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6.34.14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范雅淳
作者(英文):Ya-Chun Fan
論文名稱:部落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Team Teaching Ideas and Implementations of Preschool Educators in Indigenous Tribes
指導教授:林俊瑩
指導教授(英文):Chunn-Ying Lin
口試委員:高傳正
陳慧華
口試委員(英文):Chuan-Cheng Kao
Hui-Hua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幼兒教育學系
學號:610985502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5
關鍵詞:協同教學教保服務人員部落幼兒園
關鍵詞(英文):Preschool EducatorTeam TeachingTribe Preschool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2
  • 收藏收藏:0
目前台灣大部分的學齡前機構,每班級編制兩名至三名教保服務人員,照顧30名以下的學齡前幼兒。透過協同教學模式,促使班級中的學齡前幼兒發揮更好的學習潛能並受到較佳的保育照顧。不論從法規教育、保育、安全各個面向來看,協同教學應對幼兒的發展與學習是有利的。但事實上在幼兒教育現場,關於協同教學的困擾與紛爭,卻一直是層出不窮。在現今多元文化意識提升的社會中,諸多法規與政策促成下,幼兒教育職場越來越多多元族群的教保服務人員投入,在部落幼兒園內的協同教學是否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值得進一步探究。本研究旨在以花蓮縣部落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的觀點,探討部落幼兒園協同教學的理念實踐效益與侷限。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取向,以半結構式訪談,針對部落教保服務人員、幼兒教育專家學者做為研究對象。透過多面向的觀點進行資料整合歸納,並描繪出部落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理念實踐的現況。研究結果發現部落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理念的實踐,教保服務人員能各展所長使文化課程多元豐富、也能相互分享增進教學知能、透過分工合作方式來減輕工作負擔。當地或資深人員能居中協助協同人員適應部落文化,經由時間的淬煉對於族群文化有更深一層的認同與感觸。此外,在研究中也發現了不少協同問題,包含教保服務人員心態消極、部落教學知能不足、教育資源匱乏、師資流動頻繁、行政壓力龐大、甚至有職務階層被劃分的感受以及教保服務人員與部落家長間有文化隔閡的情形發生,但教保服務人員可以採良善的心態與行動進行真誠的溝通、善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園務工作,以及部落教保服務人員齊心積極參與部落相關增能研習、對於部落幼兒付諸認同關懷的行動拉近親師生三方的情感,建立了良好的部落家園合作氛圍。文末,分別對教保服務人員及政策層面提出些許建議以供參考。
Currently most preschools in Taiwan have two to three preschool educators per classroom to care for up to 30 preschool children. By using a team model, preschool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 develop their learning potential and receive better care. Team teaching sh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terms of regulations teaching, care, and safety.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many problems and disputes about team teaching in the educational site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an increasingly multicultural society, with many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 growing number of multiracial preschool educators have joined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workplace. Whether team teaching in tribal preschools makes a difference deserv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team teaching in tribal preschool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ribal preschool educators in Hualien County.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rien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targeting tribal preschool educator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xperts, and scholars. Through a multidimensional viewpoint, the data are integrat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practice of team teaching among tribal preschool educators is depict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implementing team teaching among tribal preschool educators can enrich the cultural curriculum by utilizing their strengths, sharing their knowledge, and reducing the workload through cooperation. Local or experienced educators can assist the collaborators in adapting to the tribal culture and gaining a stronger sense of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mmunity culture. In addition, many team problems were found, including the negative ment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ors, the lack of teaching knowledge in the tribe, the lack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e frequent turnover of teachers, and the enormous administrative pressure. There is even a sense of hierarchical division of duties and a cultural divide between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and the tribal parents. However, the preschool educators can communicate sincerely with kindness and action and use the cooperation to accomplish the work at the school. The tribal preschool educators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tribal-related training, and show their recognition and care for the tribal children, which brings the paren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closer and established a friendly atmosphere of cooperation. This study also proposes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and the policy level, respectivel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協同教學的意涵與影響 7
第二節 族群的互動關係 11
第三節 部落幼兒園的相關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程序 2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27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 2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1
第一節 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效益 31
第二節 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的理念與實踐侷限 38
第三節 教保服務人員面對協同教學侷限的因應策略 50
第五章 結論 5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1
參考文獻 6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73
附錄二 教保服務人員訪談大綱 74
附錄三 幼教專家學者訪談大綱 75
一、中文部分
巴懿(2021)。探究沉浸式民族語言教學幼兒園教學的現狀與困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文化部(2019)。文化基本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151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群學。
王前龍(2017)。從原住民族自決與民 族學校之法律定位展望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方向。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2),39-58。
王素芸(2009)。協同教學的意義、特質與類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55-80。
王雅玄(2008)。進入情境與歷史:台灣原住民教師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33-68。
王韻茹、吳佳樺(2017)。幼兒園協同教師交融記憶系統與合作類型的關係。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107-113。
牟嘉瑩、楊子嫻(2016)。點亮教育的「心」燈火-偏鄉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2),4-6。
行政院(2018)。原住民族基本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130003
何欣姿(2007)。公立幼稚園教師在合作教學上之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致遠管理學院學報,2,29-56。
何俊青(2017)。偏鄉教育的迷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5-19。
吳天泰(1994)。師院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調適。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文建會。
吳如明(2014)。油菜花的春天。秀威資訊。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
吳清山、林天佑(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6,83。
李姿穎(2017)。協同教學歷程與反思。師友月刊,599,70-74。
李美枝、許正聖(1995)。從臺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 -182。
李萍娜(2021)。漢人與原住民教師對部落原住民幼兒互動之參與結構。兒童與教育研究,6,1-40。
李萍娜、林聖曦(2013)。當原住民與漢人在教室相遇:不同族群背景的教師與幼兒在教室之言談。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4),165-195。
杜正勝(2005)。傳統文化傳承的辯證。原教界-原住民教育情報誌,4,4-5。
沈育葶(2008)。原住民學校中之漢籍教師的教師角色認同及角色期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周大鳴(2008)。動盪中的客家族群與族群意識:粵東地區潮客村落的比較研究,載於吳天泰(主編)。族群與社會。五南。
周怡萱(2003)。協同教學中的危機與轉機—為幼兒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園。幼教資訊,157,23-29。
周宣辰(2016)。沈浸式族語教學幼兒園計畫之回顧與前瞻。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9),25-30。
周梅雀(2011)。原住民族語文化在地化教育之實踐:以一所排灣族部落托育班浸潤式教學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4,73-117。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學辭典。貓頭鷹。
林育瑋(2015)。幼兒園教室中的雙人舞--談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之理論與實務。幼兒教育,317,4-19。
林俊成(2014)。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之爭議及改善途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8),49-54。
林俊瑩(2012)。班級族群組成對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3(1),93-119。
林俊瑩、陳成宏、黃章健(2014)。班級族群組成與學生心理幸福。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2),61-86。
花蓮縣政府民政處(2021)。110年8月人口統計各式列表。取自https://ca.hl.gov.tw/List/52a6dfc9d0cf425488e22f947be8827a
侯香如、張弘勳(2018)。台南市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學校行政,116,81-109。
段慧瑩(2007)。幼托整合政策對教保人員資格與證照影響之探討。研習資訊,24(3),23-29。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
原住民族委員會編著(2021)。109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原住民族委員會。
高傳正(2009)。幼稚園實施原住民教育初探-以台北縣與花蓮縣幼稚園實施原住民教育現況。教育與多元文化期刊,1,95-140。
高誼婷(2006)。1+1>2∼談幼稚園教師間的協同教學。國教世紀,206,49-56。
張春興(200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東華。
張美華、簡瑞良(2019)。從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探討情意教學實施方向與建議。雲嘉特教期刊,29,17-24。
張美麗(1993)。影響幼教老師工作滿意之因素探討。幼兒教育年刊,6,69-94。
張素貞(2015)。原住民幼教師身分認同之探尋。教育實踐與研究,28(1),61-98。
教育部(2017a)。教保服務人員任用條例。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1
教育部(2017b)。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教育部。
教育部(2021a)。原住民族教育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37
教育部(2021b)。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542
梁有章(2018)。臺灣原住民族語言復振之實施-以春天國小幼兒園沈浸式族語教學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5),193-201。
莊秀貞(1977)。協同教學法與教學團。今日教育,32,49-53。
莊媚婷、蘇育令(2016)。公立教保員在權力關係中之衝突事件與調適方法探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6,61-82。
許添明、葉珍玲(2015)。城鄉學生學習落差現況、成因及政策建議。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6(2),63-91。
郭李宗文(2013)。臺灣原住民族幼兒教育議題與發展之探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6(1),169-200。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洪葉。
陳定銘、徐郁雯、彭蕙妤、黃勤真(2020)。客家與平地原住民族複合行政區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以苗栗縣南庄鄉為例。思與言,58(2),167-227。
陳俐君(2019)。偏鄉幼兒園教師兼任行政一職的困境-偏鄉教師的行動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9),100-105。
陳俐君、趙啟傑(2019)。臺東縣偏鄉附設幼兒園課程變革的困境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4),139-144。
陳盈宏、葉川榮(2018)。我國離島地區國民教育階段教育發展現況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10(1),99-120。
陳珮蓉(1998)。幼稚園初任教師專業成長歷程之研究—以兩個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國強(2002)。文化人類學辭典。恩楷。
陳淑芳(2006)。原住民幼兒教與學的相關議題探討。原教界-原住民教育情報誌,17,6-7。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曾華源、李仰慈(2010)。族群和諧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0,17-33。
曾慶豹(1998)。哈伯瑪斯。生智文化。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黃玉娟、杜華綠(2004)。協同教學之探究。國教世紀,211,13-26。
黃冠盈(2001)。從文化差異面向探討原住民國中新生之學校適應—以三位泰雅族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黃振豊(2017)。透過磨課師優化偏鄉教育。教育研究學報,51(2),71-94。
黃素琴、魏宗明、林以凱(2012)。南投縣國幼班原住民幼兒校園適應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9),6-26。
楊淑惠(2020)。國小附設幼兒園教師與園主任搭班的困境及解決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1),122-128。
楊逸飛(2014)。「教保」應合作,協力爭取專業地位及合理報酬。取自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1475
劉文琪、張嘉育(2010)。臺北縣公立幼稚園協同教學實施現況之研究。中華民國學校行政雙月刊,68,152-168。
劉宜興、劉豫鳳(2016)。高等教育協同教學模式之探究以芬蘭坦佩雷大學幼教學程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7(1),33-66。
劉鎮寧(2019)。偏鄉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與政策評析。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9,1-6。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台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6,109-144。
蔡奇芳(2020)。不同地區是否有差異?國民教育幼兒班實施在地文化課程之現況。幼兒教育年刊,31,119-137。
蔡梨萍(2008)。幼稚園鄉土教育融入主題教學之課程設計-以「古早味」主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60。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60/60-16.htm
鄭玉玲、練雅婷(2003)。兩個女人的故事。載於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心理。
鄭燿男(2009)。臺灣原住民小學教職員之組織公民行為:不同族群的社會交換效果。教育學刊,33,159-201。
賴玉粉(1996)。花蓮縣原住民、非原住民國小學童學習適應與自我觀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賴威廷(2017)。論我國偏遠地區學校經營之困境-以學校行政人員觀點。學校行政,110,118-139。
閻建政、衛萬里(2011)。組織溝通要素對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之影響。設計學報,16(2),61-85。
謝百亮(2014)。原住民幼兒家庭社經地位、家庭社會資本、家長教養態度與其學習表現之關係—結構方程之分析模式。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0,129-167。
簡珠紅(2000)。協同教學法。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6198/
顏卉青(2019)。教保服務人員兼任行政之壓力與解決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2),134-139。
魏士欽(2016)。從創新經營談偏鄉學校的發展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2),59-62。
魏美惠、謝濰潞(2015)。幼托整合下公立幼兒園教保員角色知覺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5,1-32。
嚴珊珊(2018)。不同族群的教保服務人員協同教學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二、英文部分
Alleyne, A. (2005). Invisible injuries and silent witnesses: The shadow of racial oppression in workplace contexts. Psychodynamic Practice. 11 (3), 283-299.
Atalan, E. D. , Akgül, G. & Güney, K. N. (2021). Ethnic-based cyberbullying: The role of adolescents' and their peers' attitudes towards immigrants. Turk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10(2), 139-156.
Berdahl, J. L., & Min, J. A. (2012). Prescriptive stereotypes and workplace consequences for East Asians in North America.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8(2), 141-152.
Bronson, C. E., & Dentith, A. M. (2014). Partner teaching – A promising model. Education, 134(4), 506-520.
Buckley, F. J. (1999). Team Teaching: What, Why, and How? SAGE.
Gist, C. D. (2018). Moving teachers of color from the margin to the center: Analyzing teacher testimonies of educational aspiration. The Urban Review, 50 (4), 517-538.
Goldsmith, P. A. (2004). Schools’ racial mix, students’ optimism, and the black-white and Latino- white achievement gap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7, 121-147.
Mushonga, D. R., & Henneberger, A. K. (2019). Why peer processes matter: Promoting healthy youth development across contexts through racial/ethnic socialization. School Social Work Journal, 44(1), 24-42.
Paredes, E., Hernandez, E., Herrera, A., & Tonyan, H. (2020). Putting the “family” in family child care: The alignment between familismo (familism) and family child care providers’ descriptions of their work.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52, 74-85.
Parekh, B. (2000).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Macmillan Press.
Pugach, M. C., & Winn, J. A. (2011). Research on co-teaching and teaming an untapped resource for induction.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Leadership, 24(1), 36-46.
Saft, E. W., & Pianta, R. C. (2001).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students: Effects of child age, gender, and ethnicity of teachers and childre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2), 125-141.
Smith, A. D.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ed, reconstructed? In M. Ringrose and A. Lerner (eds), Reimaging the N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ilder, D. A. (1986). Social categor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creation and reduction of intergroup bias.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Academic Press.
Yu, H. M. (2020). Understanding race and racism among immigrant children: Insights into anti-bias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48(5), 537-54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