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5.186.3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葉美宏
作者(英文):Mei-Hung Yeh
論文名稱:傳統與時尚複合媒材包款研發設計-以葉美宏重疊技法設計系列為主
論文名稱(英文):R&D and design of traditional and fashionable composite media bags:Take Yeh MeiHung's layering technique design serie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林昭宏
指導教授(英文):Chao-Hung Lin
口試委員:廖慶華
黃致傑
口試委員(英文):Ching-Hua Liao
Chih-Chieh Hu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學號:611075509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關鍵詞:傳統工藝傳統與快時尚複合式媒材包款設計重疊技法
關鍵詞(英文):Traditional CraftsTradition and Fast FashionMixed MediaBag DesignLayering Techniqu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1
  • 收藏收藏:0
傳產工藝文化在快時尚的衝擊下,是否仍能保有存在的價值與傳承?如何在巨大傳統工藝歷史文化光環映照下,突破「傳統與時尚對話」的重重關卡?在複合式媒材精簡取捨配搭,必須要備足研發之精神。誠如顏水龍(臺灣工藝)一書原序所言,重點在於「工藝生產要素,工藝材料和振興方案」。其中心思想與倡導的作法,依然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演進所淘汰。傳統工藝主要以手作為思考設計,如何讓工藝之美普遍性深化、真正融入入們生活日常便民之中,是值得思考之議題。時下年輕人流行於倡導手作療癒生活層面,但卻未真正將傳統工藝之要素付諸於現實,傳統工藝迫切需要的推廣與在地化和改造運用,尤其是包款類的產業,在媒材取用仍以快時尚之素材為主要,忽略傳統工藝手作溫度的情感層面,將兩兩搭配協調,進而達到傳統與快時尚的再造結合,是本研究之努力目標。
本文主要針對包款研發與設計之實踐,首先在媒材選用部分,考量重點在於材料本身紋理及質感特性之分析、主副料比例運用、以及媒材本身之視覺美感;其次在手作技術部分,突顯傳統工藝之手工及創意;接續,在包款研發式樣部分,本研究基於過去之設計產業背景基礎,採取「複合式媒材混搭設計」,進行手法是以植物染、皮革、編織、羊毛氈為主,以呈現創作獨一性。
本研究以設計理念之實踐操作為主,搭配色彩、圖像、線條、創意構思的特性,在包款研發設計著重實用性和人體背提載重的功能考量,延伸再造多變化的主體商品呈現。主要的目的是融合快時尚複合媒材配料的便利取得,減低整體製作工序的繁複歷程,降低傳統工藝手作人事工時各方面成本堆疊的耗費,經由研發創意設計搭配、異素材結合、融合生活美學日常便利使用脈絡中,發展出本研究創新意念的重疊技法,新世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Since traditional crafts place its focus upon handcrafts, how to both popularize and deepen its beauty, and integrate it into people’s daily lives have become an issue worth thinking about. Young people nowadays consider healing through daily lives via handcrafts trendy but they have not truly translated the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crafts into the reality whereas traditional crafts, especially the bag industry, choose the elements of fast fashion as the primary media to meet the urgent need of promotion, loca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ut they have ignored the feelings and emotions involved while doing crafts by hand. In light of this, this study has been striving to have the two ends meet each other to further create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 and fast fash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of bag R&D and design. First, regarding the selection of media, the main concerns are the analysis of tex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the percentag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materials used, and the visual aesthetics of the materials themselves. Second, the handcrafting techniques shall highlight both the handcrafts and originality of traditional crafts. Third, as far as the R&D and styles are concerned, this study adopted the `mash-up mixed media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ckground built up in the past within the design industry to present the uniqueness of creation via natural dyes, leather, knits, felted wools, etc.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d present a new-generation form of expression, i.e. “Layering Techniques” with innovative ideas, by incorporating the easy access to the mixed media materials of fast fashion, reduc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overall production process, cutting down the handcrafting cost, such as manual labor and working hours on the one hand, and integrating original ideas with designs, combining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equipping the aesthetics of life with a context of daily-life convenience on the other hand.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2
1.1.1 研究目的 5
1.1.2 研究概念 6
1.2 研究問題 7
1.3 研究方法 9
1.4 研究貢獻 11
1.5 研究限制 12
1.6 論文組織架構 12
1.7 第一章小結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案例分析 17
2.1 文創袋包的由來 18
2.2 複合媒材袋包的製作與技巧 22
2.2.1 複合媒材袋包的製作 22
2.2.2 複合媒材袋包的技巧 24
2.3 手作袋包商業市場的消費族群分析 27
2.4 袋包相關案例分析 37
2.5 第二章小結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3.1 研究方法之選擇 48
3.2 研究流程 50
3.3 行動研究 54
3.3.1 包款「研發設計」實踐與行動研究理論基礎之探討 55
3.3.2 行動研究與其他研究類型之探討 59
3.3.3 行動研究流程與實務步驟摘要 62
3.3.4 本研究行動研究循環流程圖說明 64
3.4 質性分析方法 – 個案訪談資料分析 68
3.4.1 內容分析法之研究探討 68
3.4.2 內容分析法特性、分類與應用實施步驟 70
3.4.3 內容分析法的優缺點 72
3.5 第三章小結 73
第四章 個案訪談之內容分析及評論與重疊技法包款研發設計系列作品製作 75
4.1 袋包打樣中心訪談 75
4.1.1 訪談資料彙整結果與評論 76
4.1.2 本研究創新意念的重疊技法與應用 77
4.1.3 複合媒材融合系列 包款作品設計製作理念說明 78
4.1.4 本研究包款設計文化闡述與主要運用傳統技法工序說明 78
4.2 傳統與時尚複合媒材包款研發設計 本研究重疊技法系列作品製作 85
4.2.1 人生旅程系列包款 86
4.3 第四章小結 108
第五章 創作理念之形色 109
5.1 創作思維內容回顧 110
5.1.1 從真實的初心出發 重疊技法風格開始 110
5.1.2 包款研發設計 複合媒材之構思和形色結構 111
5.2 6系列包款作品 設計理念以人生旅程說起 112
5.3 第五章小結 114
2021智慧消費關鍵報告 Google(2021)。https://services.google.com/fh/files/events/
google_2021_commerce_report_tw.pdf下載日期:2022年3月29日。
Academic 研究與科技(2012年9月6日)。所有唸物理的人都知道這一場1927年的索爾維會議,那是人類歷史上最多天才聚集在一起的一天。https://blog.xuite.net/tuyu/MIYU/63048102 下載日期:2023年4月2日。
Afra Ding、Sherry Wang(2021年4日20月)。CHANEL 11.12經典包製作過程揭密!5件事認識香奈兒迷最愛的傳奇精品包妳買得不只是CHANEL 香奈兒11.12包,而是工藝呀!ELLE時尚深度話題。https://www.elle.com/tw/fashion/issue/
g35869716/chanel-iconic-11-12-bags/下載日期:2022年1月8日。
Alice(2021年4月22日)。2021看當下奢侈品零售的六大發展趨勢。FASHION 瘋時尚。https://ifashiontrend.com/2021-luxury-industry-6-trends/ 下載日期:2022年4月21日。
Anny Ting、Travis Hung(2021.4.5/2022.8.5)。全球最受歡迎的經典小香包原來叫 11.12,一次搞懂香奈兒傳奇包款背後的11個秘密。Vogue Fashion。https://www.vogue.com.tw/fashion/article/1112-chanel-bag-feature下載日期:2022年1月8日。更新2022年10月26日。
APS News(2005年12月)。愛因斯坦追求一個統一的理論(Einstein's Quest for a Unified Theory)[楊信男、蕭如珀譯]。物理學發展史。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72857下載日期:2023年3月31日。
Arthur Asa Berger(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 [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初版 ]。風雲論壇。(原著出版年:2000)
Catherine Marshall、Gretchen B. Rossman(2006)。質性研究 : 設計與計畫撰寫 [ 李政賢譯,初版 ]。五南。
Chanel(2022)。官網。https://tw-eshop.chanel.com/?gclid=Cj0KCQjwkt6aBhDKARIsA
AyeLJ0lCZcP2SZrVdhy1_wixNh_33Ys-Xbe0amUFQoOHduQgQsmaUYYu0AaAj91EALw_wcB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Chanel(2022)。官網。https://tw-eshop.chanel.com/?gclid=Cj0KCQjwkt6aBhDKAR
IsAAyeLJ0lCZcP2SZrVdhy1_wixNh_33Ys-Xbe0amUFQoOHduQgQsmaUYYu0AaAj91EALw_wcB下載日期:2022年1月8日。
Chantal Delphin、Eric Gi(2018)。染色植物[林苑譯,初版]。三聯書店。
Charlene Chen、Anna Liu(2021)。聽小香說故事!香奈兒11.12包款就像一本經典故事書,翻開11個秘密帶你看完整個CHANEL傳奇。Vogue Fashion。https://www.vogue.com.tw/fashion/article/chanel-20210422下載日期:2022年1月8日。
Chava Frankfort-Nachmias、David Nachmias(2001)。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 陳怡珍譯,初版 ]。臺灣西書出版社。
Chris Anderson(2009)。長尾理論 打破80/20法則 獲利無限延伸 [ 黃秀媛譯,初版 ]。天下文化。
Chris Argyris、Robert Putnam、Diana McLian Smith(2000)。行動科學 [ 夏林清譯,初版 ]。遠流。
Clark Tsao(2019年10月17日)。黛妃最愛的迪奧經典包「Lady Dior」再進化!找來11位藝術家聯名Bella.tw儂儂。https://www.bella.tw/articles/handbags/22251下載日期:2023年3月30日。
Dale Dougherty、Ariane Conrad(2018)。自由自造 [ 張家綺譯,初版 ]。商周出版。
Danny L.Jorgensen(1999)。參與觀察法 [ 王昭正、朱瑞淵譯,初版 ]。弘智出版社。
Donald A. Schon(2004)。反映的實踐者 : 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 [ 夏林清譯,初版 ]。遠流。
Earl Babbie(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 李美華、孔祥明、林佳娟、王婷玉譯,初版 ]。時英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8)
Ethan Bodnar(2010)。創意零極限[李婷儀譯,初版]。城邦。
FeltCrafts LLC(2021)。毛氈製作的歷史。https://feltcrafts.com/history-of-felt-making/下載日期:2023年02月07日。
Fred N. Kerlinger、Howard B.Lee(2002)。研究方法 [黃營杉、汪志堅譯,初版 ]。華泰文化。
Gavin Ambrose、Paul Harris(2016)。好設計 好故事[吳靜惠譯,初版]。輕刻。
Gesche Joost(2022)。設計研究模式。風景園林新青年與《中國園林》雜誌合作推出[崔慶偉譯 ]。https://www-youthla-org.translate.goog/jchla/201407-2/modes-of
-design-research/?_x_tr_sch=http&_x_tr_sl=zh-C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下載日期:2022年6月30日。
Grant Kester(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吳瑪俐、謝明學、梁錦鋆譯,初版]。遠流。
GRB 政府研究資訊系統 科技部(2022)。https://www.grb.gov.tw/search;keyword
=%E8%97%9D%E8%A1%93%E6%9C%AC%E4%BD%8D%E7%A0%94%E7%A9%B6;type=GRB05下載日期:2022年6月30日。
Guy Julier(2009)。設計的文化[鄭郁欣譯,初版]。韋伯文化。
H.Russell Bernard,Gery W. Ryan(2015)。質性研究分析 : 系統取向 [ 藍依勤、 羅育齡、林聖曦譯,初版 ]。心理出版社。
Hennie Boeije(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 [ 張可婷譯,初版 ]。韋伯文化。
Herbert Altrichter、Peter Posch、Bridget Somekh(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 : 教師動手做研究 [ 夏林清、中華民國基層教師協會譯,初版 ]。遠流,頁259-267。
Jack R. Fraenkel、Norman E.Wallen(2003)。教育研究法 研究設計實務 [ 楊孟麗、謝水南譯,初版 ]。心理出版社,頁521-540。
Janet M. Ruane(2008)。研究方法概論 [王修曉譯,第2版 ]。學富文化。
Jean McNiff、Pamela Lomax、Jack Whitehead(2001)。行動生活 : 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 [ 吳美枝、何禮恩譯,初版 ]。濤石文化,頁10-81。
Jean MeNiff、Jack Whitehead(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 [ 朱仲謀譯,初版 ]。五南。
Klaus Krippendorff(2014)。內容分析 : 方法學入門 [ 曹永強譯,第3版 ]。五南。
Leon G.Schiffman、Joseph Wisenblit(2017)。消費者行為 [ 顧萱萱、郭建志譯,第3版 ]。學富文化,頁15-36。
Lisa(2020)。威廉.莫里斯-現代設計之父。RuDesign。http://www.rusheji.com/1490.html 下載日期:2022年3月30日。
Lucy Johnston(2018)。新零售藝術:全球60家獨立店,教你最佳策展、行銷、陳列、服務的操作秘訣[鄭百雅譯,初版]。大雁文化。 
Marcus Banks(2010)。質性研究的視覺資料運用 [ 林恩慧譯,初版 ]。韋伯文化。
MIC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21年4月14日)。網購消費者調查52.9%消費者購物頻率實各半 實體零售網購崛起。https://mic.iii.org.tw/news.aspx?id=597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MIC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 張筱祺(2019年6月3日)。網購調查系列一 網購消費占比達16.5% 愛用電商平台大排名。https://mic.iii.org.tw/news.aspx?id=516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MindyLi(20210年6月23日)。Pinkoi 十歲了!電商洞察:台灣客單價成長 87%、疫情加速跨境訂單增 83%。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23971-pinkoi-10-years 下載日期:2022年4月21日
Neil J Salkind(2011)。心理學研究方法精要 [ 童輝杰譯,第7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Nick Wates(1996)。行動規劃 如何運用技巧改善社區環境 [ 謝慶達譯,初版 ]。創興出版社,頁14-17。
Peter Watson(2020)。大轉折:百年科學匯流史,扭轉人類文明的關鍵融合[蔡承志譯,初版]。聯經。
Ranjit Kumar(2010)。研究方法 [潘中道、胡龍騰譯,第2版 ]。學富文化。
Richard Sagor(2008)。行動研究實作指引 [ 鄭博真譯,初版 ]。禾楓書局。
Robert K. Yin(2014)。質性研究 : 從開始到完成 [ 李政賢譯,初版 ]。五南。
Robert Philip Weber(2019)。內容分析法導論 [ 李明譯,第2版 ]。漢語大詞典。
RUNNINGMATE電商陪跑社(2021)。HTTPS://RUNNINGMATEMARK
-ETING.COM/BLOG/2021下載日期:2022年4月21日。
Sasha Duerr(2018)。染色季[宮本麗譯,初版]。華中科技大學。
SHOPLINE TREND(2022)。消費者行為調查。https://trends.shopline.tw/customer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Tsutsumi Namio堤浪夫(2002)。造形的發想[劉建國、劉子倩譯,初版]。六合。
TVBS女人我最大(2022年3月)。頂級之夜女人一生必有的品牌,香奈兒女士傳奇故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vzWSgofC4M 下載日期:2022年3月15日
Uwe Flick(2010)。質性研究的設計 [ 張可婷譯,初版 ]。韋伯文化。
Vilfredo Pareto(2011)。十定律 [ 高永譯,初版 ]。珠海出版社。
Vogue(2020年6月30日)。山茶花、No.5、斜紋軟呢…,13個小香迷必須要認識的Chanel香奈兒關鍵字。Vogue Fashion。https://www.vogue.com.tw/fashion/article
/chanel下載日期:2022年1月8日。
Weebly(2022)。台東棉麻屋 https://www.facebook.com/MianMaWuCotton/。https://cottonant.weebly.com/ 下載日期:2022年4月5日。
Wikiwand(2022)。內容分析法。https://www.wikiwand.com/zh-hk/%E5%85%A7%
E5%AE%B9%E5%88%86%E6%9E%90%E6%B3%95下載日期:2022年9月15日。
中國絲綢博物館(2018)包羅萬象19至20世紀西方時裝包包的世界,紡織修復館展覽 https://www.chinasilkmuseum.com/yz/info_18.aspx?itemid=26754下載日期:2021年11月30日。
分鐘科學(2023年3月22日)。誰在背後安排安排了宇宙背後的一切?愛因斯坦與楊振寧的懷疑或許是對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LFJIyI4LCw下在日期:2023年4月2日。
文化產業訊息及趨勢分析 雙月報(2022)。109年第四期(8月號)。文化部發行,頁16-40。
王文科、王智弘(2014)。教育研究法。五南。
尼爾森媒體研究月刊(2018)。生活型態大調查 網際網路大調查。http://www.taaa.org. tw/uploads/editors/news_list/1277959832.pdf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生田信一、大森裕二、亀尾數()。日本人就是這樣學平面設計[黃碧君譯,初版]。大雁文化。
何文玲(2011)。藝術與設計實務研究相關概念之分析。藝術研究期刊,7期,頁27-57。
何文玲、李傳房、陳俊宏(2013)。大學「藝術與設計實務導向研究」之教學個案:整合創作、理論與寫作。藝術教育研究,26,頁1-35。
何文玲、嚴貞(2011)。藝術與設計「實務研究」應用於大學藝術系學生創作發展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21,頁85-110。
吳岱芝(2015年02月18日)。羊年特刊[表羊大會]羊毛氈:暖暖過春節。環境資訊中心。https://e-info.org.tw/node/105275下載日期;2023年02月07日。
吳翰中、吳俐璇(2020)。美學CEO。繆斯。
呂琪昌(2016)。從實務導向研究的角度探討視覺藝術類 創作論文的撰寫。藝術教育研究期刊,31,頁111-145。
李羽喬(2009)。設計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IRIS協作平台。https://sites.google.com/ site/yuchiao430/Home/wen-zhang-nei-rong/shejiyanjiufangfach4neirongfenxifa下載日期:2022年10月16日。
李祖壽(1979)。教育視導與教育輔導,上冊。黎明。

辛友仁(2019)。在當代之後。財團法人春枝文化基金會。
阮明淑(2012)。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683/ 下載日期:2022年5月27日
阮綠茵(2006)。訪談法,管倖生等編著,設計研究方法。全華圖書,頁119-140。
周汛、高春明(1996)。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發行。
松本彌(2018)。古埃及象形文字 自然風土篇 [ 趙鴻龍譯,初版 ]。商流文化。
林于昉、蔡碧月(2016)。臺灣時光機。玉山出版社。
林亞璇(2022)。棉麻屋 從自然山海間汲取靈感,跳脫原民工藝的傳統印象,一針一針鉤織出質樸的生活風格https://www.shoppingdesign.com.tw/post/view/7585下載日期:2022年4月5日。
林玲遠、林品婕(2020)。行動研究於傳播內容設計實務之應用。廣播與電視期刊,第40期,頁1-37。
林崇宏(2007)。設計基礎原理。全華。
林顯明(2015年8月13日)。各國工業4.策略與發展:對臺灣的機會與挑戰。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s://web.wtocenter.org.tw/Page.aspx?nid=126&pid=267863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紅糖美學(2019)。配色設計學。邦聯文化。
美好合集(2022年1月8日)。四個尺寸怎麼選 ? 2021最新版細節Chanel 2.55經典菱格紋口蓋包。人人焦點。https://ppfocus.com/0/fa9270f5b.html 下載日期:2022年1月8日。
范子凡(2007)。新美學商機-授權產業的27個行銷觀察。電腦人、城邦文化。
夏學理(2018)。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 : 瞭解觀眾。五南。
紡織產業研究所(2021)。十二月份紡織產業新訊(期間:2021/12/01~2021/12/31)。國際紡織產業動態,頁1-8。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五南。
高千惠(2019)。當代藝術生產線 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典藏。
國家文化記憶庫(2022)。找素材。文化部。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
809813&IndexCode=online_metadata下載日期:2022年4月19日
國家文化記憶庫(2023)。薯榔塊莖(煮染)。https://memory.culture.tw/ Home/Detail?Id=89494&IndexCode=online_metadata下載日期:2023年02月07日。
張子超(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05304/ 下載日期:2022年6月24日。
張玟婷(2016)。電子商務與實體產業經營法則之整合-以美妝產業虛實整合為例。已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張紹勳(2007)。研究方法。滄海書局。
張蕙萱、李珮書(2015年1月19日)。微笑臺灣 細感臺南 信用牌臺南後壁菁寮老手們,讓人去一次就成故鄉。天下雜誌。https://smiletaiwan.cw.com.tw
/article/716 下載日期:2022年3月20日。
張繼文(2019)。臺灣工藝產業面臨自造者運動趨勢與前景。文資學報,第12期,頁34-35,45。
許瓊文(2012年7月1日)。莊龍隆 : 邏輯方程式,編寫四億女包王國。人物特寫,Cheers 快樂工作人。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2006 下載日期:2022年3月30日。
郭芝榕(2016年11月18日)。接觸紅杉資本經驗談,Pinkoi執行長顏君庭這樣說。數位時代。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1908/pinkoi-share-their-experience
-work-with-sequoia-capital 下載日期:2022年4月21日。
陳玠婷(2021)。紅遍世界的台灣LV「茄芷袋」由臺南後壁一群75歲阿嬤每天巧手縫製。Tai Sunds。https://www.taisounds.com/Lifestyle/Travel/Domestic/uid
4098725121下載日期:2021年12月01日。
陳柏瑋(1988)。教育研究的新取向,「行動研究」。南宏。
陳偉仁(2021)。策展 : 行動素養導向課程的實踐。課程與教學季刊,24(3) , 頁209-236。
陳景林、馬毓秀(2017)。四季繽紛草木染。遠流。
陳雅文(1995)。內容分析法。由胡述兆主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漢美,頁323。
陳雅文(1995年12月)。內容分析法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cloud.edu.tw)下載日期:2022年10月10日。
陳靜璇、吳宜澄(2011)。藝術領域研究方法之探討:以創作類研究 為主之分析。藝術學刊,2(1),頁109-136。
黄楸晴(2019年8月)。亞馬遜不賣長尾商品,怎麼透過長尾效應獲利?網路時代一定要知道的銷售思維。商周雜誌。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
management/blog/26567 下載日期:2022年3月29日。
單文經(2017)。素養教育的理念與作法:杜威觀點。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新航向—校長領導與學校創新。學富文化,頁173-209。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再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期,頁5-42。
費瑞拉(2017年6月22日)。愛因斯坦 千山獨行的超級天才。天下雜誌。https://bookzone.cwgv.com.tw/article/8064下載日期:2023年4月2日。
貿易局廣告(2021年9月1日)。設計無國界,Pinkoi走出禮品市場一片天廣告設計無國界。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5/post/
202109010046/ 下載日期 2022年4月21日
黃仁達(2011)。中國顏色。聯經出版。
黃俊英(2007)。行銷學的世界 : 市場區隔化、目標行銷和市場定位。天下文化。
黃國彥(2000年12月)。內容分析法 - 教育百科 | 教育雲線上字典(cloud.edu.tw)下載日期:2022年10月10日。

黃惟饒(199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結構。三民主義學報,師大,15 1992.06[民81.06]。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頁261-274。
黃麗鈴(2019)。從社會科學研究典範質量之辯探析混合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頁163-177。
溫祖瑜、郭文貴、林尚明、吳翊菱、王柏蓉(2020)。植物天然色素染色可行性枝研究-以薯榔為例。華岡紡織期刊,27,3,頁178-182。薯榔2023.2.8華岡期刊jhgt-27.3(177-182)(2020-7).pdf下載日期:2023年02月07日。
經濟部工業局 民生領域相關計畫(2022年4月)。https://www.tipo.org.tw/tc/
link_1.aspx下載日期:2022年4月5日。
經濟部工業局官網(2022)。https://www.moeaidb.gov.tw/ctlr?PRO=idx2015下載日期: 2022年1月8日。
葉乃靜(2012)。質性研究、知識論、現象學。教育大辭書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3015/ 下載日期:2022年6月30日。
葛承雍(2020)。從中古壁畫、陶塑看女性何以對挎包情有獨鍾。《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期。下載日期:2021年11月30日。
農業主題館 原住民族農產業(2022)。黃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subject.php?id=39512 下載日期:2022年4月19日
鄒菲(2006)。內容分析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與知識產權。評價與管理,第4期12月。內容分析法 四大特性 評價與管理 2022.10.16.pdf下載日期:2022年10月16日。
靖永潔(2021)。質性研究L3-2紮根理論的研究程序。亞洲大學教學資源計教師專業發展中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YMT5Pe7jqA下載日期:2022年9月26日。
瑪利亞.海依嘉拉(Maria Harkapaa)、山米.若茨拉寧(Sami Sykko)、安努卡.阿里亞維塔(Annukka Arjavirta)、米娜.凱梅爾-古德伍曼(Minna Kemell-Kutvonen),2014)。芬蘭國寶設計全集[蔡宜真譯,初版]。商周。
箕輪直子(2020)。草木染大全[伊帆譯,第2版]。河南科學技術。
管倖生、阮綠茵、王明堂、王藍亭、李佩玲(2007)。設計研究方法。全華圖書。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20)。文化部 文化內容策進部,頁165-170。
劉世南、楊佳翰(2021)。設計思考的創意 : 釋義與造物的啟發。中華心理學刊63卷,2期,頁121-142。
劉豐榮(2010)。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創作教學之理由與內容層面:後現代以後之學院藝術。視覺藝術,5,頁2-27。
歐用生(2019)。課程語錄。五南。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蔡清田(2012)。課程改革核心素養三維論。教育研究月刊,224期,頁80-90。
鄧宗聖(2013)。藝術創作:發想與實踐─ 藝術本位研究的觀點。視覺藝術論壇,第八期,頁02-20。
鄧宗聖(2014)。藝術本位對素養教育實踐之啟示。藝術研究期刊,第十期。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頁159-186。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五南。
盧淑芬(2010)。世界時尚名牌聖經(最新版)。太雅。
蕭瑞麟(2018)。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五南,頁82-93。
戴孟宗(2011)。現代色彩學-色彩原理、感知與應用。全華。
謝立中(2018)。實證性量化研究和詮釋性質化研究的聯結:來自韋伯的啟示。武漢大學學保,哲學社會科學版,71(05),頁164-174 。https://www.gushiciku.cn/ dc_tw/110022211 下載日期:2022年9月10日。
謝登旺(2006)。發現新動力實踐行動力-行動研究研討會議論文集。揚智文化事業。
顏水龍(2016)。臺灣工藝。遠流。
魏鏞(1974)。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臺灣商務。
蘇鑰機(編)(2019)。〈內容分析的變遷面貌:對社會建構現實及其他的思考〉。譯者 : 艾民偉、湖攀峰、蘇鑰機。《傳播與社會學刊》,第47期,頁1–27。內容分析的變遷面貌:對社會建構現實及其他的思考 2022.10.10-1.pdf 下載日期 : 2022年10月16日。
顧力仁(1998)。歷史法及其在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第18、19期。file:///D:/Users/Ablaze/Downloads/A98017418.pdf下載日期:2022年5月27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