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6.22.204)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王人弘
作者(英文):Jen-Hung Wang
論文名稱:太魯閣族祭儀與祭儀敘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Truku ritual and ritual narrative research
指導教授:浦忠成
口試委員:浦忠成
鹿憶鹿
劉秀美
林志興
黃季平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10001102
出版年(民國):107
畢業學年度:10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6
關鍵詞:太魯閣族gaya祭儀口傳敘事祖靈信仰神話傳說
關鍵詞(英文):Trukugayaritualmythlegend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0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56
  • 收藏收藏:0
太魯閣族崇信祖靈會依據族人的行為,給予護佑或是降下災厄,生活一切的言行遵守著gaya以及祖訓規範。族群的許多祭儀活動也是圍繞著祖靈信仰而進行,主要為播種祭、收割祭、獵首祭、祖靈祭、獻祭儀式以及醫療儀式。這些祭儀的內容與進行過程,不僅與祖靈的存在緊密結合,同時也呈現出族人在山林生活中所面對的各項問題。除了透過祭儀與祖靈交流互動外,族人也將與祖靈之間互動時該有的態度與規範,透過口傳敘事傳承給後代。
太魯閣族群歷經時空環境與政治社會的轉變,祭儀及相關的口傳敘事各自產生不同的變化。族群在東遷花蓮過程中,多項祭儀進行的形式,由專職祭司家族負責主祭,轉變為各家戶耆老、勢力者擔任。獵首祭因日本政府強制禁止獵首與文面,而不再舉行。祖靈祭在日本政府將部落成員分散遷居以及西方宗教對祖靈的批判之下,逐漸式微。在遷居平地,日本政府引進水稻耕種,主要作物轉變成稻米而且產量增加後,以小米為主的播種祭與收割祭,逐漸喪失其功能,而不再舉行。醫療儀式在西方宗教進入族群部落後,因傳教者排斥祖靈,使得族人逐漸疏離巫醫與相關儀式,但是現今部落中仍有少數巫醫能夠進行醫療儀式。獻祭儀式是太魯閣族傳統祭儀中發展較好的祭儀,不僅維持傳統舉行的時機:觸犯gaya或狩獵前,更擴大至現代生活中重要的事件,諸如:置產、遠行、婚喪等。而與祭儀相關的口傳敘事,在西方宗教於部落傳教過程,其宗教元素滲入族群的口傳敘事中,因而出現以神替代祖靈、天堂地獄代替祖靈之地的敘述。
太魯閣族的祭儀以及相關口傳敘事之間,並未出現直接互相解釋的現象,兩者反而以不同的方式支撐祖靈信仰。因祭儀與口傳敘事並未直接互相解釋,使得兩者在族群與社會變遷時,各自因不同原因產生改變。1990年代太魯閣族群菁英試圖進行傳統祭儀復振過程也有類似現象,當時族群菁英詮釋「傳統」祭儀的討論,幾乎圍繞著祖靈在祭儀中所處的位置。而對於祭儀本身並未以歷史事件或口傳敘事來強化其「族群特色」或「傳統」。
The Truku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utux, or ancestral spirit, brings blessings and misfortunes upon them based on their actions, hence their actions and speech follow the Gaya and ancestral custom in all aspects of everyday life. Many of the ceremonial festivities of the Truku are focused on the utux faith, mainly sowing, harvest, headhunting, utux worship, dedication, and healing rituals. The contents and processes of the rituals ar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utux, and they also reflect different problems that the Truku people face with regard to their way of life in the mountain forest. Apart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utux through rituals, the Truku people also use oral traditions to pass down the necessary mindset and protocol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utux.

Truku people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change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norms in the modern era, and the rituals and oral traditions evolved accordingly. During the migration east to Hualien, many ritual ceremonies that were previously conducted by priestly families were taken up by familial patriarchs and influential individuals instead. Due to a ban on headhunting and tattooing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he headhunting ritual is no longer held. The ritual of utux worship also became obsolete a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scattered the Truku people to different locales and western missionaries critiqued the utux. Following the migration of the Truku people to the plains, the Japan government introduced rice agriculture. As rice became the primary crop of the Truku people and productivity increased, the rituals of the sowing and harvesting of the millet lost its function, and were no longer held. Healing rituals also became obsolete as the Truku people converted to western religion. Missionaries rejected the utux faith, leading to the gradual distancing of the Truku people from shamans and relevant rituals, though there are still a few shamans who can perform healing rituals. Dedicatory rituals are the relatively more developed tradition. Dedicatory rituals not only maintained the occasion of ritual, which is when the Gaya is offended or before hunting, but also entered into aspects of the Truku people’s modern lifestyle, such as acquisition of property, long distance travel, marriage and funeral. As for ritual related oral tradition, following the conversion of the Truku, elements of western religion entered into the repertoire of the Truku oral tradition. The Truku people’s stories begin to describe the utux as God, and their ancestral land as heaven and hell.

There is no indication that the Truku rituals and oral traditions mutually reinforced each other through interpretation, as both supported the utux belief in different ways. Due to their detached nature, the two traditions underwent different evolutionary change due to different causes as the Truku people adapted to tribal and social changes. In 1990s, as the Truku elites attempted to revive traditional rituals, similar phenomenon appeared as well. At the time the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rituals among the Truku elites were focused on the place of the utux in the rituals but did not attempt to reinforce ethnic uniqueness or tradition through the narr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 or oral tradition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前賢研究與文獻 8
第二章 族群遷徙與發展 17
第一節 族群遷徙與影響 20
第二節 他者介入與壓迫 36
第三節 流失中追尋自我 52
第三章 歲時祭儀及相關傳說 57
第一節 農事祭儀與小米傳說 59
第二節 祖靈祭與相關傳說 80
第三節 當代重構祭儀「感恩祭Mgay bari」 95
小結 103
第四章 非定期祭儀及相關傳說 107
第一節 獵首祭儀與出草傳說 108
第二節 獻祭儀式與洪水神話 123
第三節 醫療儀式 133
小結 145
第五章 祭儀與口傳敘事的變異及發展 149
第一節 祭儀與口傳敘事的變異 149
第二節 遷居花蓮的改變 175
第三節 日本政府的影響 179
第四節 西方宗教的影響 182
第五節 當代詮釋與發展 194
小結 200
第六章 祭儀與口傳敘事下人與祖靈關係 201
第一節 人與靈的空間關係 201
第二節 祝福與懲罰的運行 206
第三節 品德與典範的表現 211
第四節 文獻與口述間對祖靈觀念的差異 217
小結 222
第七章 結 論 225
參考文獻 231
附錄一:太魯閣族耆老訪問整理稿 239
一、專書(依作(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Emile Durkheim(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縣,桂冠,1992年)。
Helen Hardacre原著,李明峻譯:《神道與國家(1868-1988):日本政府與神道的關係》(臺北市,金禾,1995年)。
Helen Hardacre原著,李明峻譯:《神道與國家(1868-1988):日本政府與神道的關係》(臺北市,金禾,1995年)。
Tuener, V.(維克多.特納)著,趙玉燕、歐陽敏、徐洪峰譯:《象徵之林:恩登佈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丁立偉、詹嫦慧、孫大川合著:《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與未來》(台北市,光啟文化,2004年)。
大林太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1989年)。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原語實錄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特藏未出版)。
小泉鐵:《台灣土俗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33年)。
山路勝彥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灣泰雅族的社會生活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特藏未出版)。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庫巴之火-台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臺中市,晨星,1997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台北市,常民文化,1996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市,台原出版社,1999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臺北市,里仁書局,2000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文學史綱》(臺北市,里仁書局,2009年)。
王孝廉主編:《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縣,稻鄉,1996年7月)。
王學新譯著:《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卡米爾股份有限公司:《勇.太魯閣族》(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14年)。
古野清人原著,葉婉奇翻譯:《臺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臺北市,原住民文化,2000年)。
田貴芳:《太魯閣人百年回憶女性篇》(花蓮,督魯灣文教協會,2010年)。
田貴芳:《太魯閣人耆老百年回憶男性篇》(花蓮,督魯灣文教協會,2014年)。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撰,傅琪貽(藤井志津枝)譯註:《臺灣蕃人事情》(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2017年)。
旮日羿•吉宏:《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台北,山海文化,2011年)。
旮日羿•吉宏:《即興、超越與祖靈形象-太魯閣族村落祭儀復振及其當代展演》(花蓮,古典書局,2012年)。
旮日羿•吉宏:《黏繫、滑離與巫醫當代書寫-太魯閣族傳統醫病儀式及其民族植物世界》(花蓮,古典書局,2013年)。
江帆:《民俗學田野作業研究》(山東,山東大學,1995年)。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撰,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生蕃傳說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特藏未出版)。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撰:《生蕃傳說集》(台北,南天書局,1996年)。
吳贊誠:《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臺北市,臺灣銀行,1966年)。
李亦園:《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上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3年)。
李福清:《從神話到鬼話》(臺中市,晨星,1998年)。
李維斯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市,麥田,2001年)。
沈俊祥:《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構的歷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2008年)。
秀林鄉公所:《太魯閣族文化活動祭儀說明會書面資料》(花蓮,秀林鄉公所,2007年)。
秀林鄉公所:《移動的記憶-太魯閣族部落史及家鄉資源調查成果冊》(花蓮,秀林鄉公所,2015年)。
林金全等人口述;蔡沐恩等人採訪編輯:《太魯閣族的另一種鄉愁-花蓮縣吉安鄉太魯閣族人的移動故事》(花蓮縣吉安鄉,台灣行動研究學會,2015年11月)。
花蓮縣文獻委員會:《花蓮縣志稿》﹝卷首.大事記﹞(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1957年12月)。
邱韻芳:《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新北市,華藝數位,2013年)。
金榮華:《民間故事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金榮華:《民間故事論集》(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金榮華整理:《台灣花蓮阿美族民間故事》(台北縣,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1年)。
施正鋒,邱凱莉主編:《轉型正義、基督宗教、解殖民》(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2018年)。
胡台麗、劉壁榛主編:《台灣原住民巫師與儀式展演》(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0年10月)。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酋卡爾主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臺北市,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1998年)。
孫大川、吳雪月、旮日羿•吉宏編撰:《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盤點及口述歷史之研究》(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2006年)。
孫大川主撰:《秀林鄉志》(花蓮,秀林鄉公所,2006年)。
恩斯特.卡西勒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2年)。
馬克.布雷特(Mark G. Brett)著,王東譯:《去殖民化的上帝:帝國主義浪潮中的聖經》(新北市,臺灣基督教文藝,2013年)。
馬淵東一原著;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臺北市,南天書局,2014年8月)。
馬騰嶽:《泰雅族文面圖譜-關於泰雅族文面習俗的文化研究、口述歷史與影像紀錄專書》(臺北,攝影天地雜誌社,1998年)。
張素蓮主編:《國民小學原住民族文化基本教材:太魯閣族學習手冊第一冊》(花蓮市,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2007年)。
張紫晨:《中國古代傳說》(長春,吉林文史,1986年)。
許木柱:《太魯閣羣泰雅人的文化與習俗》(台北縣,內政部營建署,1989年)。
許端容整理:《台灣花蓮賽德克族民間故事》(台北縣,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
郭于華主編:《儀式與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0年)。
郭弘斌:《荷據時期台灣史記》(台北,台原出版社,2001年)。
陳千武:《台灣原住民的母語傳說》(台北,台原出版社,1991年)。
陳英杰,周如萍著:《卡那卡那富部落史》(臺北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6年)。
森丑之助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灣蕃族志》﹝卷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圖書館特藏未出版)。
森丑之助原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台北,遠流,2000年)。
黃長興總編輯、李季順主編:《還我族名-「太魯閣族」》(花蓮,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03年)。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台北,自由時代,1989年)。
督砮.媧飁編輯,吉洛.哈簍克翻譯:《KARI RUDAN神話故事》(花蓮,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15年)。
葉濤、吳存浩著:《民俗學導論》(濟南,山東教育,2002年)。
董森永:《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董森永:《董牧師說故事:部落傳說與紀實敘事》(新竹市,交通大學,2014年)。
靳菱菱著:《認同的路徑-撒奇萊雅族與太魯閣族的比較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2013年)。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1998年)。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原著,楊南郡編譯:《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臺北市,南天書局,2010年)。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原著,楊南郡編譯:《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二冊.資料篇﹞(臺北市,南天書局,2011年)。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發展中的臺灣山地行政》(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77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委員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後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1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習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六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七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0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五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科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1年12月)。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原著,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吳萬煌等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吳萬煌等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等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陳金田等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下﹞(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劉秀美整理:《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萊雅族口傳故事》(臺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12年)。
潘繼道:《國家、區域與族群:台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台東,東台灣研究會,2008年)。
衛惠林等原著、張炳楠監修:《臺灣省通志》﹝卷八,同胄志第一冊.族群分類分佈篇﹞(台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衛惠林等原著、張炳楠監修:《臺灣省通志》﹝卷八,同胄志第二冊.固有文化篇﹞(台中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賴健雄總編輯:《花蓮縣太魯閣族語教學補充教材(一)》(花蓮市,花蓮縣政府,2010年)。
霍布斯邦等著,陳思文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市,貓頭鷹,2002年)。
戴國煇編著,魏廷朝譯:《臺灣總體相》(台北,遠流,1989年)。
鍾敬文主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1980年)。
鴻義章:《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系列叢書》﹝二.太魯閣事件﹞(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年)。
簡鴻模:《祖靈與天主:眉溪天主教傳教史初探》(台北,輔仁大學,2002年)。
譚立平,魏稽生編著:《臺灣經濟礦物》﹝第一卷.臺灣金屬經濟礦物﹞(台北縣,中央地質調查所,1997年)。

二、期刊論文、論文集(依作(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夷將.拔路兒:〈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4期,頁22-38。
何廷瑞:〈台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5、16合卷,頁1-48。
何廷瑞:〈布農族粟作祭儀〉,《考古人類學刊》第11期,頁92-100。
何廷瑞:〈有關泰雅族獵頭儀禮標本〉,《考古人類學刊》第4期,頁39-41。
何廷瑞:〈泰雅族獵頭風俗之研究〉,《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7期,頁151-208。
余光弘:〈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0期,頁91-110。
李亦園:〈祖靈的庇蔭—南澳泰雅人超自然信仰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4期,頁1-46。
邱凱莉:〈基督宗教與解殖民:原住民族解放神學觀點〉《轉型正義、基督宗教、解殖民》(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2018年),頁229-238。
邱韻芳:〈從祖靈到Mgay Bari:當代太魯閣族「傳統」祭儀的建構與詮釋〉《臺灣人類學刊》,第9卷第2期 頁19-54。
凌純聲:〈雲南卡瓦族與台灣高山族的獵頭祭〉,《考古人類學刊》第2期,頁1-9。
馬淵東一:〈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學史的回顧〉《民族學研究》,第18卷(1-2),頁1-11。
黃長興:〈東賽德克群的狩獵文化〉《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15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頁1-104。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4期,頁61-206。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5期,頁81-212。
劉秀美:〈日治時期臺灣賽德克亞族祖源敘事中的根莖流轉脈絡〉,《成大中文學報》第60期,頁1-30。
潘繼道:〈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族群教育──以太魯閣族為中心的探討〉,《臺灣文獻》第56卷第3期,頁1-62。
潘繼道:〈淺談一九一四年「太魯閣之役」前的太魯閣族群發展〉,《太魯閣事件一○四年紀念論文集》(花蓮市,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2000年),頁43-64。
麗依京‧尤瑪:〈教會在山地部落興起的歷史過程:一些觀察與反思〉《轉型正義、基督宗教、解殖民》(花蓮縣: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2018年),頁127-136。

三、學位論文(依作(編)者姓氏筆劃排列):
久部良和子:《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朱豪傑:《Edaan Seejiq Truku-太魯閣族utux與gaya故事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江欣怡:《《原語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及其故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4年)。
宋卓立:《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族群意識變遷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孝誠:《姬望於太魯閣宣教的研究》(台北,衛理神學研究院教牧學博士論文,2001年)。
張文成:《「太魯閣族」的認同與認定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藝鴻:《utux、gaya與真耶穌教會:可樂部落太魯閣人的「宗教生活」》(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曹秋琴:《gaya:祭祀分食與太魯閣人的親屬關係》(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郭文般:《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臺北市,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陳曉鈴:《太魯閣族生活方式之變遷---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的個案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程廷:《近代太魯閣族部落空間變遷之研究—以alang Ciyakang(支亞干)為對象》(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所碩士論文,2012年)。
劉育玲:《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劉得興:《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文化-天主教在賽德克族眉溪部落的本地化》(台北市,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