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5.18.11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郭藶瑩
作者(英文):Li-Ying Kuo
論文名稱:誰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一位單身女性的生命敘說及其教育蘊義
論文名稱(英文):Who Utilizes 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 Single women’s Life Story and Its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李崗
指導教授(英文):Kang Lee
口試委員:張淑媚
方志華
口試委員(英文):Shu-Mei Chang
Chih-Hua F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788105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2
關鍵詞:未婚單身女性情慾自主自我認同自助滴精母職壓力
關鍵詞(英文):unmarried single womenerotic autonomyself-identityself-inseminationmotherhood press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探討未婚單身女性在生育與婚姻掛勾緊密的臺灣社會脈絡下,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實踐母職的經驗。透過敘事研究佐以文獻分析及深入訪談,爬梳受訪者獨特的生命經驗。圍繞著本研究所關注的三大關鍵主軸「未婚單身女性」、「人工生殖」及「母職經驗」得出四個研究發現。
第一是情慾自主的自由問題,探討在性觀念開放及虛擬人際網路的發展下,現代親密關係態樣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互動模式,而這也使情慾自由追求的過程形成一個弔詭情形。第二則是自我認同的心理問題,探討個案在實踐母職的過程中,男女特質及父母界線的模糊,發現母職實踐沒有所謂只有單一性別或單一角色的作用,而是交互作用而所達成的協調。另,在成為母親後,其心裡仍有一個匱乏感,發現女性對於親密關係需求不單在親子間。第三是人工生殖的倫理問題,除了發現這議題面對法律上的「非法」外,另關係人的情感、道德糾葛及其背後的正當性問題,也是本研究重點發現。最後是母職實踐的壓力問題,發現不同身分在實踐母職過程中所面對的社會框架如何形塑「理想媽媽」的標準,及此標準所引發母職實踐的壓力,而這樣的壓力有可能引發另一個違背理想母親的概念,一環牽動一環,形成一個無解迴圈。
在上開研究發現的基礎下,依著核心概念更深入探討省思。如在未婚單身女性親密關係議題上,討論關於未婚單身女性在追求性自由的過程中,真的為女性帶來自由與解放嗎?為什麼當媽了,心裡還是感到匱乏呢?在人工生殖倫理上,討論親子關係認定的困境以及人工生殖子女如何面對社會異樣眼光等議題。在母職經驗上,則是探討什麼是好媽媽的標準以及為達到這樣的標準所產生的母職壓力該如何解套?
最後,因個案涉及議題多元在情意教育上可以做為師資培育增能的素材及省思的方向,及提升教學人員對於女性情慾探索及自我認同的教學意識。在生命教育上,除可探討人工生殖爭議對生命意義及價值外,更可以藉由這樣的案例設計角色扮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可以站在各利害關係人的角度來學習同理心及價值的澄清。此議題圍繞著單身女性生育權議題,在公民教育教材上,以不一樣的角度切入國家養育責任的思辨。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xperiences of unmarried single women using artificial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to fulfill their motherhood in the context of a Taiwanese society where fertility and marriage are closely intertwined. Through narrative research,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e investigate the unique life experiences of the respondents. Four findings are drawn from the study's three key axes of interest: "unmarried single women,"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and "motherhood experiences".
The first finding concerns the issue of erotic autonomy. With the opening up of sex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interpersonal network, the pattern of moder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has becom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past, which has led to a paradoxical situation in the pursuit of erotic autonomy. The second issue involves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 of self-identity. The blurring of male and female characteristics and parental boundaries in the process of fulfilling motherhood is explor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ingle gender or single role in motherhood practice, but rather a coordination achieved via interaction. Moreover, single, unmarried women who become mothers still feel a sense of deficiency in their minds. This shows that women's need for intimacy cannot be satisfied by the intimacy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alone. The third issue relates to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legal "illegality" of this issue, the emotional and moral entanglements of the relationships and the underlying legitimacy issues are also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e last issue tackles the pressure of motherhood practi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social framework faced by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the process of fulfilling motherhood shapes the standard of the "ideal mother" and the pressure induced by this standard in the practice of motherhood. Such pressure may lead to another concept of contradicting the ideal mother, and one link leads to another, forming an unsolvable loop.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e above study, the core concepts are further explored and reflected upon. For example, on the topic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 for single unmarried women, we discuss whether the pursuit of sexual freedom for single unmarried women really brings freedom and liberation to them. Why is it that after becoming a mother, women still feel deficient in their minds? In terms of the ethics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we investigate the dilemma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recognition and how children born from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face social disapproval. In terms of motherhood experience, we explore what is the standard of a good mother and how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motherhood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standard.
Finally,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issues involved in the case, the case can be used as a material for teacher training and a direction for reflection in effective education, as well a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awareness of female erotic exploration and self-identity of the teaching staff. Regarding life education,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to life, we can also design role-playing teaching contents based on such case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learn empathy and clarification of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rious stakeholde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reproductive rights for single women. Through civic education materials, the study provide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e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ing.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未婚單身女性 9
第二節 人工生殖 24
第三節 母職經驗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6
第三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我的生命經驗 61
第二節 小雨的生命經驗 73
第三節 小雨生命經驗的分析 86
第四節 我的省思 97
第五節 小雨經驗的教育蘊義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9
第一節 結論 119
第二節 建議 122
參考書目 125
人工生殖法(2018年1月3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70024
刁筱華譯(1998)。女人的世界史。原著:Miles,R.。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司法院(2004)。釋字第 587 號。台北:作者。
內政部(2022)。各類最新統計月報。臺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19日。網址:https://ws.moi.gov.tw/001/Upload/400/relfile/0/4413/79c158fd-d51f-4061-b24b-fbcdb0fb92d9/month/month.html
內政部(2022)。十五歲以上人口數按年齡、教育程度及婚姻狀況。臺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9月18日。網址: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
王家瑋婦產科診所生殖醫學暨試管嬰兒中心網站(2022年)。試管嬰兒療程說明。臺北。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9月18日。網址:https://www.bestivf.com.tw/tw/Treatment/ugC_Company.asp?hidCompanyCatID=2&hidCompanyID=9
丘玲玲(1998)。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2010)。當我們同在一家:給想生小孩的女同志。台北市:女書文化。
民法(2021年1月20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B0000001
立法院(1995年9月9日)。第6屆第2會期第1次會議,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586號,政府提案第10174號,人工生殖法草案總說明。臺北:立法院。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7日。
立法院(2020年5月1日)。第10屆第1會期第11次會議,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044號,政府提案第24487號。臺北:立法院。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7日。網址:https://www.lawbank.com.tw/news/NewsContent.aspx?NID=168353.00
成虹飛(2014)。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17(4):1-24。
朱思樺(2012)。臺灣未婚女性結婚意願之探究-「不婚」還是「想婚而不得婚」?。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艾立勤(2003)。人工生殖的全球化:兩個不同倫理視域的比較。臺灣醫學人文學刊,38:62-68。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2022年)。婚姻狀況─按區域別、年齡別分。臺北:內政部。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19日。網址: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Statistics_Query.aspx?sn=40kTsV0YPrkZxONPzODo6g%40%40&statsn=Kw0t!zwIsOxWgmaa6XhhqQ%40%40&d=&n=160587
何思瑩(2014)。「非法」情境下的酷兒生殖-台灣女同志的人工生殖科技實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5:53-122。
何春蕤(1994)。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臺北市:皇冠。
何春蕤(1996)。性心情-治療與解放的新性學報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吳佳玲(2008)。台灣親職壓力相關研究之回顧與分析。台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刊,7:63-90。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吳嘉苓(1999)。一九九九台灣女權報告。婦女新知,生殖自主篇:93-101。
李芳瑾(2007)。誰的媽媽不「模範」?台灣「理想母親」形象的論述建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李淑玲(2004)。人工生殖-女性主義的看法,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2。
李淑玲(2008)。從生育權利探討代理孕母的使用範疇。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5:66-79。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台北市:五南。
李震山(2007)。多元、寬容與人權保障:以憲法為列舉權之保障為中心。台北:元照出版。
李樹人(2006年10月9日)。滴管取精受孕 女同志生娃。聯合晚報。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9月20日。網址:https://mypaper.pchome.com.tw/jeronchan/post/1274158267
杜宜展(2009)。幼兒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母職守門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20:69-96。
沈怡(1998)。關於單身。台北市:商智文化。
林乃慧、孫國華(2021)。大學推動情感教育的意涵、困境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5):101-105。
林瑜莉(2008)。生活模式對單身輕熟齡女性理財行為影響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
林鴻佑(1998)。新婚姻觀念世代的臨到:以晚婚為例。新使者,47:27-30。
林麗珊(2014)。女性主義與性別關係。台北市:五南。
邱文聰(2007)。從「人工生殖法」的適用主體談生育自由的雙面性格。法令月刊,58(8):146-153。
俞彥娟(2006)。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1-40。
柯依汎、翟敏如(2020)。育有0-2歲嬰幼兒之已婚職業婦女的親職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年刊,31:19-36。
洪夏天譯(2020)。被隱形的女性。原著:Caroline.P.。臺北市:商周出版。
洪惠芬(2010)。「現代母職」作為一種兒童照顧安排:母親作為勞動者的勞動處境。台灣社會福利學會。風險社會下台灣福利社會的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地點:中正大學。
范宜文(2017)。成年單身女性無承諾關係之情慾經驗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唐文慧(2011)。為何職業婦女決定離職?結構限制下的母職認同與實踐。台灣社會研究,85:201-265。
孫鳳儀(1999)。淺談「代理孕母工具化」暨其解決。應用倫理研究通訊,9:2-3。
徐明義(2007)。不孕症概論。中醫婦科醫學雜誌,8。
翁尚均譯(2021)。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原著:Eva Illouz。桃園市:聯經出版公司。
尉遲淦(1997)。從佛教觀點看代理孕母的問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17-18。
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原著:Nancy J.Chodoeow。新北市:群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國佩(2008)。離婚單親女性之情慾心事與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琬涓(2009)。已婚年輕女性在性關係中的情慾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
張榮富、彭莉惠、祝煜宸、鄭芊芳(2018)。男女擇偶年齡偏好的城鄉差異-台北市與城鄉。城市學學刊,9(1):33-57。
張騰文(2006)。生殖的權利?還是物化女性?-對於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倫理思考。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8:62-68。
教廷信理部(1987)。有關尊重生命肇始及生命尊嚴的指示-對當代若干問題的答覆。臺北市:天主教中國主教團社會發展委員會。
教廷信理部(1987)。有關尊重生命肇始及生殖尊嚴的指示。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8日。網址: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database/document/C008.htm
梁振洪(2018)。淺談人工生殖的法律問題。九鼎月刊,123:34-36。
莊富源(2019)。轉變中的臺灣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有關學校公民教育問題面向及其發展趨勢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莊蕙宇(2013)。單身女性在社會政策文本中的性別再現。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
陳玉梅(2013)。未婚熟女的性與愛及其社會調適的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市,人類性學研究所。
陳其(2016)。我國人工生殖法之受術主體限制對同性伴侶的影響:性別議題、子女利益與實踐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陳忠義(2021年3月15日)。人工授精是什麼。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4月15日。網址:https://www.ivftaiwan.com/share-detail/288/
陳星穎(2021年1月21日)。台灣8成家長:育兒開銷大、公托不足…解析各國政府的平價公托政策。今周刊。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月8日。網址:https://reurl.cc/RXLapG
陳昭姿(1997)。翹首期盼代理孕母合法化-等待生命的轉捩點。應用倫理評論,4:31-33。
陳美伶(1994)。人工生殖之立法規範。未出版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
陳英鈐(2007)。人工生殖法的幾個問題,法令月刊,58(8):117-127。
陳莉雯(2017)。從身分法詮釋人工生殖子女利益之保護。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研究所。
陳瑩欣、施俊吉(2016年6月4日)。單身女強人靠科技產女。蘋果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12日。網址:https://www.appledaily.com.tw/headline/20160604/MA2RQZGFWD3SI6SEKO725Y6RYQ/
鈕文英(2016)。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游皓婷(2010年4月8日)。「單身易得精神病」楊志良失言道歉。TVBS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1月5日。網址: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88375
黃淑玲、李思賢、趙運植(2010)。世代之交台灣人性行為分析:世代、性別、教育及婚姻狀態之交織差異。台灣性學學刊,16,(1):1-28。
黃詠秀(2019)。社會性別角色認知對生涯滿足之影響研究:探討社會支持之調節效果與工作家庭增益之中介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黃闡德(2016)。職業婦女工作-家庭衝突、社會支持及生活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以臺中市政府公務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
楊媛婷、蔡淑媛(2020年7月12日)。凍卵年輕化 5年增7倍、解凍僅1成。自由時報。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8月22日。網址: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385677
楊鳳展(2016)。馬來西亞都市華裔中年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達加影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馬來西亞在職進修輔導與諮商境外研究所。
董智慧、趙淑珠(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中華府輔導學報,6:267-304。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潘淑滿(2006)。平等或差異?母親身分與母性政策的論述。社區發展季刊,114:219-238。
蔡文輝(2012)。婚姻與家庭。台北市:五南。
蔡孟潔(2015)。不是勝犬或剩女,我的故事,我自己命名-未婚女性於單身經驗汙名化之敘說。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市,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
蔡素琴(2009)。女性主義母職理論的發展與演變。諮商與輔導,284:24-29。
蔡素琴(2010)。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於親子衝突歷程中母職經驗之敘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1年4月23日)。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統計(含通報人員別、案件類型及兩造關係)。臺北:衛生福利部。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2月20日。網址: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1.html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3年08月16日)。不可不知的人工生殖法—報你知。臺北:衛生福利部。線上檢索日期:2013年08月16日。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00&pid=43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6年7月)。101家庭與生育調查報告。臺北:衛生福利部。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6日。網址: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275/File_1409.pdf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年3月29)。體外受精(俗稱試管嬰兒)人工生殖技術補助方案之特約人工生殖機構名單。臺北:衛生福利部。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4月5日。網址: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00&pid=14267
鄧學仁(2021)。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之問題與課題(下)。桃律通訊。24。
鄭忍嬌、周麗端(2013)。一個勞動階級都市原住民女性的母職生活經驗-妊命、認命、訒命與韌命的歷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5:83-105。
黎詩彥(2020年6月30日)。別再說「單親家庭專出問題兒童」!這些人都來自單親家庭。親子天下。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3月12日。網址: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6660
蕭婷方(2021年1月7日)。新手爸媽怎麼在天龍國養小孩?哪一區托嬰公共資源最多、排隊最快?這3個撇步一定要知道!今周刊。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月19日。網址: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5/post/202101070012
賴佩伶、楊宗穎(2005年09月8日)。戰車輾斃連長,未婚妻求取精留後。華視CTS。線上檢索日期:2021年11月24日。網址:http://news.cts.com.tw/cts/society/200509/200509080183212.html
賴佳玲(2008)。未婚女性婚姻價值、婚姻意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珮瑄(2012)。未婚單身女性幸福感之質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
謝馨慧(2017)。立論人工生殖作為新興基本權利。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2007)。親屬法。臺北市:元照出版。
簡嘉佑(2022年4月20日)。單身有罪?社會歧視恐致憂鬱症。聯合新聞網。線上檢索日期:2022年12月17日。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6812/6228873
鍾秉融、謝宏仁、鍾金原(2017)。我還不想結婚:七位女性對於婚姻的共同想像。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3(3),193-195。
魏靜慧(2016)。媽媽是我的「工作」:全職媽媽的母職經驗與實作。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市:女書文化。
釋昭慧(1997)。「代理孕母」--貪嗔癡眾生的角力場。應用倫理研究通訊,4:14-16。
Isaiah B.(1958).Two Concept of Liberty in LIBERTY. Henry Hardy ed.,Oxford Univ.Press,2002, 166-170
Kaa, v. d.(2002). The Idea of a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apa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pp. 3-9). Japen
Michelle Stanworth(1987).Productive technology: gender motherhood and medicine. Oxford,UK: Polity Press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1995)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Rich,A.(1995).Of Women born: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10th anniversary edition),N.Y.:W.W.Norton &;Company,Inc.
Schoen, R., J. Wooldredge and B. Thomas(1989). “Ethnic and Educational Effects on Marriage Choice.”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70, No. 3:617-630
Van de Kaa,D.J.(2002).”The Idea of a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
Walker,Laquitta(2016).”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marriage”.The Wiley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Family Studie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