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4.56.12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蘇坤堂
作者(英文):Kun-Tang Su
論文名稱:政風機構人員遵守偵查不公開策略管理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ersonnel of Civil Ethics Institution complying with the strategy of Non- disclosure Investigation
指導教授:朱景鵬
指導教授(英文):Chin-peng Chu
口試委員:葉國俊
朱鎮明
朱景鵬
口試委員(英文):Kuo-chun Yeh
Cheng-Ming Chu
Chin-peng Ch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公共行政學系
學號:61084C515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5
關鍵詞:偵查不公開策略管理政風機構政風人員廉政人員肅貪人員
關鍵詞(英文):Non-disclosureStrategy managementInstitution of GovernmentEthicsGovernment Ethics PersonnelIntegrity PersonnelAnti-corruption Personne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偵查不公開為我國國民熟知之法律原則,亦為刑事偵查過程中存在已久且又爭議不斷的議題,其目的一方面是基於維持偵查效率之考量,另一方面則基於保護當事人及關係人名譽的無罪推定原則,按照無罪推定原則是國內外法律追訴的原則,那麼政風機構的行政調查權,在法制上更是要釐清,更不應寬鬆解釋,從現行政風查處工作檢視是否符合民主國家之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並藉由研究政風查處工作內容,避免外界對於政風工作可能侵害機關同仁或人民權益產生疑慮,希冀有助於各機關廉政工作之推行。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建構一套可以對政風機構及人員在行政調查工作時的策略管理機制,透過深度訪談法之質化方法,試探各政風主管、查處實務工作者在偵查不公開議題上之意見與觀點,我國廉政反貪史上第一個專責廉政機關,其廉政人員區分為肅貪人員與政風人員兩類,肅貪人員是依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法第2條第2項規定,負責執行貪瀆或相關犯罪調查職務之人員,肅貪人員是具有司法警察的調查權,政風人員職權本質屬行政調查權。
本研究所欲瞭解的研究問題,為(一)應如何配合檢察官或法務部廉政署偵辦案件。(二)應如何掌握機關風險人員或異常。(三)應如何機關首長及民意代表應對。(四)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俾供政風人員在查處作為下遵守偵查不公開的因應策略。
依照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得知4個大面向21個項次的研究發現,在第1個面向「政風查工作經營分析」計有:政風工作以反貪、防貪、肅貪為主、政風人員瞭解機關運作而積極協助保護同仁、廉政人員及政風人員彼此休戚溝通無礙、政風機構具有發掘機關貪瀆不法的功能、政風機構僅具有行政調查權等5項的研究發現;在第2個面向「法令更迭與組織管理之變化」計有:重大新聞焦點事件突顯偵查不公開之重要、偵查不公開修正與查處工作內容之蛻變、政風人員對於遵守偵查不公開認知之分岐、首起政風人員違反偵查不公開案例、首起廉政人員違反偵查不公開案例等5項的研究發現;在第3個面向「政風工作面臨之問題與挑戰」計有:直向與橫向業務連繫不受身分別之隔閡、政風人員易受到機關首長的影響及干預、政風人員不易受到民意代表的壓力及干擾、主政單位缺少讓策略管理融入組織文化之遠見、主政單位缺少偵查不公開之內控程序、政風人員缺少業管法令之素養、政風人員缺少職權行使專法之保障等6項的研究發現;在最後一個第4個面向「研究發現與討論」計有:深化機關首長及民意代表之應對策略、加強機關內部之內控策略、增強業務上保守秘密之策略及強化機關內廉政風險人員控管之策略等4項的研究發現,期望臺灣成為更清廉的國家。
The non- disclosure of investigation is a legal principle well-known to Chinese citizens, and it is also a long- standing and controversial issues in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process. Its purpose is to maintain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one hand, and to protect the par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inciple of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of a person's reputation is the principle of prosecution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law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Therefore, the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power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loosely.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due legal procedures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and by studying the content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handling of political affairs, avoids doubts that the work of political affairs may infringe on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lleagues or the people, and hopes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ean government work in various agenci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se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mechanisms that can conduct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s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personnel,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methods of in- depth interviews, it is necessary to test whether various political supervisors and investigative practitioners are involv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pinions and opinions on non- disclosure issues of investigation. the our first history of anti-corruption and anti- corruption organization. its anti-corruption personnel are into two categories: anti-corruption personnel and political ethics personnel. anti-corruption personnel are stipulated in article 2 paragraph 2 of the Agency Against Corruption Ministry of Justice. according to the Clause 2 , the personnel responsible for performing corruption or related crime investigation duties. the anti-corruption personnel have the investigative rights of judicial police, the ethics personnel are the rights of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The research issues that this study wants to understand are(1) how to cooperate with prosecutors of the Agency Against Corruption Ministry of Justice in investigating cases. (2)how to grasp agency risk personnel or abnormalities. (3) how should the head of agency and public opinion representative s respond.(4) 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sults and hand up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ethics officials to comply with the response strategy of non-disclosure of the value investigatio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earch questions, this study found that 4 broadly oriented 21items of research found that in the first oriented " political investigation work management analysis" there are : anti-corruption and accountability work in political style work. Mainly,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actively help protect their colleagues. The clean government personnel and the government personnel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without hindrance.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has the function of uncovering corruption and illegality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only has the right of administ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5 item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in the second aspect of " Law changes and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changes", there are: Major news focal inciden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non- disclosure of investigation, correction of non-disclosure of investigations and changes in the work content of investigations, and political personnel are concerned about compliance with investigations. Distinction of non-disclosure cognition, the first case of non- disclosure of investigation by non-disclosure personnel of politicians; in the third aspect,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ing Political Work" The calculation include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business connection is not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political personnel are susceptible to the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of the head of agency, the political personnel are not easy to be pressured and interfered by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ublic opinion, and the governing unit lacks the integr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nto the organization cultural vision. the lack of non-disclosure internal control procedures in the governing unit ,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tatutes, and the lack of authority to exercise the protection of the exclusive law. Six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in the last and fourth aspect, " Research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include: deepening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of head of agency and public opinion representatives,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agency, strengthening the strategy of keeping secrets in the busin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original bersonnel in the agency.4 research findings. It is said that Twain becomes more incorruptible country.
審定書 I
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錄 VI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流程 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政風機構法制及理論探討 11
第二節 偵查不公開法制及理論探討 19
第三節 策略管理及其相關概念 28
第四節 政風機構人員遵守偵查不公開規定之現況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選擇 4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4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限制 46
第五節 研究工具 50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研究分析 60
第一節 政風工作經營分析 60
第二節 法令更迭與組織管理之變化 67
第三節 政風工作面臨之問題與挑戰 78
第四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 8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99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106
參考文獻 109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16
附錄二 深度訪談大綱 118
附錄三 深度訪談逐字稿 120
1.Benjamin Cra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2002)。黃惠雯譯。〈質性方法與研究〉(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臺北市:韋伯文化。
2.Davir Silverman(2010)田哲榮、司徒懿譯,〈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臺北市:韋伯文化。
3.ETtoday新聞雲,《遠雄4大弊案一次看懂!趙藤雄涉行賄、掏空遭求重刑24年》。發布日期2019年10月7日,〈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1550594#ixzz6sHH5rQCR〉。
4.John W. Creswell&Cheryl N. Pot合著(2018)。李政賢譯。〈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臺北市:五南。
5.Kingdon, J. W.(1984). Wrapping Things Up, Agenda,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6.Nikolaos, Z.(2014). Ambiguity and Multiple Streams.”In P. A. Sabatier & C. M. Weible(eds.)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P25-58.
7.Patton, M. Q.(Michael Quinn Patton)(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吳芝儀、李奉儒譯),P135-149頁。
8.Ranjit Kumar(2000)。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市:學富文化。
9.TVBS新聞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電視受訪紀錄》。發布日期2020年3月27日,〈://www.youtube.com/watch?v=uX4rjEQF4Zo〉。
10.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臺北:東華。
11.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高雄:巨流。
12.生活科技教育月刊(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第37卷第4期,P1-7頁。
13.立法院第10屆第2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提案日期:2020年9月18日提案字號:院總第1048號委員提案第24926號。
14.立法院第10屆第2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提案日期2020年9月18日提案字號:院總第1048號委員提案第24926號。立法院委員沈發惠等19人擬具「政風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第9條條文修正草案。
15.立法院第10屆第2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提案日期:2020年9月18日提案字號:院總第1048號委員提案第24926號。
16.立法院第9屆第2會期第1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提案日期:2016年11月25日,提案字號:院總第1048號委員提案第19850號。
17.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公務人員考績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18.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公務員服務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19.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公務員服務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20.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行政程序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21.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行政程序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22.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2012年12月05日公布,最後檢閱日期:2019年 03月15日。
23.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24.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Index.aspx〉。獎勵保護檢舉貪污瀆職辦法,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25.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I0000032〉。監察法,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3日。
26.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I0000032〉,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法,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3日。
27.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Single.aspx?pcode=A0030199&flno=24〉。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3日。
28.朱鎮明(2013)。〈跨域治理與府際夥伴關係─臺灣的經驗、省思與前瞻〉。臺北:五南。P11-27頁。
29.朱鎮明(2018)。〈策略規劃與問題解決〉。臺灣:花蓮。P113-114頁。
30.自由時報電子報,《偵辦警察疑包庇毒販案竟洩密北市府政風人員被起訴》。發布日期:2020年12月18日,〈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394266〉。
31.時報電子報,《遠雄案洩密廉政官緩起訴 知情人士爆疑是替死鬼》。發布日期:2017年10月31日,〈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239065〉。
32.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精裝版〉。臺北:五南。P197頁。
33.吳統雄〈https://www.google.com.tw/?gws_rd=ssl#spf=1585753231419〉。最後查閱日期2021年4月5日。
34.法律百科網站〈https://www.legis-pedia.com/article/crime-penalty/182〉。刊登日期:2018年10月24日,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9月26日。
35.法務部(2017),〈總統府召開的司改國是會議法務部在第一分組第三次會議〉,《偵查不公開與被告知悉偵辦過程的權利平衡檢討報告》,報告日期2017年3月28日。P1-14頁。
36.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www.ethics. moj.gov.tw/ct.asp?xItem=221061&ctNode=116 48&mp=18〉,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6月15日。
37.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法第2條條文立法總說明,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8月26日。
38.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6398/6400/6404/6422/55128/post〉法務部廉政署沿革,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0月1日。
39.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www.ethics. moj.gov.tw/ct.asp?xItem=221061&ctNode=116 48&mp=189〉。政風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6月15日。
40.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法務部廉政署辦理刑事案件落實偵查不公開作業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4月18日。
41.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法務部廉政署辦理刑事案件落實偵查不公開作業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4月18日。
42.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4月1日。2019年6月15日函頒訂法務部廉政署辦理刑事案件落實偵查不公開作業要點。
43.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4月1日。2019年6月19日函頒政風機構配合司法調查處理原則。
44.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6398/6644/656140/656145/731982/post〉。2019年6月15日發布法務部廉政署辦理刑事案件落實偵查不公開作業要點。
45.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6398/6644/656140/656145/731982/post〉。最後更新日期:2020年12月2日。
46.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moj.gov.tw/2204/2205/2296/2303/〉。法務部109年度施政計畫,公布日期2020年4月19日。
47.法務部廉政署網站〈https://www.moj.gov.tw/media/4615/41138573359.pdf?mediaDL=true〉。中央廉政委員會第 13 次委員會議會議資料,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4月1日。P57-58頁。
48.法務部網站〈https://mojlaw.moj.gov.tw/LawContent.aspx?LSID=FL091045#〉。政風機構執行行政調查作業要。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3日。
49.法務部網站〈https://www.aac.moj.gov.tw/〉。法務部廉政人員守則,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3日。
50.法務部網站〈https://www.moj.gov.tw/fp-21-51213-ae102-001.html〉。2016年5月1日新聞稿─澄清大法官釋字第737號案,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17日。
51.胡文詩、吳偉寧等人(2019)。〈地方政府政風機構廉政作為與建議〉,〈事行政期刊,第207期〉。P1-27頁。
52.胡志昌(2010)。〈地方政府政風人員角色衝突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53.孫義雄(2007)。〈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探索〉。警學叢刊,第38卷第3期,P221-231頁。
54.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theme.ndc.gov.tw/〉,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55.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theme.ndc.gov.tw/〉。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56.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theme.ndc.gov.tw/〉。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57.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theme.ndc.gov.tw/〉。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58.國家發展委員會主管法規查詢系統〈https://theme.ndc.gov.tw/〉。行政院暨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最後檢閱日期2021年04月24日。
59.張釗嘉、林琪蓉、吳錦棋等人(2015),〈臺北市政府神秘客隱匿性稽核專案探討─策略管理的觀點〉。〈T&D飛訊:第209期〉,臺北:國家文官學院,P24-25頁。
60.張逸明(2008)。〈策略管理─分析架構與實例〉。臺北:華泰文化,P11-12、P17-27頁。
61.張榮哲(2018)。〈大臺北地區旅遊樓鳳新興性產業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犯罪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P30頁。
62.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P157-177頁。
63.陳振忠(2018)。〈政風查處行為之性質與界限研究─兼論與刑事調查之區別〉。〈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係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64.陳樸生(1995)。〈刑事訴訟法實務〉。臺北:著者自印。P285頁。
65.曾意中(2011)。〈談政風人員於肅貪查程序之角色定位廉政新紀元〉。〈震鼓鑠法、高躍雄飛〉。《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66週年史實紀要》。臺灣:高雄。P175-183頁。
66.湯明哲(2003)。〈策略精論基礎篇〉。天下出版,2003年1月初版。臺灣:臺北。P5-6頁。
67.黃東熊(1999)。〈刑事訴訟法論〉。臺北:三民書局。P143頁。
68.黃朝義(2004)。〈犯罪偵查論〉。元照出版,2004年3月初版。臺灣:臺北。P14-15頁。
69.新聞風傳媒,〈臺市政風人員為查洩密濫權測謊遭到監察院,糾正法務部廉政署〉,發布日期:2017年9月13日,最後檢閱日期:2020年8月6日。
70.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人(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灣:花蓮。P904-906頁。
71.監察院,〈監察院監察委員:高涌誠、王美玉、趙永清等人調查報告,案號為108司調第0074號調查報告〉。臺北:監察院。公布日期:2019年12月11日。
72.監察院。〈106 糾正0004糾正文─有關政風人員職權之行使未能認識職權行使過程及手段須合於比例原則及權力分立原則,超出行政權範疇,肇致逾越權限侵害人民權益之案例發生糾正案〉。審議日期2017年9月13日。
73.監察院新聞稿〈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213&s=7957〉。《部分政風機構與人員採取調閱通聯紀錄、測謊等措施進行內部調查屢生適法性爭議監察委員王美玉、仉桂美申請自動調查深入瞭解政風人員職權行使與調查界限》。發布日期:2017年3月18日,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3日。
74.監察院監察委員:劉興善、李復甸、陳健民、葉耀鵬、楊美鈴等人,協查人員:蘇瑞慧、嚴祖照等(2002)。〈偵查不公開原則落實問題之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監察院。
75.監察院網站〈https://cons.judicial.gov.tw/jcc/zh-tw/jep03/show?expno=737#secTwo〉。《關於大法官第737號解釋一案》,公布日期:2016年4月9日,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8月2日。
76.臺北律師公會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Bar/posts/1458203480935414/〉。發布日期2017年10月27日,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7日。
77.臺灣法律創新協會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pg/TiLa.talk/posts/〉。最後查閱日期:2019年6月30日。
78.臺灣法律網王肇屏(2001)。《重構整體廉政體制應併修政風條例─兼評政風機構之角色與定位》。〈http://www.lawtw.com/article.php?template=article_content&area=free_browse&parent_path=,1,6,&job_id=3558&article_category_id=21&article_id=3545〉。最後檢閱日期:2020年6月1日。
79.臺灣社會學會網站〈https://www.tsatw.org.tw/〉。臺灣社會學會研究倫理守則後記。最後檢閱日期110年4月1日。
80.臺灣高等檢察署網站〈https://www.tph.moj.gov.tw/4421/4447/756121/756193/post〉。〈偵查不公開督導小組及偵查不公開檢討小組〉,最後查閱日期:2020年6月1日。
81.臺灣教育評論月刊(黃秋霞。2016),〈淺談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反思〉。2016年5月9日,P149-154頁。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