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中文部分 巴懿(2021)。探究沉浸式民族語言教學幼兒園教學的現狀與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部(2019)。文化基本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151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群學。 王前龍(2017)。從原住民族自決與民 族學校之法律定位展望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方向。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2),39-58。 王素芸(2009)。協同教學的意義、特質與類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55-80。 王雅玄(2008)。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33-68。 王韻茹、吳佳樺(2017)。幼兒園協同教師交融記憶系統與合作類型的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07-113。 牟嘉瑩、楊子嫻(2016)。點亮教育的「心」燈火-偏鄉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4-6。 行政院(2018)。原住民族基本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03 何欣姿(2007)。公立幼稚園教師在合作教學上之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致遠管理學院學報,2,29-56。 何俊青(2017)。偏鄉教育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5-19。 吳天泰(1994)。師院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調適。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文建會。 吳如明(2014)。油菜花的春天。秀威資訊。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 吳清山、林天佑(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6,83。 李姿穎(2017)。協同教學歷程與反思。師友月刊,599,70-74。 李美枝、許正聖(1995)。從臺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 -182。 李萍娜(2021)。漢人與原住民教師對部落原住民幼兒互動之參與結構。兒童與教育研究,6,1-40。 李萍娜、林聖曦(2013)。當原住民與漢人在教室相遇:不同族群背景的教師與幼兒在教室之言談。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4),165-195。 杜正勝(2005)。傳統文化傳承的辯證。原教界-原住民教育情報誌,4,4-5。 沈育葶(2008)。原住民學校中之漢籍教師的教師角色認同及角色期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周大鳴(2008)。動盪中的客家族群與族群意識:粵東地區潮客村落的比較研究,載於吳天泰(主編)。族群與社會。五南。 周怡萱(2003)。協同教學中的危機與轉機—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幼教資訊,157,23-29。 周宣辰(2016)。沈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之回顧與前瞻。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9),25-30。 周梅雀(2011)。原住民族語文化在地化教育之實踐:以一所排灣族部落托育班浸潤式教學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4,73-117。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學辭典。貓頭鷹。 林育瑋(2015)。幼兒園教室中的雙人舞--談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幼兒教育,317,4-19。 林俊成(2014)。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之爭議及改善途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8),49-54。 林俊瑩(2012)。班級族群組成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3(1),93-119。 林俊瑩、陳成宏、黃章健(2014)。班級族群組成與學生心理幸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2),61-86。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2021)。110年8月人口統計各式列表。取自https://ca.hl.gov.tw/List/52a6dfc9d0cf425488e22f947be8827a 侯香如、張弘勳(2018)。台南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學校行政,116,81-109。 段慧瑩(2007)。幼托整合政策對教保人員資格與證照影響之探討。研習資訊,24(3),23-29。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 原住民族委員會編著(2021)。109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原住民族委員會。 高傳正(2009)。幼稚園實施原住民教育初探-以台北縣與花蓮縣幼稚園實施原住民教育現況。教育與多元文化期刊,1,95-140。 高誼婷(2006)。1+1>2∼談幼稚園教師間的協同教學。國教世紀,206,49-56。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美華、簡瑞良(2019)。從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探討情意教學實施方向與建議。雲嘉特教期刊,29,17-24。 張美麗(1993)。影響幼教老師工作滿意之因素探討。幼兒教育年刊,6,69-94。 張素貞(2015)。原住民幼教師身分認同之探尋。教育實踐與研究,28(1),61-98。 教育部(2017a)。教保服務人員任用條例。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1 教育部(2017b)。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 教育部(2021a)。原住民族教育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7 教育部(2021b)。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542 梁有章(2018)。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復振之實施-以春天國小幼兒園沈浸式族語教學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5),193-201。 莊秀貞(1977)。協同教學法與教學團。今日教育,32,49-53。 莊媚婷、蘇育令(2016)。公立教保員在權力關係中之衝突事件與調適方法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6,61-82。 許添明、葉珍玲(2015)。城鄉學生學習落差現況、成因及政策建議。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6(2),63-91。 郭李宗文(2013)。臺灣原住民族幼兒教育議題與發展之探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1),169-200。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洪葉。 陳定銘、徐郁雯、彭蕙妤、黃勤真(2020)。客家與平地原住民族複合行政區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為例。思與言,58(2),167-227。 陳俐君(2019)。偏鄉幼兒園教師兼任行政一職的困境-偏鄉教師的行動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9),100-105。 陳俐君、趙啟傑(2019)。臺東縣偏鄉附設幼兒園課程變革的困境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4),139-144。 陳盈宏、葉川榮(2018)。我國離島地區國民教育階段教育發展現況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10(1),99-120。 陳珮蓉(1998)。幼稚園初任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研究—以兩個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國強(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恩楷。 陳淑芳(2006)。原住民幼兒教與學的相關議題探討。原教界-原住民教育情報誌,17,6-7。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曾華源、李仰慈(2010)。族群和諧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0,17-33。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生智文化。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黃玉娟、杜華綠(2004)。協同教學之探究。國教世紀,211,13-26。 黃冠盈(2001)。從文化差異面向探討原住民國中新生之學校適應—以三位泰雅族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黃振豊(2017)。透過磨課師優化偏鄉教育。教育研究學報,51(2),71-94。 黃素琴、魏宗明、林以凱(2012)。南投縣國幼班原住民幼兒校園適應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9),6-26。 楊淑惠(2020)。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與園主任搭班的困境及解決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1),122-128。 楊逸飛(2014)。「教保」應合作,協力爭取專業地位及合理報酬。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475 劉文琪、張嘉育(2010)。臺北縣公立幼稚園協同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中華民國學校行政雙月刊,68,152-168。 劉宜興、劉豫鳳(2016)。高等教育協同教學模式之探究以芬蘭坦佩雷大學幼教學程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7(1),33-66。 劉鎮寧(2019)。偏鄉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與政策評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9,1-6。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蔡奇芳(2020)。不同地區是否有差異?國民教育幼兒班實施在地文化課程之現況。幼兒教育年刊,31,119-137。 蔡梨萍(2008)。幼稚園鄉土教育融入主題教學之課程設計-以「古早味」主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0。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0/60-16.htm 鄭玉玲、練雅婷(2003)。兩個女人的故事。載於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心理。 鄭燿男(2009)。臺灣原住民小學教職員之組織公民行為:不同族群的社會交換效果。教育學刊,33,159-201。 賴玉粉(1996)。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賴威廷(2017)。論我國偏遠地區學校經營之困境-以學校行政人員觀點。學校行政,110,118-139。 閻建政、衛萬里(2011)。組織溝通要素對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之影響。設計學報,16(2),61-85。 謝百亮(2014)。原住民幼兒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會資本、家長教養態度與其學習表現之關係—結構方程之分析模式。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0,129-167。 簡珠紅(2000)。協同教學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198/ 顏卉青(2019)。教保服務人員兼任行政之壓力與解決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134-139。 魏士欽(2016)。從創新經營談偏鄉學校的發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2),59-62。 魏美惠、謝濰潞(2015)。幼托整合下公立幼兒園教保員角色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5,1-32。 嚴珊珊(2018)。不同族群的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二、英文部分 Alleyne, A. (2005). Invisible injuries and silent witnesses: The shadow of racial oppression in workplace contexts. Psychodynamic Practice. 11 (3), 283-299. Atalan, E. D. , Akgül, G. & Güney, K. N. (2021). Ethnic-based cyberbullying: The role of adolescents' and their peers'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nts. Turk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10(2), 139-156. Berdahl, J. L., & Min, J. A. (2012). Prescriptive stereotypes and workplace consequences for East Asians in North America.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8(2), 141-152. Bronson, C. E., & Dentith, A. M. (2014). Partner teaching – A promising model. Education, 134(4), 506-520. Buckley, F. J. (1999). Team Teaching: What, Why, and How? SAGE. Gist, C. D. (2018). Moving teachers of color from the margin to the center: Analyzing teacher testimonies of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he Urban Review, 50 (4), 517-538. Goldsmith, P. A. (2004). Schools’ racial mix, students’ optimism, and the black-white and Latino- white achievement gap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7, 121-147. Mushonga, D. R., & Henneberger, A. K. (2019). Why peer processes matter: Promoting healthy youth development across contexts through 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School Social Work Journal, 44(1), 24-42. Paredes, E., Hernandez, E., Herrera, A., & Tonyan, H. (2020). Putting the “family” in family child care: The alignment between familismo (familism) and family child care providers’ descriptions of their work.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52, 74-85. Parekh, B.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Macmillan Press. Pugach, M. C., & Winn, J. A. (2011). Research on co-teaching and teaming 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induction.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Leadership, 24(1), 36-46. Saft, E. W., & Pianta, R. C. (200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 Effects of child age, gender, and ethnicity of teachers and childre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 125-141. Smith, A. D.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ed, reconstructed? In M. Ringrose and A. Lerner (eds), Reimaging the N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lder, D. A. (1986). Social categor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creation and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bias.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Academic Press. Yu, H. M. (2020). Understanding race and racism among immigrant children: Insights into anti-bias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48(5), 537-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