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文滔等人(2021)。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張老師文化,台北市。
丁興祥(2012)。自我敘說研究:一種另類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56,15-132。
丁興祥、倪鳴香(2008)。生命史及心理傳記:接續與開展。應用心理研究, 39,13-16。
王甄蘋(1998)。壓迫中的解放與自由—一個諮商員的自我敘說、自我生成與專業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王文秀(1999)。國小輔導相關人員對學校輔導工作者角色知覺與角色衝突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7,1-30。
王麗裴(2002)。建構國小輔導工作的未來。輔導季刊,38(2),1-7。
王麗裴(2012)。「雙師合作」之兒童雙元情緒管理小團體輔導方案之探索研究。科技部專案(編號:NSC 101-2410-H-003-014-MY2)。
王麗斐、趙曉美(2005)。小學輔導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教育研究月刊,134,41-53。
王麗裴、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耀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4-11。
尤郁寧(2017)。專任輔屌教師情緒勞務策略、職業自我效能與職業承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少年事件處理法(2021年,12月15日)
田秀蘭(2006)。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論。國立師範大學,台北市。
田秀蘭(2005)。書寫與心靈。應用心理研究,26,11-13。
田秀蘭、盧鴻文(2018)。我國國民中學輔導工作50年的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集刊,64(4),77-106。
江美伶、李灦銘(2010)。學校相關壓力對國中生學業成就之影響:內控信念之調節角色。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1-33。
吳東彥(2013)。如何以個案概念化為基礎推動學校輔導系統合作:一個案例舉隅。諮商與輔導,334,35-38。
宋宥賢(2016)。台灣校園專任輔導教師角色職責建構與專業定位促進之探究。新社會政策,46,115-124。
宋宥賢、李佩珊、張聖杰(2018)初任國民小學專任輔導教師職前培訓方案的參與經驗與需求評估之初探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1,217-262。
宋宥賢、林顯明(2016)。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制度之角色職責定位探究:困境與因應策略。國立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107-138。
何岫容(2019)。小學專任輔導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精進藍圖-個人、專業督導系統與學校系統為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8(2),28-36。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亞太圖書。
李美華等譯( Earl Babbie 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時英出版社,1998。 (Earl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Eighth edition, 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Ninth ed. 2001)
李雅琇(2020)。國中專輔教師處理自我傷害個案的壓力。台灣教育評論月刊,9(1),114-117。
李佩珊(2019)。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的近期發展與應用。輔導季刊,55(3),14-24。
李佩珊(2020)。校園精神疾病學生之教育輔導策略─生態系統觀點。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67(1),87-100。
邱映慈(2000)。整合行銷傳播在選舉行銷上之應用-以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輔仁大學,台北市。
周育而(2016)。五位初任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金樹人、許宏彬(2000)。國中學生生涯建構與生涯發展程度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1(2),23-64。
呂靜怡(2019)。國中生情緒辨識能力、人際知覺與人際關係之關係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珍琬(2010)。學習成為一個諮商人:自我敘說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8,141-180。
林羿汝(2010)。「生」:失愛、尋愛、拾回愛的生命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育鑫(20104)。新制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林美珠(2002)。國小輔導工作實施需要、現況與困境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8,51-76。
林雅容(2009)。自我認同形塑之初探:青少年、角色扮演與線上遊戲。資訊社會研究,16,197-229。
林淑君、王麗斐(2015)。資深諮商心理師從遭逢兒童青少年案主臨床困境到安頓身心之轉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7(1),30-41。
林仁廷、丁興祥(2012)。男性情感初探:一位失婚男性的生命困局。應用心理研究,56,99-132。
涂冠妤(2019)。國中生親子關係之探討。家庭教育雙月刊,41,31-41。
胡幼慧(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洪瑞斌、陳筱婷、蕭騏嘉(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洪淑貞(2017)。團體諮商專業成長的自我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
施又瑀、施喻琁(2019)形塑優質專任輔導教師之探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8(6),130-137。
徐佳婷(2018)。國小專任輔導教師情緒勞務、自我慈悲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許育光(2013)。國小輔導教師實務內涵初探:從困境與期待分析進行對話。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6,57-89。
莊子瑩(2018)。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工作之推動現況、遭遇困境與解決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梁福鎮(2003)。教育科學的傳記研究方法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3(2),1-27。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瑋(2011)。認同重要性、認同確定性及認同落差概念之生態效度:青少年自我認同個別介入方案之療效評估。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24),549-582。
陳宛汝(2018)。南投縣公立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情緒勞務對工作倦怠之影響—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怡君、郭丁熒(2020)。國民小學專任輔導教師情緒勞務與輔導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學誌,43,163-210。
郭文政(2013)。正向快樂行~談運用敘事治療來實踐正向心理學。諮商與輔導,328,5-14。
張虹雯、王麗裴(2015)憂鬱情緒與求助延宕的關聯:自我汙名化、社會汙名化與自我隱藏之中介效果考驗。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4,37-68。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書局。
張綺芳、金樹人(2012)。敘事取向諮商師運用敘事概念後生命經驗改變歷程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3,119-153。
張照壁(1999)。國小學童師生衝突知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
張凌瑜(2008)。由校園霸凌事件探討低年級兒童的攻擊行為。台灣教育,653,48-49。
張淑霞(2008)。接受完形取向諮商歷程之自我敘說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8,33-54。
國民教育法(2016年,6月1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置輔導教師實施要點(2021)。
甯國興(2015)。創傷與救援:一個諮商師的工作敘說與反思。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147-170。
黃彥穆(2000)。資料蒐集方法與分析—質的分析技術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黃苡瑄(2018)。情緒教育—以依附理論探究青少年親密關係中之困擾。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7),63-67。
黃昕寧(2016)。改變的起點—國小專輔教師突破雙師合作困境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愛玲(2017)。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與輔導行政人員合作時的困境與因應—專輔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市。
曾祥怡(2009)。煉淨我,《不要放棄滿有能力》。美國:讚美之泉。
董立河(譯)(2005)。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White, H., 2005)
楊馥榮(2016)。國小輔導教師樂在工作—專業承諾探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6),119-124。
楊明磊(2000)。資深諮商工作者的專業發展—詮釋學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習,彰化縣。
葉明雯(2015)。國中初任專任輔導教師因應工作壓力的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熊曣(2018)。「自我敘說」研究的信與美~從一個論文指導者與助人工作者的觀點敘說。國教新知,65(1),104~124。
趙曉美、卓瑛(2019)。國小非自願受輔學生介入性輔導之實施。教師天地,212,1-7。
黎俊佑(2018)。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在校角色與定位。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10),289-292。
劉正山(2019)。厚資料與意義探勘專刊導論。問題與研究,58(2),1-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ISBN 957-702-565-X)。
蔡佳真(2018)。想要接近你的心—國中輔導教師敘說與非自願案主之輔導關係。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鄭時宜、黃婉雯(2011)。如何利用生涯歷程檔案強化導師輔導效能提升學生就業力與學習成效。評鑑雙月刊,33,33-36。
學生輔導法(2014年,11月12日)。
盧永亨(2009)。因著信。《振翅翱翔》。美國:角聲佈道團南加州分會。
謝曜任(2017)。國小輔導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輔導季刊,53(3),65-70。
謝佑君(2017)。新北市國中專任輔導教師知覺受督獲益與受督需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蕭博文、許哲修(2020)。輔導教師的壓力來源與自我照顧之道。諮商與輔導,416,9-12。
羅素貞(2020)。教育心理學。華騰,台北。
蘇絢慧(2020)。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6種人格原型,認識「我是誰」,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台北市:三采。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nature and design .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95). Developmental ecology through space and time: A future perspective. In P. Moen, G. H. Elder Jr., & K. Luscher (Eds.), Examining lives in context: Perspectives on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 619-647).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doi:10.1037/10176-018
Bronfenbrenner, U., & Morris, P. A. (1998). The ecology of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Damon (Series Ed.) & R. M. Lerner (Vol.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1. Theoretical models of human development (5th ed., pp. 993-1028). New York, NY: Wiley.
Gregen, K. J., & Gergen, M. M. (1988). Narrative and the self as relationship. Advance in Experi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 17-56.
Heaven, V. M. (1999). Narrative, believed-in imaginings and psychology's methods: an interview with Theodore R. Sabin. Teaching in Psychology, 26, 300-4.
McWhirter, J. J.(1998). At-risk youth: A comprehensive response. New York: Brooks/ ColePublishing Company.
Ohta, N. (2006). Introduction: harmony between principle-seeking problem-solving research. In L-G Nilsson & N. Ohta (Eds.), Memory and society: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p. 1-4). Hove, UK: Psychology Press.
Polkinghorne, D. E.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Ricoeur, P.(1988). Time and Narrative, Vol. III.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h, C. N., & Squire, L. R. (2009). Medial temporal lobe activity during retrieval of semantic memory is related to the age of the memo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4), 930-938.
Mishler, E. G. (1986).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narratives. In T. R. Sarbin (Ed.), Narrative psychology: The storied nature of human conduct (pp. 233–255). Praeger Publishers/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Taylor, C.(1989).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Marion Runyan& Annie Johnson Flint (1919). 主未有應許《青年新歌3》[CD]主唱:黎慧琪伴奏/鋼琴:梁天悅。收錄於《青年新歌3》。香港:聽見基督教有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