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6.35.16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曦 Taruh Payu
作者(英文):HSI CHEN
論文名稱:儀式的經驗與實踐: 阿美族娜荳蘭祖先觀念的變遷
論文名稱(英文):The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Rituals: The Conceptual Changes of Ancestors in the Pangcah Village Natawran
指導教授:巴奈.母路
劉璧榛
指導教授(英文):Panay Mulu
Pi-Chen Liu
口試委員:王梅霞
林素珍
口試委員(英文):Mei-Hsia Wang
Su-Ch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796001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關鍵詞:阿美族祖先觀念宗教變遷sikawasay娜荳蘭部落轉宗
關鍵詞(英文):PangcahAmisconcept of ancestorsreligious changesikawasayNatawra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娜荳蘭是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阿美族部落,因為外來宗教、觀光文化等影響,地方的祖先觀念發生了變遷。本研究透過梳理不一樣的儀式與生活實踐的樣貌,以了解祖先觀念的內涵。在傳統信仰方面,分析sikawasay(祭師)的mipuhpuh(祛病式)和pakaen tu tu’as(祭祖)儀式,看見其中人、祖先與靈的互動關係,而當中祖先特質的流動與交換,維持了生者與祖先的距離,以及安撫彼此的焦慮。而在多元的當代實踐方面,族人在各種行動中回應其對於祖先的想像。Malalikid(豐年祭)經歷了觀光化與世俗化的過程,祖先卻在各神靈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儀式的核心,文化復振的背景下,族人不但將malikuda(男子集體祭舞)標題化,同時也創作新的祭歌;天主教煉靈彌撒的案例,讓我們看見族人如何在教會、國家與阿美族的脈絡中,在不同的禱告文中體現多重的祖先觀念,也在新的宗教情境裡再次認同自己的阿美族身分。最後,在「祖先經驗」的日常,族人透過多樣的實踐方式,維持與祖先的關係。
Natawran is a Pangcah village located in Ji’a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religions and the culture of tourism, the concept of ancestors in the local community has undergone changes. This study examines various rituals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Pangcah life to understand the essential concept of ancestors. In terms of traditional belief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mipuhpuh” (healing ceremony) and the “pakaen tu tu’as” (ancestor worship) ritual performed by the “sikawasay” (ritual specialists). Through these rituals, we can obser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cestors, and spirits, as well as the flow and exchange of ancestral traits. These interactions maintain a distance between the living and the ancestors and alleviate mutual anxieties. In terms of contemporary practices, the community members respond to their ideology of the ancestors through various actions. The “malalikid” (harvest festival)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es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resulting in the emergence of ancestors as the core of the rituals.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ommunity not only formalizes the malikuda (male collective ritual dance), but also creates new ritual song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ase of Catholic purgatorial masses demonstrates how the community embodies multiple concepts of ancestors in different prayer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hurch, the nation, and the Pangcah identity. Lastly, in the everyday "ancestral experiences," the community members maintai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cestors through diverse practices.
本書書寫語言系統說明 5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7
第二節 研究地點、對象與範圍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5
第一節 娜荳蘭部落的在地書寫 25
第二節 宗教、傳統信仰與sikawasay 26
第三節 祖先觀念與宗教變遷 28
第四節 祖先經驗與集體記憶 30
第三章 娜荳蘭祖源傳說與傳統祭儀中的祖先觀念 33
第一節 祖源傳說—祖先與部落的來源 33
第二節 傳統的祭儀與祖先 39
第四章 Sikawasay祭儀與傳統的祖先觀念 43
第一節 Sikawasay作為傳統信仰的延續者 43
第二節 兩場娜荳蘭sikawasay的祭儀 47
第三節 Sikawasay祭儀下人、祖先與靈的關係 82
第五章 當代的祖先觀念—祭儀與日常生活中的祖先 89
第一節Malalikid的過去與現在—祖先觀念的銜接與延續 89
第二節 從talatu’as到煉靈彌撒—天主教下的阿美族祖先 108
第三節 部落日常生活中的祖先 120
小結:面對祖先的現場 128
第六章 結論:道「祖」且長—娜荳蘭變遷中的多重疊影 131
第一節 傳統信仰的祖先觀念 131
第二節 祖先觀念的當代變遷 135
結語:我回家的路,數個當代祖先的故事 139
參考書目 141
巴奈‧母路
2004 《靈路上的音樂:阿美族里漏社祭師歲時祭儀音樂》。花蓮縣吉安鄉:原音基金會。
2010 《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縣壽豐鄉: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2012 《靈語-阿美族里漏「Mirecuk」(巫師祭)的luku(說;唱)》。花蓮縣壽豐鄉: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
2011[1935]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硏究)。楊南郡譯註。臺北市:原民會、南天。
王梅霞
2010 〈從治病儀式看泰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情緒展演〉。《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頁383-429,胡台麗、劉璧榛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8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考古人類學刊》,89:1-55。
不著撰人
2021 《祭祖追思彌撒禮儀》。未出版。
古代.嘎娃哈
2016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男子晉階禮Misral羽冠的重構與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野清人
2000[1945] 《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高砂族的祭儀生活)。葉婉奇譯。臺北:原民文化事業公司。
李亦園
1957 〈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135-174。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李道明
2009 〈荳蘭部落林清一阿公與陳月嬌阿嬤唱歌及訪問〉。「VCenter」,https://vcenter.iis.sinica.edu.tw/watch.php?val=aWQ9T182VU9RPT0=,2009年12月21日上線。
吳明義 編
2019 《阿美族語辭典》。臺北市:南天。
林芳青
2020 《記憶、敘事與認同:成為「原住民」的多元圖像》。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珍、陳耀芳與林春治
2008 《阿美族當代宗教研究》。南投市:臺灣文獻館;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胡台麗
2003。《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臺北市:聯經。
胡國楨、丁立偉與詹嫦慧
2008 《原住民巫術與基督宗教》。胡國楨主編。臺北:光啟文化。
高志遠
2004 《阿美族傳統社會文化的持續與變遷-以花蓮荳蘭部落(Natawlan)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原英子
2005[2000] 《臺灣阿美族的宗教世界》(台湾アミ族の宗敎世界)。黃宣衛主編,黃淑芬、江惠英、林清妹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6 〈台灣原住民的民族邊界之意識化:以台灣阿美族之宗教行為為例〉。刊於《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論文集》。葉春榮主編,頁353-362。臺北市:順益博物館。
陳文德
2000 〈胆月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35-61。
陳誼誠、高志遠與古代‧嘎娃哈
2019 《阿美族娜荳蘭部落歷史研究》。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北市:國史館;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
郭佩宜
2008 〈法律是解藥,還是毒藥?〉。《人類學視界》,1:2-5。
張淑美
2004 《花蓮縣里漏社阿美族傳統醫療儀式社會心理功能之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宣衛
1997 〈歷史建構與異族意象—以三個村落領袖為例探討阿美族的文化認同〉。刊於《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黃應貴、葉春榮主編,頁167-20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5 《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22 〈阿美族兩個聚落早期接受基督教的信仰變遷〉。《宗教環境學與臺灣大眾信仰變遷新視野》。張旬、江燦騰主編,頁223-254。臺北市: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黃應貴
1999 〈導論〉。《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1-2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5 〈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主編,頁1-26。新北市:群學。
2021 《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
楊仁煌
2007 〈文化建構與復振之研究-以阿美族會所文化內涵與核心價值為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67-102。
滿田彌生
2010 〈先生媽、文本與展演儀式:當代邵族的生存策略〉。《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頁467-503,胡台麗、劉璧榛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鄧津華(Emma Jinhua Teng)
2018[2006] 《臺灣的地理想像: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楊雅婷譯。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劉璧榛
2013 〈身體、社會主體與口語文本:北部阿美mipohpoh儀式治病展演〉。刊於《身體、主體性與文化療癒—跨域的搓揉與交纏》,105-165頁,余安邦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4a 〈從迷信到民俗展演與文化資產:里漏阿美巫信仰與殖民現代性及台灣國族政治的互動〉。刊於《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展演與主體建構:觀光、博物館、文化資產與影像媒體》,3-44頁,劉璧榛編。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14b 〈從祭儀到劇場、文創與文化資產:國家轉變中的噶瑪蘭族與北部阿美之性別與巫信仰〉。《考古人類學刊》,80 :141-178。
2017 〈從迷信到民俗展演與文化資產:里漏阿美巫信仰與殖民現代性及臺灣國族政治互動〉。刊於《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展演與主體建構:觀光、博物館、文化資產與影像媒體》。3-44頁,劉璧榛編。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20 〈巴黎外方傳教會簡史與其在台灣的原住民族傳教〉。刊於《台灣東海岸的法國牧者》。廖紫均與劉一峰主編,頁35-66。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編
2000[1915]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 阿美族、卑南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7[1913]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 阿美族南勢蕃、阿美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9[1914]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 阿美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潘英海
1997 〈文化識盲與文化糾結:本土田野工作者的“文化”問題〉。《本土心理學研究》,8:37-71。
盧玉珍
2019 《部落外一村:樂舞中的觀光、觀光中的樂舞(1965-2018)》。花蓮縣壽豐鄉: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謝世忠
2017 《認同的汙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市:玉山社。
譚昌國
2005 〈基督教教義、傳統文化與實踐初探:以東排灣拉里巴聚落台坂長老教會為例〉。《臺灣宗教研究》4(2):113-158。
Behar, Ruth
2010[1996] 《傷心人類學:易受傷的觀察者》(The Vulnerable Observer: Anthropology That Breaks Your Heart)。黃珮玲、黃恩霖譯。台北市:群學。
Clifford, James
2016[2013] 《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林徐達、梁永安譯。苗栗縣三灣鄉:桂冠。
Connerton, Paul
2000[1989] 《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ember)。納日碧力戈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Durkheim, Émile
1992[1912]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芮傳明、趙學元譯。苗栗縣三灣鄉:桂冠。
Halbwachs, Maurice
2002[1925] 《論集體記憶》(Les Cadres Sociaux de La Memoire)。畢然與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obsbawm, Eric
2002[1983] 〈導論:創造傳統〉。《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陳思仁等譯。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Stewart, Pamela J., and Andrew Strathern
2010 《儀式路徑的合作模型》。《宗教與儀式變遷:多重的宇宙觀與歷史》(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頁1-9,Pamela J Stewart、Andrew J Strathern、葉春榮主編。台北:聯經出版社。
Kleinman, Arthur
2007[2006] 《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中的希望與救贖》(What Really Matters : Living A Moral Life Amidst Uncertainty and Danger)。劉嘉雯、魯宓譯。臺北市:心靈工作坊。
Morris, Brain
1996[1987] 《宗教人類學導論》(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an introductory text)。張慧端譯。臺北市:編譯館。
Turner, Victor
2012[1967] 《象征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The Forest of Symbols: Aspects of Ndembu Ritual)。趙玉燕 歐陽敏 徐洪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此全文20260627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