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4.52.16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金冠廷
作者(英文):Guan-Ting Jing
論文名稱: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學校支持措施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f Beginning Teacher's Job Problem and School's Support System in Elementary School
指導教授:范熾文
指導教授(英文):CHIH-WEN FAN
口試委員:張文權
吳新傑
口試委員(英文):WEN-CHUAN CHANG
HSIN-CHIEH W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0987516
出版年(民國):111
畢業學年度:11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關鍵詞: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支持措施
關鍵詞(英文):Elementary SchoolBeginning TeachersJob ProblemsSupport System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5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在教學現場面臨的工作困擾,與學校提供給初任教師的具體支持措施之研究,以個案深入訪談方式為主要文獻資料蒐集方法,並輔以文獻資料分析。本研究訪談對象為六位來自各地的初任教師,從課程教學方面、班級經營方面、行政職務方面及系統輔導方面四大面向,來探討初任教師的工作困擾。依據這四大面向深入探討學校對初任教師提供具體支持措施之現況,與支持措施實施之成效。
研究結果如下:一、初任教師面臨課程教學、班級經營、行政職務與系統輔導四大方面的工作困擾。二、學校採取多元化的支持措施以解決初任教師工作困擾。三、學校行政支持措施具有初步的影響成效。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on-site job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elementary school beginning teachers, and the specific supportive systems provided by their school. The data were mainly collected via in-depth interviews, and further analyzed in accordance with related literature. A total of six beginning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places were interviewed regarding their job problem based upon four aspects, i.e. teach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work, and counselling, which were then used as departure points to further probe into the specific supportive systems implemented by their school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pportive systems in questio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1) The job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beginning teachers involve four major aspects, teach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administrative work, and systematic counselling. (2) Schools implement a great variety of diverse systems to solve the abovementioned job problems. (3) The systems implemented to support administrative work are effective in term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研究步驟與方法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初任教師的意涵與特質   11
第二節 初任教師的工作內容與工作困擾   13
第三節 初任教師工作困擾之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學校支持措施之意涵及相關研究   27
第五節 學校對初任教師的支持措施   3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0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4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初任教師的工作困擾研究結果之分析   45
第二節 國民小學學校對初任教師支持措施具體作法   57
第三節 國民小學學校對初任教師支持措施的成效   70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9
參考文獻    83
壹、中文部分   83
貳、外文部分   91
附錄 94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94
附錄二  訪談大綱   95
王聖捷(2012)。國小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內容、困擾與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瑞壎(2003)。英國初任教師檢附之介紹。臺灣教育,619,67-70。
白青平(2000)。臺北縣立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解途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2020年8月5日)。解決學校行政人力荒,回歸專業本職才是正途。取自 http://nftu.org.tw/。
朱寅年(2016)。新手教師如何走好成長之路?2019年11月2日參閱,取自https://kknews.cc/zh-tw/education/nlko53.html。
吳昌雯(2004)。新竹縣國民中學新手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明清、吳毓瑩、張煌熙、詹婷姬、林曜聖(1996)。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服務狀況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俊憲、黃政傑(2013)。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社群與議題。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4)。學校行政。臺北市:心理。
李建彥(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李思宏(2006)。台東縣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李美雀(2018)。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之探究:一位技術型高中教師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2),46-49。
周新富(2006)。班級經營。臺北市:華騰。
林永茂(2005)。臺北市高職工科初任教師生涯取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生傳(1990)。實習教師困擾與輔導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NSC79─0301─H017─02。
林秀珠(2005)。國小級任導師初次兼任組長的工作壓力來源及其因應方式——以臺南市一所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宜玄、劉怡萱(2009)。高級中等學校初任教師導入輔導需求及導入方案內涵之研究。銘傳教育電子期刊創刊號,51-72。
林舒晴(2016)。大型學校的國中初任教師之工作困擾探究—以台南市一所大型國中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邱家惠(2008)。兩個世界,一種需求?-初任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敘說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施婷婷(2014)。國民小學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師專業發展成效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柯盛文(2010)。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兼任行政職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千惠(2005)。國小一年級教師營造親師關係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詠善(2019)。台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學報,47(1),49-69。
紀雅馨(2006)。淺談初任導師的班級經營。特教園丁,418(6525),1-6。
范中平(2011)。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態、行政支持與學校辦理課後照顧方案核心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徐顥恩(2004)。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翁嘉玟(2015)。國小教師進行翻轉教室使用數位教材的教學態度與學生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學校行政支持、校長領導與家長參與為中介變項---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建國科技大學,彰化縣。
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民國105年7月1日)。
張宜芳(2003)。教學信念和教學困擾-二位國小初任教師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縣。
張春興(1991)。教育心理學。
張碧蘭(2002)。國小初任教師工作困擾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8,129-144。
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輔導與考核。課程與教學,6(3),72-80。
張德銳、丁一顧、陳育吟(2003)。初任教師導入方案:一個亟待推動與研究的教改方案。初等教育學刊,14,83-108。
張德銳、李俊達、王淑珍(2014)。認知教練對中小學教師教學省思及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以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方案之教師為例。臺北市立大學學報, 45 (1),61-80 。
張德銳、高紅瑛、丁一顧(2005)。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九十二學度試辦實施成效評鑑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教育類,1,157-188。
張德銳、張素偵(2012)。臺北市中小學校長轉型領導、教師領導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刊,41,59-97。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政策白皮書-發揚師道、百年樹人(初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中華民國師資培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建構中央與地方教學輔導網絡實施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5)。中華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師專業標準指引。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a)。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將於106學年度起轉型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8)。中華民國教師專業素養指引-師資職前教育階段暨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基準修正規定。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8)。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教師法(民國108年6月5日)。
曹常仁(1994)。親師關係之經營。國教之聲,27(3),8-17。
梁碧明、林彥岑、劉育靈、戴君宴、鍾宏亮(2009)。特殊教育教師初任教職歷程之研究。2010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ntcu.edu.tw/spc/aspc/6_ebook/pdf/9801/6.pdf
符碧真(2018)。素養導向國教新課綱的師資培育:國立臺灣大學「探究式―素養導向的師資培育」理想芻議。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3(4),59-87。
莊海玲(2012)。平凡中的不平凡教學—我的星光班班級經營分享。雲嘉特教期刊,15,50-55。
許籐繼(2010)。教師啟導、視導與領導。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籐繼(2019)。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架構的探究:規範與自主交織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2),01-0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育吟(2002)。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境及成長策略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怡君(2019)。照顧服務員情緒勞務與工作倦怠關聯性之研究-以社會支持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玟妟(2019)。國中初任教師兼任學校行政工作之困境與其因應之道(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初任教師發展之探討。中等教育季刊,50 (3),42-59。
陳美玉(1999)。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智彥(2020)。新北市國民小學兼任行政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行政支持為調節變項。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顯智(2005)。國民小學初任教師教學關注與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也真(2009)。國民小學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困擾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曾偉苙 (2020)。高雄市國民中小學教師參與創客教育聯盟學校行政支持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屏東。
賀欣音、郭丁熒(2012)。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教育學誌,27,83-131。
馮莉雅(2014)。中小學長期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策略研究。教育資料與研 究,114,61-94。
黃月慧(2017)。專任教學輔導教師制度實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昆輝(1988)。教育行政學。臺北市:東華。
黃淑華(2006)。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親師關係與溝通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琇屏(2009)。中小學教師發展評鑑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 89,71-88。
黃惠萱(2016)。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社會支持與幸福感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臺中市。
黃新民(2019)。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之省思與策略。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8(2),15-21。
黃寶園(2010)。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刊,40 (3),439-461。
黃馨儀(2020)。國民小學初任教師教學挫折與復原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永森(2002)。社團經驗對初任教師班級經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楊智穎(2019)。回應新課程政策變革的師資培育課程發展。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4),51-57。
楊嘉偉(2007)。彰化縣國民小學校內週三進修學校行政支持度與教師專業成長知覺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楊裴棋(2006)。華語文教師角色定位與專業化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萬文龍(2004)。深度訪談在職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 (4),17-23。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詹惠雯(2014)。初任導師的困境與所需協助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3 (7),頁107-109。
詹雅婷(2009)。初任教師職場導入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廖詩瑜(2016)。國小初任教師知覺社會支持、工作壓力與自我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劉倚禔、吳勁甫(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6 (1),157–169。
劉雅惠(2011)。「中小學教師工作壓力之探究」。學校行政雙月刊,72,77-98。
劉曜睿(2004)。導入階段國小教師生涯發展遭遇之問題與問題因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大學,臺中市。
劉鎮寧(2014)。高屏地區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動機與專業表現之研究。教育學刊,42,111-150。
蔡玉對(2007)。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之意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蔡志聰(2013)。新北市國民教育階段學校行政人員特教專業知能與行政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佳璋(2014)。國民小學教師自我效能感與正向管教實踐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和希(2017)。臺南市國民小學初任教師與資深教師在兼任行政職務上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差異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明學(2013)以結構方程式探討行政支援教學、教師公共參與對教師教學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教育行政研究,3(2),175-198
蔡培村、鄭彩鳳(2014)。教師職級制度的內涵及實施取向。教育資料集刊,28,319-349。
蔡清田、陳延興(2013)。國民核心素養之課程轉化。課程與教學,16(3),59-78。
蔡雅玲(2004)。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檔案對教學省思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蕭伊伶(2009)。高雄縣國民中學初任教師工作困擾與導入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蕭佳純、郭怡慧(2014)。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聯之研究:教師復原力與學校支持之調節效果。中正教育研究,13 (1),121-164。
賴郁璿(2004)。國小專家/初任教師教學歷程之比較研究—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明里、蔡志聰(2018)。新北市國民教育階段學校行政人員特教專業知能與行政支持之研究。學校行政,98,92-114。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韓玉芬(2004)。初任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歷程之質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韶勤(2004)。教學輔導教師教學觀察與回饋對國小初任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仕然(2004)。異鄉人組曲:離鄉背井國小初任教師課程實踐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大學,臺北縣。
羅寶鳳、陳麒(2020)。初任教師工作困擾、教學效能與專業表現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 (2),37-71。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Borich, G. D. ,& Tombari, M. L.(1997). Education psychology : a contemporary approach.(2nd ed.), Longman.
Breaux, A. L. , & Wong, H. K. (2003). New teacher induction : how to train, support, and retain new teachers. Mountain View.
Brock , B. L. , & Grady , M. L. (2007) .From first-year to first-rate : principals guiding beginning teachers. ( 3end ed.). Thousand Oaks, Corwin, Inc.
Caplan, G .(1974)。Suppor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Basic Book。
Coalition for Psychology in Schools and Education (2006). Report in the Teacher Needs Surve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enter for Psychology in Schools and Education.
Cummings, C.(2000) .Winning strategies for classroom management.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Current Issues in Education,14 (1).
Darling-Hammond, L. , Newton, S. P., & Wei, R.C. (2013) . Developing and assessing beginning teacher effectiveness:The potential of performance assessments.Educational Assessment, 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25(3), 179-204.
Ferguson, K., Frost, L., & Hall, D. (2012). Predicting teacher stress, anxiety,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8(1), 27-42.
Fuller, F. F. ,& Bown, O. H.(1975).Becoming a teacher.In K Ryan(Ed.).Teacher education: The seventy-four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art Ⅱ).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lbert, L.(2005).What Helps Beginning Teachers? Education Leadership, 62(8), 36-39.
Gordon, S. P. (1991). How to help beginning teachers succeed.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dol, L. (2006). Toward inclus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student in general education. Pro Quest Education Journals,27 (2),77-94.
Ingersoll, R. M. ,& Smith, T. M. (2004). Do Teacher Induction and Mentoring Matter?NASSP Bulletin. 88(638), 28-40.
Kim, K. ,& Roth, G.(2011). Novice Teachers and Their Acquisition of Work-Related.
Lortie, D. C. (1975). 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Donald, R. E. , & Healy, S. D. (1999). A handbook for beginning teachers.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Meister, D. G. ,& Melnick, S. A.(2003). National new teacher study: Beginning teachers' concern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24(4),87-94.
Moir, E.(2005).Beyond Buddies: Mentoring new teachers to instructional excellence. Reflections, 8(1), 2.
Monsour, F.(2003). Mentoring to develop and retain new teachers. Kappa Delta Pi Record, 39 (3),134-135.
Schaefer, L.(2013). Beginning teacher attrition: A question of identity making and identity shifting. Teachers and Teaching, 19 (3), 260-274.
Simmons, B. J.(2002). Navigating the first year of teaching. Kappa Delta Pi Record, 38(4),160-164.
Stansbury, K. , & Zimmerman , J .(2002) .Smart induction programs become lifelines for the beginning teacher.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23(4),10-17.
Tellenback, S., Brenner, S. D. ,& Lofgren, H.(1983).Exploratory model building.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Psychology ,56,19-33.
Urzua, A. (1999).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beginning teacher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0 (3), 231-233.
Veenman, S.(1984). Perceived problem of beginning teacher.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4 (2), 143-178.
Wang, H. H. ,& Fwu, B. J. (2014).“Once hired, seldom gone”: The deliberation process of beginning teachers in Taiwan in deciding to stay in teaching.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37, 108-118.
Webb, L. D. ,& Norton, M. S.(2003).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Personnel issues and needs in education (6th ed). Merri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