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8.12.5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徐淑玲
作者(英文):SHU-LING HSU
論文名稱:一位躁鬱症患者生病歷程親病互動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f a patient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the course of illness
指導教授:洪清一
指導教授(英文):Ching-I Hong
口試委員:楊熾康
林純真
口試委員(英文):Chih-Kang Yang
Chun-Zhen Li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特殊教育學系
學號:610886009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頁
關鍵詞:躁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親病互動省思札記踽踽前行
關鍵詞(英文):manic depressionbipolar disorderelatives-patientinteractionstaggering alon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主要在研究一位躁鬱症患者生病歷程親病互動之個案研究,是一個質性研究的方法。對研究者與主要參與者及次要參與者透過訪談、觀察、檔案文件以及省思札記等資料收集,做整合與完整的分析。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為精神科病所屬最常見的疾病,大多以藥物控制為主,再輔以心裡與情緒治療,認知治療,所以對病情穩定非常的有效。以「邁向正常生活」為躁鬱症患者的終極目標。能夠呼喚起患者自主覺醒,進而促進自主服藥及培養藥物管理能力,提升對服用藥物的資訊,增加人際關係的互動,情緒自我的控制,減少溝通障礙,重回日常生活狀態,受到團體社會支持,促進患者對自我的肯定與自信心。
首先研究躁鬱症的病因,來龍去脈,再探討躁鬱症患者生病歷程及親病互動的情形。由研究的結果得知:無法拒絕躁鬱症的降臨,長期處在躁與鬱的狀況之中,沒有停止對躁鬱症患者的愛,承受壓力負面的情緒,不斷探求與整合互動的方式,親病互動來自於維持的關係。
整體來說,本研究結果呈現出躁鬱症患者生病後在愛與關懷的基礎上,躁鬱症親友們充分表現了所應具有的角色,躁鬱症患者除了必須要面對疾病的折磨之外,該如何咬緊牙關,踽踽前行,外人難以窺知,幸好有親友們支持與關愛,誠懇的接受,盡心盡力地記住曾經在一起的每一刻,摸索出了與躁鬱症患者曾經有過的歲月,才能連結了從過去、現在到未來關係的持續存在,它永遠是最重要的,邁向前行的動力,以及對自己的期待。對自己、對親人、對上天都毫無怨言,在彼此的生涯中構築最完美的結局。

This research is mainly to study a case study of a patient with bipolar disorder during the course of illness, which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researcher uses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family documents and reflective journals to collect materials from the patient, his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Based on these materials, further analyses and hypotheses are generated.
Bipolar Disorder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known mental illnesse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Up till now, its treatment is mainly counted on psychiatric medication, supplemented by psychotherapy such as cognitive-behavioral or emotional therapy.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has been proved so very helpful that under the treatments, patients become more stabilized. They are empowered to move onward and lead a better life. In the end, their sense of illness and self-awareness are awakened. They become more willing to take and manage their medication, more open-minded to collect therapeutic informations, and more comfortable with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heir emotions become much more in control, followed by less disputes or upheavals. When their lives become peaceful, they are more integrated into social groups, hence their self-affirmation is elevate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first of all, causes and formation of Bipolar Disorder. Secondly it explores the course of interaction of such a patient with his family. The research identifies several factors that are crucial in the interaction: a patient’s vulnerability to mental illness, his helplessness during episodes, his family’s unfailing love, continuous trials and errors in the maintenance of a good-enough relationship.
In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poses that with love and compassion, the patient’s family and friends demonstrate enough supports and cares for the patient to carry on. The patient himself has to struggle with the illness. It’s torments and frustrations are hard to imagine. Thanks to his family and friends’s sincere supports, warm acceptance and everlasting compassion, each falling moments can be recollected and remembered, so that relationships can be connected and extended. This is the most powerful drive that urges the patient to carry on, enables him to have a reconciliation with his self, his family and friends, also with god. Eventually an unthinkable, benign rapport is built up.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參考文獻 99
附錄 105
一、中文部分
丁凡(譯)(2006)。躁鬱症完全手冊(原作者:M. D. Fuller Torrey & D. O.Michael)。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2)
丁凡(譯)(2010)。是躁鬱,不是判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原作者:J. M.David &G. D. Elizabeth)。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8)
文宗華(1992)。躁鬱症患者之親子關係與社會復健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台北市。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輝斌(2019)。躁鬱症(社交節奏)治療。健康網站THE NEW LENS 關鍵評論。
王明雯、林亮吟(2005)。三個青少年躁鬱症者社會心理發展脈絡分析 ——以學業成就表現為促發因素之現象觀察。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7,35-56 。
台灣精神醫學會(譯)(2014)。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原作者:America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台北市:合記。(原著作出版年:2014)
李宜芳(2019)。探討雙相情緒障礙症患者家庭支持、遵囑服藥與復原力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市。
李秀如(2013)。以家庭為中心照護方式對躁鬱症病患與主要照顧者之健康狀態、照顧負荷及家庭功能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國防醫學院,台北市。
李欣容(譯)(1998)。躁鬱之心(原作者:Kay R. Jamison)。台北市:遠見(原著出版年:2009)
李奉盧等(譯)(2007)。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 )。台北市:濤石(原出版年:2001)
何瑞麟(1987)。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三版( DSM-III)。台北市:合記。
何衛平(2002)。高達瑪。台北:生智。
林秀霞、楊庸一 (1986)。長期性接受鋰鹽治療之躁鬱病人態度與遵循醫囑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療養院,75,145-152。
林耀盛(2002)。性別識盲及其不滿: 以精神病為論述對象。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14,119-172
林幸枝、林彥如(2011)。運用認知行為治療於一位躁鬱症合併暴食症患者之護理經驗。新台北護理期刊,13:1
吳孟玲、楊燦、周桂如(2010)。一位躁鬱症患者鬱期之護理經驗。
邱思語(2018)。青少年時期發病之躁鬱症患者的主觀經驗回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卓以定(2012)。進一步解釋躁鬱症。台北市:心靈診所。
易之新(譯)(2000)。夜,驟然而降:了解自殺(原作者:Kay R. Jamison)。台北市:天下文化。(原出版年:2000)
洪玉恩、陳靜芳、陳昱芬(2016)。照護一位躁鬱症且有強烈自殺企圖病人之護理經驗。志為護理,15:3,PP.102-112。
夏一新(2016)。躁鬱狂潮。台北市:健行。
許菁容、余靜雲、陳玟伶(2010)。運用服藥結盟概念於一位躁鬱症重覆住院患者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7:2,PP.65-69。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揚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連允相(2014)。掘寶之旅-兩位身障成人之學佛歷程及其對生活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郭柏秀(2011)。醫學研究—鋰鹽治躁鬱症基因對了才有效。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47374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富誠。
許添盛、齊世芳(2015)。躁鬱症和你想的不一樣。台北市:賽斯。
曾文星、徐靜(2003)。新編精神醫學。台北市:水牛。
陳豐偉(2011)。門診常見的躁鬱症現象:高雄長庚醫院、花蓮玉里醫院精神科。
陳佳君(2003)。躁鬱症患者配偶的照顧經驗及因應歷程--以優勢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陳俊欽(2016)。戰勝躁鬱症。新北市:吳氏圖書。
陳俊欽(2019)。憂鬱影響病識感。台北市:杏語。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永興(1981)。飛入杜鵑窩—一個精神科醫師的反省與呼喚。台北市:遠見。
陳秀蓉(2013)。柔適的看見與理解。應用心理研究,56,11-14。
陳映、徐瑀謙、陳貞如(2009)。增進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調適能力之護理經驗。T.S.M.H Medical Nursing Journal,15:3,PP.155-164。
陳婉玲、 陳玟伶、余靜雲(2014)。一位處於躁期病患反覆住院的護理經驗。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雜誌,3170卷45579期P 34。
陳喬琪、鄧惠泉、(1987)。早發性躁鬱病~文獻回顧。台北市立療養院 1987年報, 58--71 。
張以欣(2014)。精神病患主要照顧者 照顧負荷、家庭功能與其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世傑(2014)。破解躁鬱症,找到預測鋰鹽療效基因。(線上檢索日2014/1/9)。
張雅傑、蕭博仁、詹正雄、張家兆(2020)。鋰鹽中毒之相關併發症與治療。腎臟與透析,32,3,107-111。
張勳安(2019)。認識躁鬱症。台北市:三軍總院。
張明永等 (2000)。躁鬱症患者從躁期到穩定期病識感的前後變化。中華民國精神醫學會暨學術研討會。
黃鈞蔚(2019)。與躁鬱症者起衝突,醫曝千萬別這樣做。台北市:三立新聞網。
黃文翔(1988)。生活壓力對躁鬱症復發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院,高雄市。
黃雅雪(2007)。躁鬱症主要照顧者因照顧患者所引發需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瑞琦(2002)。社區精神分裂症病患之病識感、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未出版的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黃俊仁(2008)。躁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高醫醫訊,28,6。
黃麗碧、蔡美菊、林青蓉、張秀如(2009)。運用認知治療改善雙極性個案之憂鬱認知及情緒的護理經驗。精神衛生護理雜誌,4卷2期。PP.47-57。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
婁美蓮(譯)(2017)。我的躁鬱人生不抓狂指南,面對混亂失序,如何生活、戀愛,好好照顧自己(原作者:Emily Reynolds)。新北市:木馬。(原出版年:2017)
楊庸一(1986)。鋰鹽療效及在中雙極性型情感性 疾病病人血中有效濃度之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科資中心編號:B-75-224。
劉仲彬(2007)。躁鬱症心理病理與相關情緒能力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禚昌麟(2008)。長期照護機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體適能與休閒運動運動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鄧惠泉、陳喬琪(1987)。早發性照鬱症-文獻回顧。台北市立療養院76年年報,58-71。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詹千嬌(2019)。受躁鬱症患者暴力對待的手足因應經驗之敘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台北市。
蕭美君(2019)。躁鬱症患者的身心復健。新北市:長庚醫院。
蔡少正、孫孝芳(2009)。血清素傳遞系統基因與躁鬱症病因的功能研究。成功大學醫學研究所,台南市。
魏嘉瑩(譯)(2003)。他不知道他病了(原作者:Xavier Amador & Anna-Lisa Johanson)。新北市:心靈工坊。(原出版年:2003)
鄭泰安(2012)。近20年台灣焦慮與憂鬱患者比例增加。國際頂尖醫學期刊,11-12。
蘇文碩(2002)。躁鬱症患者的人格特質與其自我照顧能力,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蘇東平(2014)。雙極疾患新知。台北市:榮民總醫院。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