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62.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良益
作者(英文):Liang-Yi Chen
論文名稱:情緒教育EQ課程實施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f the Implementing Dilemma and its Improving Strategies for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Curriculum of Emotional Education: Taking a Prim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潘文福
指導教授(英文):Wen-Fu Pan
口試委員:林清達
范熾文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Chih-Wen F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787515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1
關鍵詞:情緒教育情緒教育課程EQ課程個案研究層級分析
關鍵詞(英文):emotional educationemo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emotional intelligence curriculumcase stud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隨著社會變遷,在教育現場越來越多的孩子有情緒問題產生,個案學校為了改善學童情緒問題事件,引入民間機構所設計的情緒教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EQ)課程。本研究的目的即在於探討近年來個案學校實施情緒教育EQ課程,所面臨之困境及改善策略。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邀請個案學校參與情緒教育EQ課程的10名協同教師組成工作坊。在工作坊的研究過程,採用文獻分析、問卷訪談與層級分析法,進行多回合互動,蒐集資料並分析整理出量化數據與質性意見,再將分析結果在工作坊的焦點座談中共同討論、凝聚共識。本研究結論如下:1.在情緒教育EQ課程實施時面臨的困境中,以「課程時間安排過短且密集,情意面不易產生」為個案學校目前最需優先克服的困境;2.在情緒教育EQ課程實施困境之可行改善策略中,以「導師融入課程教學,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習得相關能力」為工作坊成員認為最應該優先採取的策略;3.不同的困境需要相對適合的改善策略,例如:首要困境為「課程時間安排過短且密集,情意面不易產生」,其對應適合採用的改善策略即為策略5「導師融入課程教學,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習得相關能力」。最後本研究提出研究建議給實施情緒教育EQ課程之學校、教師與未來研究者,作為改善情緒教育EQ課程實施困境的參考。
Followed by the changes in society, more and more students are suffered from emotional disorders in the classroom. In order to improve this situation,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curriculum designed by Taiwan Happiness Village Organiz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elected school.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while implementing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curriculum in the target school.
The researcher adopted the case study method and invited 10 co-teachers who participate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curriculum at the target school to conduct a workshop. During the research,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ere acquired through three round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the workshop. Afterwards, the focusing group had further discussion and reached consensu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analysis. I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have listed all the findings as follows. 1. The major difficulty the selected school has faced was the short and intensive instruction time. It caused that the learning outcome lack an adequate focus the affective domain. 2. To increase homeroom teachers’ involvement in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curriculum was the most effective problem-solving strategy to the co-teachers in the workshop. The students could obtain the related capabilities in their daily life. 3. Different predicaments in teaching required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or instance, to increase homeroom teachers’ involvement was the best solution for the shortage of instruction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lusion,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selected primary school and the teachers to adjust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 curriculum and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9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9
壹、中文部分

王小玲(2016)。電子繪本融入情緒教育對國小學生情緒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王怡婷(2013)。情緒詞彙運用於國小四年級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王淑俐(1995)。青少年情緒的問題、研究與對策。合記。
王雅玲(2019)。情緒教育課程影響國小高年級學童提升情緒管理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永井正武、蔡清斌、陳姿良(2013)。Matrix Based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從 ISM, FSM, GSM 的介紹以及 RSM 的提案。第五屆科技與數學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數學教學工作坊。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余敏琪(2010)。靜心活動取向之班級情緒教育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吳英璋(2001)。情緒教育的理論與內涵。學生輔導雙月刊,75,66–79。
李素卿(譯)(2001)。感性與理性:了解我們的情緒(原作者:Lazarus, R. S.,& Lazarus, B. N.)。台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李詠緹、方敏全(2017)。論國小情緒教育之紮根。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85-188。
李錥鉽(2016)。國小中高年級高關懷班情緒教育方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美秀(2012)。情緒教育。家庭教育雙月刊,39,70–76。
孫敏芝(2010)。提昇兒童社會情緒能力之學習:美國SEL教育方案經驗之啟示。幼兒教保研究,5,99-116。
馬文倩(2018)。透過情緒教育策略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生氣情緒因應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春興(2002)。現代心理學。東華。
張寧(2007)。從複雜到結構:詮釋結構模式法之應用。公共事務評論,8(1),1-28。
許芳菊(2009a)。都是情緒惹的禍。親子天下,5,150-155。
許芳菊(2009b)。培養高EQ的關鍵。親子天下,5,156-159。
許芳菊(2009c)。情緒教育怎麼教。親子天下,5,180-183。
許嬌女(2019)。情緒教育志工服務產值之研究-社會投資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秀霞(2013)。繪本融入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二年級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亞潁(2013)。「覺辨感行省」情緒教育陶冶策略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怡螢(2016)。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教學方案對國小三年級學生情緒調整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美玉(2011)。運用文獻分析法探討瑜珈運動對心理和生理健康之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南投縣。
陳美靜(2017)。運用兒童哲學理念建構國小二年級學童情緒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郁涵(2019)。國小教師對情緒教育的態度與實施方法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淑華(2016)。實施情緒教育課程於補救教學兒童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曾明鑫(2016)。網路繪本讀書會實施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 -探討學習歷程與學習結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曾娉妍(2011)。繪本教學對國小學生負向情緒表達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游恆山(譯)(1993)。情緒心理學(原作者:K.T. Strongman)。五南。
黃郁婷(2009)。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正向情緒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婉婷(2017)。多媒體運用於國小情緒教育課程輔導效果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楊明融(2013)。12年國教下高雄市國中小學生選校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珮瑩(2019)。關懷倫理與情緒教育-以國小高關懷班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葉芳秀(2017)。運用情緒卡進行情緒教育對國小三年級學童情緒調節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劉金玲(2017)。實施情緒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劉娛芳(2014)。情緒教育與班級經營相關性之研究-以臺中市國小級任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蔡秀玲、楊智馨(1999)。情緒管理。揚智文化。
蔡侑珍(2015)。國中生情緒機會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蔡淑華(2010)。情緒涵養理念取向的情緒教育行動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鄧振源(2012)。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鼎茂。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2016)。美國八個州將合作訂定社會情緒學習SEL 標準。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11。http://fepaper.naer.edu.tw/paper_view.php?edm_no=111&content_no=5790
盧瑩榕(2008)。小一新生的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以情緒表達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蕭才明(2015)。應用層級分析法與戰鬥機模擬機性能提升之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苗栗縣。
親子天下編輯部(2016)。情緒教育怎麼教。親子天下。
謝秀宜(2019)。運用桌遊課程進行國小六年級情緒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台北市。
謝佳純(2019)。繪本融入情緒教育教學成效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鍾怡君(2008)。國民小學教師因應班級中擾人學童之行動研究-以情緒問題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顏麗芬(2013)。情緒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負向情緒表達之影響-以臺中市L國小四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譚春虹(譯)(2005)。改變命運的情感智商EQ。(原作者:Kelly Morth)。德威國際文化。

貳、英文部分

Cohen, J. (2001). Soci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Cor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n J. Cohen (Ed.), Caring classrooms/intelligent schools: The social emotional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pp. 3-29). Teachers College Press.
Fredrickson, B. L. (2000). 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 Prevention & Treatment, 3(1), 1a.
Fredrickson, B. L. (2004).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359(1449), 1367-1377.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ence. Bantam Books.
Goleman, D. (2001).An EI-Based theory of performance. In C. Cherniss & D. Goleman (Eds.), the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workplace (pp.27-44). Jossey- Bass.
Manz, C. C. (2003). Emotion discipline. Berrett-Koehler.
Mayer, J. D., & Salovey, P. (1997).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P. Salovey & D. J. Sluyter (Eds.),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pp.3-31). Basic Books.
Raver, C. C., & Knitzer, J. (2002).Ready to enter: What research tells policymakers about strategies to promote social and emotional school readiness among three-and four-year-old Children? 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Thomas L. Saaty (2008).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ervices Sciences, 1(1), 83-98.
Warfield, J. N. (1976). Societal systems planning, policy and complexity. Wiley.
(此全文20250707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