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17.150.12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童愉
作者(英文):Yu Tung
論文名稱:從「獵人」到「鐵人」之當代原民性—台東拉勞蘭獵人學校成員的認真休閒及身體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From "Hunter" to "Ironman": Serious Leisure and Embodied Practice of Indigeneity, Paiwan Lalaulan Hunter School in Taitung
指導教授:葉秀燕
指導教授(英文):Joyce Hsiu-yen Yeh
口試委員:蔡政良
陳麗如
戴明雄
口試委員(英文):Futuru C.L. Tsai
Li-Ju Chen
Sakinu Tepiq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學號:61079650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2
關鍵詞:台東拉香蘭獵人學校鐵人三項認真休閒身體實踐原民性
關鍵詞(英文):Taitung Lalaulan Hunter Schooltriathlonserious leisureembodied practiceindigeneity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4
  • 收藏收藏:0
  本文將透過筆者「以身為度」的鐵人三項賽事的經驗、參與觀察的田野經驗、深入訪談與文本分析等多元的質性研究方法,聚焦台東拉勞蘭獵人學校鐵人三項賽事參與者,探討「當代獵人」的身體實踐經驗與其原民性的展演。
拉勞蘭獵人學校將培育「獵人」的場域從傳統山林拓展至當代鐵人三項的賽場,藉由個人的參與,啟動群體的力量,透過現代「鐵人賽事」競技的訓練與參與,再現「獵人」精神、技藝及其族群文化的特色,從身體的鍛鍊與形構的過程,開展「獵人養成」與「鐵人賽事」的連結,讓我們理解拉勞蘭排灣族人所建構之「獵人即鐵人」的當代「原民性」意義。
  本研究指出「獵人」與「鐵人」這兩者所蘊含著對身體的操練與養成,在對應認真休閒理論的視角下,涵蓋了身體與意識的互動關係,獵人學校的成員們可以是穿梭山林、親近土地自然的「獵人」,也可以是因應現代社會潮流,透過休閒競技運動肯認與表述自己的「鐵人」,以身體的實踐與體現,讓獵人學校的「獵/鐵人」在現代社會裡,呈現出多元又強而有力的樣貌。「運動」的身體對於族群認同、主體建構與文化復振扮演了重要角色,身體力行的參與,從「起身」到「持續地動」,除持續生產和發展族群知識與意義,更可能構築出多元寬廣、拉伸步伐、充滿能動力的原民性論述。
  本研究剖析探討「鐵人賽事」不只作為一種認真休閒實踐,對於拉勞蘭獵人學校來說,「獵/鐵人」的精神,是一種生活的實踐,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是「置身」其中的經驗學習,同時也是在現代社會變遷的潮流下,認真投身,實踐族群文化的意義。拉勞蘭獵人學校的「獵/鐵人」原民性,是「動態」的「在過程中」,參與鐵人賽事就是其中一個過程,是一個重新思考、重整凝聚、累積排灣族年輕族人能量並試探「能動」的一個過程,更是形塑「獵/鐵人」身體、知識、技能、文化與原民性的媒介,與族群獵人文化的精神與價值交織作用,以「運動」的、持續的身體操練與實踐,打破「原住民」與「族群」的單一思考,並進一步建構當代原民性中交織揉雜的多元性,及無法「置身事外」的社會意涵,透過「獵人養成」和「鐵人賽事」參與,拉勞蘭獵人學校的「獵/鐵人」在當代透過複雜多元的身體經驗,形成交織轉換又相互纏繞的身體實踐與族群認同。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riathlon participants of Taitung Lalaulan Hunter School through the author’s personal journey, taking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of “contemporary hunters” through fieldwork,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extual analysis. Lalaulan Hunter has an indigenous training ground for hunting that stretches to the triathlon race trails between the mountains and the ocean. A core concept explored is the strengthening of communal bonds through each individual’s participation in the triathalo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the modern triathlon sporting format represents the spirit, artistry, and cultural practice of Paiwan hunters. Explor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a “Hunter” and that of an “Ironman” through their embodied practice allows us to consider how the “Hunter/Ironman Spirit” is formed and performed in the concept of indigeneity.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a “Hunter” and “Ironman” or “Ironwoman” involves physical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lens of Serious Leisure Theory, this essay explores how the participants of Taitung Lalaulan Hunter School can be “Hunters” with a deep relationship with the land and nature and also be “Ironmen” or “Ironwomen” using the modern sporting format to identify and express themselves. The “Hunter/ Ironman” of the Taitung Lalaulan Hunter School demonstrates how complex and diverse this identity can be, beyond only being a traditional Paiwan “Hunter” or only a modern “Ironman”. The body experiences of the “Hunter/Ironman”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cultural identity, individual identity, indigenous subjectivity, and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Taking action for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continuous physical exercise in the practice of culture not only produces a richer perspective of the ethnic knowledge but also helps develop a more inclusive and dynamic concept of indigeneity.

The participation in triathlons analyzed and explored in this essay is not only examining it as a serious leisure practice but also examines the “Hunter/Ironman” spirit of Lalaulan Hunter School, which is a daily life practice, an exercise in being present, and an opportunity to think about how to more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one’s culture. The example Taitung Lalaulan Hunter School has set about indigeneity is that it is a dynamic and continually evolving and “in-process” concept. Participating in a triathlon is one of the processes of rethinking, reconnecting with, a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 and energy of the Paiwan community. It is also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agency and adaptability as well as a medium of forming the body, knowledge, skills, culture, and “Indigeneity” of a “Hunter/Ironman”. This essay provides a more nuanced perspective on “Indigeneity” and presents a hybrid concept of “Indigeneity” and “Ethnicity”. Through “moving” participation in becoming “Hunter” and “Ironman”, the “Hunter/Ironman” of Taitung Lalaulan Hunter School develop an intertwined ethnic identity and embodied practice.
謝誌 v
中文摘要 ix
Abstract xi
目錄 xiii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問題意識 4
三、論文架構與章節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一、認真休閒與實踐 11
二、身體與體現 16
三、「獵人」與族群原民性 20

第三章 田野背景與研究方法 29
一、研究背景與主要報導人 29
二、研究取徑與方法 32
三、田野經驗與書寫反思 35

第四章 「獵人」與「鐵人」的認真休閒 39
一、成為「獵人」的「認真」 40
(一)大自然的「沉浸式學習」 40
(二)和土地「很有關係」 47
二、成為「鐵人」的「認真」 56
(一)打「鐵」-遇火而生 56
(二)「玩」真的 60
三、一起.認真:體現真正的「奇努南 (cinunan)」 66

第五章 身體實踐的原民性 75
一、「獵/鐵人」身體作為族群展演 75
(一)書寫有「身」與有「聲」故事 76
(二)「在儀式中讀懂彼此」 82
二、「獵/鐵人」動態的原民性 87
(一)穿梭其中的「獵/鐵人」:轉換與交織的能動力 88
(二)「獵/鐵人」進行式 96
三、一起.起身:投身與成為的原民性 101

第六章 結論 109
一、是「獵人」也是「鐵人」 109
二、是身體「運動」也是原民「運動」 111

參考書目 115
附錄一:訪談大綱 121
附錄二:研究受訪者知情同意書 125
一、中文書目
乜寇.索克魯曼。2014。《我為自己點了一把火:乜寇文學創作集》。台北 :山海文化雜誌社。
乜寇.索克魯曼。2016。〈從王光祿狩獵事件,漫談布農族食物主權的想像〉,《新使者雜誌》第一百五十二期,頁34-41。
王子芮。2015。《排灣族「雷聲家族獵人學校」學習經驗的探究與反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巴唐志強。2010。《台灣原住民東魯凱族的狩獵文化與認同探究》。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曲宏義、張立群。2006。〈鐵人三項運動特性與訓練〉。《國立台灣體育學院競技運動期刊》八期二卷,頁16-19。
利錦鴻。2011。《當你、我成為「我們」—當代拉勞蘭部落青年會所(cakal)的認同實踐》。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宜瑾。2007。《部落集體認同的重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詮釋》。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春慧。2010。《勞動與知識的辯證:夏曼・藍波安與亞榮隆・撒可努作品中的身體實踐與身體書寫》。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雯菁。2005。《再見/再現獵人:一個魯凱族部落的獵人意涵探索》。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
亞榮隆・撒可努。2011。《山豬.飛鼠.撒可努(修訂版)》。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2002。《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亞榮隆・撒可努。2011。《山豬.飛鼠.撒可努3:外公的海》。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周明傑。2007。〈力與美的交織-五個部落的排灣族勇士舞研究〉,收錄於《2007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集》,頁1-8-1-1-8-27。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周庭竹。2015。《鐵人三項參與者認真休閒特質、休閒阻礙、涉入程度及休閒參與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官大偉。2016。〈原住民族狩獵的文化生態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原教界》十二月號七十二期,頁8-9。
林開世。2016。〈什麼是「人類學的田野工作」?知識情境與倫理立場的反省〉,《考古人類學刊》第八十四期,頁77-110。
柯亞璇。2009。《獵人學校—體驗式環境教育與族群文化發展的可能性》。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彥頤著,苗延威譯。2007。《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 (Cinderella’s sisters:A Revisionist History of Footbinding)。台北:左岸文化。
張仁傑。2014。《鐵人三項參賽者的人格特質、自我價值與涉入程度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志強。2011。《泰雅族獵人養成之文化底蘊及其教育價值》。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莊閔翔。2016。《獵人之路—太麻里拉勞蘭部落狩獵行為與活動意涵探討》。國立台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佩宜、王宏仁編。2006。《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伯軒。2021。《知識、技藝與身體美學: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析論》。台北:元華文創。
陳彥君、陳瀅世。2014。〈獵人學校中的形塑文化—以台東鸞山、拉勞藍部落、花蓮水璉部落為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秋季號第七卷第三期,頁39-81。
陳玲芳。2012。〈重新認識族群文化:從獵人學校到部落學校〉,《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季刊》第三期,頁12-33。
湯志傑。2009。〈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思與言》四十七期一卷,頁1-79。
葉巧雯。2016。〈撒可努的獵人學校〉,《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原教界》十二月號七十二期,頁49-51。
齊偉先。2008。〈權利的身體與消費的身體:以身體為媒介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二十五期,頁89-142。
撒古流・巴瓦瓦隆。2020。《山芋頭:部落教室II》。台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潘正宏、林保源、蔡永川。2009。〈台灣鐵人三項比賽參與者對運動觀光服務品質、滿意度及重遊意願之研究─以2008宜蘭國華人壽盃為例〉,《美和休閒運動保健學報》二期,頁106-118。
謝世忠。2003。〈「民族生態人」知識體系的建構—評亞榮隆.撒可努著《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原住民教育季刊》三十期,頁136-141。
謝昇諺。2011。《鐵人三項參賽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群學。
藍姆路.卡造。2009。《吉拉米代部落獵人的身體經驗與地方知識》。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魏逸軒。2006。《鐵人三項競賽的成功歷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
Clifford, James(詹姆斯・克里弗德)著,林徐達、梁永安譯。2017(2013) 。《復返: 21世紀成為原住民》(Ru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苗栗:桂冠。
Chambers, Erve(厄夫・錢伯斯)著,李宗義、許雅淑譯。2019(1999)。《觀光人類學:旅行對在地文化的深遠影響》(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台北:游擊文化。
Shilling, Chris (克里斯・希林)著,謝明珊、杜欣欣譯。2009(2004)。《身體三面向》(The Body in Cul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台北:韋伯。
Slater, Don(唐・斯萊特)著、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1997)。《消費文化與現代性》(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台北:弘智。
Storey, John(約翰・史督瑞)著、張君玫譯。2001(1999)。《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台北:巨流。
Urry, John、Larsen, Jonas(約翰・厄里、約拿斯・拉森)著、黃宛瑜譯。2016 (2011)。《觀光客的凝視3.0》(The Tourist Gaze 3.0)。台北:書林。
Woodward, Kathryn 編、林文琪譯。2006(1997)。《認同與差異》 (Identity and Difference)。台北:韋伯。

二、英文書目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0(1980). The Logic of Practice. (La sens pratique)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Stuart,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edited by Jonathan Rutherford, 176: 222-237.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Harris, David. 2005. Key Concepts in Leisure Studies. London: Sage. London: Routledge.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2): 251-272.

Stebbins, Robert A. 1982. “Serious Leisure: A Conceptual Statement,” in 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 25(2): 251-272.

Stebbins, Robert A. 2007. Serious Leisure: A Perspective for Our Time.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Transaction.

Teves, Stephanie Nohelani. 2021. “Indigeneity and Performance”, in Routledge Handbook of Critical Indigenous Studies, edited by Brendan Hokowhitu, Aileen Moreton-Robinson, Linda Tuhiwai-Smith, Chris Andersen, Steve Larkin, Pp. 570-580. New York: Routledge.

Wegenstein, Bernadette. 2010. “Body”, in Critical terms for media studies, edited by Mitchell, W. J. T.; Hansen, Mark B. N. (eds.), Pp. 19-3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三、網路資料
台大EMBA鐵人隊官方網站。2020。http://www.megatriathlon.com/ntuemba/。 (2020/03/03瀏覽)
台東縣鐵人三項運動委員會。2021。http://www.ttc.glob.tw/。(2020/03/03瀏覽)
台東縣觀光旅遊網。2020。〈台東熱氣球故事〉。https://balloontaiwan.taitung.gov.tw/zh-tw/about/story。(2020/6/10瀏覽)
台東縣觀光旅遊網。2020。〈2019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event-calendar/details/4361。 (2020/6/10瀏覽)
交通部觀光局網站。2020。〈台東縣〉。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01123。 (2020/6/10瀏覽)
奇努南戶外探索教育X獵人學校臉書專頁。2020。 https://www.facebook.com/hs.cinunan。(2020/10/28瀏覽)
奇努南戶外探索官網。2020。https://hunter.school/ 。(2021/01/22瀏覽)
趴趴牛。2019。〈Ironman 70.3 Taiwan刻劃精彩十週年回顧〉,《Don1Don動一動》。https://www.don1don.com/archives/114977/ironman-70-3-taiwan-%E5%88%BB%E5%8A%83%E7%B2%BE%E9%87%87%E5%8D%81%E5%91%A8%E5%B9%B4%E5%9B%9E%E9%A1%A7。(2021/04/24瀏覽)
原文會原視新聞 IPCF-TITV 。2019。〈藉鐵人賽凝向心力新香蘭重建獵人學校獵人學校〉,「台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http://www.tipp.org.tw/news_article.asp?F_ID=93213&FT_No=1。(2019/9/29瀏覽)
蘇俐穎。2018。〈撒可努的獵人學校—獻給台灣的原住民智慧〉,《台灣光華雜誌》第四十三卷第七期。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e16a2df6-a976-4864-88b7-ae6f203662c4&CatId=10。(2020/8/5瀏覽)
賴曉春。2013/03/09。〈鐵人三項的由來〉,《運動筆記》。https://runn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5136 。(2020/05/26瀏覽)
鄭景雯。2020/08/01。〈學習與自然相處—撒可努的獵人學校夢〉,《中央通訊社—文化+》。https://www.cna.com.tw/culture/article/20200801w006。(2020/8/3瀏覽)
獵人學校官方網站。2017。https://thehunterschool.wordpress.com/。(2021/2/10瀏覽)
Challenge Taiwan官方臉書專頁。2021。 https://www.facebook.com/search/top?q=challenge-taiwan。(2020/10/28瀏覽)
Ironman 70.3 in Taiwan官方臉書專頁。2021。 https://www.facebook.com/ironman70.3taiwan/。(2020/10/28瀏覽)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