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9.239.15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淑蓉
作者(英文):Shu-Jung Chen
論文名稱:Manu lhang na ka nii:支亞干染織日常生活創作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Manu lhang na ka nii:Everyday Innovative Practice of Dyeing and Weaving in Ciyakang Village
指導教授:陳怡方
指導教授(英文):Yi-Fang Chen
口試委員:劉得劭
林淑雅
口試委員(英文):De-Shao Liu
Shu-Ya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0875507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2
關鍵詞:支亞干部落(Ciyakang)染色(rmbug lhang)日常生活創作實踐
關鍵詞(英文):Ciyakangdyeingeveryday lifeinnovative practic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在全國各原住民族的部落中,自1990年後開始紛紛吹起傳統織布再現及研習體驗等多項課程與研習活動,筆者生活的萬榮鄉支亞干部落,也常出現類似的傳統工藝教學或體驗課程,然而在課程後族人對傳統工藝的持續性似乎侷限於當下的製作內容,或是再一次忘記,然而對此份傳統技藝的延續是否也如體驗般的隨課程也就結束?族人自身對傳統織布的感知,是否只能從體驗式的過程學習?爾或必須是以經濟取向的創業方可實現傳統織布技藝的存在?若是如此,那「傳承」似乎更無法觸及。筆者自身在43歲的年紀才開始織布學習,回朔尋找植物染的過去,從學習植物染的過程中,開始反思自身自然環境的變遷,反思人與土地及自然生態之間的關係。原住民過往生活日常中,與自然生態共生共存一直是社會文化中的概念,生活所需皆來自大自然,現今全球自然生活環境變遷,自詡與自然環境共生的原住民族是否還能感受土地的呼吸?看見文獻中古老的織物上有其他色彩時,筆者腦海中出現一句,這色彩哪裡來的?在沒有化學染色技術的那時,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擷取而來吧。這是甚麼顏色(manu lhang na ak nii)?是疑問,也是好奇,這未曾在心中出現的疑問,似乎讓筆者重新想探究織線裡的色彩,經由植物染重新與環境及土地上連結,從在地的生活環境開始尋找染材,再將植物染色彩織入織紋內。染色,原住民早期有自成一格的方式,創作實踐由踏查支亞干部落現有可作植物染色之植物開始進行,從文獻中探究傳統植物染料,也從部落耆老口中尋找他們對植物染的記憶,試圖再將這份取自自然大地的色彩,重新以不同視野認識自身的環境,實踐當代太魯閣族染織的日常生活,以植物色彩轉譯出傳統織紋不同樣貌,作出春、夏、秋、冬四系列,並延續製作產品,以尊重大自然及感恩所有自然的給予,傳續傳統工藝的美好,重新認識生長環境及體現傳統技藝,將自身所學做好,再分享給他人,期望從看見中有所想學,從共作中有所散葉,將以此創作實踐,觸引部落其他族人共學、共作。
There has been a growing interest in reviving traditional weaving through learning courses in various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Similar initiatives have also emerged in the Ciyakang Village of Wanrong Township, where traditional craft and experiential courses are frequently conducted. However,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seems to be limited to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which does not sustain afterward. Is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weaving only possible through experiential learning? Or is it necessary to pursue entrepreneurial endeavors with an economic focus 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traditional weaving techniques? In both scenarios, the ‘inheritance’ appears to be unattainable. The researcher began learning to weave at the age of 43.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the way of plant-based dyeing and reflected upon the changing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land, and ecological systems. The indigenous concept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has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ural and social context. In traditional society, indigenous people depended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Given the current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can indigenous peoples, who claim to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still feel the breath of the land? When observing ancient textiles with additional colors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a question arises in the researcher's mind: where did these colors come from? During a time when chemical dyeing techniques were non-existent, it is likely that these colors were derived from the flora and fauna of the natural world. What were these colors (manu lhang na ak nii)? This question, born out of curiosity, prompts the researcher to reconsider the hues within the threads. Through plant-based dyeing, the researcher seeks to reconnect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land, starting by sourcing dye materials from the local living environment. Subsequently, these plant-based dyes are woven into the fabric, thereby integrating the colors into the fabric's patterns. Dyeing was conducted through distinctive approaches in the early days of indigenous communities. The question led the researcher to delve into the colors of woven threads, experience 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land through plant-based dyeing, and search for dye materials within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personal surroundings. The objective was to integrate the colors obtained from plants into woven patterns, and to revive the traditional indigenous practice of dyeing known as ‘rmbug lhang’. The practice involves crushing plants, extracting the juice, and mixing it with hemp threads or burying the threads in mud, as mentioned repeatedly in oral accounts.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began with exploring plants suitable for natural dyeing within the Ciyakang Village and examining traditional plant dyes from literature. The memories and knowledge of plant-based dyeing were also sought from the elders in the village. By reinterpreting the colors extracted from nature and observing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researcher put contemporary Truku dyeing and weaving into practice in everyday life, integrating plant dyeing colors into different traditional patterns, resulting in the creation of four series of work representing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series is to honor and express gratitude for the gift of nature while perpetuating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innovative practice will inspire other indigenous people to learn and engage in these endeavo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一、 記憶中的傳統織布 2
二、 學習傳統織布 4
三、 尋找色彩 5
四、 環保永續 7
五、 部落傳統織布與植物染 8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9
一、 研究問題 9
二、 研究目的 9
三、 研究概念 10
四、 研究方法 11
第三節 創作研究流程 12
一、 創作研究概念 12
二、 創作研究流程 13
第二章 創作基礎理論 15
第一節 染色 15
一、 染色的歷史概述 15
二、 台灣原住民染的技術 17
第二節 染織 19
一、 線材 19
二、 族群部落介紹 21
三、 太魯閣傳統織作 25
四、 尋找色彩 36
五、 第一次植物染實驗 39
第三節 植物染織作 41
一、 耆老的色彩 41
二、 實驗織作作品 46
第三章 創作理念 55
第一節 創作研究範圍 55
第二節 創作內容形式 55
一、 創作色彩 56
二、 表現形式 58
三、 日常生活中的傳統織布實踐 59
第三節 創作技法 60
一、 染色前準備工作 60
二、 染色前被染物的準備 62
三、 染線操作 67
第四節 創作草稿 72
一、 野花phpah bbuyu 73
二、 外面的世界gsilung(海洋) 74
三、 爭豔的小菱形mhuma(母親的族服) 75
四、 公雞 smapou(消災解厄) 76
第四章 作品分析 77
第一節 作品一 春系列 77
一、 創作靈感 77
二、 創作分析 77
三、 創作成品 81
四、 延伸創作產品 83
第二節 作品二 夏系列 86
一、 創作靈感 86
二、 創作分析 86
三、 創作作品 89
四、 延伸創作產品 91
第三節 作品三 秋系列 93
一、 創作靈感 93
二、 創作分析 93
三、 創作作品 96
四、 延伸創作產品 98
第四節 作品四 冬系列 101
一、 創作靈感 101
三、 創作分析 101
四、 創作作品 104
五、 延伸創作作品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109
第一節 反思 109
一、 尋找 109
二、 這是什麼顏色 109
三、 找回與土地的溫度 110
第二節 日常中散葉 111
一、 創作中回顧自我 111
二、 彼此間的扶持 112
三、 分享 113
第三節 靜態展 115
第四節 展望 120
引用文獻 121
中文部分
王壽來(2013)。LIMA原住民女性傳統藝術。臺中市:文化部。
王蜀桂(2004)。台灣原住民傳統織布。臺中市:晨星。
方鈞瑋、陳怡方(2019)。太魯閣族人的知識與織藝:花蓮水源部落家藏織品調查報告。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何翠萍、尤瑪.達陸(2019)。共作:記「她方的記憶」-泰雅老物件的部落展示。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莉莎(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服飾。臺北市:漢光文化。
志村福美(2020)。米悄譯。一色一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吳淑生、田自秉(1987)。中國染織史。臺北市:南天。
林榮森(2021)。三代織女-一個賽德克家族得技藝與記憶。南投市:南投縣政府文化局。
施翠峰(2004)。台灣原住民身體裝飾與服飾。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莊世琦、徐一仁(2008)。染與織的對話。臺北市:北市社教館。
馬毓秀(2008)。四季繽紛草木染。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景林、馬毓秀(2022)。大地之華-臺灣天然染色事典(上・下)。臺中市:纖維藝術博物館。
陳景林等作(2001)。植物煉金術。臺北市:浩然基金會。
黃麗娟(1997)。當代藝術纖維探索。臺北市:藝術家。
黃季平(2018)。原住民族編織的織布傳承。原教界,2018/04,80:12-17。
張至善、方鈞瑋(2005)。染織族群與文化。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羅麥修(2011)。織抒聲起。臺北縣: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學位論文
王素美(2011)民族植物薏苡應用於原著住民工藝之探討與創作。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系。
何秀蘭(1996)。阿美族太巴塱設染料植物之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芸安(2007)。花蓮太巴塱部落的工藝社造-以阿美族染料植物的使用為例。花蓮縣。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蒨(2009)植物染線形塑創作歷程之研究-以阿美族神話故事圖像藝術為例。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系。
陳可玉(2015)。編織彩虹橋:發展太魯閣族織布教材。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彭舒榆(2018)當代臺灣原住民織布工藝多元傳承。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麗芬(2014)迴聲與回身:不同世代泰雅族女性織布的生命記憶與身體經驗。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蔡承豪(2002)從染料到染坊-17至19世紀臺灣的藍靛業。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怡君(2010)臺灣卑南族泥染創作與日本奄美大島泥染產業之特質分析、比較與展望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族語查詢源自(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址:https://web.klokah.tw/multiSearch。瀏覽日期2023年01月2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