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19.21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蕭惠心
論文名稱:臺灣票據交換及存款不足退票數額與景氣關聯性之探討
論文名稱(英文):The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aiwan's Business Cycles and the Amounts of Check Clearing and Bounced Checks for Insufficient Fund
指導教授:蕭朝興
指導教授(英文):Chao-Shin Chiao
口試委員:池祥萱
管文麒
口試委員(英文):Hsiang-Hsuan Chih
Wen-Chi Ku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學號:610930508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4
關鍵詞:景氣循環票據交換存款不足退票領先指標落後指標
關鍵詞(英文):business cyclecheck clearing and bounced checksinsufficient deposit refundleading indicatorlagging indicator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依據中央銀行統計處發佈之票據交換及存款不足退票數額,資料選取自199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共 360 個月,比對國發會編列之景氣循環指標與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加權股價為基礎之高峰、谷底基準日之領先落後關係,研究結論有四點:第一、國內退票張數比率是景氣先行者,在景氣大盤高峰及谷底均為領先指標,高峰領先月數大於谷底領先月數。第二、國內票據交換張數為市場飽和者,在景氣大盤高峰期間均領先景氣大盤,谷底期間均落後景氣大盤。第三、國內退票金額比率是景氣成長者,在景氣大盤谷底均為領先指標,可作為預先研判之重要依據。第四、差異百分比在景氣峰谷期間票據交換張數及金額波動幅度不大,在景氣峰谷期間退票張數比率及國內退票金額比率波動幅度大。另本研究也利用股市大盤基準日為基期進行分析,結果和前述大致相同;在景氣大盤之峰谷平均值統計分析中,結果也與前述結論相符,顯示本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lead-lag relations of the amounts of check clearing and bounced checks for insufficient fund from January 1991 to December 2020 (totaling 360 months) over Taiwan’s business cycles. The data of the amounts of check clearing and bounced checks for insufficient fund come from the Central Bank of Statistics, while Taiwan’s business cycles are proxied by the index compiled by National Development Council and the Taiwan weighted stock index compiled by Taiwan Economic Journal. Four conclusions are derived as follows. First, the ratio of domestic refunds leads the business cycles. Second, the number of domestic bill exchanges is market saturated, and leads (lags) the business cycles over boom (bottom) periods. Third, the domestic refund ratio is a leading indicator over the bottom periods of the business cycles. Fourth, the difference percentage fluctuates little in the number and amount of bills exchanged over the peak and bottom periods. By contrast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tickets refunded over the peak and bottom periods and the ratio of domestic refund amount fluctuate much.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票據相關的定義及演進 9
第二節 景氣循環影響因素探討 15
第三節 票據交換相關文獻探討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資料 26
第三節 研究步驟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1
第一節 以景氣循環基準日為基期之分析結果 41
第二節 以股市大盤基準日為基期之分析結果 61
第三節 景氣循環與股市大盤平均值比較分析 80
第四節 研究彙整表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5
參考文獻 97
附 錄 101
附錄一 2005~2021年支票戶統計數 101
附錄二 2013~2019年全部企業家數 102
附錄三 歷年經濟成長率及重大事件表 103
中文文獻
王駿翰(2014)。票據規範制度繼受與實踐。輔仁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伍忠賢(2017)。圖解金融科技與數位銀行,五南出版社,頁70-73。
吳双旺(2020)。銀行對企業放款與台灣景氣循環關聯性之實證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花蓮縣。
吳涵雯(2002)。景氣變動對營運資金管理之影響及相關議題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南市。
林佩貞(2020)。臺灣景氣循環與信用卡業務關聯性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林寶安(2002)。臺灣消費金融的演變及其社會經濟意義。臺灣社會學刊,第27期,頁107-162。
林寶安(2007)。戰後臺灣期票信用的發展及其社會經濟意義的探討。臺灣社會學刊,第39期,頁159-195。
胡碧琇(2008)。傳統支付工具與電子票據比較之研究-以臺灣票據交換所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孫丕垣(2000)。企業信用風險與國家貨幣風險之關係。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建隆(1998)。退票率與總體變數間關係之實證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張齡心(2015)。退票率與經濟景氣指標之分析。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佳琳(2016)。總體經濟、銀行特性及支票存款對銀行逾放比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貽男(1980)。票據犯罪問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熙文(2008)。影響臺灣退票率因素之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碧珍(2016)。臺灣景氣循環與房地產銷售關聯性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花蓮縣。
曾雅琪(2020)。影響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意願之研究-以電子支付為例。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桃園市。
湯政憲(2017)。臺灣景氣循環與建築材料銷售關聯性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花蓮縣。
程偉庭(2009)。貨幣搜尋模型考慮空頭支票時的影響。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上祐(2018)。中小企業採用銀行網路服務互動因素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昱程(2004)。臺灣票信管理制度的改革與檢討。臺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五輯第三期,頁159-175。
楊家豪(2018)。台灣地區銀行業授信行為與景氣循環的關係。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金融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葉金江(1998)。退票率與經濟景氣之關係-影響退票率因素之實證研究。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十一期,頁78-85。
葉容(2017)。經濟成長、通貨膨脹與就業率之實證研究-多變量門檻模型。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詹方冠(2003)。景氣指標理論與應用。行政院經建會經研處報告。
廖士豪(2020)。台灣景氣循環與全體銀行放款餘額關聯性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花蓮縣。
潘維大(2000)。票據法。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蔡佩珊(2014)。景氣對策信號分數與股價指數關係。 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佩容(2012)。股票市場流動性與臺灣景氣循環之關聯。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蔡明慧(2009)。信用價差、退票率與景氣循環之間互動關係之研究。私立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謝凌立(2016)。從現金支付到行動支付—以PPM理論探討臺灣消費者支付方式轉換意圖。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英文文獻
Burns, A. and W. Mitchell(1946), 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USA.
Juglar, C. (1862), Des crises cornmerciales et de leur retour periodique en France, en Angleterre et aux Etats-Unis, Paris: Guillaurnin et Cie, Second Edition.
Kitchin, J.(1923), Cycles and trends in economic factor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1) , 10-16.
Kondratieff, N.D.(1935), The long waves in economic life, Review of Economic Statistics, 17(6) , 105-115.
Kuznets, S.(1940), Schumpeter's business cycl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0(2) , 257-271.

網站部份
中央銀行統計資料資料庫https://cpx.cbc.gov.tw/Tree/TreeSelect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s://www.stat.gov.tw/np.asp?ctNode=3617&mp=4
臺灣票據交換所網站http://www.twnch.org.tw/
臺灣經濟新報 TEJ 資料庫http://www.tej.com.tw/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G0380028
國家發展委員會https://www.ndc.gov.tw/Default.aspx
華藝文獻相似度檢測服務 http://www.airitiplagchecker.com/Member/Index
(此全文20270124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