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20.6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方瑜
作者(英文):Fang-Yu Chang
論文名稱:靜心如意形線畫的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n Action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f Free Form Drawing Combined with Meditation
指導教授:饒見維
指導教授(英文):Jian-wei Rau
口試委員:李偉俊
李崗
口試委員(英文):Wei-Chun Li
Kang Le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610988119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46
關鍵詞:靜心如意形線畫藝術創作自信心心靈成長成人教育
關鍵詞(英文):MeditationFree-form-drawingSelf-confidence in Artistic CreationSpiritual GrowthAdult Educ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4
  • 收藏收藏:0
「如意形線畫」(Free Form Drawing)是一種作畫形式,不須事先構圖、不以描繪具象為主、不限定媒材,以點、線、面為創作的基本元素,透過簡單易上手的創作技巧,隨著當下的意識進行創作。簡單與便利性是普及藝術創作的重要關鍵,而「如意形線畫」的簡單與便利性使得人人皆可輕鬆地實踐,有利於藝術創作的普及與推廣。自我觀照的過程即是靜心(meditation),靜心可以幫助人快速回到內在的平靜。藝術創作能使人進入心流狀態,到達內心深層的寧靜與喜悅。如何讓「靜心」與「藝術創作」輕鬆地融入生活中,乃是本研究的核心。兩者結合起來即為本研究的焦點:靜心如意形線畫。
本研究經由行動研究的「計畫、行動、省思、修正」循環歷程,發展出一套「靜心如意形線畫課程」,幫助學員掌握「如意形線畫」的創作精髓;次要目的是探討本課程對學員的心靈成長及創作自信心之影響。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為一套由三大主軸構成,且適合成人教育的「靜心如意形線畫課程」,其中包含適切的教學模式八部曲及適切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技巧。本研究的重要結論如下:
一、 此課程有助於提昇成人的自我覺察力及放鬆力、藝術創作自信心及情緒轉化。
二、 此課程能協助養成「把藝術創作融入生活」的習慣,學員也樂於與他人分享「靜心如意形線畫」,並會在日常進行創作。
Free-form-drawing is a form of drawing without prior composition, without depicting concrete figures, without limiting the drawing medium, by using points, lines, and blocks as the basic elements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 artwork is carried out through simple and easy-to-use techniques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resent moment. Simplicity and convenience are the keys to popularizing artistic creation. The simplicity and convenience of Free-form-drawing make it easy for everyone to practic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artistic creation. The process of self-witnessing is meditation, which can help people quickly return to inner peace. Artistic creation can bring people into a state of flow, reaching a deep inner peace and joy. How to easily merge "meditation" and "artistic creation" into life is the core of this research. A combination of meditation and Free-form-drawing i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Through the cycle of "planning-action-reflection-revision" of action research, this study has developed a course on “Meditative Free-form-drawing” to help students grasp the essence of Free-form-drawing. The secondary objective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is course on the participants' spiritual growth and self-confidence in artistic creation.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 of this study is this course consisting of three main axes suitable for adult education and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l with eight steps and appropriat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The key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is course is very helpful for the adults' capbility of self-awareness and relaxation, self-confidence in artistic creation, and emotion transformation.
2. This course can help develop the habit of merging artistic creation into life, and the participants are also happy to share Meditative Free-form-drawing with others, and will draw it on a daily basi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靜心之相關文獻 11
第二節 如意形線畫之相關文獻 15
第三節 藝術創作與心靈成長 43
第四節 如意形線畫之相關研究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51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步驟 56
第三節 行動構想 60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108
第五節 研究倫理 11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7
第一節 課程設計之省思與檢討 117
第二節 課程實施之注意事項 131
第三節 教學模式之省思與檢討 136
第四節 教學策略及技巧的省思與檢討 167
第五節 對學員的心靈成長之影響 174
第六節 學員對本課程的態度與感覺 206
第七節 研究者實施本課程的整體省思 2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25
第一節 結論 225
第二節 建議 238
參考文獻 241
(一)中文部分 241
(二)外文部分 246
附錄 247
附錄一 研究參與者同意書 247
附錄二 學員心情回饋表 248
附錄三 教學省思札記 249
附錄四 教學觀察記錄表 251
附錄五 學員課後心得記錄表-1 253
附錄六 學員課後心得記錄表-2 254
附錄七 學員訪談大綱 256
附錄八 招生DM 257
附錄九 藝術鑑賞 258
附錄十 「交織」的教學內容 276
附錄十一 「共構」的教學內容 279
附錄十二 「創化」的教學內容 282

(一)中文部分
ART & DESIGN(2020)。圓點連接起冷漠世界,南瓜滋潤每顆心——草間彌生KUSAMA YAYOI專訪回顧。PPAPER。 2022年5月18日取自https://www.ppaper.net/page/1330
Daniel Goleman(2014)。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周曉琪,譯)。時報文化。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2021)。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錢春綺,譯)。大家出版。(原著出版於1891年)
Helen Westgeest(2018)。禪與現代美術:現代東西方藝術互動史(曾長生、郭書瑄、陳盈瑛,譯)。典藏藝術家庭。(原著出版於2007年)
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2018)。美育書簡:席勒論美與人性(謝宛真,譯)。商周出版。(原著出版於1967年)
Leah Guzman(2020)。修復情緒的100個創作練習:把壓力、焦慮、惶恐、不安轉交給藝術,卸下傷痛,撫慰身心(洪慈敏,譯)。奇点出版。(原著出版於2020年)
Maurice Merleau-Ponty(2007)。眼與心(龔卓軍,譯)。典藏藝術。(原著出版於1961年)
Osho(1997)。佛陀法句經(一)(謙達那,譯)。奧修出版社。
Osho(2015)。靜心觀照:修行的指引(謙達那,譯)。奧修出版社。
Osho(2020)。奧修談身心平衡:與你的身體和心理對話(三版)(陳明堯,譯)。生命潛能出版。
Osho(2020)。奧修談覺察:品嘗自在合一的佛性滋味(三版)(黃瓊瑩,譯)。生命潛能出版。
Osho(2022)。創造力。OSHO。 2022年11月9日取自:https://www.osho.com/ch/read/osho/osho-on-topics/creativity
Petra Thorbrietz(2016)。專注力:幫助孩子更輕鬆有效的學習(楊文麗、葉靜月,譯)。親子天下出版。
Rick Roberts & Maria Thomas(2015)。禪繞畫之書(蘿拉老師、戴寧老師、戴安老師,譯)。遠流出版。(原著出版於2011年)
Rick Roberts & Maria Thomas(2016)。禪繞畫之書  入門第一冊(蘿拉老師、戴寧老師、戴安老師,譯)。遠流出版。(原著出版於2011年)
Robert Sokolowski(2004)。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心靈工坊文化。
Roberta Weir(2008)。達文西的墨水瓶(尤可欣,譯)。商周出版。(原著出版於1998年)
Wassily Kandinsky(2013)。藝術中的精神(余敏玲,譯)。信實文化。(原著出版於1911年)
Wassily Kandinsky(2019)。點線面(余敏玲,譯)。高談文化。(原著出版於1926年)
方志華、郭淑玲(2017)。心靈繪畫―─教師美育社群的實踐敘說。載於李崗(主編),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頁23-61)。五南出版。
永松茂久(2019)。《正向語言的力量》:首先要改變的不是心念,而是自己說話的習慣。2022年5月30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471
任品頤(2019)。運用靜心課程提升ADHD學童的專注力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江珊(2009)。在表演藝術課中進行創造性舞蹈教學對國民中學學生自信心影響之行動研究。臺北市體育學院舞蹈學系碩士論文。
江學瀅(2011)。成年人藝術創作依戀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論文。
何佳瑞(2017)。合一經驗―─以馬里旦創作理論與中國繪畫之「傳神」概念為例。載於李崗(主編),教育美學—靈性觀點的藝術與教學(頁64-92)。五南出版。
李仲生(1956)。李仲生1956.2.21寫給霍學剛之信函。展於2022年霍剛創作展。
李崗(2020,10月16日)。美感,可以當作評分標準嗎?發表於蘇永明(主持人),論文發表VI:素養與教育哲學【研討會發表】。108課綱素養導向學習的理念與實踐研討會暨第42屆課程與教學論壇,南投,台灣。
李鳳棋(2016)。道德經:老子道德文化的真理。培育文化出版。
季豐藝術文教(2020)。謝景蘭。2022年6月10日取自:https://lalanarchive.org/zh/biography/
林立晨(2018)。提昇兒童水平思考能力之創造思考教學的行動研究—以如意形線畫為焦點。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林麗真(2006)。從華德福教育開一扇窗—探尋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師資培育的新面向。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頁189-204)。
枡野俊明(2019)。看不見的設計: 禪思、觀心、留白、共生, 與當代庭園設計大師的65則對話(蔡青雯,譯)。臉譜出版。
采泥藝術(2022)。松谷武判。2022年6月10日取自:https://www.chinigallery.com/biography/matsutani-takesada/
洪如玉(2004)。梅洛龐蒂思想在審美教育上的意義—從〈塞尚的疑惑〉談起。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41-59。
洪啟嵩、龔玲慧(2013)。超專注力。商周。
胡君梅(2022)。自我覺察是什麼?邁向真實自我、開心生活與最佳領導的方法。2022年11月21日取自:https://www.mindfulness.com.tw/blog-detail/self-awareness
高筱蒨(2015)。運用形線畫活動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生注意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張志龍(2021)。康丁斯基,抽象主義開拓先鋒 (十二 ) 《無題》。2022年5月18日取自:https://reurl.cc/log2zY
張美華、簡瑞良(2014)。禪治療在輕度障礙者自我覺察能力提升的運用。特殊教育季刊,第132期,17-25。
張鈺湞(2017)。靜心對ADHD學童行為表現改善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張譯禪(2019)。非結構式藝術鑑賞策略應用於高中生探討後現代藝術作品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藝術教育碩士論文。
梁冬(2021)。莊子教你看懂人生這場戲:原來,我們都被困在自己想像的劇情裡。高寶出版。
許夏萍(2012)。詩意的日常—抽象繪畫創作探討。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創作論述。
陳丁瑞(2021)。莊子「心齋、坐忘」與佛教「戒、 定、慧」功夫的會通。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亦青(2018)。以藝術治療取向探討視覺藝術創作者之心流經驗對創意自我效能的影響。臺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學位學程論文。
陳祉彣(2017)。神聖舞蹈在教學現場的應用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陳朝平(2000)。藝術概論。五南。
陳榮波(2011)。梅洛龐蒂《眼睛與精神》的藝術理念。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16輯,79-94。
傅佩榮(2020)。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第三版)。立緒出版。
創價藝文(2022)。霍剛。2022年6月10日取自:https://www.sokaculture.org.tw/exhibition/暢意行旅-心如斯-霍剛創作展
曾肅良(2012)。藝術鑑賞。三藝文化。
視覺素養學習網(2015)。二十世紀表現主義-康丁斯基。2022年5月18日取自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wt/kandinsky/kandinsky.htm
黃奕光(2003)。Asian創造力―─為什麼西方人比東方人有創造力(王蕆真,譯)。台灣培生教育出版。
黑川雅之(2019)。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李柏黎,譯)。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艾庭(2021)。「我畫了一輩子,終於學會怎麼像孩子一樣畫畫」抽象派大師霍剛創作秘辛大公開。WE PEOPLE。 2022年6月10日取自:https://www.wepeople.club/art/藝文/「我畫了一輩子,終於學會怎麼像孩子一樣畫畫」抽象派大師霍剛創作秘辛大公開/
楊宜娟(2013)。意識之探―─自動性繪畫與自我的對話。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鈴木大拙(2020)。禪學入門:世界禪學宗師鈴木大拙安定內心、自在生活的八堂課(謝思煒,譯)。時報文化出版。
維基百科(2022)。保羅·克利。2022年5月18日取自:https://zh.m.wikipedia.org/zh-tw/保羅·克利
維基百科(2022)。傑克遜·波洛克。2022年5月18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杰克逊·波洛克
維基百科(2022)。趙無極。2022年6月10日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zh-tw/赵无极
蔡美麗(1990)。胡賽爾。東大圖書。
蔣勳(2019)。藝術概論(增訂二版)。東華書局。
蔣勳(2020)。雲淡風輕:談東方美學。有鹿文化。
蔣勳(2020)。感覺十書-蔣勳談美。聯經出版。(原著出版於2009年)
鄭麗慧(2018)。有效的教學,來自有效的教師。教育研究,59(4),62-66。
賴韋伶(2021)。從《道德經》看James Turrell光藝術創作。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謝孟芬(2018)。親子靜心在家庭情緒教育應用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
羅麗君 (2018)。胡賽爾現象。2022年5月21日取自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胡賽爾現象學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
饒見維(2008)。「靈修與靜心」的正向功能與情緒轉化。載於情緒轉化-美學與正向心理學的饗宴(頁151-183)。五南。
饒見維(2009)。行動研究法的概括介紹。未出版上課講義。
饒見維(2014)。情緒涵養(第二版)。五南。
饒見維(2021)。潛能開發心地圖—身心靈整合之旅。未出版上課講義。
饒見維、蕭昭君、紀惠英、劉唯玉(1993)。師範學院教育專業科目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之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計畫報告。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二)外文部分
Csikszentmihalyi, M. (2008).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Harpercollins.
Krishnamurti, J.(1999). This Light in Oneself: True Meditation. Shambhala.
Jaffé, H. L.C. (2022, Sep 14). Piet Mondrian. [status update].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Piet-Mondrian
(此全文20250228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