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9.211.11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黃可仁
作者(英文):KO-JEN HUANG
論文名稱:食農教育融入國小自然科教材-以慈大附小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Combination of Science Textbooks in Elementary schools with Agri-food Education - The Case of Tzu Chi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Of Buddhist Tzu Chi University
指導教授:宋秉明
指導教授(英文):Bin-Ming Song
口試委員:張凱智
鄭傑夫
口試委員(英文):Kai-Chih Chang
Jie-Fu Ch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學號:610854011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2
關鍵詞:食農教育訪談研究法課程融入自然科教材
關鍵詞(英文):agri-food educationinterview research methodcurriculum integrationscience textbooks of elementary 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在工業化的帶領下,生活給予了很大的改變,同時伴隨而來的是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在農業這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變。像是為了提升高生產量而執行慣型農法,在土地上噴灑大量的農藥和除草劑,雖然能在短時間內提升高收穫,但是伴隨著對土地有著嚴重的傷害,使復原力大幅下降。除此之外,社會上對於食安的意識越來越重視,開始對食物的把關要求越來越高。
我國「食農教育」始源於來自日本的「食育」作為基礎。再加上12年國教(108課綱)的課程改革,以及近日食農教育法的法案通過,使開設食農教育的校園越來越多。甚至將學校現有課程融入食農教育。同時在推廣食農教育系列課程和活動時相較於過去比較順利。
本研究為了瞭解慈大附小如何將國小自然課融入食農教育,研究者所採用質性研究裡面的訪談研究法,而訪談研究法的方式為非結構性訪談法,進行與慈大附小的自然科(生活與科技)教師進行食農教育的訪談,從中瞭解食農系列的課程會隨著不同的年級,會有著不同系列的課程。同時也了解一到三年級著重的是動手做系列課程,則四年級到六年級著重的是探討各種與食農相關的課程,進行深入的探討。這些課程帶給小朋友有很大的啟發,那就是培養同理心,以及愛護大自然。最後研究者開始思考著,當學校不再執行課程計畫,對於土地有無永續利用等後續的問題。除此之外,因新冠肺炎的肆虐,以教室外的佈告欄上的課程成果展作為質性資料的二手資料收集,替代禁止進入校園期間的另一種研究方式。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industrialization, life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have brought great changes, especially in agriculture. For examp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ventional farming methods in order to increase high production volume, spraying a large number of pesticides and herbicides on the land, although it can improve high yields in a short time, but accompanied by serious damage to the land, the resilience is greatly reduced. In addition, the society is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wareness of food safety,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food security have become higher and higher.
Our country's "food agriculture education" originated from "food education" in Japan as the basis. Coupled with the 12-year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state education (108 syllabuses) and the recent passing of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Law, more and more campuses are offering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Even integrate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of the school into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motion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series courses and activities is relatively smoother than in the past.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Tzu Chi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of Buddhist Tzu Chi University integrates the science class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to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interview research method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research was non-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Teachers of Science (Life and Technology) conducted interviews on food and agriculture education, from which they learned that the series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courses will have different series of courses with different grades. At the same time, I also understand that the first to third grades focus on a series of hands-on courses, while the fourth to sixth grades focus on exploring various courses related to food agriculture and conduct in-depth discussions. These lessons bring great inspiration to children, that is, to cultivate empathy and care for nature.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s began to think about the follow-up issues, such as whether the land is sustainable or not, when the school no longer implements the curriculum plan. In addition, due to the ravages of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the course achievement exhibition on the notice board outside the classroom is used as a second-hand data collection of qualitative data, instead of another research method during the prohibition of entering the campu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食農的起源與發展 5
第二節 國小自然科教材與食農元素 8
第三節 十二年國教課程與食農教育 9
第四節 台灣校園推廣食農教育案例 1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18
第一節 進入研究場域 18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0
第四章 訪談分析與討論 23
第一節 訪談內容 23
第二節 食農教育與國小自然科課程設計與結合 28
第三節 課程的成果展與教學成果 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9
第一節 結論 3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0
第三節 建議 41
第六章 研究者的省思 43

參考文獻 45
附件一 訪談問卷內容 51
一、 中文部分: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 自然科學領域 。2018年11月。
王志豪(2018)。國中教室外的課程設計-以南崁國中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王惠珠、劉柏妤、孫若馨、林舜慈(2020)。國中教師食農教育認知、態度與教學投入之研究。出版華岡農科學報,Vol 47,27-43
李含芳(2017),在地文化教學實施探討-以新北市中和國小五年級時農教育課程為例。出版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
李宜真(2021),體驗學習運用於幼兒園食農教育之研究-以台東縣種子國小附設幼兒園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
呂桂芬(2019)。有機農法與慣行農法之差異比較:以生活中常見的4種蔬果穀物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呂佩怡(2021),食農教育對國小學童之休閒效益研究 -以桃園市某國小校訂課程為例。出版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出版身心障礙研究季刊,Vol.3(2),122-136
林卉文 (2014), 食農教育教學運用在國小之成效 -以臺北市木柵國小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周淑卿、王郁雯(2019)。從課程統整到跨領域課程:台灣二十年的論述與問題。出版教育學報,Vol.47 ,No.2 ,41–59
邱士倢(2020),食農教育融入小學教育階段教學方案之研究。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菁菁、蕭堯瑄、蘇炳(2018)。台東食農教育課程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大王國小中年級學童為例。出版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Vol. 28,69-84
吳美枝(2019), 融入食農教育概念之家政課程研究 -以屏東縣某國中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出版戶外遊憩研究,25-35
徐嘉偉、張志維、王義善、林素華(2019),十二年國教課程學習內容與食農教育議題整合之探討。出版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Vol.40,47-
徐楷評(2021),拼圖法教學融入食農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陳鍾仁,當前食農教育發展困境分析。出版學校行政雙月刊,Vol. 125,
陳芳儀(2022),偏鄉小學融入食農教育之成效-以雲林縣國小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黃萍瑛,(2010)田野調查方法經驗與分享。出版歷史專刊。
黃曉君,(2012) 大學校園之食農教育 -以國立東華大學「校園綠色廚房」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黃怡華(2012),林務局池南自然教育中心環境教育遊戲方案對六年級生環境素養之成效評估。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黃郁茹(2017),生產型農場進行國小學童「醬油製作」課程之教學歷程與評量。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黃文瑞、梁忠銘(2020),食農教育合作方案之研究:舊城國小為例。出版台灣教育評論月刊。Vol.9 (3),136-160
賀宏偉(2021),教出學童好食力-國小推動食農教育之行動策略研究。出版台灣教育評論月刊。Vol.10(4),171-179
楊德權(2020),花蓮縣光復國小野菜時農教育之行動研究。出版碩士論文,環球科技大學,雲林。
康以琳、張瑋琦(2016),人與食物的距離-鄉村小學食農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Vol.29(1),1-34
董盈君(2015),東華大學的飲食革命-「校園綠色廚房」通識課程對學生認知、態度和行為的轉變。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萬文隆 (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Vol.37(4),17-23
葉秋香(2014),食育在東華附幼的應用。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蔡錦鈴(2019),國小食農教育及其對五年級學童學習影響之個案研究。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
賴嘉思(2021),應用CIPP模式於幼兒園時農教育課程評鑑研究-以台中市陽光附幼為例。
鄭傑夫(2016),一個新飲食型態的社會網路建立-國立東華大學綠色餐廳個案研究。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駱淑真(2019),食農教育融入學校本位課程之學習成效探究-以苗栗縣啟明國小為例。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顏建賢、曾宇良、張瑋琦、陳美芬、謝亞庭(2019),我國食農教育推動策略之研究。出版農業推廣文,Vol.60,69-86

二、 外文部分:
食育の背景と経緯-「食育基本法案」に関連して- 国立国会図書館 ISSUE BRIEF NUMBER 457(Oct.29.2004)
Ericsson K.,Simon H.A.(1993).Protocol Analysis: Verbal Reports as Data.Cambridge:MIT Press.
Mohajan, Haradhan (201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Social Sciences and Related Subjects.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People, Vol-7, Issue 01, 2018, pp. 23-48
Mustafa Yeşilyurt, Mukadder Özdemir Balakoğlu & Mustafa Erol.(2020)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vities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Visual Expressions.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Vol.9 No.2 June 2020 pp. 188-216

三、 網路資料:
慣型、自然與有機農法的區別。資料來源:https://lyoldtea.com/the-difference-between-customary-natural-and-organic-farming-methods/
108課綱資訊網。資料來源: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php
制定食農教育法。資料來源:https://law.moj.gov.tw/News/NewsDetail.aspx?msgid=169140
新北市中和國民小學。110下翰林版線上電子書連結。資料來源:https://www.jhes.ntpc.edu.tw/p/405-1000-4997,c159.php
翰林版電子書。資料來源:https://h5.hle.com.tw/books/edisc/1102/e/110E_NA_62B/PC/index.html
《食農教育法》三讀通過!全民力挺在地農業時代來臨。報導日期:2022年04月19日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8261/
「食農教育法草案」初審通過 預計明年編列10億。報導日期:2021年12月29日。中時新聞網。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229003572-260405?chdtv
食農教育法三讀 政府學校等機關優先採用在地農產品。報導日期:2022年04月19日。聯合新聞網。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66/6249421?fbclid=IwAR37pEeKZlONJPzi6LhL8y6rICtu-w1r7idWRAalLdcRJuN3Hu3iE77tqes
何謂質性研究。資料來源:http://www.weber.com.tw/document/pdf/SR07-001-01.pdf
訪談種類。資料來源: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3094/8/41012108.pdf
課程設計。資料來源: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80/server/api/core/bitstreams/787000c3-dae0-416b-bf93-639395cd7816/content
質性研究。資料來源:https://www.pws.stu.edu.tw/fckung/file/QR.pdf
台灣農業推廣協會。資料來源:http://www.extension.org.tw/WebMaster/?section=48
食農教育到底是什麼?由何部會主責?食育論壇熱烈討論。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88339/
日本內閣推《食育基本法》台灣版本在哪裡? 資料來源: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87674/
食農教育教學資源平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資料來源:https://fae.coa.gov.tw
What i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ebsite: https://www.epa.gov/education/what-environmental-education
Slow Food Movement Growing Fast. 2014•10•31 Mark Notaras
https://ourworld.unu.edu/en/slow-food-movement-growing-fast
參考2日本食育基本法 連結:https://www.maff.go.jp/j/syokuiku/wpaper/h27/h27_h/book/part3/siryou_02.html
食農教育法草案總說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陳建宏,日本「食育基本法」之概要

四、書籍資料
寂靜的春天,瑞秋.卡森。1996年。晨星出版
校園綠色廚房。宋秉明。2016年10月第一版。遠足文化
康軒版國小自然三上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三下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四上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四下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五上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五下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六上課本
康軒版國小自然六下課本
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2007/03/01出版。群學出版
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五南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