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1.87.3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羅婉毓
作者(英文):Wan-Yu Lo
論文名稱:孔子的教育美學:一位小學教師的詮釋與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Educational Aesthetics of Confucius: A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指導教授:李崗
指導教授(英文):Kang Lee
口試委員:林明珠
林秀珍
口試委員(英文):Ming-Chu Lin
Hsiu-J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78851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9
關鍵詞:孔子教育美學教師圖像師生關係學習規準
關鍵詞(英文):ConfuciusEducational AestheticsTeacher Image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Learning Criteria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究孔子的教育美學的內涵、實踐和應用,透過詮釋學方法,從孔子的生平事蹟出發,描繪出孔子教育美學的教師圖像中的人格之美;接著剖析孔子教育美學的教學實踐中的人情之美;最後結合研究者生命經驗與班級案例,詮釋孔子教育美學於當代之應用。
根據上述之探究,可得到以下四項結論:(一)好老師應具備真誠和熱情的人格特質,展現出教師的開放之美。(二)「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展現出的教師形象,就是中和之美。(三)教師應摒棄教條、壓迫、說教的教育模式,採風趣而幽默,誠懇而富有雅致的美感教育方式。(四)孔子的教育美學,是成人之美,也是成仁之美!實踐「仁」,應兼具「理性判斷與思考」和設身處地代人著想的「同理心」。最後,根據以上結論,對教育工作者以及未來的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implication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 of Confucius’ educational aesthetics. Through the method of Hermeneutics, starting from Confucius’ life stories, this research firstdepicted the beauty of characters in the teacher’s figure of Confucius’ educational aesthetics; second, analyzed the beauty of the affection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hich embodie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Confucius’ educational aesthetics; Final, by integrating the researcher’s life experiences and teaching cases, interpreted applications of Confucius’ educational aesthetics inthe current society.
Based on the above exploration, four conclusions could be derived: First,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authentic and enthusiastic, so that to manifest the beauty of openness. Second, by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ster was mild, and yet dignified; majestic, and yet not fierce; respectful, and yet easy” (from The AnalectsofConfucius), this research revealed the teacher’s figure that manifest the beauty ofharmony. Third, teachers should adopt the teaching mode of aesthetics, which is humorous, genuine, and graceful, instead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dogma, suppression, and preaching. Fourth, Confucius’ educational aesthetics is not only “to perfect the good of people”, but also “to fulfill the beauty of benevolence”! Practicingbenevolence should include two parts: one is “rational thinking and judgement”, another one is “empathy, which is taking other’s perspective.” In the end, based on these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to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and researches in the futur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歷程、方法與程序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孔子教育美學的教師圖像:人格之美 13
第一節 孔子的人格特質 13
第二節 孔子的教師形象 23
第三章 孔子教育美學的教學實踐:人情之美 39
第一節 孔門的師生互動 39
第二節 孔門的學習規準 53
第四章 孔子教育美學的當代應用:個人省思 91
第一節 我對人格特質的省思 91
第二節 我對教師形象的省思 95
第三節 我對學習規準的省思 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4
參考文獻 135
孔子研究編輯部編輯(2005)。孔子研究。臺北:孔子研究編輯部。
方穎賢(1996)。先秦之仁義禮說。臺北:文津出版社。
毛子水(2009)。論語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
王怡方(1998)。兒童讀經之態度、教學過程與成效之研究-以台中縣三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王書林(1980)。論語研討與索引。臺北:臺灣商務。
王財貴(1997)。兒童讀經教育手冊。臺北:扎根教育持續會。
王財貴(2001)。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中心。
王財貴(2015)。讀經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洪葉。
王熙元(1998 )。論語通釋。台灣學生書局。
王鳳階(2018)。中國教育史。臺北市。五南書局。
史習江(2001)。中國古代的教育。臺北:文津。
朱光潛(譯)(2018)。美學原理(原作者:Benedetto Croce)。臺北:五南。
江逸子(2009)。論語動畫篇:孔子與弟子的故事。臺中縣無盡燈儒佛學會。
江逸子(2009)。論語畫解。臺中縣無盡燈儒佛學會。
牟宗三(1983)。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牟宗三(1984)。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余英時(2020)。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聯經出版。
余書麟(1960)。中國教育史-上冊。臺北:師大出版組。
李崗(2017)。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臺北:五南圖書。
李澤厚(2004)。中國美學史。漢京出版。
李澤厚(2008)。華夏美學.美學四講。三聯書店。
李澤厚、劉綱紀(2004)。中國美學史。漢京文化。
周月亮(1997)。孔學儒術:早期儒學及其演化。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
周春才(2004)。漫畫論語圖典。臺北:臺灣先智出版。
周海生、孔德立(2008)。論語彙校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周憲(2002)。美學是什麼。臺北:揚智文化。
屈萬里(1960)。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孔子研究集。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林文寶(1996)。歷代啟蒙教材初探。臺北:萬卷樓。
林安梧(2009)。中國人文詮釋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林玫伶(1996)。孔子美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林盛彬(2010)。孔子「美」論思想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淡江大學。
林逢祺(譯)(2008)。美學概論(原作者:Dabney Townsend)。臺北:學富文化。
邱鎮京(1992)。論語思想體系。文津。
南懷瑾(2014)。論語別裁(上)(下)。臺北:老古文化。
施忠連(2011)。世界眼光中的孔子。香港:中和。
柯欣雅(2002)。近十年台灣兒童讀經教育的發展﹝1991-2001﹞(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唐端正(2009)。解讀孔子和儒家。香港:商務印書館。
孫中興(2017)。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關於理想與生命,讓孔子來回答。臺北:三采文化。
徐文濤(2008)。自覺的生命史觀-孔子歷史哲學思想探悉。孔子研究,(6),30-41。.
徐復觀(1974)。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1993)。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徐復觀(1994)。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翁碧慧(2020)。《詩經》之美及其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翁緣鴻(2007)。兒童讀經教師教學信念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教育行政碩士班。
高大鵬(1983)。經一中國人的身份證。台中:明倫雜誌社。
崔光宙(1983)。先秦儒家禮樂教化思想在現代教育上的涵義與實施。(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崔光宙、林逢祺(2001)。教育美學。臺北:五南圖書。
張宏儒(2012)。經典教育學習歷程~探索文化基本教材實施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張志公(1992)。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上海教育。
張雅曛(2008)。猶記琅琅讀書聲~ 兒童讀經經驗對其青少年品德修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張德文(2018)。論語故事:孔子與他弟子們的故事。臺北:五南圖書。
張樹枝(2001)。國民小學兒童讀經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莊榮順(2002)。一個實施兒童讀經班級的觀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郭旭鍾(2007)。實施兒童讀經教學方案對國小一年級學童注意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郭啟昌(2010)。人倫之美—孔子的詩樂美學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
郭齊家(1994)。中國古代學校。臺北:臺灣商務。
陳大齊(1964)。孔子學說。臺北:正中書局。
陳昭瑛(2005)。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臺大出版中心。
陳珈合(2006)。走進文化的讀書味兒-「讀經自學兒童」閱讀動機影響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美雪(2008)。澎湖縣國小實施兒童讀經現況、困境及因應對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陳敏惠(2002)。兒童讀經實施策略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舜文(1999)。「仁」與「禮」: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觀與工作態度。應用心理研究,(4),205-227。
陳榮華(2011)。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臺北:三民書局。
陸洛、吳珮瑀、施建彬、高旭繁、翁崇修、陳欣宏(譯)(2006)。人格理論(原作者:Duane P. Schultz, Sydney Ellen Schultz)。臺北:洪葉文化。
勞思光(2008)。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
曾昭旭(1994)。論語的人格世界。臺北:漢光文化。
黃千芳(2010)。熟讀背誦在兒童讀經中的意義探究—一個默會知識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楊伯峻(1992)。論語譯注。臺北:五南。
楊忠斌(2008)。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師大書苑。
楊欽助(2005)。國民小學實施兒童讀經教育之研究-以ㄧ個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葉朗(1986)。中國美學史大綱。滄浪。
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文津。
廖彩琴(2014 )。《論語》美學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臺北:聯經。
劉小楓、周春健(編)(2009)。論語集註補證述疏([清]簡朝亮,撰,趙友林、唐明貴,校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國強(2001)。儒學的現代意義。鵝湖。
劉梅娟(2012)。《論語》的生命美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劉耀娥(2017)。《詩經原始》研究—以審美觀照為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興大學。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臺北:台灣學生書。
蔡仁厚(1992)。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蔡仕瑋(2008)。從《論語》和《孟子》論樂。台灣大學文學院哲學所。
蔡志忠(2016)。論語解密。大塊文化出版。
蔡蒼永(2008)。家長讓子女參加讀經班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所。
鄧思平(2000)。經驗主義的孔子道德思想及其歷史演變。巴蜀書社。
鄧益惠(2013)。孔子論語中仁禮思想與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錢穆(1965)。論語新解。臺北:臺灣商務。
錢穆(1975)。孔子傳。綜合月刊。
錢穆(1988)。論語新解。東大出版。
鮑鵬山(2013)。孔子傳。香港聯合書刊發行。
謝淑熙(2004)。孔子禮樂觀所涵蘊教育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
謝淑熙(2005)。道貫古今:孔子禮樂觀所蘊含之教育思想。秀威資訊科技。
顏崑陽(2016)。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
古典文獻
孔叢子.論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kongcongzi/zh)。
史記.孔子世家。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shiji/kong-zi-shi-jia/zh)。
四書章句集註。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si-shu-zhang-ju-ji-zhu/zh)。
孝經。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xiao-jing/zh)。
家塾教學法。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595703)。
船山全書.四書訓義。臺灣華文電子書庫(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CL-001633365/reader)。
說苑。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shuo-yuan/zh)
廣雅。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89875)。
論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analects/zh)。
其他
中華語文知識庫。安。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_inner.html?word=%E5%AE%89
中華語文知識庫。威。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_inner.html?word=%E5%A8%81
中華語文知識庫。畏。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_inner.html?word=%E7%95%8F
中華語文知識庫。恭。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_inner.html?word=%E6%81%AD
中華語文知識庫。猛。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_inner.html?word=%E7%8C%9B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威。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wOTI0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猛。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yNTI1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溫。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yMjkw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厲。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wNDY1
漢字源流-仁。http://www.chinese-linguipedia.org/search_source_inner.html?word=%E4%BB%8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