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97.10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耀輝
作者(英文):Yao-Hui Wang
論文名稱:臺東縣消防人員體適能分析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n analysis study of firefighters’ physical fitness in Taitung County
指導教授:楊昌斌
指導教授(英文):Chung-Bing Yang
口試委員:曹德弘
黃智能
口試委員(英文):Te-Hung Tsao
Chih-Neng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學號:610889508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關鍵詞:消防體適能體能訓練
關鍵詞(英文):firefightersphysical fitnessphysical training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在分析臺東及關山大隊所屬消防人員,不同年齡及不同大隊體適能現況與國民體能常模分析比較,並對消防人員之職務、吸煙習慣及運動行為等項目體適能現況進行分析比較,實施參與問卷調查及體適能檢測126人,蒐集有效問卷123人,無效問卷3人,有效回收率97.61%。此外,關山分隊進行體能訓練介入採立意抽樣10人為實驗組,由關山大隊所屬分隊10人為控制組,實驗組8週體能訓練介入後再與控制組進行體適能檢測,依檢測成績進行分析比較體適能差異情形。
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相依樣本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方法計算,發現不同年齡男性消防人員的BMI在20-24歲組低於30-34歲組、40-44歲組、55-59歲組三組且達顯著差異;25-29歲組低於40-44歲組且達顯著差異;肌耐力方面20-24歲組高於45-49歲組且達顯著差異;爆發力方面25-29歲組和35-39歲組高於40-44歲組且達顯著差異;體脂肪率方面20-24歲組低於40-44歲組、55-59歲組二組且達顯著差異;25-29歲組低於30-34歲組、40-44歲組二組且達顯著差異。消防人員體適能與國民體能常模比較,在肌耐力與心肺指數優於一般民眾。
不同職務消防人員體適能比較,研究發現隊員組在BMI、肌耐力、體脂肪率優於主管組且達顯著差異,觀察發現職務非影響體適能優劣主因,年齡亦是扮演影響體適能重要因素。在運動習慣方面,有運動習慣體適能在柔軟度、肌耐力、爆發力及體脂肪率優於無運動習慣且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實施8週體能訓練介入後在BMI、肌耐力、心肺指數、體脂肪率成績均較前測進步且達顯著差異;實驗組在肌耐力及心肺指數優於控制組且達顯著差異。
消防人員體適能應優於一般民眾始能應付多元繁重的消防工作,消防單位如能編排適合轄區特性的體能訓練並配合適當飲食規劃,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利於維持良好體適能,以提升工作與生活品質。
On the basis of firefighters in different working positions, smoking rates, and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s, this study aimed to disco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refighters’ physical fitness in different ages between firefighters in Taitung Fire Corps, GuanShan Fire Branch, and the national area.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123, and the response rate was 97.61%. Moreover, GuanShan Fire Branch proceed with physical training by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l responsel group had 10 person respectively. After 8 weeks of training,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data of their physical fitness performanc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with National Physical Fitness Model.
In this surve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Paired Sample T-Test, and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were used to analyze data.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Young male firefighters had significant in BMI, power,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compared with older male firefighters. Furthermore, comparing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firefighters with the national norm, the muscle endurance and cardiorespiratory index were better than the general public.
Base on Data of BMI, muscular endurance,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the performances of physical fitness of crew members were mostly better than the captains. Therefore, the survey showed age wa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physical fitness. Firefighters with having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s present noticeable and positive effect on flexibility, power, muscular endurance, and body fat percentage. After 8 weeks of physical training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MI, muscle endurance, cardiorespiratory index, and body fat rate scores improved and reach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test. Furthermo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i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ling group in the cardiopulmonary index and muscular enduranc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firefighters should be better than the general public in order to cope with diverse and heavy firefighting tasks. If the firefighting unit can arrange suitable physical training for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operate with appropriate diet plann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r exercise habits will not only maintain physical fitness but also improve work and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firefighters,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training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消防工作特性 5
第二節 消防人員相關訓練之研究 7
第三節 體適能之影響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3
第三節 研究步驟程序 2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25
第五節 研究工具 25
第六節 資料處理 34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5
第一節 受測者基本資料分析 35
第二節 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 39
第三節 職務與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 72
第四節 吸煙習慣與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 77
第五節 運動行為與體適能檢測結果分析 80
第六節 8週體能訓練介入結果分析 86
第七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9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1
王百川(2005)。保護脊柱的主角-核心肌群。國民體育季刊,34(3),60-65。
王敏男(2000)。國小體育課程與教學。時岱印刷公司。
王維進、林宜君 (2012)。建構消防人員所應具備專業知識技能之指標--以宜蘭縣基層消防人員為例。蘭陽學報,11,1-14。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漢文書局。
方進隆(1996)。體適能與全人健康。中華體育,9(3),62-69。
方進隆(2006)。體適能促進之社區介入實務經驗。學校體育,94,81-89。
方進隆(2016)。運動、體適能與健康。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第三版(1-15)。華格那企業社。
方進隆(2019)。運動處方第二版。華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白映俞(2021年3月5日)。減重時,也要注意體脂率。https://www.careonline. com.tw/2021/03/body-fat-percentage%20calculator.html
田英俊(2018年7月)。何謂骨質疏鬆。高醫醫訊38卷2期。取自http://www.kmuh. org.tw/www/kmcj/data/10707/4.htm
內政部消防署統計資料(2017年12月14日)。法規動態-「消防人員常年訓練實施規定」。取自https://www.nfa.gov.tw/pro/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115&article_id=7627
內部消防署消防署109消防白皮書(2020年12月)。108年底全國消防機關全國消防機關員額統計表。取自https://ebook.nfa.gov.tw/whitepaper/109/mobile/index.html
全國消規資料庫(2018年5月24日)。國民體適能檢測實施辦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20013
江明達(2019)。六週高強度間歇訓練對國中生在身體組成與心肺適能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谷歌YouTube服務條款(2019年12月10日)。常見的版權問題-何謂公版資源。取自https://support.google.com/youtube/answer/2797449?hl=zh-Hant#zippy=%2C%E4%BD%95%E8%AC%82%E5%85%AC%E7%89%88%E8%B3%87%E6%BA%90
余鑑紘、方進隆 (2002)。PACER測驗和最大攝氧量相關之研究。體育學報,33,33-42。
李勝雄(1998)。運動課程理論導。必中出版社。
李明和(2011)。影響消防人員睡眠品質之相關因子及解決失眠之對應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詩敏(無日期)。颱風生成大遲到一遇到台灣就轉彎史上罕見異象、歷年慘重災情一次解密。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topic.udn.com/event/typhoondelay2020
杜光玉、藍金香、張宗昌、蔡輝炯(2008)重控制的能量平衡原則--運動耗能與飲食控制。嶺東體本暨休閒學刊,6,111-122。
吳臺二(2002)。養兵千日用在千日。消防月刊,1,61-68。
吳臺二、吳斯茜(2004)。以專項體能為基礎之消防技能認知研究。警學叢刊,34(5),229-238。
卓俊辰(2016)。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第三版)。臺中:華格那企業社。
林正常(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教育部。
林宏泰(2007)。嘉義市不同年齡層之警察人員體適能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嘉義市。
林啟川、莊林貴、周麗卿、許義章、張秋煉 (2001)。運動與健康體適能。北體學報,9,243-254。doi: 10.6167/TPEC/2001.9.21
林晉榮(2002)。體適能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52-59。
林貴福(1998)。認識健康體能。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林瑞馳(2015)。肌力訓練及營養教育介入對高中生體脂肪改變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台中市。
邱文豐、黃耀輝、湯文烈(2009)。我國救災人員因公身心傷病及成因之調查研究。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專學報,4(6),61-86。
洪良健(2009)。消防人員休閒參與和工作壓力之相關性研究-以臺北縣消防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姜泰安、陳文刊、吳佩芬(2015)。消防人員肌肉骨骼傷害調查-以屏東縣為例。華醫學報,42,15-24。
許倍芳(2016)。TABATA 多媒體教材對高職生的健康體適能效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吳鳳科技大學。嘉義縣。
陳世勳、鄧子正(2001)。消防人員工作滿意度評估內涵分析。中央警察大學災害防救會報,2,159-200。
陳琮文、 劉峯銘、 許雅晴 、黃健皓(2016)。消防機關領導風格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領導成員交換關係(LMX)為中介變項。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8,149 - 159。
陳志誠、成和正(2015)。高強度間歇訓練對心肺適能及健康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9(2),137-144。
陳勇、陳晶(2008)。核心穩定性訓練的研究綜述。宜春學院學報,30(4),108-109。
陳定雄、曾媚美、謝志君(2000)。健康體適能。華格那企業。
康永明(2012)。新竹市消防人員體適能及規律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莊政達(2017)。探討體脂肪率在不同年齡層與骨質密度之相關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新竹市。
教育部體育署體(2006-2015)。教育部體育署體網站。體適能指導-體重控制。取自https://www.fitness.org.tw/direct05.php。
教育部體育署體(2006-2015)。教育部體育署體網站。體適能指導定義及重要性。取自https://www.fitness.org.tw/direct01.php。
教育部體育署體(2006-2015)。教育部體育署體網站。體適能常模-立定跳遠。取自https://www.fitness.org.tw/model06.php
教育部體育署(2011年12月)。100年國民體能檢測資料統計分析。取自https://www.sa.gov.tw/Resource/Other/f1387422075833.pdf
黃平山(1996)。運動處方。陳啟明編。運動醫學與科學初版(141-148)。金名。
曾舟君(2007)。消防人員工作特質、風險知覺、工作壓力與休閒需求之研究-
以臺中縣消防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曾柏穎(2015)。超音波導波應用於骨頭材料性質之量測與反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楊雅如(2014)。飲食控制配合運動訓練對空手道選手身體組成與運動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靳建輝(2003)。警察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及其對策。遼寧警專學報,6,53-58。
葉柏翰(2014)。創傷後壓力症群傾向、職場疲勞及生涯承諾之研究:以高雄市消防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科技應用大學,高雄市。
楊昆陵(2001)。消防人員之壓力管理。消防月刊,2, 72-79。
蔡秀華(2016)。心肺適能。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第三版(2-1-15)。臺中:華格那企業社。
廖昱眾(2009)。台東縣消防人員工作壓力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廖奕翔(2021)。消防人員從事消防工作、工作壓力與體能訓練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無日期)。骨質密度檢查。取自http://www1.wanfang.gov.tw/I000/ data_content-9.htm
臺東縣政府縣政統計資訊網(2019年9月16日)。108年統計年報-人口(統計表)。取自
https://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News7.aspx?n=D6923023CD508744&sms=25C5947ECD01B1AF&CategoryParentSN=34026
臺東縣政府縣政統計資訊網(2019年9月16日)。108年統計年報-土地(提要)。取自https://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News7.aspx?n=D6923023CD508744&sms=25C5947ECD01B1AF&CategoryParentSN=34026
監察調查處 (2020年5月8日)。監察院調查消防人員之設備採購、人力、指揮系統及救災訓練之落實案。監察院電子報第133期。取自https://multimedia.cy.gov. tw/Epaper_Content.aspx?es=32&n=531&s=17599
鄭嘉文(2018)。零時體育介入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績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縣。
盧俊宏(2003)。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60-73。
Goodman, E., Park, P. (2012)。頂尖運動員都在偷練的核心基礎運動(閻惠群譯)。大是文化 (無原著出版年) 。
謝佩紋(2012)。吸煙對台灣男性骨質密度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元培科技大學,新竹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1月3日)。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333&pid=882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2018年1月24日)。代謝及體重管理門診-我需要減重嗎?體脂肪率。取自https://www.shh.org.tw/page/HealthDetail.aspx?deptCode=93BD &seqNo=2018012418514899406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11月2日)。身體活動簡易自我評量表(適用於15~69歲年齡層)。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71&pid=977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8年11月27日)。沒時間運動通勤動次動」 4成6民眾動不夠 9/21快閃活動邀您開始樂動人生。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新聞107年。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405&pid=955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年9月26日)。健康體能。取自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333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年8月31日)。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按性別及年齡。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1720-7372-113.html
戴大為(2019)。花蓮地區警察體適能分析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戴良全(2003)。運動與糖尿病。中華體育季刊,17(3),61-69。
謝鎮偉(2020)。漸進式中等強度間歇訓練對心肺耐力、衝刺能力及爆發力之應用:以大專院校公開組男子橄欖球選手為例。運動研究,29(2),27-38。
(此全文20241019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