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中文部分 王伯軒(2010)。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自主學習方案發展與實施之行動研究[博碩 士論文]。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伯源(2020)。透過行動學習遊戲app教學方式探討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模式 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以媒體素養課程至塑性行銷為例[博碩士論文]。台灣博碩士 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王素蓮(譯)(2015)。翻轉學習:10個老師的跨學科翻轉手記,讓學習深化、學生更 好奇。臺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Jonathan Bergmann & Aaron Sams,2015)。 丘愛鈴(2022)。二十一世紀學習的新趨勢:自主學習與深度學習的理論與教學策略。 台灣教育研究期刊,3(2),147-170。 池俊吉、郭玟杏、俞子翔(2021)。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司長郭伯臣:建置個人化 終身學習系統,培育師生數位教學與學習能力。評鑑雙月刊,94,1-5。 何世敏(2014)。自主學習1.0至2.0及之後:如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角。香港教 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取自 http://334.edb.hkedcity.net/doc/chi/140520/SLS2014_Sess2_05.pdf。 吳明烈(2010)。UNESCO、OECD 與歐盟推展終身學習之比較。教育政策論壇, 13(1),45-75。 吳思萍(2018)。誰殺了我的想像力,為什麼台灣需要教育創新?。聯合線上公司。取 自https://udn.com/upf/newmedia/2018_data/newedu/。 吳璧純(2018)。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做甚麼」?[電子版]。教育脈動,15,1-7。 李佩蓉(2022)。疫情下的鷹架策略與國小英語科技化自主學習碰撞出的火花 [博碩士論文]。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較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弘祖(2022)。科技輔助自主學習的發展—以幸福高中職為例[博碩士論文]。臺灣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郁珊(2021)。自主學習策略融入國小五年級數學領域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成效之行 動研究[博碩士論文]。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堂馨(2018)。以自主學習為主的大學能力本位課程設計及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 21(2),59-84。 姚麗英(2018)。高中校長正向領導語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 114,109-134。 洪詠善、林佳慧、楊慧娥(2018)。十二年國教課綱自主學習之實踐探究[電子版]。 教育脈動,15,1-9。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圖書公 司。 徐綺穗(2013)。教師行動學習團體互動機制之研究。教育學誌,30,1-40。 寇健玲(2011)。從科技大學評鑑角度看學校行政支援。評鑑雙月刊,30,60。 張芳全(2021)。國民小學男女教師的工作壓力源之研究-以臺灣參與TALIS為例。學 校行政,133,121-151。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碧如(2006)。教與學的另類可能—在家教育自主學習之個案研究。臺北市:五南。 張德銳、王淑珍(2010)。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教學輔導教師制度中的發展與實踐。臺 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教育類,41(1),61-90。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 教育部(2016)。2016-2020資訊教育總藍圖。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3/relfile/6315/46563/65ebb64a- 683c-4f7a-bcf0-325113ddb436.pdf。 教育部(2020)。110年度高中職科技輔助自主學習推動計畫。出版地:作者。 梁雲霞(2006)。自主學習方案的設計與實踐。當代教育研究,14(4),171-206 。 莫慕貞(2016)。自主學習的定義。香港:香港教育大學。 許麗齡、章美英、謝素英(2008)。心智圖-一種促進學生學習策略的新工具。護理雜 誌,55(2),76-80。 連倖誼、張雅筑(2017)。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信念與教學效能之研究。師資培育與教師 專業發展期刊,10(1),75-103。 陳明溥(2017)。數位科技創新教學與智慧學校:讓學習者智慧學習。中等教育季刊, 68(3),8-15。 陳怡萍(2021)。國民小學推動行動學習之個案研究[博碩士論文]。臺灣博碩士論文 知識加值系統。 陳郁汝(2005)。行政人員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工作投入與學校行政效能之研究。學校 行政,35,17-32。 陳偉泓(2020)。後疫情時代,如何有效學習?。點教育,2(2),1-3。 陳麒、高台茜(2019)。翻轉教學應用於偏鄉網路課輔國小高年級數學之成效,當代教 育研究季刊,27(2),1-37。 陳致澄、王瑞壎、余尚芸(2021)。教學推理模式觀點下小學職前教師設計資訊科技融 入數學教學活動之探究。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2(3),39-55。 陳殷哲、何世樺、戴慧如(2021)。自我導向學習之統合分析研究。科技與人力教育季 刊,7(4),109-126。 湯維玲(2019)。探究美國STEM與STEAM教育的發展。課程與教學,22(2),49-77。 黃國禎(2015)。翻轉教室的定義、目的及發展。載於黃國禎(主編),翻轉教室─理 論、策略與實務(頁 1-20)。臺北市:高等教育。 黃國禎、陳懷德(2018)。未來教室、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 業有限公司。 劉冠辰、柯志祥(2020)。以資訊科技融入eduScrum教學模式之課程設計及實施。數 位學習科技期刊,12(3),23-53。 劉明洲、高台茜、林家五、蘇育代和詹之瑜(2012)。以同儕助教協助帶領網路課程討 論區之效果探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8,31-5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易宸(2022)。在協作知識翻新環境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博碩士論文]。臺灣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蔡福興(2001)。主題式教學於國小科技教育課程實施之運用。生活科技教育, 34(5),7-16。 鄭淑玲(2019)。行動學習之即時回饋融入國中國文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中七年級為 例[博碩士論文]。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賴阿福(2014)。資訊科技融入創新教學之教學策略與模式。國教新知,61(4),28- 45。 謝宜真(2021)。因材網輔助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對國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自然科學習 成效之影響一以電腦自我效能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博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臺北。 謝瑞史、洪志成及、黃姿旖(2011)。TEAL創新教學對教師教學實務與信念的影響之個 案研究。物理教育學刊,12(2),105-117。 簡正鎰(2005)。進行質性訪談研究有關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1,47-57。
貳、英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Efklides, A. (2011). Interactions of metacognition with motivation and affect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The MASRL model.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6(1), 6-25. doi:10.1080/00461520.2011.538645 Gilboy, M. B., Heinerichs, S., & Pazzaglia, G. (2015). Enhancing student engagement us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 47(1), 109-114. Knowles, M. (1975). Self-directed learning: A guide for learners and teachers. New York, NY: Association Press. Lai, C. L., & Hwang, G. J. (2014). Effects of mobile learning time on students’ conception of collaboration, communication, complex problem–solving,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 creativ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Learning and Organisation, 8(3/4), 276-291. Pintrich, P. R. (2000).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 Boekaerts, P. R. Pintrich, & M. Zeidner (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pp.451-502). Retrieved from http://cachescan.bcub.ro/e-book/E1/580704/ 451-529.pdf Quinn, C. (2000). mLearning: Mobile, wireless and in-your-pocket learning. LiNE Zine, 2006,1-2. Retrieved Auguest 24, 2020 from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43083598_mLearning_ Mobile_Wireless_In-Yo136ur-_Pocket_Learning. Topping, K. (1998). Peer assessment between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 68(3), 249. Tough, A. M. (1966). The assistance obtained by adult self-teacher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17(1), 30-37. Zimmerman, B. J. (1988). Developing self-fulfilling cycles of academic regulation: An analysis of exemplary instructional models. Retrieved from http://psycnet.apa.org/record/1998-07519-001 Zimmerman, B. J. (2008). Investigating self-regulation and motivati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5, 166- 183.doi:10.2307/30069464 Zimmerman, B. J., & Kitsantas, A. (1997). Developmental phases in self-regulation: Shifting from process goals to outcome goal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9(1), 29-36. doi:10.1037/0022- 0663.89.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