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6.49.21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張芷軒
作者(英文):Chih-Hsuan Chang
論文名稱:記憶的孔隙:消逝與記憶之陶藝創作實踐
論文名稱(英文):Whispers in the Hole: The ceramics creation of disappearing and remembering .
指導教授:郭文昌
指導教授(英文):Wen-Chang Kuo
口試委員:劉得劭
郭澤寬
口試委員(英文):De-Shao Liu
Tse-Kuan Kuo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1075006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4
關鍵詞:時間消逝感知經驗存在感陶藝創作
關鍵詞(英文):Passage of TimePerceptual ExperienceSense of ExistenceCeramic Art Cre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6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藝術創作如何將消逝時間轉化為記憶,透過陶藝創作過程,思考作品背後不可見的時間與可見物質如何在私密對話下共同呈現。

  論述以自身創作歷程為個案研究對象,經由文獻探討與個人創作實驗探尋自身記憶,釐清時間消逝下在創作中獲得時間的存在意義。研究學理基礎從藝術創作者、觀者與作品關係探討何謂「記憶的孔隙」,並由消逝與存在關係推導「記憶的孔隙」形成關鍵。創作實驗經由反覆操作、觀察、書寫紀錄與分析,探討陶藝從材料到器物過程中與大自然、創作者至觀者短暫接觸留下的記憶與時間經驗的呈現。

  研究結果可將「記憶的孔隙」定義為:促使不同時間序列於可見作品上形成共時瞬間的客觀特質;而研究提問「藝術創作如何將消逝時間轉化為記憶?」本意應為「如何透過藝術創作感知不可見的時間,在消逝下安然存在?」藝術創作順應歷時性的不可逆,並專注於共時的此時此刻,時間便是在近距離接觸產生的共時瞬間被感知。

  本研究透過「記憶的孔隙」創作形式呈現個人觀看消逝的視角,也建構一種面對時間消逝的方式。藉由作品呈現消逝下的生命力,使記憶在不同時空之間持續對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art creation transforms the passage of time into memor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eramic art creation, the invisible time behind the artwork and the visible material are examined in an intimate dialogue to present their coexistence.

The discussion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own creative process as a case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personal creative experimentation, self-memory is explor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aining time in creation under the passage of time is clarifi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ists, viewers, and artworks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 Whispers in the Hole," and deduc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Whispers in the Hol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play between passing and existence. Creative experiments involve iterative operations, observation, written records, an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presentation of memories and temporal experiences left by the brief interactions among ceramics, nature, artists, and viewers during the process from material to artifact.

The research results define "Whispers in the Hole" as the objective quality that prompts different temporal sequences to form synchronous moments on visible artworks. The research question "How does art creation transform the passage of time into memory?"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How does art creation perceive the invisible time and exist under the passage?" Art creation follows the irreversibility of temporality, focusing on the present moment, where time is perceived in closely engaged synchronous moments.

Through the creative form of "Whispers in the Hole," this study presents a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perceiving passing and constructs a way of confronting the passage of time. By showcasing the vitality beneath passing, memories engage in an ongoing dialogue across different time-spaces.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一、藝術創作與記憶的孔隙 6
二、消逝、存在與記憶 6
三、面對時間消逝的方式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8
一、研究流程 8
二、研究架構 9
第二章 創作學理基礎:記憶的孔隙 11
第一節 藝術創作與記憶的孔隙 12
一、藝術創作的概念-可見與不可見 12
二、審美經驗的對話-創作者與觀者 15
三、藝術作品的呈現-主觀與客觀 18
第二節 消逝下的時空間轉換 20
一、侘寂美學與時間消逝 20
二、消逝與存在 23
第三節 小結:《泥土記藝-山影》 28
一、「記憶的孔隙」意義 29
二、「記憶的孔隙」中的時空間轉換 31
第三章 創作方法:記憶探尋與形塑 33
第一節 向外探尋:光影下的存在痕跡 34
第二節 向內探索:呼吸中的生命證據 37
一、呼吸觀察與記錄 37
二、五十個呼吸圓圈實驗 40
三、時間的大圓圈實驗 43
第三節 土地與過客:與材料共構的記憶 45
一、採集材料 47
二、處理材料 49
三、燒製實驗 50
第四節 記憶形塑方法 55
一、創作計畫 55
二、展覽計畫 56
第四章 創作內涵與呈現 61
第一節 記憶切面 62
一、《記憶的孔隙之一》 63
二、《記憶的孔隙之二》 68
第二節 記憶拆解與重組 73
一、《正在活著/正在死亡》 73
二、《沒有時間的地方》 77
第三節 記憶交織 83
一、《依循與受想》 84
二、《土地躁動》 87
第五章 結論 93
第一節 回顧與總結 94
一、記憶的孔隙 94
二、如何將消逝時間轉化為記憶? 99
第二節 未來研究與創作方向 100
一、二元對立破除 100
二、多元媒材應用 100
三、材料實驗擴展 101
參考文獻 103
附錄 105
附錄一 壽豐土實驗紀錄 105
附錄二 「記憶的孔隙」陶藝創作個展線上展內容 136
林琪香(2017)。器物無聊-與13位日本陶瓷藝術家的一期一會。新北市:木馬文化。
姚仁寬、蔡金龍(2018)。在地工藝進化論。南投縣: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龔卓軍(2007)。導讀 旋進的身體影像。眼與心(龔卓軍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雍銘(2015)。《莊子》的生態美學與當代反思(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
大西克禮(2019)。日本美學3:侘寂-素朴日常(王向遠譯)。新北市:不二家。
松井信義(2013)。圖解日本陶瓷器入門(黃薇嬪譯)。臺北市:積木文化。(原文書籍出版於2009)。
黑川雅之(2019)。八個日本的美學意識(李柏黎譯)。臺北市:雄獅。
黑田泰藏(2019)。致白瓷(張逸雯譯)。出版地:中國。(原文書籍出版於2017)。
André Maurois(2015)。序(施康強譯)。追憶似水年華(李恒基、徐繼曾、桂裕芳、袁樹仁、潘麗珍、許淵冲、許鈞、楊松河、周克希、張小魯譯,p.7-21)。新北市:聯經。(原文書籍出版於1984)。
Antoine de Saint-Exupery(2013)。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楊玉娘譯)。新北市:新Book House。(原文書籍出版於1943)。
Leonard Koren(2011)。wabi-sabi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蔡美淑譯)。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Leonard Koren(2015)。重返wabi-sabi給日式生活愛好者的美學思考(黃煜文譯)。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
Maurice Merleau-Ponty(2007)。眼與心(龔卓軍譯)。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文書籍出版於1964)。
Maurice Merleau-Ponty(2008)。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羅國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文書籍出版於1990)。
Richard R. Powell(2007)。無為而活:來自日本茶道大師及禪師的侘寂精神(朱影譯)。臺北縣:人本自然文化。
秦晞輝(2018)。胡塞爾:放下理論的偏見 - EP62。香港01。2022.12.5。取自:https://www.hk01.com/article/51643?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花蓮縣文化局(2019)。花蓮縣豐濱鄉豐濱部落阿美族傳統製陶。花蓮縣文化局。2021.9.20。取自:https://www.hccc.gov.tw/zh-tw/CulturalHeritage/Detail/1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