K. & Bell, N. & Bodie (2011). Team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Enhancing developing teams. Journal of management policy and practice, 12(3), 17-26.
Goldenson, R. M. (1970). The encyclopedia of human behavior; psychology,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 Doubleday.
Guba, E .G. (1990) . The paradigm dialog,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alog. Sage publications.
Josephson, M. (2011). The six pillars of character. Josephsoninstitute. http://josephsoninstitute.org/sixpillars.html
Keith, S. & Girling, R. H. (1991).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articipation: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llyn & Bacon.
Lewin, K. (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Harper & Brothers.
Locke, E.A. (1996). Motivation through conscious goal setting. University of maryland working paper series.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Harper.
Mc Conkey, F. D. (1965). How to management by results.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Mc.Gregor, D. M. (1996).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in J. Steven Ott(Ed.), classic readind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Kemmis, S. & McTaggart, R. (1988). 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Mc.Niff, J. (1988). 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acmillan.
Mercer, C. D., & Mercer, A. R. (1998). Teaching students with learning problems. Prence-Hall.
Odiorne, G. S. (1979). MBO II: A system of managerial leadership for the 80s. Fearon pitman publishers, Inc.
Rimm, S. B. (1985). How to reach the underachiever. Instructor, 95, 73-76.
Robbin, S. P. (1985).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Prentice-Hall, Inc.
Rodgers, Robert & John E. Hunter (1992). A foundation of food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government: Management by ojectiv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52(1), 27-39.
Tickle, L. (2001) Opening windows, closing doors: Ethical dilemmas in 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5(3), 345-359.
Winter, R. (1987).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nature of social inquiry: Professional innouation and educational work. Avebur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