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7.166.23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佩怡
作者(英文):Pei-I Huang
論文名稱:科技競賽培訓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花蓮市一所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n the Contest Training Dilemma and Improving Strategie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ne Primary School of Hualien C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潘文福
指導教授(英文):Wen-fu Pan
口試委員:林清達
簡梅瑩
口試委員(英文):Ching-Dar Lin
Mei-Ying Chi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787525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關鍵詞:工作坊科技競賽科技教育個案研究層級分析
關鍵詞(英文):workshopstechnology competitiontechnology educationindividual case studie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在全球科技浪潮下,人類的生活朝向各種科技創新應用所帶來方便與快速,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2019年施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程,將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正式列入課綱中,強調學生科技素養能力的培育,而科技競賽正是提供給學生一個發表展示學習成果的平台,值得加以重視與推廣。個案學校過去對於科技競賽選手的培訓指導一直不遺餘力,但在指導過程仍然有遇到一些亟待改善的問題困境。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1.瞭解個案學校科技競賽培訓機制的實施困境;2.歸納科技競賽培訓困境的改善策略;3.分析個案學校科技競賽培訓的單一困境中,相對可行的改善策略。研究者針對個案學校八名參與科技競賽培訓,由指導教師、家長及學生組成的工作坊。在工作坊的研究過程,採用文獻分析、問卷訪談與層級分析法,進行多回合的互動,先分析並整理出量化數據與質性意見,最後再將分析結果在工作坊的焦點座談中共同討論、凝聚共識。本研究結論如下:1.在科技競賽培訓所面臨的困境中,以「科技競賽跨領域,教師需加強專業」為個案學校目前最需優先克服的困境;2.在科技競賽培訓困境之可行改善策略中,以「課程結合競賽練習,成立社團培訓選手」為工作坊成員認為最應該優先採取的策略;3.透過專家選擇軟體的分析,可協助個案學校找出最適合改善某項科技競賽培訓困境的可行策略;4.科技競賽是否為學校發展重點,是造成困境的產生,以及攸關改善策略成效的關鍵因素;5.本研究之發展歷程,可作為其他學校分析科技競賽培訓困境與改善策略的參考。最後本研究提出研究建議給個案學校相關單位,作為改善科技競賽培訓困境的參考。
Under the global wave of technology, human life has brought convenience and speed to vari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pplications, which has changed people's lifestyles. In 2019,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will officially include life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urriculum,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cy skills.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publish and demonstrate learning results, which deserves to be valued and promote. In the past, the individual case school has spared no effort in training and guiding the players in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guidance proces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re to: 1. Understand the dilemma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the individual cas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2. Inspecting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he training of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3. Analyzing the single dilemma of the training of the technology competitions corresponding a relatively feasible improvement strategy.
The researchers organized workshops for eight memb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training of technology competitions in this case school.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the workshop, adopting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get data on the multiple rounds of interaction, and then analyze quantitative data and qualitative opinions.
Finally, integrate all the analysis results in the seminar of the workshop. This study presented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For case school, “Fac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f cross-disciplinary, teachers need to strengthen thei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got the top priority dilemma that needs to improve; 2. "Combining courses with competition practice and establishing community for training contestants" got the the top priority strategy for improving dilemma; 3.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xpert choice software, the case school could find the best strategy for each dilemma in training student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4.Whether the school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or not, was a key factor for improving training dilemma; 5.This research procedure can be promoted to all other schools for improving training dilemma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here were some suggestions of this research proposed to the relevant units for improving the training dilemma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s a reference.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我國科技教育沿革與科技競賽培訓歷程 9
第二節 科技競賽培訓困境與其改善策略探討 16
第三節 科技競賽培訓困境與改善策略之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個案學校與工作坊成員描述 40
第三節 研究策略與資料蒐集 44
第四節 研究實施流程 48
第五節 資料分析 49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科技競賽培訓困境及其相對改善策略之意見歸納 55
第二節 科技競賽培訓困境與改善策略之重要性比較與交叉分析 58
第三節 工作坊焦點座談的討論共識與分析 73
第四節 研究發展歷程與重點歸納 8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壹、中文部分 101
貳、英文部分 108
附 錄 111
附錄一、2018全國STEAM之星比賽辦法 111
附錄二、科技競賽培訓困境與改善策略之開放問卷 115
附錄三、科技競賽培訓困境與改善策略之重要性排序問卷 119
附錄四、科技競賽培訓困境之改善策略層級分析問卷 121
附錄五、焦點座談討論大綱 125
附錄六、青少年參與研究意願書暨家長知情同意書 127
丁珠玉、樊利、周勝靈(2012)。以科技競賽為載體培養工科學生創新能力。西南師範大學學報,37(4),205-208。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2018)。偏鄉STEAM動手做競賽簡介。http://isteam.ccda.org.tw/Client/about_2
王永琪、郭旗雄(2017)。Power Tech百變機械獸 創客我最「型」。新北市教育,22,46-48。
王光復(2011)。科技教育界應重視如何塑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科技教育月刋,44(3),1-22。
王金沼(2005)。南部地區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科技素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大學,台南市。
王裕宏(2006)。傑出團隊創作歷程與組成特質之分析:以全國高中生高溫超導磁浮創意競賽為例。科技博物, 10(3),5-21。
王鼎銘(1998)。小學科技教育及其師資培順制度。中學工藝教育,31(3), 10-16。
王鼎銘(2007)。國小科技教育創造性思考課程設計探討。生活科技月刋,40(2),11-17。
王韻齡(2017年9月6日)。108課綱系列|台灣國中小科技教育失落的10年,108課綱將是扭轉契機?翻轉教育。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 /article/3848
伍建學、洪國勳(2002)。淺談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績優學生學習經驗。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5(7),36-39。
朱珮禎、曾淑惠(2018)。創客教育實踐於十二年國教課程之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刋,7(3),160-163。
朱益賢(2005)。生活科技競賽活動的實施現況與迴響。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4),1-2。
朱耀明(2004)。科技教育與教育科技之關係。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6),2-3。
朱耀明(2006)。科技發展自我催化環境建立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2-14。
朱耀明(2007)。高雄市生活科技競賽的設計意涵與實踐分析。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3),2-14。
朱耀明(2011)。「動手做」的學習意涵分析-杜威的經驗學習觀點。生活科技教育月刋,44(2),32-43。https://doi.org/10.6232/LTE.2011.44(2).4
朱耀明(2017)。中小學自造教育示範中心理念與推動實務。取自https://reurl.cc/ngLG1
江文鉅(2010)。合乎時代需求的科技課程內涵。生活科技教育月刋,44(6),1。
余勝泉、胡翔(2015)。STEM教育理念與跨學科整合模式。開放教育研究,21(4),13-22。
吳百興、傅麗玉(2009)。探討教師對科展活動的看法:從一個科學專題研究實例。中華民國第 25 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吳明德(2016)。兩岸青少年科競賽活動比較。物理教育學刊,17(2),87-92。
吳信毅(2011)。國民小學的生活科技教室之規劃理想,44(3),62-68。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大偉、方崇雄、楊錦心(1996)。國小技學素養教育內涵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李佩樺(2017)。科展,讓師生看見不一樣的自己。106年中小科展優良指導教師感言。取自https://twsf.ntsec.gov.tw/Article.aspx?a=341&lang=1
李昕潔(2018)。科學展覽競賽培訓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花蓮市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李隆盛(2004)。科技與人力教育的創新。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4)。國中科技教育的機會與威脅。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3),3-7。
沈惠淳、荊溪昱(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指導科展現況、困難與需求之研究。中州管理與人文科學叢刊,1(1),183-198。
林良駿(2005)。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指導學生專題研究之現況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臺南市。
林佳全(2003)。從國小科技教育的困境看國小科技教育。生活科技教育月刋,36(5),17-23。
林坤誼(2003)。美國與台灣的科技教育典範之比較。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6(6),18-27。
林原宏、陳進春、許天維(2005)。詮釋結構模式分析法的應用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測驗統計簡訊,66,1-9。
邱仁佑(2008)。科技競賽對國中生活科技教學影響研究—以桃園縣科學金頭腦計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月良(2003)。國小科學展覽初探-由生到師(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柳金佑、朱益賢(2010)。國中生與高中生在班級科技競賽中之參賽表現與問題解決能力差異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1(1),31-55。
洪文正(2004)。從參加科展活動學生探討比較兩位國小教師指導科學展覽之特徵(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洪詠茹(2014年4月7日)。教育行動學習-賦予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新聞稿-103年國中小行動學習推動計畫中區經驗交流分享會議。http://mlearning.ntue.edu.tw/news/show/18d61497c0cf9f9acd18101b47c245b9.html
洪榮昭(2007)。水晶計畫--以工廠為資源中心教學模式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 95-2511-S-003-012-MY3)。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洪榮昭、游玉英(2016)。STEAM碰到動手做淺談Power Tech的好處與推廣經驗。新北市教育,22,6-19。
洪榮昭、蔡志敏、李岷憲(2011)。科學與科技競賽相關活動之辦理─以活動理論觀點進行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159-192。
范斯淳、楊錦心(2012)。美日科技教育課程及其啟示。教育資料集刊,55,71-102。
范斯淳、遊光昭(2016)。科技教育融入STEM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期刋,61(2),153-183。
徐佑璋(2003)。九年一貫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問題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徐佳璋(2007)。臺灣中小學科展活動之實務探究。科學教育月刊,297,2-15。
秦瑾若、傅鋼善(2017)。STEAM教育:基於真實問題情景的跨學科式教育。中國電化教育,363,67-74。
翁崇文(2018)。國小推動科技教育教學的困境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 219-221。
馬瑞芳(2003)。學習動機的成因、培養與激發。教學與管理,21,39。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發展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核心素養工作圈。https://ws.moe.edu.tw/001/Upload/23/relfile/8006/51358/9df0910c-56e0-433a-8f80-05a50efeca72.pdf
張玉山(2011)。科技教育的再思維。生活科技教育月刋, 44(2),1-3。
張嘉惠、黃千芳(2005)。生活科技競賽校內初選活動之檢討與改進。生活科技教育,38(4),3-16。
張寧(2007)。從複雜到結構:詮釋結構模式法之應用。公共事務評論,8(1),1-28。
張寧、汪明生、郭瑞坤(2007)。社會判斷理論對互動管理成果之評估。管理學報,24(2),135-154。
張銘傑(2017)。科技教育新未來 • 消失已久的專業─臺灣科技教育的前世今生。科學研習,56(12),4-9。
張德齡(2017)。STEM+教育: 教孩子解決現實生活問題,激發創意與想像。未來family。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39135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程綱要。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2017年6月2日)。108課綱「科技領域」:師資、教材、設備問題如何解決?國教課綱向前行電子報。http://ewsletter.edu.tw/2017/06/02/常見問答-科技/
章美英、許麗齡(2006)。質性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法之簡介與應用。護理雜誌,53(2),67-72。
莊善媛(2006)。透過台北市94學年度生活科技科學藝競賽探討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設計與製作能力。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9(2),89-97。
許宜婷(2015)。科技教育教學內容之探討。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2(2), 16-29。
郭進隆、齊若蘭(譯)(2010)。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原作者:Peter M. Senge)。遠見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陳双美(2006)。國小教師推展科技教育意願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文琪(2003)。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困擾及其解決途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佩琪(2017)。指導科展自我省思與成長。台灣化學教育,19。 http://chemed.chemistry.org.tw/?p=23083
陳芳慶(2007)。生活科技創意競賽與多元智能發展。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0(3),1。
陳姿穎(2017)。語文競賽培訓困境及其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市。
陳貴生、黃能堂(2007)。科技教育研究與展望─從教師專業的角度探討。生活科技教育月刋,40(8)。
游詩蒂(2002)。兒童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以科學創意競賽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馮桂莊(2005)。我國參加 2005 年國際科學展覽活動學生特質與支援系統之探討。科教館學刊,1,150-175。
黃一峯、朱耀明(2013)。知識來源對學生動手做活動學習影響探究分析。工業科技教育學刊,6,45-56。dio:10.6306/JITE.2013.6.5
黃一峰(2006)。科技創新活動對高中生科技認知影響分析研究-以高中生高溫超導磁浮創意競賽活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俊夫(2012)。產業科技文物的徵集與典藏。科學發展,474,1-13。
黃姮棻(2017)。STEAM結合創客教育的探索與實踐。教師天地電子報,204。https://quarterly.tiec.tp.edu.tw/Client.aspx?FunctionId=ArticleContent&ItemId=428
楊玉琪(2001)。成員互動行為對虛擬團隊合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孟麗、謝水南(201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心理出版。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商鼎。
葉家良(2006)。團隊成員參與動機與科技競賽創意成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範大學,高雄市。
靳知勤(2014)。台灣所需優先解決的科學教育問題-科學與科學教育學者的觀點。教育學報,42(1),53-76。
褚志鵬(2009)。層級分析法理論與實作。國立東華大學。
賓靜蓀(2018)。科技翻轉中國教育。親子天下,100期。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
劉明洲(2016)。創客教育的理念與實踐~應該被關注的配套設計。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 158-159
劉德泰(2010)。「改變」啟動美國教育科技創新風潮。數位典藏與學習電子報,9(6)。http://newsletter.teldap.tw/news/HaveYourSayContent.php?nid=3732&lid=41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出版社。
蔡宗憲(2012)。淺談科技創意競賽對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影響─以高雄市生活科技創意競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勝安(2008)。面對科技世界的科技教育~生活科技的必要性。生活科技教育月刊,75,19-30。
蔡勝安(2009)。科技競賽過程中自我知覺社會環境因素對學生科技創造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鄧振源(2012)。多準則決策分析方法與應用。鼎茂出版社。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6(6),1-20。
鄧振源、曾國雄(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6(7),5-22。
鄭廉鐙(2002)。傑出科技創作學童創新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盧秀琴(2002)。新制科學展覽的動向。國民教育,43(1),74-79。
盧政良、張鴻傑、蕭儒棠(2015)。指導「物理競賽」與「科研活動」之挑戰與成效。物理教育學刊,16(1),1-14。
親子天下(2013)。終結媽寶,搶救軟弱兒培養正向勇敢的心。親子天下,51,78-81。
親子天下(2018年6月22日)。四個建議,解決台灣STEAM教育困境。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737
賴志樫、邱仁佑(2008)。運用多元化教學評量於科技競賽活動之探討。生活科技教育,41(7),30-36。
謝依珊(2016)。打造未來成功關鍵-創客教育,師友月刊,592,92-97。
簡聿成(2010)。學校本位科學展覽指導教師輔導方案之發展與評估(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簡志雄(2001)。國中生在生活科技教學活動中問題解決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簡惠燕(2000)。國小學童在科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創造力與後設認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蘇文瑛(2004)。國小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工作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Gottfredson, L. S. (2003). Dissecting practical intelligence theory: Its claims and evidence. Intelligence, 31(1), 343-397.
Kanadlı, S. (2019).A Meta-Summary of Qualitative Findings about STEM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 12(1), 959-976.
Kennedy, T. J., & Odell, M. R. L. (2014). Engaging Students in STEM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5(3), 246-258.
Lam, S.F., Yim, P.S., Law, J. S. F., & Cheung, R. W. Y. (2001, Augus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09 th ) , The Effects of The Effects of Classroom Competition o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Education Fund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Reinsfield, E. (2016). A future-focu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wo New Zealand secondary schools. Office of I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16, 67-76. http://doi :10.15663/ tandc.v16i1.122
Reston, V.A. (2000). Standard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 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Educators Association (ITEEA).
Stricker, D. R. (2010). A Case Study: Teaching Engineering Concepts in Science. Research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Thomas L. Saaty (2008). Decision making wit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ervices Sciences, 1(1), 83-98.
Thomas, S. (2016). Future Ready Learning Reimagining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2016 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Offic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gdi, M. E., Leammukda, F., & Roehrig, G. (2018). Developing identities of STEM teachers at emerging STEM schoo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2018), 5(36), 1-13. http://doi:10.1186/s40594-018-0136-1
Rozek, C. S., Svoboda, R. C., Harackiewicz, J. M., Hulleman, C. S., & Hyde, J. S. (2016). Utility-value intervention with parents increases students’ STEM preparation and career pursuit. PNAS, 114(5), 909-914. http://doi:10.1073/pnas.1607386114
Walan, S., & Mc Ewen, B. (2018).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Reflections on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a Scho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36(4), 391-412.
Zhao, X. J., & Zhao, X.T. (2012). Another Way to Develop Chinese Students’ Creativity: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on Activities. 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B 6,566-5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