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3.1.255)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立蓉
作者(英文):Li-Jung Chen
論文名稱:一所實驗教育學校科學跨領域課程的教學與挑戰
論文名稱(英文):Teaching and Challenges of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in an Experimental Education School
指導教授:古智雄
指導教授(英文):Chih-Hsiung Ku
口試委員:范熾文
陳文正
口試委員(英文):Chih-Wen Fan
Wen-Che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888302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5
關鍵詞:公辦民營學校探究實作教師合作教師專業發展跨領域課程
關鍵詞(英文):private management of public school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Inquiry and Practiceteacher collaboration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0
  • 收藏收藏:0
十二年國教課綱執行至今將滿四年,跨領域課程為課綱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亦為培育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本研究旨在探討一所偏鄉公辦民營學校,其教師發展及教學科學跨領域課程的優勢與挑戰。為能深入了解教師的經驗,本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以半結構式訪談,深入了解教師發展課程的心路歷程與教學實際感受。本研究之研究個案為東部地區S小學,該校的六年級自然科學課及四年級、低年級探究實作課實施科學跨領域課程,研究參與者為三門課程的授課教師共四位,並依據四位教師任教課程,將教師分為「科學課程授課教師組」及「探究實作授課教師組」。研究發現公辦民營對於跨領域課程發展的優勢有:四季學期給予師生準備與調息時間、基金會給予教學資源支持、學校組織氣氛團結等。除了回應研究問題的發現外,訪談過程中亦發現教師多半認為教師信念與校內教師合作是促進跨領域課程得以推展的主因。教師進行科學跨領域課程教學時,面臨的挑戰包含:教材備課資源得來不易、學生先備知識不足、缺乏教學指引、難以預期學生問題、教科書進度壓力等。而「科學課程授課教師組」及「探究實作授課教師組」的教師,雖同樣將探究實作置於跨領域課程中,但兩組教師對於探究實作的目標不同,「科學課程授課教師組」較重視探究實作的技能目標,「探究實作授課教師組」則重視探究實作的情意目標。綜合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備課與教師專業發展資源充足、學校組織氣氛開放團結,及給予不同科目或不同教學目標的教師,不同教師專業成長支持,皆為推進偏鄉科學跨領域課程的重要因素。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are a crucial component within Taiwan's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and serve as a significant pathway for fostering scientific literacy. This research is aimed to explore the strength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eachers in an experimental educational school as they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curriculum in a rural setting. The research adopted a case study approach, with the selected case being S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Taiwan eastern region.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public-private schools have 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such as providing designated preparation and adjustment tim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academic year, receiving support from foundations in terms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fostering a sense of unity in the organizational atmosphere. In addition to addressing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interviews also highlight that teacher beliefs and collaboration among teachers within the school community played a crucial role in successfully 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However, teachers encountered various challenges while conducting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including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teaching resources, students' insufficient prior knowledge, lack of teaching guidance, unpredictability of student questions, and pressure to keep up with textbook progress. Furthermor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ubject backgrounds, even though executing inquiry-based teach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differ in their perspectives on the objectives of inquiry-based practices. The "Science Teachers Group" was tended to emphasize skill-oriented goals, while the "Non-Science Teachers Group" placed more emphasis on affective goals in inquiry-based practices. Synthesiz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ample curriculum prepa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ources, an open and cohesive school organizational atmosphere, and tailored professional growth support for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subjects or instructional goals emerge as critical factors in advanc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curriculum in rural are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名詞解釋 3
一、 公辦民營實驗教育 3
二、 科學跨領域課程 3
三、 探究實作 4
四、 教師合作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一、 研究對象範圍 4
二、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重視探究實作的科學教育 7
一、 當代的的科學教育認識論 7
二、 科學教育觀念的演變 9
三、 我國科學教育目標演變 12
四、 以探究實作落實科學素養培育 13
第二節 肩負教育創新的實驗教育 15
一、 提供不同教育選擇的另類教育 15
二、 實驗教育在台灣 16
三、 公辦民營為偏鄉小學帶來新希望 18
第三節 發展迫切的跨領域課程 19
一、 研究與實務出現斷層的科學教育 19
二、 跨領域課程落實不易 21
三、 教師信念為跨領域課程發展關鍵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25
第二節 研究取徑 2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一、 研究個案與研究參與者 27
二、 研究倫理 3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1
一、研究者自我揭露與角色定位 31
二、 訪談大綱 3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7
第一節 公辦民營對跨領域課程發展的優勢 37
一、 四季學期制給予師生調息時間 37
二、 基金會給予的教學資源支持 38
三、 學校組織氣氛團結,給予彼此支持 38
第二節 科學跨領域課程中「探究實作」的教師認知 39
一、 科學課程授課教師重視技能目標 39
二、 探究實作授課教師重視情意目標 40
第三節 教師信念與教師合作推進課程發展 41
第四節 S小學科學跨領域課程發展 42
一、 六年級自然科學課—開放式探究 43
二、 四年級探究實作課—河川探究 45
三、 低年級探究實作課—昆蟲探究 48
第五節 S小學科學跨領域課程的挑戰與困難 51
一、 合適課程教材與備課資源得來不易 51
二、 學生的先備知識不足 52
三、 缺乏教學指引 53
四、 無法預期學生的問題或想法 53
五、 教科書的進度壓力 5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5
一、 公辦民營的備課與教師專業發展資源給予教師更多信心 55
二、 開放、親和的學校組織氣氛是跨領域課程堅實的後盾 55
三、 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不同成為挑戰 5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6
一、 對欲發展科學跨領域課程之學校、機構的建議 56
二、 對欲發展科學跨領域課程之教師的建議 57
(一) 給自然科教師之建議 57
(二) 給非自然科教師之建議 58
三、 未來研究方向 58
參考資料 59
附件一、 研究邀請函 67
附件二、 研究參與知情同意書 69
王全興(2016)。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之契機再臨。台灣教育,(699),46-47。
王竹梅、丁一顧(2022)。中小學跨領域教學的困境與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78-83。
王伯仁、王瑋臻、吳岡旆(2022)。培養問題意識的學習方法:探究與實作的行動研究。地理研究,(75),111-131。https://doi.org/10.6234/jgr.202205_(75).0005
江嘉杰(2014)。偏鄉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運作及影響之探究。學校行政,(89),142-163。https://doi.org/10.3966/160683002014010089008
吳清山(2015)。「實驗教育三法」的重要內涵與策進作為。教育研究月刊,258,42-58。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5100258004
呂玟霖(2016)。淺談偏鄉學校教師人力的困境與突破。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26-28。
李明昆、洪振方(2011)。九年級學生探究性科學問題提問與問題發展型態之個案研究。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1,51-80。
李美慧(2015)。PISA 數學與科學素養國際評比之探討。科技政策觀點,1(1),131-146。https://doi.org/10.6916/STPIRP.2015-06-08.0001
李驥、邱美虹(2019)。NGSS 和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中探究, 實作和建模的比較與分析。科學教育月刊,(421),19-31。
阮光勛(2014)。促進質性研究的品質與可信性。國教新知,61(1),92-102。https://doi.org/10.6701/teej.201403_61(1).0010
周淑卿、王郁雯(2019)。從課程統整到跨領域課程: 台灣二十年的論述與問題。教育學報,47(2),41-59。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https://doi.org/10.30072/jdr.200506.0005
林純真(2018)。實驗教育三法鬆綁教育體制後, 在家自學的趨勢。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96-102。
林煥祥、劉聖忠、林素微、李暉(2008)。臺灣參加 PISA 2006 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成果報告 (報告編號: NSC 95-2522-S-026-002), 未出版,。
邱美虹(2018)。以科學素養為導向的新課綱-從社會性科學議題融入課程談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1-7。
邱紹一、胡秀媛(2017)。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師資培育的挑戰與經營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77),18-33。
施又瑀(2017)。從法規演變談我國國民教育階段實驗教育發展趨勢。學校行政,(109),172-187。
段曉林、李成康、黃啓淵(1993)。探究國中生參與化學專題研習活動中的表現-個案研究。科學教育,(4),53-82。
洪志成、洪慧真(2012)。精進教學實務之自我研究:教師pbl教學經驗的學習。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9),75-106。
洪瑜珮(2020)。想像未來充滿學習的教室─ 以社會建構學習談有效教學。教育學報,48(2),47-59。
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2006)。另類教育在台灣。唐山出版社。
徐光台(1999)。建構主義與科學教育進步。歐美研究,24(4),153-183。
翁秀玉、段曉林(1997)。科學本質在科學教育上的啟示與作法。科學教育月刊,(201),2-15。
張金田(2018)。偏鄉小校轉型公辦民營之省思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91-95。
張珮珊、賴吉永、溫媺純(2017)。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發展、實施與評量:以實驗室中的科學論證為核心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25(4),355-389。https://doi.org/10.6173/cjse.2017.2504.03
教育部(2018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教育部(2018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教育部(202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修正版)。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許國忠、王靜如(2003)。科學本質教學初探。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33,15-29。
許籐繼(2020)。教師文化對教學效能影響之探究。課程與教學,23(1),35-60。https://doi.org/10.6384/ciq.202001_23(1).0002
許籐繼(2022)。中小學推動跨領域教學之挑戰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84-91。
郭重吉(2020)。科學教育:往下紮根、向上結果:郭重吉博士教育文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世文(2021)。從科學哲學觀點探討十二年國教科學課程 [探究與實作] 之意涵。科學教育月刊,(437),11-22。
陳延興、朱秀麗(2018)。一所學校型態創新混齡實驗教育學校的成長與蛻變。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1(3),109-135。
陳淑卿(2016)。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陳添丁(2016)。臺灣另類教育發展現況及展望。台灣教育,(697),46-48。
陳斐卿、林盈秀、蕭述三(2013)。教師合作設計課程的困難-活動理論觀點。教育實踐與研究,26(1),63-94。
陳雅君、洪瑞兒、佘曉清、林煥祥(2016)。臺灣學生科學素養與科學教學者研究成果表現之發展趨勢探討。科學教育學刊,24(4),333-354。https://doi.org/10.6173/cjse.2016.2404.01
陳榮政(2021)。我國實驗教育實徵研究之分析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7(4),69-96。
陳碧卿、范熾文、吳正成(2021)。一所公辦民營學校課程創新與教學實踐之研究。學校行政,(132),123-144。https://doi.org/10.6423/hhhc.202103_(132).0006
曾煥淦(2017)。偏鄉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策進作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2),122-126。
温明麗(2018)。實驗教育真能引領教育走出新篇章?。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8-24。
游小旻、張文華(2022)。不同學習領域教師對探究與探究教學的看法與教學實務。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5(1),91-127。
游家政(2000)。學校課程的統整及其教學。課程與教學,3(1),19-37+140。https://doi.org/10.6384/ciq.200001.0019
舒煒光、邱仁宗(1990)。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水牛出版社。
馮莉雅(2017)。偏鄉學校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運作困境和解決方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10),51-53。
馮朝霖(2001)。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92,33-42。
馮朝霖(2004)。駱駝‧ 獅子與孩童: 尼采精神三變說與批判教育學及另類教育學的起源。教育研究,121,5-13。
馮朝霖(2011)。漂流、陶養與另類教育:台灣另類教育學會2007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大出版社。
黃永和(1999)。課程統整的理論與方式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2),231-260。
黃姮棻(2018)。從另類教育到實驗教育的發展與省思。教育脈動,(14),1-15-012。
黃茂在、吳敏而(2016)。科學素養與課程統整。教育脈動,(5),e1-16。
黃國將(2021)。偏鄉小學發展校訂跨領域課程之困境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8),160-166。
黃識勳(2013)。國民小學教師人格特質、學校組織氣氛與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楊坤原(1996)。統整科學課程之論題與趨勢。科學教育月刊,(190),13-22。
楊俊鴻(2022)。108 課綱中 [領域] 與 [跨領域] 之意涵探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10),14-17。
楊振昇(2018)。我國實驗教育的實施與前瞻。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7。
詹志禹(2002)。科學發現與知識成長:我們能從科學哲學當中學到什麽?。應用心理研究,(15),105-127。
詹志禹(2017)。實驗創新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與教學,20(4),1-23。
靳知勤(2008)。臺灣STS 教育領域學位論文之發展回顧與評析。科學教育學刊,16(4),351-373。https://doi.org/10.6173/cjse.2008.1604.04
臺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2022)。參與國家。取自https://pisa.irels.ntnu.edu.tw/participate.html
趙金祁(1975)。談科學的特性與科教改革運動。師友月刊,(97),4-7。https://doi.org/10.6437/em.197507.0004
趙金祁(1977)。推展統整科學教育以發展三民主義思想教育功能。訓育研究,16(2),11-14。
趙金祁(1995)。科學教育與道德弘揚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第三屆教育學術研討會(1-12頁)。上海市: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第三屆教育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趙金祁(1996)。科學救國與科教興國。科學教育月刊,(187),2-10。
趙金祁(2002)。科學教育的系統觀 (續)。科學教育月刊,(250),2-19。
趙金祁、任宗浩(2011)。趙金祁科教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劉育忠、王慧蘭(2017)。實驗教育在 [實驗] 什麼? 臺灣實驗教育的核心關懷與實踐探索。教育研究月刊,(277)。
劉俊庚、邱美虹(2012a)。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演進與回顧 (下)。科學教育月刊,(352),15-27。
劉俊庚、邱美虹(2012b)。我國百年國中科學課程發展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347),2-20。
劉湘虎、陳欣珏、林美君、張俊彥(2022)。高中科學本質教學設計—以生物科演化單元為例。科學教育月刊,(447),35-43。
劉鎮寧(2018)。偏鄉小校推動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從契機到實踐的困境與出路─以臺東縣為例。教育研究月刊,(287),52-65。https://doi.org/https://doi.org/10.3966/168063602018030287004
歐志昌、陳致澄、柳賢(2022)。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挑戰與因應。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34-40。
蔡哲銘、邱美虹、曾茂仁、謝東霖(2020)。探討二階段專題導向的探究與實作課程中學生之學習成效。科學教育月刊,(431),2-20。
蔡清田(1998)。建構主義取向的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1(3),15-30+134。https://doi.org/10.6384/ciq.199807.0015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22。
戰寶華、陳惠珍(2017)。實驗教育三法翻轉偏鄉教育之省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59-65。
蕭佳純(2018)。教師創意教學信念量表之發展。科學教育學刊,26(1),29-50。https://doi.org/10.6173/cjse.201803_26(1).0002
戴志璁、洪惠娟、張美瑤、陳信宏(2019)。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立國民中學為例。Journal of Data Analysis,14(1),49-72。https://doi.org/10.6338/jda.201902_14(1).0004
謝州思、劉湘瑤(2013)。省思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綱要中的科學本質內涵。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66,53-76。
謝傳崇、王潔真(2021)。臺灣實驗教育的發展與策進:後現代視角。學校行政,(136),188-200。https://doi.org/10.6423/hhhc.202111_(136).0009
魏士欽、陳志強(2021)。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的問題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7),100-102。
魏明通(1997)。科學教育。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鐘敏綺、張世忠(2002)。奠基於建構主義的STS 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應用。科學教育月刊,(254),2-15。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1989).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Washington, DC: Author.
Bulterman-Bos, J. A. (2008). Will a clinical approach make education research more relevant for practi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7(7), 412-420.
Chua, B. L., Tan, O. S., & Liu, W. C. (2016). Journey into the problem-solving process: cognitive functions in a PBL environment.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53(2), 191-202. https://doi.org/10.1080/14703297.2014.961502
Creswell, J. W., & Poth, C. N. (2018). 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 (李政賢, Trans.). 五南.
Edmondson, K. M., & Novak, J. D. (1993). The interplay of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view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0(6), 547-559.
Howe, K. R. (2005). The question of education science: Experimentism versus experimentalism. Educational Theory, 55(3), 307-321.
Lin, W.-T. (2021). Design Thinking as a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Way: A Case Study of Design for Change Taiwan (DFC Taiwa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Science.
Servant‐Miklos, V. F., Norman, G. R., & Schmidt, H. G. (2019). A short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The Wiley Handbook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3-24.
Shin, I.-S., & Kim, J.-H. (2013). The effe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a meta-analysis. 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18, 1103-1120.
Siew, N. M., & Mapeala, R. (2017). The effects of thinking maps-ai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motivation towards science learning among fifth graders. Journal of Baltic Science Education, 16(3), 37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