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4.123.10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許珮寧
作者(英文):Pei-Ning Hsu
論文名稱:生命教育融入中學生社區服務學習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he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to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周水珍
指導教授(英文):Sheei-Jen Chou
口試委員:劉弘毅
高金成
口試委員(英文):Hong-Yi Liu
Jin-Cheng Ga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88850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33
關鍵詞:生命教育服務學習社區服務學習
關鍵詞(英文):life educationservice-learning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14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生命教育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與十九項議題,亦將服務學習列為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之一,可見生命教育與服務學習有其重要性。然而,研究者於教學現場看見立意良好的政策未能達效,實為可惜。本研究旨在規劃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的社區服務學習,探討實施歷程的問題形成與因應策略,並分析高關懷個案參與社區服務學習對其生命內涵的影響。
研究者協同社區機構規劃落實服務學習理念、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的社區服務學習,並透過參與式觀察瞭解研究對象於服務籌備、服務實踐、經驗反思、慶賀嘉許等四個階段的言行反應與互動,再藉由半結構式及開放式訪談蒐集研究對象參與社區服務學習歷程的感受與反思心得,歸納研究結論如下:

一、生命教育適用於中學生社區服務學習,能使參與者體悟服務核心價值與深化服務情懷,於團隊中發展正向互動與催化團體動力,進而促進自我認知與提升生命意義。
二、建構結構化的社區服務學習前導課程,能使參與者顯著提升知能、達成課程目標;相關單位應持續提供服務資訊與機會以延續參與者服務動力,並連結鄰近學校與社區資源以建立互惠關係。
三、參與社區服務學習有助參與者提升關懷意識與激發服務熱忱,提高自我認同與增進人際關係,昇華參與動機與整合知情意行。
Lif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ssues in the learning area of integrative activities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Also, hours of service-learning is taken in ranking items of exam-free admission of 12-year Basic Education. We can see that both issues above became important educational policy, but both haven’t been put in to effect. So the research aims not only to plan a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but to detect the problems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used during implementing. In addition, we want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High-risk Youth,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program, will change his view of personal life.
The research adopt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o observe the talk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embers in the four stages of the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that are called Preparation, Service/Action, Reflection and Celebration. Additionally, there is the collection of the thoughts and reflections from the students by semi structured interviews method.
To sum up, the research concludes as following. First, life education integrate into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benefits high school students. This stage helps students realize the core value of service, and helps improve thei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Moreover, it leads them to reflect on the meaning of life. Secondly, constructing structured preceding courses is helpful to equip members in the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with related knowledge and attitude. As well, relevant agencies sh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about service and the continuous service opportunities for members to keep the motivation to service. The agencies should also provide links with the resources between the community and local school to create mutual benefits. Finally,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 program promotes members’ consciousness of caring and enthusiasm of service, enhances their self-identit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Lastly, it helps develop each member into a whole person.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圖次 v
表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內涵 7
第二節 服務學習的內涵 22
第三節 生命教育與服務學習相關研究 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流程 41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4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3
第四節 資料彙整與分析 55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社區服務學習前導課程分析 61
第二節 社區服務學習實施歷程探究 84
第三節 高關懷個案參與社區服務學習的影響 10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1
第一節 結論 121
第二節 建議 125
參考文獻 127
附錄一 高關懷個案參與社區服務學習前之訪談大綱 134
附錄二 高關懷個案參與社區服務學習後之訪談大綱 135
附錄三 研究同意書 136
壹、 中文部分
石安樂、田耐青、林小麗、黃玉、張景媛、楊昌裕、馮莉雅、劉安訓(2017)。劉若蘭(主編)。國民中小學服務學習教師手冊(第二版)。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朱朝煌(2006)。學生參與社團動機、阻礙因素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以成功大學為例。〔論文發表〕國立成功大學行政業務研究發展計畫案期末報告。臺南市,臺灣。
但昭偉(2001)。生命教育的生命。教育資料集刊,(26),113-130。
何青蓉、丘愛鈴(2010)。服務利他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特色及其挑戰:以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為例。高雄師大學報,(28),1-22。
何福田、吳榮鎮、鄭石岩、孫效智、陳浙雲、邱愛鈴、吳庶深、黃麗花、紀潔芳、劉可得、張淑美(2006)。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心理。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學富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2000)。生命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7),98。
李采霞(2018)。關懷理念的國中社區服務學習方案之行動研究。(系統編號:106NKNU0332039)〔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清偉(2013)。優質公民從服務學習開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94-97。
沈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43-60。
周文祥、磨韻如(2016)。生命教育課程建構歷程與推動經驗分享─以雲林科技大學為例。教育脈動,(3),74-85。
林怡汝(2019)。以經驗學習模式探討服務學習的歷程。(系統編號:107NTHU5395038)〔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阿倫.甘地(2019)。甘地教我的情商課〔李康莉譯〕。天下文化。
林振春(1990)。開放學習的理念與社區服務學習的實踐。社教雙月刊,(97),42-45。
林勝義(2001)。服務學習指導手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勝義(2003)。中等學校服務學習實用手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萬怡(2005)。臺北縣正德國中服務學習課程之探討。(系統編號:093TKU05631003)〔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學校生命教育現況分析。載於林治平(主編),生命教育集思,167-204。宇宙光。
邱信慧(2011)。生命教育教學方案對國中八年級學生生命態度影響之研究。(系統編號:099NTPTC788055)〔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施宜煌、吳佩芬(2018)。讓生命說故事─探思實施幼兒教育生命教育的內涵。經國學報,(34),1-11。
科技部(2019)。科技部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2021年10月15日取自https://law.most.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282&KeyWord=
孫效智(2000a)。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37-48。寰宇。
孫效智(2000b)。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2。寰宇。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融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定位、理念與願景之研究。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之研究計畫(編號:NAER-102-10-A-1-01-02-2-04)。
孫效智(2015)。生命教育核心素養的建構與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1),48-72。
孫智辰、涂靜宜(2011)。服務─學習方案融入社會服務活動的設計與實踐之探究-以活動參與者觀點為例。崇仁學報,(5),35-66。
徐明、林至善(2008)。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127-204。洪葉文化。
徐明、楊昌裕、葉祥洵(2008)。服務學習的歷史發展與教育功能。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57-86。洪葉文化。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
中等學校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
中等學校-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淑美(2001)。國中生的生命教育─從死亡概念與態度論國中階段生死教育之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355-375。
教育部(2003)。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
教育部(2014)。服務學習推動方案。教育部。
教育部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018)。教育部生命教育中程計畫。2019年12月16日取自https://life.edu.tw/zhTW2/node/436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18)。修訂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動方案(103-106年)。2021年03月27日取自https://www.edu.tw/Default.aspx
郭靜晃(2002)。生命教育。揚智文化。
陳金貴、張雪梅(2009),推動服務學習的再省思。師友月刊,(507),8-14。
陳美伶(2004)。生命教育融入英文教學對高中生自尊、自我概念、英語學習動機之影響研究。(系統編號:092NKNU0332014)〔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致宏(2012)。「服務-學習」課程之規劃、執行與反思-以「生命教育」課程為例。關渡通識學刊,(8),39-66。
陳務(2009)。青少年國際志願服務學習對落實生命教育理念之研究。(系統編號:098NKNU5332013)〔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德光(2010)。生命教育與全人教育。幼獅文化。
陳錫琦(2013)。十二年國教生命教育課程概觀與反思。國民教育,53(3),1-6。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載於李遠哲(主編),享受生命-生命教育。1-7。聯經。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雙葉文化。
鈕則誠(2015)。大智教化─生命教育新銓。揚智文化。
馮莉雅(2013)。國中推動服務學習成效與困境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2),44-51。
黃玉(2001)。服務學習公民教育的具體實踐。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12(3),20-42。
黃培鈺(2002)。生命教育通論。新文京。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寰宇。
楊慕慈(2014)。生命教育。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2015)。與自閉症特質同行。衛生福利部。
劉雨家(2013)。應用服務學習方案提升國中學生社區意識之行動研究。(系統編號:101NTNU5732022)〔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劉若蘭、楊昌裕(2008)。服務與學習的連結-反思。載於黃玉(主編),從服務中學習-跨領域服務學習理論與實務,225-276。洪葉文化。
潘淑滿(201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蔡培村、武文瑛(2008)。生命教育:探索與修練。麗文文化。
鄭玉卿(2005)。增進國小學生認知與探索生命能力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6(1),65-94。
鄭仲恩(2016)。席勒(F. Schiller)遊戲理論及其教育美學蘊義之衍釋。(系統編號:104NTNU533200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伃珊(2014)。服務學習實踐生命教育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服務社團為例。(系統編號:102HCHT0189012)〔碩士論文,華梵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實務,37-48。寰宇。
賴兩陽(2011)。志願服務、時間銀行與服務學習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34),428-440。
錢永鎮(1998)。生命教育的實施背景及基本理念。研習資訊,15(4),23-30。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127-149。寰宇。
謝昌達(2012)。生命教育國際志工服務學習方案之研究。(系統編號:100THU00636043)〔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顏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
羅光欣(2018)。山野教育融入生命教育教學對高中生生命態度影響之探討—以南投縣弘明實驗高中為例。(系統編號:106THU00331003)〔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貳、 西文部分

Dewey, J. (196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 Collier Books.
Earl R. Babbie(2015).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2ed. Belmont, CA:Wadsworth.
Fertman, C. I., White, G. P. & White, L. J. (1996). Service learn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Building a culture of service. Columbus. OH: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Fontana, A.& Frey, J.H.(1994).The Art of Science. In N.K. Denzing & Y.S. Lincoln(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Jacoby, B. (1996).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oncept and practice. 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Morton, Keith, and Troppe, Marie (1996). From the Margins to the Mainstream:Campus Compact’s Project on Integrating Service with Academic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15, No. 1, January.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ooperative (1999). Essential Elements of Service-Learning. St. Paul: National Youth Leadership Council.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 S. Rept 101-176; H. Rept 101-893(1989)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Trust Act of 1993, H. Rept 103-155; H. Rept 103-219(1989)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1999). NCES. https://nces.ed.gov/pubsearch/pubsinfo.asp?pubid=1999022
Noddings, N.(1995). Care and moral education, In W. Kohli(Eds.), Critical conversations i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pp.137-148)N. Y. Routledge.
Sigmon, R. (1996). The problem of definition in Service-Learning. In R.Sigmon (Eds.), The Journey to Service-Learning. Washington, D. C.: Council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Wade, R.C. (1997).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an overview. In R. C.
Wade (Ed), Community Service-Learning:a Guide to Including Service in the Public School Curriculum. (pp.19-34)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Wiechman, M. C. (1996). Investigating urban community needs:Service learning from a social justice perspective.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 28(2), 224-23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