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44.83.38)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邱孟華
作者(英文):Meng-Hua Chiu
論文名稱: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與輔導困境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A Qualitative Study on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Roles and Guidance Difficulties
指導教授:范熾文
指導教授(英文):Chih-Wen Fan
口試委員:游淑靜
陳成宏
口試委員(英文):Shu-Ching Yu
Cheng-Hu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
學號:611187525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0
關鍵詞: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偏遠地區學校輔導工作困境專任輔導教師的角色
關鍵詞(英文):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Guidance difficultiesCounselors’ rol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2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在學校的角色、工作內容與現況、輔導工作的困境,並探討偏遠地區國中專任輔導教師面對專業角色與困境之因應策略。
本研究採取半結構式訪談法,輔以省思札記以蒐集相關資料,其訪談對象為花蓮縣與臺東縣之偏遠地區國中專任輔導教師進行訪談,共6名專任輔導教師。
本研究獲得之結論如下:
一、偏遠地區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之角色定位與工作內容包含學生輔導與生活照顧、教學與行政業務、教師與家長諮詢、個案管理與整合資源。
二、多數人對專輔角色認知不足、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部分家長關注教育動機低落、被賦予額外教學與行政工作、組織縮編與系統間認知落差,為偏遠地區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工作之困境。
三、建立陪伴關係、經營同事情誼、營造親師橋樑、尋求行政支持、連結周圍資源、轉化心境並進修,為偏遠地區國中專任輔導教師面對專業角色與困境之因應策略。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專任輔導教師以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以做參考。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role, work cont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guidance difficulties. Also, it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of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professional roles and difficulties.
This research collects data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and reflective notes. The six interviewees are from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in Hualien County and Taitung County. The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role of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focuses on student guidance and common life caring,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work, teacher and parent consultation, case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Second,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have to face the difficulties such as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parents’ indifference to the education. Moreover, under the pressure of organizational downsizing and the gaps between cognitive and cooperative work, remote counselors even spend much effort on additional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work.
Third, the strategies on professional roles and difficulties of remote junior high school counselors focus on establishing companionship, developing friendship with colleagues, build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seeking administrative support, connecting district resources, and adjusting mental attitud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pose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ion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school, counselors and follow-up researchers as referen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背景與制度之分析 13
第二節 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之分析 19
第三節 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問題與因應方法之分析 31
第四節 專任輔導教師之角色與輔導困境之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5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56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 57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9
第五節 研究之信效度 60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定位與工作內容現況 63
第二節 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輔導工作之困境 87
第三節 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面對專業角色與困境之因應策略 10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3
參考文獻 127
壹、中文文獻 127
貳、西文文獻 135
附錄 137
附錄一 研究參與知情同意書 137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39
壹、中文文獻
心理師法(民國109年1月15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20098
王義德(2017)。諮商中非性雙重關係之倫理決策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王嫈慧(2013)。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知覺-專任輔導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王麗斐、趙曉美(2005)。小學輔導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教育研究,134,41-53。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92(2),4-11。
田秀蘭、盧鴻文(2018)。我國國民中學輔導工作50年回顧與展望。教育研究集刊,64(4),77-106。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22年10月23日)。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諮商專業倫理守則。http://www.guidance.org.tw/ethic_001.html
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2015年10月31日)。學生輔導工作倫理守則。http://www.guidance.org.tw/school_rules/content.html
江守峻、陳婉真、陳雨柔、洪逸珊、彭秀玲(2020)。與心理師跨專業合作在輔導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度的中介角色。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7,121-148。
宋宥賢(2014)。學校輔導人員諮商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實務現場之省思。諮商與輔導,347,13-17。
宋宥賢(2016)。校園專任輔導教師角色職責建構與專業定位促進之探究。新社會政策雙月刊,46,115-124。
宋湘玲、林幸台、鄭熙彥(2004)。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品高。
宋育賢(2017)。提供愛與關懷背後的辛酸-初探國中專輔教師之工作壓力內涵與概況。新社會政策,49,73-87。
呂麗雪(2015)。小校兼任輔導教師難尋。師友月刊,571,71-72。
李思慧(2014)。國小專任輔導教師角色認同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沈雅婷(2016)。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困境與自我照顧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周育而(2016)。五位初任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困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芝儀(2005)。我國中小學輔導與諮商工作的現況與挑戰。教育研究月刊,134,23-40。
吳怡靜(2021)。雲嘉地區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定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吳佳妮(2018)。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實施小團體輔導之困境及因應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吳武典(1980)。學校輔導工作。張老師文化。
花蓮縣國民中小學輔導教師人力設置要點(民國101年9月10日)。https://glrs.hl.gov.tw/glrsout/LawContent.aspx?id=GL000380
林欣蓓(2017)。學校輔導工作在諮商保密倫理的困境與因應。諮商與輔導,378,29-32。
林育鑫(2014)。新制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林宜靜(2015)。苗栗縣偏鄉地區幼兒園教保人員於早期療育服務之角色與執行〔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姚映如(2015)。國中教師對專任輔導教師角色知覺與角色期望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柯雅瓊、許維素(2011)。學校輔導教師督導模式初探。輔導季刊,47(1),30-41。
施又瑀、施喻琁(2019)。形塑優質專任輔導教師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130-137。
洪莉竹(2005)。創造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定位。教育研究月刊,134,11-22。
洪莉竹(2008)。中學輔導人員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451-472。
洪菱蔚(2007)。偏遠地區弱勢學童問題之研究-有關健康.家庭.教育之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
徐芸萱(2015)。國中輔導教師如何突破與導師合作困境之經驗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徐郁婷(2022)。國小專任輔導教師知覺與兼任輔導教師在專業分工及系統內合作之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侯怡雯(2010)。高中職學校輔導教師之專業認定〔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張春興(2011)。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
張雅惠(2014)。播種、耕耘與開拓─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實務工作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張靜軒(2017)。淺談偏鄉輔導之困境與轉機。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9),118-121。
張麗鳳(2008)。輔導教師專業組織發展與學校輔導工作。輔導季刊,44(3),45-51。
張繼寧(2009)。臺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莊子瑩(2018)。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工作之推動現況、遭遇困境與解決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小畢空間。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心理。
陳奎憙(2004)。教育社會學。師大書苑。
陳思瑜(2015)。國中輔導教師與專任專業輔導人員跨專業合作經驗探討―以新北市北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陳若璋、王智弘、劉志如、陳梅菁(1997)。台灣地區助人專業實務人員倫理信念、行為及兩難困境評量之研究。國科會專案研究報告(編號:NSC 86-2413-H-007-001)。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民國106年12月6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3
偏遠地區學校分級及認定標準(民國110年3月11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76
許育光(2013)。國小輔導教師實務內涵初探:從困境與期待分析進行對話。中
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8,57-90。
許維素(1998)。輔導教師專業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許維素(2005)。輔導教師學校系統觀的重要性。輔導季刊,41(3),72-74。
國民教育法(民國105年6月1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1
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制準則(民國107年7月6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06
國民中小學教師授課節數訂定基準(民國105年4月8日)修正公布。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27214
教師法(民國108年6月5日)修正公布。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0
教育部(2013)。教育部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輔導人力成效評估~打造「輔導黃金三角」,守護孩子幸福未來。https://www.k12ea.gov.tw/Tw/News/K12eaNewsDetail?filter=9F92BBB7-0251-4CB7-BF06-82385FD996A0&id=75d0f01a-0221-4e99-be01-737b481c019a
教育部(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教育部
教育部(2020)。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第二版。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置輔導教師實施要點(民國110年4月23日)。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100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黃品潔(2016)。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實施生涯輔導工作現況與挑戰因應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黃靖淳(2015)。國小初任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困境與因應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靖旻(2015)。桃園市桃園區國小專任輔導教師角色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人力資源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
馮凌莉(2017)。學校組織制度對於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程雅妤(2009)。中部青少年自我傷害及復原因子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曾明君(2019)。臺北市國小輔導行政教師與專任輔導教師系統合作的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曾琪芳(2021)。轉介學生就醫後,中學輔導教師與精神科醫師合作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2017年7月13日)。新竹縣國民中小學專任輔導教師工作原則。https://www.hcc.edu.tw/
新北市友善校園資源網(2022年8月17日)。新北市111學年度國民中學置輔導教師實施計畫。https://friendly.tw/modules/tad_uploader/index.php?of_cat_sn=92
楊欣翰(2010)。中學輔導教師在學校系統的工作經驗探究—以新手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楊淑婷(2018)。偏遠地區國民中學教育發展政策之研究-以高雄市特殊偏遠國民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葉一舵(2013)。臺灣學校輔導發展史。心理。
葉明雯(2016)。國中初任專任輔導教師因應工作壓力的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趙文滔(2015)。中小學輔導教師跨系統合作之成功經驗探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9,1-31。
趙文滔、陳德茂(2017)。中小學輔導教師在跨專業系統合作中的挑戰:可能遭遇的困境、阻礙合作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應用心理研究,67,119-179。
趙文滔、謝政廷、謝曜任、梁淑娟、林淑卿、吳柄緯、呂伯杰(2021)。一起陪孩子找幸福:給專業助人者的系統合作完全手冊。張老師文化。
廖映如(2015)。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實施現況、角色期待與工作困境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廖彩秀(2011)。國中兼任輔導教師授課節數、工作壓力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廖盈潔(2016)。探索教育活動課程融入高關懷學生行為改變之研究-以彰化縣諮詢輔導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2020)。心理衛生報告106-109年。https://dep.mohw.gov.tw/DOMHAOH/lp-5120-107.html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23)。兒少保護案件與開案人數。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4.html
黎俊佑(2020)。高雄市國小專任輔導教師知覺學校輔導工作職責、困境與成就感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劉心雅(2021)。臺中市國小專任輔導教師工作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劉芮君(2021)。桃園市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自我照顧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劉麗娟(2016)。探究國小輔導實務工作中之教師諮詢執行經驗-雙向現象場視框之觀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潘淑琦(2015)。一所特偏迷你小學實施文化回應教學現況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97,122-14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鄭雅靜、林秀勤、鄭雅丰(2018)。從法制面與實務面思考專任輔導教師的角色定位。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10-14。
盧宸緯、李建興(2014)。學生輔導法的意義與特性。臺灣教育,690,31-33。
賴威廷(2017)。論我國偏遠地區學校經營之困境-以學校行政人員觀點。學校行政,110,118-139。
賴渝雯(2015)。國小專任輔導教師與學校行政系統的合作模式與服務成效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蔡宛珍(2020)。國小專任輔導教師與特教老師跨專業合作經驗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蔡清田(2010)。論文寫作的通關密碼:想畢業?讀這本。高等教育。
蔡嘉忠(2014)。十二年國教實施對偏鄉地區的衝擊及影響:以高雄市永安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學生輔導法(民國103年11月12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58
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民國104年10月15日)。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70066
謝紹文(2022)。當前偏遠學校教師兼任行政人力的挑戰。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4),184-191。
謝曜任(2013)。從WISER模式談專任輔教師的角色與功能。輔導季刊,49(3),25-28。
謝曜任(2017)。國小輔導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輔導季刊,53(3),65-70。
韓佩凌(2012)。正向心理取向家長諮詢之賦能之賦能動力模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魏琬蓉(2012)。國民中學增置輔導教師措施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蘇芷宥、黃琪媛、吳芝儀(2016)。學校輔導工作者的多重關係。諮商與輔導,371,35-38。
蘇清泉(2005)。偏遠地區文化不利因素對國小學實施英語教學之影響-以中部三所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蘇國姿(2015)。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專業角色之案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蘇鳴全(2018)。國中專任輔導教師角色模糊、角色期望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貳、西文文獻
Amatea, E. S., & Clark, M. A. (2005). Changing schools, changing counselor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conceptions of the school counselor role.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9, 16-27.
American 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2003). The ASCA national model: A framework for school counseling program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6, 165-168.
Cervoni, A., & DeLucia-Waack, J. (2011).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as predi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high school counselors. Journal of School Counseling, 9(1), 1-30.
Davis, J. L., & Mickelson, D. J. (1994). School counselors: Are you aware of ethical and legal aspects of counseling? School Counselor, 42(1), 5-13.
Dougherty, A. M. (2005).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school and commutity setting. Thomson Learning.
Herlihy, B., & Corey, G. (2014). Boundary issues in counseling: Multipl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John Wiley & Sons.
House, R. M., & Martin, P. J.(1998). Advocating for better futures for all students: A new vision for school counselors. Education, 119(2), 284-291.
Iyer, N. N., & Baxter-MacGregor, J. (2010, October 20) Ethical dilemmas for the school counselor: Balancing student confidentiality and parents' right to know. NERA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10, Connecticut.
Linton, J. M, & Deuschle, C. J.(2006). Meeting school counselors' supervision needs: Four models of group supervision. Journal of School Counseling, 4(6), 1-27.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Pearson Education.
Person, B., & Piazza, N. (1997). Classificantion of dual relationship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 37(2), 88-99.
Taylor, L. & Adelman, H. S (2000). Connecting schoo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3(5), 298-30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