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ements, P. T., Benasutti, K. M., & Carmone, A. (2003). Support for bereaved owners of pets. Perspectives in Psychiatric Care, 39(2), 49-54. Creswell, J. W. (2013). Qualitative Inquiry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 3rd ed.). California: SAGE. Field, N., Orsini, L., Gavish, R., & Packman, W. (2009). Role of Attachment in Response to Pet Loss. Death Studies, 33(4), 334-355. Gage, M. G., & Holcomb, R. (1991). Couples' Perception of Stressfulness of Death of the Family Pet. Family Relations, 40(1), 103-105. Giorgi, A. (2009). The Descriptiv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s in Psychology: a Modified Husserlian Approach. Pennsylvania: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Moustakas, C. E. (1994).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California: SAGE. Sharkin, B. S., & Knox, D. (2003). Pet los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sychologist.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4(4), 414-421. van Dooren, T. & Rose, D. B. (2017). Keeping Faith with the Dead: Mourning and De-extinction. Australian Zoologist, 38(3): 375-378. van Manen, M. (1997).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Ontario: The Althouse Press. van Manen, M. (2014). Phenomenology of Practice: Meaning-giving Methods in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and Writing. CA: Left Coast Press. WHO (2020). Palliative Ca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palliative-care Bekoff, M.(1998)。動物權與動物福利小百科(錢永祥等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2002)。 Coates, M. (2013)。說進動物心坎裡——跟著當代動物溝通導師,走進動物心世界(許桂綿譯)。台北:生命潛能。(原著出版年:2012)。 Creswell, J. W. & Poth, C. N.(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李政賢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17, 4th ed.)。 Leslie(2014)。來~跟毛小孩聊天:透過溝通,我們都被療癒了!。台北:啟動文化。 Leslie(2015)。來~跟毛小孩聊天2:最溫暖的情感在日常。台北:啟動文化。 McElory, S. (1998)。打開我心靈的天使——動物真情錄(劉蘊芳譯)。台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1996)。 Reynolds, R. M.(2005)。陪牠到最後——動物的臨終關懷(廖婉如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1)。 Rose, D. B.(2019)。野犬傳命:在澳洲原住民的智慧中尋找生態共存的出路(黃懿翎譯)。台北:紅桌文化。(原著出版年:2011)。 Seed, J., Macy, J., Fleming, P. & Naess, A.(2015)。像山一樣思考(黃懿翎譯)。台北:紅桌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Singh, K. D. (2013)。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彭榮邦、廖婉如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8)。 Summers, P. (2008)。與動物對談(蔡文華譯)。台北:蓮華。(原著出版年:1998)。 Worden, J., W.(2004)。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1,3rd ed.)。 Zalasiewicz, J.(2016)。人類世:形成中的地質年代。取自: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3208 內政部統計年報(2020)。人口年齡分配按單齡組,取自: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2/year/year.html 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2020)。什麼是安寧療護?,取自:https://www.hospice.org.tw/care 余祥雲(2016)。活出來的文化與家庭次系統—以一對台越夫妻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高雄市。 余德慧(1996)。文化心理學的詮釋之道。本土心理學研究(6),146-202。 余德慧、李維倫、林耀盛、余安邦、陳淑惠、許敏桃、謝碧玲、石世明(2004)。倫理療癒作為建構臨床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253-325。 吳易叡(2018)。人類世:跨學科的愛恨情仇。取自:https://kamatiam.org/人類世跨學科的愛恨情仇/ 李維倫(2004a)。以置身所在做為心理學研究的目標現象及其相關之方法論。應用心理研究(22),157-200。 李維倫(2004b)。作為倫理行動的心理治療。本土心理學研究(22),359-420。 李維倫、賴憶嫺(2009)。現象學方法論:存在行動的投入。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275-321。 邱金齡(2009)。寵物殯葬的生命教育意義詮釋—三位飼主的心路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邱琬婷(2014)。另一種愛的起點—從同伴動物死亡經驗探究成人生命轉化學習歷程之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南投縣。 春花媽、Jozy(2017)。有愛大聲講:那些貓才會教我的事情。台北:四塊玉文創。 柯裕棻(2021)。成為人以外的。載於黃宗慧、黃宗潔(著),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12-17)。台北:麥田出版。 洪琬婷(2013)。失去天平的另一端—飼主面對寵物離世之悲傷失落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 袁翠苹(2007)。寵物似如親:經歷寵物死亡之生活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動物保護資訊網(2020)。106年度全國家犬貓數量調查結果統計表,取自:https://animal.coa.gov.tw/Frontend/Know/Detail/LT00000050?parentID=Tab0000004 張婉柔(2020)。寵物終老前,還能為心愛的牠做什麼——末期寵物的心情安寧照護指南,心情安寧、照顧者的自我照顧、離世溝通,獸醫師+動物溝通師的跨領域支持最前線。台北:麥浩斯。 梁孫傑(2007)。要不要臉?:列維納斯倫理內的動物性。中外文學36(4),191-239。 陳建澄(2013)。寵物死亡之哀傷輔導。諮商與輔導(334),42-45+57。 黃千慈(2012)。天使走過人間——寵物與家庭互動歷程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台北市。 黃孟寅(2019)。序:意外的邂逅。載於黃孟寅、彭渤程(編),原來你這麼愛我:動物心中的小世界(頁8-14)。台北:奇異果文創。 黃孟寅、彭渤程(2019)。動物溝通:一本可以解答你99%疑惑的溝通大全。台北:四塊玉文創。 黃宗慧(2017a)。從母鹿到母豬:化人主義,行不行?,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673/2623440#sup_1 黃宗慧(2017b)。化人新世紀?以《愛麗絲》為鏡/徑重省人—動物組配論。中外文學46(3),113-154。 黃宗慧(2021)。在怪物世為死者代言:後疫情時代的動物倫理再思。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22(3),20-25。 黃宗慧、黃宗潔(2021)。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台北:麥田出版。 熊誼芳,賴允亮,蘇韋如(2014)。邁向安寧緩和醫療的新一頁。生命教育研究6(2),99-118。 劉子綺(2007)。成人飼主面對寵物死亡的心理調適與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嘉義縣。 鄧琼嫈(2007)。成年女性飼主經歷寵物犬死亡之悲傷調適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賴逸仙(2016)。跨越物種的同伴:動物的陪伴效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 職人編輯小組(2018)。職場工作誌—動物溝通師。台北:旗林文化。 釋惠敏(編)(2019)。生死奧秘: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台北:三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