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3.58.82.21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汪辰龢
作者(英文):Chen-Ho Wang
論文名稱:學校組織面對COVID-19危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某國民小學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 Case Study of School Organiz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on COVID-19: An Example of a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City
指導教授:陳成宏
指導教授(英文):Cheng-Hung Chen
口試委員:張文權
吳新傑
口試委員(英文):Wen-Cheng Chang
Hsin-Chieh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987009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關鍵詞:新冠病毒危機管理學校組織
關鍵詞(英文):coronavirus pandemiccrisis managementschool organization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COVID-19的出現讓全國各級單位陷入疾病危機,也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而作為培養未來優秀人才的學校組織,如何在疫情下提供安全的學習環境更是受到國人的重視,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組織面對COVID-19危機管理之個案研究,以花蓮市一所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場域,瞭解個案學校面對疾病之初始情況、疾病危機管理所面臨困境以及解決策略,研究者採用質性的半結構式訪談,針對個案學校共九位組織成員進行訪談資料的蒐集,並整理相關文件資料與文獻進行對照,加以分析研究。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個案學校面對疾病之初始情況
  個案學校校長作為防疫領導者,當疾病開始出現時便果斷啟動疾病危機管理;然而這也間接導致組織成員的工作量遽增;最後疫情開始在我國有社區感染現象時,大環境下對於疾病的恐懼氣氛也蔓延到個案學校組織中。
二、個案學校進行疾病危機管理之困境
  當危機發生後,為了抑制危機所帶來的損害,危機管理將會運用到大量的資源,而資源的缺乏就可能導致危機管理受阻礙,因此「解決資源的問題」即是個案學校的困境之一;危機發生時所帶給組織成員的緊張感與壓力,將可能使成員間無法進行良好有效的溝通,溝通不良則會導致危機管理的運作失效,而「解決溝通困難」成為個案學校之困境二;疫情所帶給教育界最大的影響則是教育模式的改動,遠距教學的出現帶給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的危機,因此「學校面對線上教學」這部份則成為困境三。
三、個案學校疾病危機管理之解決策略
  個案學校領導者對於危機管理策略中,最重視的為預防與準備,校長認為:提前做出準備就能夠給組織有更多的空間去做調整,因此第一階段進行資源整合分配與監測危機走向;第二階段則模擬演練危機管理與推動危機溝通;最後則是教師自我提升與組織學習。
The emergence of COVID-19 has plunged units at all levels across the country into a disease crisis, and also broken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 As an education organization that cultivates future talents, it has been valued how to provide safe learning environments during the epidemic by the citizen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o investigate the case study of school organizations confronti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of the COVID-19. The elementary school in Hualien City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field. It is with the view to resolving the init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pandemic confronted by the case school, faced with the difficulties, and dealt with strategies.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qualitativ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o collect interview data from a total of nine organization members who will be targeted at the case school. The researcher compared, gathered and sorted out relevant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 for analysis,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initial situation of the case school confronted the COVID-19
The headmaster of the case school, as the leader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COVID-19, decisively activated disease crisis management of school organizations when the COVID-19 began to appear. Nevertheless, this also indirectly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workload of the organization members. Finally, when the COVID-19 began to transmit community-acquired infections in our country, the affright of the contagious disease; as well as the atmosphere of tension and oppression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spread to the case school organizations.

2. The difficulties of disease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case school
When crisis outbreak, for the purpose of curbing the detriment caused by the crisis, crisis management will apply massive resources. In case, lack of resources may result in the hindrance of school organiz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hence, researching how to handle the problem of resources is the first difficulties in the case school; The apprehension and stress brought by the organization members when a crisis outbreak may impede members to communicate smoothly and availably, while defective communication may trigger the disturbance of school organiz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As well, solving communication is the second difficulies in the case school; The greatest impact of the pandemic on the education sector has b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The introduction of distance learning has posed crises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nsequently, adapting to online courses, become the teird difficulies

3. Resolution strategies for disease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case school
Among the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the leader of the case school , the most important is prevention and preparedness. The leader considers: Preparing in advance can make the organization more flexible in terms of revisions. Therefore, the first phase is to integrate and allocate resources and monitor the direction of the crisis; The second phase is simulating a school organizations crisis management and promoting crisis communication; Finally, there is teacher self-impro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explora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現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危機的相關概念 11
第二節 校園之危機 21
第三節 校園危機管理相關理論 31
第四節 校園危機管理之實施策略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5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53
第四節 研究信效度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6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個案學校面臨COVID-19之初始情況 61
第二節 個案學校在危機管理中所面臨之困境 69
第三節 個案學校危機管理之解決策略 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9
中文文獻 99
英文文獻 103
附錄 105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05
附錄二 校長訪談大綱 106
附錄三 行政人員訪談大綱 107
附錄四 教師訪談大綱 108

王垠(2000)。談校園危機管理。高中教育雙月刊,15,20-23。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古月娥(2022)。偏遠地區學校因應COVID-19疫情實施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朱延智(2012)。企業危機管理。臺北市:五南。
余美瑩(2005)。屏東縣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大學,屏東縣。
余康寧(1991)。危機管理研究-政策設計面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何進益(2014)。校長關係行銷、溝通作為與危機管理歷程之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宏才(2003)。渾沌理論應用在校長危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武昆(2007)臺灣地區教育政策執行研究現況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志星(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公共關係與危機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佳佳(2022)。華僑學校因應新冠肺炎之線上教學研究:以韓國一所華僑小學為研究對象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家慧(2008)。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佩璇(2000)。質的研究方法。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淑馨(2012)。公共管理。臺北市:巨流圖書。
周志明(2010)。台北縣高中職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周蕙蘋(1995)。危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文化大學,臺北市。
吳宗立(2009)。學校危機管理。高雄市:麗文文化。
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8)。校園危機管理的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63,14-20。
吳清山(2011)。學校革新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昭宜(2011)。品牌危機,求生有道。天下雜誌。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11423
范憶慈(2020)。新竹縣國小導師運用社交應用軟體進行親師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范兆寅(2004)。國民小學危機管理現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凃雅玲(2008)。校園危機處理對學校之影響。北縣教育,63,43-46。
洪啟昌(2008)。校園危機溝通。北縣教育,63,21-37。
唐雲明(2010)。各國災害緊急通訊機制之探討。危機管理學刊,7(1),1-13。
秦夢群(2002)。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孫本初(1997)。校園危機管理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14,11-20。
張舒婷(2022)。新冠疫情對教育的衝擊-國小教師面對緊急遠距教學之態度與教學創新表現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玟婷(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風格與校園危機管理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郭文婷(2017)。學校行政人員危機管理機制認知與工作滿意度調查之研究-以臺南市公立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郭生玉(198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中市:精華書局。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伶姿(2021)。疫情時代的學習失落危機因應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11),90-100。
陳東陽(2006)。組織病態與危機處理。臺北市:秀威資訊。
陳芳雄(1997)。校園危機處理。臺北市:幼獅文化。
陳啟榮(2005)。校園危機管理機制之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2),117-134。
陳宥然(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學務人員校園危機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陳再興(2011)。莫拉克風災重建與校園危機處理:一位山地鄉國小校長經驗敘說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敏輝(2014)。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校園危機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陳惠美(2022)。臺南市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校園危機管理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臺南市。
陳寶山(1997)。校園意外事件與校園安全。教育資料與研究,14,21-28。
許龍君(2002)。校園安全與危機處理。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學生事務危機處理。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
教育部(2016)。教育部105年各級學校校園安全事件統計分析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9)。校園安全及災害事件通報作業要點。臺北市:教育部。
曾文瀾(2022)。疫情期間國小教師與家長之情緒地理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芳琪(2021)。遠距教學的挑戰-如何因應疫情下學習樣態改變的衝擊。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1),155-159。
黃士嘉(2000)。發展性之學校危機管理探究。教育資料與研究,37,75-81。
黃敦晴(2021)。全球停課潮,近15億學子停課不停學,挑戰師生更考驗父母。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5351
張明輝(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研究:前瞻、整合與革新。臺北市:學富。
楊振昇(2012)。校園危機管理的挑戰與因應。教育研究月刊,214,24-33。
詹中原(2008)。危機管理-理論架構。臺北市:聯經。
黃新福(1992)。危機管理之研究:從組織層面來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振球(1996)。談校園危機管理。教師天地,82,142-159。
黃瑞琴(2021)。質性教育研究方法。新北市:心理。
黃敦晴(2021)。全球停課潮,近15億學子停課不停學,挑戰師生更考驗父母。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5351
黃光雄、簡茂發(2003)。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葛裕如(2014)。臺中市國民小學校園危機管理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葉重新(2017)。教育研究法。新北市:心理。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37(4),17-23。
趙振傑(2008)。台中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校園危機預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
劉世閔(2004)。質性研究小百科:質性研究的立場問題。教育研究月刊,147,
  156-158。
劉世閔(2005)。淺談研究倫理(一)。教育研究月刊,139,126-128。
蔡培村(2002)。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
鄭婉妮(2012)。幼兒傳染病危機管理參考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宏財(2000)。校園危機管理及其在學校組織中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186-197。
鄭傑文(2017)。花蓮縣國民中學學輔主任角色衝突與工作壓力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鄭英敏(1996)。校園危機處理。教師天地,82,29-3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數(2020)。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疾病介紹。取自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Page/vleOMKqwuEbIMgqaTeXG8A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數(2022)。臺灣疫情報告。取自
https://covid-19.nchc.org.tw/dt_005-covidTable_taiwan.php
謝謹如(2000)。高雄市國民中學學校環境與危機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0)。疫情關閉學校全球分布圖。取自https://covid19.uis.unesco.org/global-monitoring-school-closures-covid19/
聯合新聞網(2022)。本土連六日破百…醫估Omicron恐燒三個月。聯合報。取自: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0/6219090
聯合新聞網(2022)。快篩一劑難求 北市議員估每人「排隊30」天才買的到。聯合報。取自: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2/6284661?from=udn-search_ch1005
顏秀如(2001)。從危機管理的角度論學校溝通。學校行政雙月刊,12,43-51。
羅惠雯(2010)。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教育品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Armistead, L. (1996). What to do before the violence happens: Designing the crisis communication plan. NASSP Bulletin, 80(579), 31-37.
Batsis, T. M. (1994). Crisis Management in Catholic Schools. National Catholic Education Association, 1077 30th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7-3852..
Benoit, W. L. (1997). Image repair discourse and crisis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3(2), 177-186.
Booth, S. A. (1993). Crisis management strategy: Competition and change in modern enterprises. Routledge.
Bogdan, R., & Biklen, S. K.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6th ed.). Allyn & Bacon Publisher.
Cameron, K.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Cockram, D., & Van Den Heuvel, C. (2013). Crisis Management–What is it and how is it delivered. URL:http://www.bcifiles.com/CrisisManagementMarch2012.pdf.(Accessed 28.09. 2017).
Coombs, W. T. (1999). Ongoing crisis communication: Planning, managing, and responding. Sage publications.
Dutton, J. E. (1986). The processing of crisis and non‐crisis strategic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3(5), 501-517.
Everett, S. M. (1991). Crisis management in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r master’s thesi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Fink, S., & 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86). Crisis management: Planning for the inevitable. Amacom,.
Gainey, B. S. (2009). Crisis management's new rol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The Clearing House: 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rategies, Issues and Ideas, 82(6), 267-274.
Hermann, C. F. (1963). Some consequences of crisis which limit the viability of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61-82.
LaPointe, R. T. (1996). Resource guide for crisis management in schools.
Mitroff, I. I., & Pearson, C. M. (1993). Crisis management: A diagnostic guide for improving your organization's crisis-preparedness. Jossey-Bass.
Mitroff, I. I. (1988). Crisis management: Cutting through the confusion.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9(2), 15.
Nunamaker Jr, J. F., Weber, E. S., & Chen, M. (1989). Organizational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s: planning for intelligent ac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5(4), 7-32.
Petak, W. J. (1985). Emergency management: A challenge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5, 3-7.
Punch, K. F. (199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Sage Publications.
Richardson, B. (1995). Paradox management for crisis avoidance. Management Decision, 33(1), 5-18.
Shrestha, B. K. (1990). Crisis Management in the Schools: New Aspects of Professionalism. OSSC Bulletin, 34(2),
Starr, P. (2012). An unexpected crisis: The news media in postindustrial democrac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7(2), 234-242.
Stake, R. 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NK Denzin & YS Lincoln (Eds.), 244.
Ulmer, R. R., Seeger, M. W., & Sellnow, T. L. (2007). Post-crisis communication and renewal: Expanding the parameters of post-crisis discourse.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3(2), 130-13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