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46.152)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釋德傅(王昱璇)
作者(英文):De-fu Shih
論文名稱:佛典文學性之生成與轉化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Study on the Emerge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iness in Buddhist Sutras
指導教授:顏崑陽
指導教授(英文):Kun-yang Yan
口試委員:蕭麗華
林盈鈞
吳冠宏
謝明陽
顏崑陽
口試委員(英文):Li-hua Hsiao
Ying-chun Lin
Kuan Hung Wu
Ming-Yang Hsieh
Kun-yang Ya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10001005
出版年(民國):109
畢業學年度:10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5
關鍵詞:文學性佛經阿含經法華經轉化
關鍵詞(英文):literarinessBuddhist sutrasAgama SutraLotus Sutratransform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1
  • 點閱點閱:19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佛經不僅闡述真理,還蘊含更多佛陀修道歷程生命經驗的感悟。近年來研究佛教文學的文獻不少,若進一步探討「佛經文學性」究竟是什麼樣的文學性?會發現似乎與「中國文學本質論」一樣,在「固化的本質論」下,無法揭明真正的佛經文學性。此外,「佛教文學」與「佛經文學」的混淆,以及對「佛經文學性」的不明。本研究試圖從學術史長久以來對「佛經文學性」的不明加以釐清,乃至重新界定其「文學性」。
由於大乘佛經體系龐大,非本研究所能涵蓋與討論,因此研究對象以漢譯《阿含經》、《無量義經》、《法華經》為範式,也分別象徵佛陀說法「始」與「終」,在說法四十九年的「前期」與「後期」所交相映的圓滿義。
研究方法擬採用「詮釋學最基礎的方法,以及「分析法」與「綜合法」。詮釋學首從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再進而詮釋,以獲得揭明其存在深層的意義,也就是從文本「語言表層義」,再深入隱涵於言外,不容易理解、詮釋,而必須契入「語境」方能獲取與體悟其意。「分析法」運用事物概念的「整體」,將之分解成各個「部份」,經逐一研究之後讓隱含於「整體」下的各個「部份」,其特徵得以凸顯出來。而後在界定佛經文學性的基礎上,再針對佛經再製而轉化的新文本,探討佛經文學如何「大眾化」,發揮更大的傳教功能。
Buddhist sutras not only provide an exposition of ultimate truth, they also contain many insights from the Buddha’s lifetimes of experience spent on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no shortage of studies on Buddhist literature. However, in going further to investigate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sutras, one must ask, “What exactly is their literariness?” As in the case of the essentialist theori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if one employs a rigid, essentialist theory, there is no way to identify the true literariness of the sutras. In addition, there is confusion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e sutras” as well a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sutra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long-held confusion in academic studies of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sutras and to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their “literariness.”
The corpus of all Mahayana sutras is too vast to be encompassed by this present study. Therefore, it will take as exemplar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the Agama Sutra, the Ananta Nirdeśa Sutra, and the 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 , which respectively represent the beginning and end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showing how the earlier and later periods of the Buddha’s forty-nine years mirror each other.
My methodology makes use of basic hermeneutical principles along with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ynthesis. This process begins with taking an understanding of a text’s content and then interpreting it in order to carefully extract the deeper layers of meaning. In other words, starting from the superficial language of a text,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concealed and extra-textual meanings. Only by starting from the context can its meaning be apprehended. With the method of analysis, the entirety of the text is broken into parts, and after studying them one by o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rts which are implicit in the whole can be revealed. Then, having established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the literariness of these Buddhist scriptures, this dissertation looks at the re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to new versions, exploring how Buddhist scriptural literature was popularized in order to play a greater missionary function.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構想 1
一、問題的導出 1
二、現行從語言修辭定義佛典文學性 1
三、佛典文學性之基本概念 7
第二節 學界前行相關研究之省察 8
一、佛典譯文的語言形式 8
二、佛典文學的文體與文類 10
三、佛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13
四、漢譯與佛典的文學性 14
第三節 佛典文學性的研究範圍與方法 20
一、研究範圍 20
二、研究方法 23

第二章 佛典文學性的多元反思與美學基礎 27
第一節 佛典的文學性的多元反思 27
一、問題的導出 27
二、當代對「文學」的界定與反思 32
三、前行「佛典文學性」諸說的反思 39
第二節 佛典文學性的美學基礎  46
一、「真善美合一」的基本觀點  47
二、「體用相即」美學與佛教美學  51
第三節 「圓德」之真善美  54
一、「圓德」之相  54
二、「圓德」人生最高境界  56

第三章 佛典文學性的重構與界定 61
第一節 「覺行圓滿」之人格美 61
一、問題的導出 61
二、「慈悲一切」的人格表現 63
三、慈悲之教 70
第二節 佛教世界「和敬圓融」之美 78
一、「無諍」與「和合」 78
二、「六和敬」之美 80
第三節 佛典文學性之重構 84
一、佛典文學性本質與根源 84
二、圓德人格美與和諧秩序美 86

第四章 佛典文學性之轉化 89
第一節 佛典文學性轉化之體用 89
一、問題的導出 89
二、「體用」諸論 89
三、詩學之「體用相即」 93
第二節 佛典再製之文學性轉化 96
一、歷來佛典再製轉化的形式 96
二、佛典偈頌與轉化 98
第三節 佛典文學性轉化之反思 103
一、佛典文學性轉化之運用 103
二、佛典文學性轉化之經藏的演繹 104
【附錄】 106

第五章 佛典文學性與當代弘法新思惟  109
第一節 臺灣佛教文學現代化之實踐與傳播 109
一、問題的導出 109
二、佛教「現代化」的反思 112
三、佛教文學現代化現象 115
第二節 佛教文學大藏經之圖象 118
一、「經史子集」作經緯 118
二、多元弘法的思惟 120
【附錄】 122

第六章 結論 129
一、佛典文學性之義蘊 129
二、弘法多元化的基石 131

參考書目 133

一、古籍
三國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大正藏第三卷一五二號。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第九卷二六三號。
西晉.法立共法炬譯:
《大樓炭經》,大正藏第一卷廿三號。
《法句譬喻經》,大正藏第四卷二一一號。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中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卷二六號。
《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卷一二五號。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九卷二七八號。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卷一號。
後秦.鳩摩羅什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卷二三五號。
《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卷二六二號。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卷三六六號。
《梵網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卷一四八四號。
《大智度論》,大正藏第廿五卷一五○九號。
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卷七八四號。
北涼.曇無讖譯:
《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卷一五七號。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十二卷三七五號。
《佛本行經》,大正藏第四卷一九二號。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卷九九號。
劉宋.曇摩蜜多譯:《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藏第九卷二七七號。
南齊.求那毘地譯:《百喻經》,大正藏第四卷二○九號。
南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大正藏第九卷二七六號。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七,大正藏第三卷一九○號。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大正藏第三十四卷一七二○號。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十三卷四一二號。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第三十一卷一五八五號。
《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第三十卷一五七九號。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五分律》:大正藏第三十卷一四二一號。
《十三經注疏》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
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二、專著
王 立:《佛經文學與古代小說母題比較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
年)。
王夫之:《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
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晴慧:〈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收錄於《古典文獻研輯刊》二編
第十六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
王廣西:《佛學與中國近代詩壇》(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方東美:《哲學三慧》(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方 珊:《形式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曲金良:《佛教漢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朱自清:《語文學常談》(高雄:大眾書局,1970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的源頭》。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朱光潛:《詩論》(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下) (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臺北市:文津,1992年)。
朱 玲:《文學符號的審美文化闡釋》。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呂 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呂 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呂 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何綿山:《臺灣佛教》(臺北: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5月初版)。
邱敏捷:《文學與佛經》(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
汪 娟:〈傳統佛教的文學觀〉收錄於《佛學與文學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頁59-87 。 
汪正龍:《文學意義研究》(南京:南京大學,2002年)。
李小榮:《佛教與中國文學散論:夢枕堂叢稿初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
李小榮:《漢譯佛典文體及其影響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立信:《論偈頌對我國詩歌所產生之影響》,收錄於《文學與佛教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李叔同:《李叔同說佛》(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映萩:《釋迦:其人與其思想》(臺北:牧童出版社,1976年)。
李 煒:《早期漢語佛經的來源與翻譯方法初探》(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李 龍:《文學性問題研究:以語言學轉向為參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李建盛:《理解事件與文本意義:文學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李霖生:《華嚴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杜松柏:《禪與詩》(臺北,弘道出版社,1980年)。
祁志祥:《佛教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祁志祥:《中國佛教美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金建鋒:《弘道與垂範:釋贊寧〈宋高僧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年)。
周紹賢:《中國文學論衡》(臺北:文景書局,1975年)。
周紹賢:《佛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周慶華:《文學圖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周慶華:《臺灣當代文學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周慶華:《佛學新視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周慶華:《後佛學》(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2年10月)。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林傳甲:《中國文學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臺北:慧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唐君毅:《人文精神之重建》(香港:新亞研究所,1955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季羨林:《印度古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季羨林:《季羡林佛教學術論文集》(臺北:法鼓文化,1995年)。
哈迎飛:《佛教與二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關係之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胡 適:《白話文學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
胡順萍:《法華經之思想內涵》(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胡毓寰:《中國文學源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南 帆 劉小新 練暑生:《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姚文放:《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莫詒謀:《叔本華的美學原理》(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
高宣揚:《結構主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唐君毅:《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唐 聖:《聖人的自由:牟宗三美學思想的核心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4月初版)。
梁啟超:《中國佛教研究史》(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書店,1989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市:臺灣商務,1991年)。
馮滬祥:《中國古代美學思想》(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美學範疇》(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曾祖蔭:《中國佛教與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孫昌武:《中華佛教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郭 丹:《古代文學精華》(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郭 朋:《中國佛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郭紹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陳 洪:《佛教與中國古典文學》(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允吉:《古典文學佛教溯源十論》(上海:復旦大學,2003年)。
陳允吉:《唐詩中的佛教思想》(臺北:商鼎出版,1993年)。
陳伯達:《佛陀的人格與教育》(臺北:慈心佛經流通處,1992年)。
張中行:《佛教與中國文學》(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1年)。
張伯偉:《禪與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張榮翼、李松:《文學理論新視野》(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
年)。
張漢良:《方法:文學的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年)。
張肇祺:《論人》(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張應斌:《中國文學的起源》(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1986年)。
彭修銀:《美學範疇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3年)。
楊惠南:《當代學人談佛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楊惠南:《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詩的密林裡》(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趙毅衡:《符號學文學論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年)。
趙杏根:《佛教與文學的交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
趙憲章:《文體與形式》(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
葉太平:《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
年)。
葉 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葉金英:〈無聲說法妙手詮典〉,收錄於《慈悲三昧水懺演繹》下卷(臺北:經典雜誌,2011年11月初版)。
葉嘉瑩:《葉嘉瑩談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劉 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劉豔芬:《佛教與六朝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廣 興:《人間佛陀:歷史佛陀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錢 穆:《中國文學論叢》(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聶民玉:《體用不二:熊十力經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5年)。
顏崑陽:〈論詩意義之構成、類格與詮釋方法〉,收錄於《當代中國文學》創刊
號,1991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項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2016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項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顏崑陽:《學術突圍:當代中國人文學術如何突破「五四知識型」的圍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4月初版)。
羅麗容:《文學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釋太虛:《佛教各宗派源流》(臺北:佛教出版社,1986年)。
釋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新竹:正聞出版社,1991年)。
釋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1994年)。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教制教典與教學》(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華雨集》(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1993年)。
釋印順:《學佛三要》(新竹:正聞出版社,2013年)
釋聖嚴:《佛教文化與文學》(臺北:覺世旬刊社,1963年)。
釋聖嚴:《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釋證嚴講述:《無量義經》(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釋證嚴講述:《無量義經偈頌》(臺北:慈濟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初版)
釋德傅:《慈濟學初探》(花蓮: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2014年8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龔鵬程: 《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龔鵬程:《佛教與佛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龔鵬程:《文學散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蕭 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蕭 馳:《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7年)。
蕭麗華:〈東坡詩中的佛經意象〉,收錄於《佛教傳統與當代文化》(北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頁268-284。
蕭麗華:《「文字禪」詩學發展的軌跡》(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蕭麗華:《從王維到蘇軾──詩歌與禪學交會的黃金時代》(天津:天津教育出版
社。2013年)。
蘇宏斌:《文學本體論引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 (四) 賈誼‧董仲舒‧劉安‧劉向‧揚雄》(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 (七) 陶弘景‧智顗‧吉藏‧杜順》(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高旭東主編:《文化翻譯與經典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澤厚 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 (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蔡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蔡孟樺主編:《星雲大師全集》77(高雄:佛光出版社,2017年)。
朱慶之編:《敦煌佛教文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高觀如編:《中國佛教文學與美術》(上海:佛學書局,1938年)。
陳允吉編:《佛經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復旦大學,2011年)。
陳允吉編:《佛經文學研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陳燕珠編:《法句經要義》(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劉楚華編:《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
釋一如編:《三藏法數》(彰化:三慧學處,2000年)。
釋印順編:〈大乘妙法蓮華經懸論〉收錄於《太虛大師全集》(臺北:善導寺出版,1980年)。
釋印順編:《法海微波》(臺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弘 學編:《中國漢語系佛教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文學與佛學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姜義華注釋:《新譯禮記讀本》(上) (下) (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布洛克曼著,李幼蒸譯:《結構主義:莫斯科-布拉格-巴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譯:《古希臘羅馬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牟宗三譯註:《康德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83年)。
山口益等著,一平等譯:《佛典研究/初編》(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1990
年)。
平川彰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2年)。
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
田村芳郎 梅原猛著,釋慧嶽譯:《天台思想》(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1990年)。
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臺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
水野弘元等著,郭忠生譯:《原始佛教》(臺北:靈山出版社,1995年)。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中村日隆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真實之道:法華經》(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
神林隆淨著,許洋主譯:《菩薩思想的研究》(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1990年)。
梁曉虹釋譯:《中阿含經》(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菅野博史著,釋孝順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臺北:地球書房文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鐮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龜川教信著,印海法師譯:《華嚴學》(臺北:財團法人嚴寬祜文教基金會,
2004年)。
尼爾‧史美舍(Neil J. Smelser)著,陳光中等譯:《社會學》(臺北市 :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皮亞傑(Jean Piaget)著,倪連生 王琳譯:《結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帕 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柯靈烏(R. G. Collingwood)著,陳明福譯:《柯靈烏自傳》(臺北:故鄉出版社,1985年)。
麥克爾‧凱里澤(Michael Carithers)著,孟祥森譯:《佛陀:至善的覺悟者(臺北 : 時報文化,1988年)。
韋勒克、華倫(R Wellek, A Warren)合著,王夢鷗等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年)。
黑格爾(G.W.F.Hegel )著,朱孟實譯:《美學》〈一〉〈二〉(臺北:里仁書局,
1981年)。
黑格爾(G.W.F.Hegel )著,朱孟實譯:《美學》〈三〉(臺北:里仁書局,1982
年)。
黑格爾(G.W.F.Hegel )著,朱孟實譯:《美學》〈四〉(臺北:里仁書局,1983
年)。
雷可夫、詹森(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羅伯特‧休斯(Robert Scholes)著,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
司,1992年)。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卡 勒(Jonathan Culler)著,李平譯:《當代學術入門:文學理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亞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著,姚一葦譯:《詩學箋註》(臺北: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亞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著,劉效鵬譯:《詩學》(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傅 柯(Foucault,Michel)著,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達達基茲(Wlacdyslaw Tatarkiewicz)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三、學位論文
丁 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王晴慧:《從賦的文體定位論中國敘事詩的形成與發展》(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
博士論文(2006年)。
王德恒:《長阿含經的文學性》(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朱文光:《佛學研究方法論:以近現代漢語佛學知識系譜為線索》(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宋 羿:《梅洛─龐蒂的美學思想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林韻婷:《雜阿含經譬喻故事研究》(玄奘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黃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
陳文杰:〈早期漢譯佛典語言研究〉,四川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70冊(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彭雅玲:《唐代詩僧的創作論研究-詩歌與佛教的綜合分析》(政治大學中文研
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蔡榮婷:《唐代詩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年)。
羅文玲:《六朝僧侶詩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釋純因:《漢譯「中阿含經」譬喻之基礎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1995
年)。

四、期刊論文
丁 敏:〈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研究初步評介以台灣地區為主〉,收錄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年),頁233-280。
王順民:〈當代臺灣佛教變遷之考察〉,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1995年),頁315-342。
王順民:〈人間佛教的遠見與願景:佛教與社會福利的對話〉,收錄於《中華佛 
學學報》第十一期(1998年),頁227-253。
王晴慧:〈試析六朝詩歌所蘊含之佛教文學特色〉,收錄於《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001年)。
皮朝綱:〈太虛大師與佛教美學〉,收錄於《普門學報》第十七期(2003年9月),頁1-18。
肖永明:〈論唯識學中的『體用』義〉,收錄於《法音雜誌》11(北京:法音雜誌社,2000年),頁15。
李志夫:〈三論宗之理事觀〉,收錄於《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臺北:中華學術院佛學研所,1981年),頁164。
黃國清:〈再論《妙法蓮華經》之「十如是」譯文〉,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13(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年),頁137-154。
張振謙:〈佛經文學視野中的唐宋詩學:評佛教五經與唐宋詩學〉,收錄於《暨南學報》3(廣州:暨南大學,2015年),頁157-160。
鄧子美:〈人間佛教理念在兩岸實踐中的差異與互補〉,收錄於《玄奘佛學研究》4(2006年),頁55 – 78。
楊惠南:〈智顗的「五时八教」判〉,收錄於《正觀雜誌》第三期(1997年),頁7-94。
楊惠南:〈對《妙法蓮華經玄義研究》的看法〉,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1998年),頁535~538。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收錄於《清華中文學報》第一期(2007年),頁1-67。
顏崑陽:〈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的文化原料性、不定式文本再製與多元價值兌現〉,收錄於《東華漢學》第十九期(2014年),頁281-328。
釋自衍:〈什麼是《法華經》?《法華經》十個入門〉,收錄於《香光莊嚴季刊》86,(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2006年6月),頁14-25。
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7(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4年)。
蕭麗華:〈再議「中國佛教文學史」的建構〉,收錄於《臺大佛學研究》,第二十八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14年12月),頁191-222。
蕭麗華:〈《中國佛教文學史》建構方法芻議〉,收錄於《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
化研究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