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部分 王政忠(2017)。一片好評的翻轉教育,為什麼翻轉不了孩子的人生?一個偏鄉老師的現場觀察。2017年3月31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19390 丘愛鈴、黃寶億(2019)。學思並行、精彩表達:學思達教學法運用於國中公民課程之個案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3(3),53-73。 白雲霞(2014)。翻轉教學之探究─以實踐翻轉教室與學思達教學教師為例。國民教育日報,11,1-48。 吳勇宏(2015)。可以說話的國文課─學思達教學法的操作與應用。中等教育月刊,2,16-29。 吳政彥(2015)。一位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變遷之研究─華德福教學信念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台南市。 吳振鋒、洪麗芬(2020)。學思達融入國小教育關鍵因素之研究。中華管理發展評論,9(1),59-72。 吳紫菱(2016)。學校行政支援對翻轉教育教學影響之研究:以新竹市國中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李佩玲(2002)。教師分級制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專業學習社群教師的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花蓮縣。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文卿(2003)。一位國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改變與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彰化縣。 林慧卿(2021)。學思達教學法應用於國文科教學的實施困擾與建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9),121-125。 茅雅媛(2015)。真正需要「翻轉」的是什麼。取自https://flipedu. parenting.com.tw/article/1652
施文玲(2006)。質性取向研究理論派典之探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2,21。 施婷婷(2014)。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發展成效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新北市。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涂嘉原(2013)。國小教師面對教學困境時增權賦能的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張杏如(2010)。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台東縣。 張輝誠(2014)。學思達推廣方式。2014年6月,取自http://lte-taiwan.weebly.com/23416246053694825512242912604124335.html 張輝誠(2015)。學思達:張輝誠的翻轉實踐。臺北市:五南。 張輝誠(2018)。學思達增能: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臺北市:親子天下。 張輝誠(2019)。2019學思達推廣計畫。2019年8月,取自https://www.thealliance.org.tw/story/1153 連啟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佩瑜、龔心怡(2016)。翻轉吧,國文!學思達教學法對國中學生國文學習之行動研究。教育脈動,8(21),42-56。 陳依彤(2017)。學思達教學法應用於高職進修部學生國文科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碩士論文,新北市。 曾偉苙(2020)。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參與創客教育聯盟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碩士論文,屏東市。 曾清旗(2018)。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學思達翻轉教學聯結及線上發表課程(Moocs)發展之可能性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8),21-30。 游詩薇(2015)。國中國文教師使用學思達教學法之教師角色知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市。 黃政傑(2011)。教學原理。師大書苑,3(4),33-34。 黃政傑(2014)。翻轉教室的理念、問題與展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2),161-186。 黃政傑、張嘉育(2010)。讓學生成功學習:適性課程與教學之理念與策略。課程與教學季刊,13(60),1-22。 黃惠卿(2016)。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觀課之現況及影響觀課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市。 葉丙成(2014)。「無界學校」教創新。台北市:天下雜誌。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劉文哲(2015)。臺中市國民小學同儕觀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嘉義市。 劉世雄(2017)。臺灣國中教師對共同備課、公開觀課與集體議課的實施目的、關注內容以及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25(2),43-76。 歐用生(1997)。教學理論─學習心理學的取向。台北市:心理。 潘世尊(2002)。教學上的鷹架如何搭。屏東師院學報,16(3),263-294。 潘淑滿(200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宗陽(2001)。租書業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雨龍(2020)。學思達教學法之限制:臺灣的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蔡淑錚(2012)。翻轉教育。2012年12月,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5312 鄭晉昌(1996)。建構主義與合作學習─CYBERSPACE中的合作學習。教育研究雙月刊,49,13-15。 鄭詩釧(2005)。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市。 蕭雅卉(2014)。一位國小教師教學信念變遷之研究─華德福教學信念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碩士論文,臺中市。 謝文全(2000)。比較教育行政。台北市:五南文化。 謝州恩(2012)。鷹架發展的理論、模式、類型與科學教學的啟示。科學教育月刊,364,2-16。 謝傳崇(2014)。翻轉領導的興起與意義。師友月刊,570,78-80。 藍志東(2018)。學思達教學法在獨中推廣的經驗。馬來西亞教育評論,3,29-36。 魏志雄(2018)。學思達與傳統講述式教學法在高職國文科的創新應用—以〈燭之武退秦師〉、〈赤壁賦〉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 羅慧君(2020)。施行學思達教學法於高中職關鍵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育達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苗栗縣。 英文部分 Acedo, M.(2013). 10 Pros and Cons of a Flipped Classroom. Teachthought. http://www.teachthought.com/learning/blended-flipped-learning/10-pros-cons-flippedclassroom/ Berstein, B.(1971).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M. F. D. 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Chassels, C. & Melville, W.(2009). Collaborative, reflective and iterative Japanese lesson study in an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32(4), 734-763. Daniel, D.R.(196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9, 111-121. Fernandez, C., & Yoshida, M.(2004). Lesson study: A Japanese approach to improv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NJ: Lawrence Erlbaum. Commons, J. R.(1974). The Economics of Collective.NY:Macmillan. Kagan, D. M.(1992). Professional growth among pre-service and beginning teacher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2(2), 129-169. Rockart, J. F.(1979). Chief executives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81-93. Schunk, D. H., Hanson, A. R. & Cox, P. D. (1987). Peer model attributes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 behavi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 431-434. Slavin, R., Saran, S., Kagan, S., Hertz-Lazarowitz, R., Webb, C., & Schmck, R. (1985). Learning to cooperate, cooperating to learn. NY: Plenum. Strayer, J.(2012). 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15, 171-193. Vygotsky, L. S.(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ood, D. J., Bruner, J. S., & Ross, G.(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7, 89-100. Young, M. F. D.(1971).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Collier-Macmil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