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5.184.13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余匡世
作者(英文):SHIH-KUANG YU
論文名稱:國小運動校隊經營管理困境與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m
指導教授:范熾文
張文權
指導教授(英文):CHI-WEN FAN
WEN-QUAN ZHANG
口試委員:張文權
曾若玫
口試委員(英文):WEN-QUAN ZHANG
JO-MEI TSE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887510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7
關鍵詞:足球校隊經營運動校隊
關鍵詞(英文):FootballSchool team managementSports school team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3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運動校隊經營管理困境與改善策略之個案研究,在經營管理運動校隊中面臨哪些困境,與其改善策略為何,並採質性研究方式,透過半結構訪談及文獻探討,藉由立意取樣選取7位實際參與推動國小足球運動校隊之校長、主任、導師、教練及家長為訪談對象,經由訪談資料及所蒐集之文獻加以歸納、整理後發現如下:
一、國小運動校隊教育之現況為「運動校隊培養團隊合作舞台」、「從自我肯定中產生學習遷移」。
二、國小運動校隊困境為「缺少家長支持校隊成立不易」、「缺乏專業師資導致校隊運作困難」。
三、國小運動校隊經營策略為「親師有效溝通達成雙方共識」、「尋覓優良校隊師資穩定校隊發展」。
四、國小運動校隊對學生品德教育的影響為「要求基本學力養成自律人格」、「學生參與運動校隊改善言行舉止」。
五、國小運動校隊的教育理念為「成立運動校隊發展多元智能」、「培養運動興趣豐富人生經驗」。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a case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the manage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m, which dilemmas are faced in the management of sports school teams, and what their improvement strategies are, and adopt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discussions. Based on the intentional sampling, we selected 7 principals, directors, mentors, coaches and parents who actually participated in the promo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football sports as interview subjects. After summarizing and sorting out the interview data and collected documents, we found the following:
1.The current status of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school team education is "sports school team training team cooperation arena" and "learning transfer from self-affirmation".
2.The difficulti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ms are "lack of parents' support, difficult establishment of school teams"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leading to difficult operation of school teams".
3.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school team i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to reach mutual consensus" and "search for excellent school team teachers to stabilize school team development".
4.The influence of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teams on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is "requires basic academic ability to develop self-discipline personality" and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sports teams to improve their words and deeds."
5.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 school team is "establishing sports school teams to develop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cultivating sports interests and enriching life experi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足球運動發展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校隊經營管理之困境 19
第三節 校隊經營困境之改善策略 27
第四節 校隊經營管理困境與改善策略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47
第四節 資料的真實性 50
第五節 研究倫理的考量 52
第六節 研究者的角色 54
第七節 研究限制 55
第八節 研究貢獻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國小運動校隊之現況 57
第二節 分析國小運動校隊的困境與改善策略 61
第三節 瞭解國小運動校隊對學生品德教育的影響 68
第四節 探究國小運動校隊的教育理念 7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2
參考文獻 85
一、中文部分 85
二、英文部分 91
附 錄 93
附錄一:研究參與知情同意書 93
附錄二:訪談大綱 94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 96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文化。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惠玲(2004)。臺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王舜儀(2008)。彰化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世足賽歷史回顧與起源。大紀元。取自https://reurl.cc/ld8Nn9
包德明(1989)。學校體育選手培訓。國民體育季刊,18(3),16-19。
古仁星(2006)。國小棒球隊組訓及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何玉萍(2017)。嘉義市國民中學排球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何長發(1998)。女足開拓到臺灣—木蘭女足故事。載於中華足球年鑑,(頁102–105)。臺北市:中華臺北足球協會。
何昕家、林惠年、張子超(2019)。學校與社區的合作經驗之探討-以偏鄉國民中小學特色遊學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1(9),127-163。
余育蘋(1992)。運動代表隊組成之我見。大專體育,3(2),42-44。
吳旻倫(2017)。桃園市大同國小柔道角力隊經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盈毅(2011)。國小排球運動校隊教練參與組訓與阻礙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栢宗(2015)。國小教師兼任教練之困境與對策—以新坡國小運動代表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桃園市。
吳清山(1996)。班級經營。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2008)。教育e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呂玟霖(2016)。淺談偏鄉學校教師人力的困境與突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26-28。
李明昌(1997)。國民小學學生家長參與學習態度及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李惠珍(2018)。國民小學武術社團經營及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萬華區雙園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俊杰、林東興(1998)。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之探討。臺灣體育,95,33-38。
汪志東(2015)。國中排球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新竹縣立忠孝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臺北市:五南文化。
林正常(2002)。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市:銀禾文化。
林正常(2011)。運動場上的品德教育。運動教練科學,21,1-14。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林建勳(2002)。我國大專院校運動代表隊績效評估考量因素與教練自評現況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書漢(2009)。臺南縣市國民小學民俗體育運動團隊組訓考量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義城(1997)。策略聖經。臺北市:商業週刊出版公司。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品德教育推展行動聯盟(2010)。落實品德教育,從核心價值談起。臺北市:千代教基金會。
姜茂勝(1992)。國立臺灣工業技術學院代表隊組成概況。大專體育,10,33-34。
洪嘉文(2003)。學校體育之未來展望。學校體育,75,5-13。
范熾文、張文權(2016)。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孫顯峰(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織與訓練的分析探討。大專體育,44,120-126。
徐三恭(2014)。臺南市國小排球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徐元民(1989)。教育部僱用學校專任運動教練服務現況調查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8(1),65-79。
徐薇(199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運用社區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徐秀鈴、孫國華(2018)。少子化現象對國民教育的衝擊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2),75-79。
柴松林(2007)。推動品德教育,消解道德危機:品德教育的蝴蝶效應。臺北市:財團法人千代文教基金會。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文化。
翁志成(1993)。論運動教練的權威。國民體育季刊,98,95-99。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的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翁志成(1999)。運動訓練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斌梁(2013)。校隊經營管理影響因素研究-以高雄市小學棒球校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國民體育法(民106年09月20日)。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第129期國中校長儲訓班個案研究集。新北市:作者。
張正德(1998)。國小參與校外運動比賽功能與現況探討。台灣省學校體育,44,30-33。
張宏亮(1992)。運動教練與代表隊選手溝通行為。大專體育,18,54-60。
張志全(2015)。全國學童足球運動代表隊組訓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秀敏(1995)。模範教師的教室管理個案研究。臺北市:國科會科資中心。
張定忠(1999)。國小體育組的致勝利器-體育經費實務。學校體育,9(6),17-25。
張幸愉(1994)。國民小學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思敏(2003)。學校運動代表隊的經營與管理。學校體育雙月刊,3(5),23-29。
張浩桂(2003)。運動代表隊經營現況及研究以臺北市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張勝輝(2004)。台北縣立完全中學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與選手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生平、陳政雄(1998)。中國近代足球史。載於梁雪郎(主編),中華足球年鑑(頁20-24)。臺北市:中華民國足球協會。
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鼎乾、陳忠誠(2003)。漫談運動教練對學生運動員課業的學習疑慮輔導。大專體育,68,51-53。
教育部(2003)。振興學生足球運動方案。臺北市:作者。2020年12月26日,取自https://reurl.cc/8nQ2Nd
教育部(2010a)。學校體育運動宣言。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0b)。大足球中程計畫。臺北市:作者。
許振明(1995)。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工作績效個案研究。體育學報,20,191-202
許裕呈(1999)。國小運動代表隊的組訓與教練角色之研究。國教天地,132,53-57。
許靜芳(2005)。不同社經地位之國小學童家長之父母效能感對家長參與的影響⎯⎯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龍池(1997)。中共足球聯賽制度職業化之探討。體育學報,22,129-140。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文化。
郭志強(2008)。臺北市國中小學足球運動代表隊組訓考量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文良(2012)。臺南市國小羽球運動代表隊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宏昱(2018)。國小籃球運動代表隊教練團隊合作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明忠(1983)。足球運動之研究。臺北市:佳與出版社。
陳建森(1997)。台北縣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陳建興(1989)。論目前國中運動代表隊考量因素之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8(3),106-110。
陳香珍(2013)。雲林縣高中體育班田徑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陳清圳(2015)。如果連我都興起棄守的念頭。親子天下,109,108-109。
陳博志(2003)。人口減少及老化之問題與對策。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44,9-10。
陳雅玲(2016)。臺灣高中足球金牌搖籃:中山工商女子足球隊訓練管理模式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陳蕙君(1998)。運用社區資源,充實學習內容。資優教育季刊,67,28-31。
陳錦榮(2010)。東部地區(宜花東)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組訓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龍雄(1987)。學校體育經費之籌措與運用。國民體育季刊,16(1),20-21。
單文經、涂靜如(1993)。台北市四所國民小學學生心目中的「有效的常規管理者 特質」。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曾妙音、王雅玲、李瓊雯、張恬瑜(2011)。父母社經地位與國中生學習動機、學業成就之相關性研究。家庭教育雙月刊,32,6-27。
游修齡(2000)。古代蹴鞠和現代足球。浙江大學學報,30,1-81。
湯志民、王馨敏(2000)。學校建築與社區空間資源共享之探討。臺北市︰作者。
程俊堅(2003)。如何做個有效能的運動教練。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所刊,3,47-55。
黃文祥(2000)。臺灣地區足球運動現況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14),43-49。
黃光雄(1991)。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明輝(2010)。國小非體育班排球隊組訓之研究─以高雄市港和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臺東縣。
黃照敦(2006,8月7日)。建仔出場,全台逾30萬人收視。自由電子報。資料引自https://reurl.cc/bRMnm6
黃銘順(2005)。苗栗縣國小運動代表隊組訓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黃德祥(2003)。學生行為輔導與品德教育。發表於嘉義大學主辦「教育論壇」研討會。99-116。嘉義:嘉大。
黃錦裕、林樹旺(2000)。建國技術學院運動代表隊經營與管理之探討。建國學報,19(1),163-168。
楊玉明、李俞麟(2005)。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餐與動機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44。
楊峯豪(2016)。高中學生運動校隊參與之動機與阻礙因素研究國立臺中第二高級中學個案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廖羿雅(2018)。國中運動代表隊選手成就動機、社會支持對運動生涯持續性發展意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趙榮瑞、呂桂花、黃文祥(1999)。日本職業足球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4,165-167。
劉建興(1995)。國小運動代表隊經營。臺灣省學校體育,5(2),21-25。
歐淑芬(2004)。運動訓練與學業成績之研究-以臺中縣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保田(1987)。教育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昆霖、吳萬福(1999)。競技運動教練的重要性。大專體育,41,131-134。
蔡敏忠、邱金松(1982)。中等學校運動聯賽經營管理。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鄧人慈(2014)。新北市國中角力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鄭麗珍(1999)。女性單親家庭的資產累積與世代傳遞過程。台大社工學刊,1,111-147。
蕭建智(2015)。成為好老師–探索師鐸獎得主的教育信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海大學,臺中縣。
蕭富峰(2001)。行銷聖經。台北市:商周。
謝文濱(2019)。國民中學競賽性團隊教練領導行為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一所國中足球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謝明裕(2012)。校隊經營管理阻礙因素之研究-以國內高中拳擊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苑科技大學,高雄市。
謝旻凱、蕭嘉惠(2010)。學校運動代表隊創新經營理念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4(1),57-69。
鍾月滿(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俊文(2003)。從美麗新世界到世界不美麗─探討少子化、人口老化及人口減少的成因、衝擊與對策(上)。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44,11-30。
鍾俊文(2010)。臺灣高齡少子化的影響與對策。臺北市:臺灣經濟新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韓大衛(1995)。運動贊助計畫的設計。中華體育季刊,1(9),15-21。
簡茂發(1991)。教育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蘇珍慧(2017)。偏鄉師資的問題、迷思與解決途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37-143。
蘇秦玉(1999)。學校運動代表隊組訓常有的限制與困擾。聯合學報,16,217-221。
顧兆台(1992)。淺談運動代表隊組訓幾個問題。大專體育,3(2),6-7。
二、英文部分
Adler, A. (2015). The science of living. McAllister Editions.
Broyles, J. H., & Hay, R. D.(1979). Administration of athletic programs:A managerial approcach.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Inc.Louis, MI:Mosby-Year Book.
Coakley, J. J. (1994). sport in society: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St.Louis,MI:Mosby.
Edwards,C.H. (199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management. NewYork,NY:Macmillan.
Frey,J.H. & Eitzen,D.S. (1991). Sport and Socie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7, 503-522.
Grolnick, W. S., Benjet, C., Kurowski, C. O., & Apostoleris, N. H. (1997). Predictors of parent involvement in children’s school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 538-548.
Gage,N.L.&Berliner,D.C. (1991). Educational psychology(3rd ed). Boston:Houghton Mifflin.
Gardner,H. (1999).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into the 21st century.NewYork,NY:Basic Books.
Harper, C., & Marcus, R. (2003). Enduring poverty and condition of childhood: Life-course and intergenerational poverty transmissions. World Development, 31(3), 353-554.
Jensen,C.R. (1992a). Administr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rograms(3rd ed). Dubuque,IA:Wm.C.Bronw Communications,Inc.
Jensen,C.R. (1992b).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thletic programs. Malvern, PA:Lea&Febiger.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areau, A. (2000). Home advantage: Social class and parental intervention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2nd e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Thousand Oaks, CA: Jossey-Bass.
Martens, R. (2004). Successful coach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yan,K.,&Bohlin,K.E. (1999). Building character in schools:Practical ways to bring moral instruction to life.San Francisco:Jossey-Bass.
Tauber,R.T. (1995). Classrooms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NewYork,NY: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
Wynne, E. A., & Ryan, K. (1997). Reclaiming our schools: Teaching character, academics,and disciplin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