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52.14.110.171)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洪偉星
論文名稱:俄國的儒學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Confucian Studies in Russia
指導教授:劉慧珍
指導教授(英文):HUI-ZHEN LIU
口試委員:陳美芬
李正芬
李崗
林素芬
口試委員(英文):MEI-FEN CHEN
Jenq-Fen Li
Kang Lee
Su-Fen Li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10242001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2
關鍵詞:俄國儒學儒學俄國儒學研究漢學俄國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3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7
  • 收藏收藏:0
本文主要論述了俄國儒學及儒學研究的概況。
俄國儒學是俄國漢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十八世紀開始,俄國漢學醞釀了十九世紀的俄國儒學,經歷了帝俄時期,蘇俄時期以及當代俄國。
十八世紀俄國國勢日漸強大,經過彼得一世改革後,中國文化熱潮由歐洲傳入俄國。恰克圖條約簽訂後,俄、中雙方的文化交流有了法律保障,滿清三次派遣使臣前往俄國,均給俄國帶去正面的形象,使得俄國主動與滿清建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交流,促成了十八世紀俄國漢學產生。通過十八世紀俄國不斷地收集漢籍圖書,以及進行字典、詞典的編撰,尤其是漢學的引進和儒學典籍翻譯,十九世紀俄國儒學產生條件得以具備。十九世紀俄國儒學發展成果豐碩。出現了比丘林、王西里等等著名漢學家;十九世紀俄國儒學日漸成熟,充滿俄羅斯民族的詮釋與理解,對比東亞儒學,俄國儒學與東亞儒學有截然不同的屬性:即主動的開展儒學,但始終在文化上保持第三者審視的態度,儒學並沒有成為俄國民眾的生活與倫理哲學。
二十世紀的蘇俄儒學具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主導的問題,革命主題超過了儒學本身,儒學研究的興衰受制於中蘇關係的親疏。當代俄國的儒學回歸學術,儒學在俄國又重新興起,形成了幾個著名的儒學研究中心。
本文針對俄國儒學研究相關材料,以漢學研究方法,從目錄搜集、整理、文獻調查與統計,就十八世紀俄國漢學、十九世紀到當代的俄國儒學(包括儒學研究)進行探討,論述俄國儒學發展的基源問題,運用斷代研究、問題研究等學術史研究方法,對俄國儒學的興起、傳播、接受以及重要儒學學者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力圖呈現俄國儒學的完整面貌。
本文總結俄國儒學的特點及價值如下:首先,俄國儒學的特色是從東方學到儒學,以俄國東正教背景研究儒學,並排斥歐洲中心論。其次,俄國儒學藉助漢語、蒙語、滿語、拉丁語等多種東西方語言。第三,具有獨特的傳教團背景,且具有政治屬性。
本文通過對俄國儒學的研究,梳理出俄國儒學及其研究的進程:第一、初期不懂漢語,透過蒙、滿等多種語言,從東方學、漢學開始再深入到儒學。因此,首要的問題是語法的研究和字典、詞典的編撰等,同時進行文獻收集和翻譯。第二,俄國儒學受東正教主導,並有意識地選擇研究對象。第三、俄國儒學家多以理論研究,大多數缺少實地考察的經驗,即便如比丘林在北京長期的生活和深入到北京的各個階層,也僅僅停留在首都。第四、俄國儒學受俄中國際關係的影響,無論是帝俄時期還是蘇俄時期,俄國儒學與孔子的地位一同成為政治的風向標。
本文以研究者的視角對俄國儒學進行研究,屬於後設研究的範疇,同時俄國儒學也是范比較文化的範疇,期望通過俄國儒學這一它山之石可以起到對儒學的自我審視和新的思考。
This study presents a narrative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Russian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an Studies in Russia.
Russian Confucianism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Russian Sinology. Since the 18th century, Russian Sinology has been fostering the growth of 19th century Russian Confucianism, extending from imperial Russia to the Soviet period, and lasting to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oday.
Russian state power became significant during the 18th century, particularly following the reforms of Peter the Great. It was during this time that Chinese culture took root in Russia via Europe. Following the ratification of the treaty of Kyakhta,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Russia and China had a legal basis, and the Manchurian Qing Dynasty trice dispatched embassies to Russia, leaving a lasting positive impression. The Russian state actively sought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religious interactions with the Qing government, leading to the foundations of Russian Sinology. Throughout the 18th century, the Russian state continuously absorbed Chinese publications and edited lexicons and dictionary. The introduction of Sinology and translations of the Confucianist canon created a considerably fertile environment for Russian Confucianism in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results were indeed impressive. Important sinologists include Bichurin and Vasilyev. By the 19th century, Russi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ist canon had already demonstrated a distinct character compared to East Asian Confucianism. However, their active engagement was positioned from afar as a third party perspective, and Confucianism did not seep into the Russian public's psyche or ethics.
The Soviet Unio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has a socialist ideology-led approach that focused much more on revolutionary themes than Confucianist questions. Confucianist studies were also subject to the uncertainties between Russian and Chinese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Modern Russian Confucianism was more directed towards pure academic questions, which led to a revival in Russia and a few well-known Confucianist studies centers.
This study focuses on materials associated with Confucianist studies in Russia, approaching the field with primarily a Sinologist's tool kit such as surveys of bibliographical entries, sorti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xisting literature, in order to discuss 18th century Russian Sinology and Russian Confucianism (including Confucianist studies)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The nar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Confucianism is focused on fundamentals, using period-based research and question-formation methods to delineate the rise, dissemination, reception, and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of Confucianist studies and Confucianist scholars. The result is a holistic presentation of Russian Confucianism.

This study's conclusion on Russian Confucianism's peculiar aspects and values are given as follows. First, Russian Confucianism comprises orientalist studies to Confucianism with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in the background and is fundamentally non-Eurocentric. Secondly, Russian Confucianism requires knowledge in Chinese, Mongolian, Manchurian, and Latin, which is a clear indication of its missionary roots and political component.
This study of Russian Confucianism identifies several strands of development of Russian Confucianism and its associated studies. First, the tradition began with no knowledge of Chinese, and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study was Mongolian and Manchurian; the pathway was also first Orientalist studies and Sinology before making inroads with Confucianism itself. Therefore, the critical issue is syntax, lexicon, and dictionary availability, followed by literature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Second, Russian Confucianism is led by the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which consciously selects specific study subjects. Third, Russian Confucianists are more theory-based, with little field survey experience. Although Bichurin stayed in Beijing for a considerable period and attempted to penetrate different social hierarchies, his experience remained exclusively limited to the imperial capital. Four, Russian Confucianism is subject to the impact of Russian-Chin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uring the imperial period or the Soviet period, Russian Confucianism and Confucius himself were treated as political weather vanes.
This author hopes that the present study will be able to engage in Russian Confucianism with a meta-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reat Russian Confucianism as structurally a matter of comparative cultural studies. A comprehensive view on Russian Confucianism may provide a viable means of self-reflection that leads to new ways of thinking in Confucianist studies.
目錄
第一章緒論 5
第一節 俄國及俄國文化 5
壹、俄國的前世今生 5
參、俄國儒學的研究意義 16
第二節 研究主題的界定 17
壹、儒學及漢學的概念 17
貳、俄國儒學的概念以及與俄國漢學的關係 19
參、俄國儒學與俄國漢學其他部分的關係 20
肆、俄國儒學與俄國儒學研究 21
伍、研究對象以中國學者的儒學研究為主 21
陸、俄國儒學的歷史範疇 22
柒、本文要解決的學術問題 23
第三節 研究文獻範圍與文本分析 23
壹、俄國儒學回顧 23
貳、本文主要的參考文獻及部分參考文獻的文本分析 28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步驟 35
壹、研究者角度 35
貳、漢學研究的方法 35
參、俄國儒學發展的基源問題 36
第二章十八世紀前後的俄國儒學 39
第一節 十七到十九世紀俄國人對中國和中國人的認知 39
壹、旅行家眼中的中國人 40
貳、傳教團成員眼中的中國及中國人 41
參、十八世紀以前中俄文化交流的性質 43
第二節 俄國漢學家比丘林關於儒學起源的論述 43
壹、中國學者關於儒學是否為宗教的討論 44
貳、儒學的起源與中國古代政治、宗教有關 45
參、與中國古代哲學有關 49
第三節 十八世紀以前的俄國儒學傳播 50
壹、滿清初期官方的語言 50
貳、關於漢俄語言的中介 52
參、清代以前的歐洲儒學及其與俄國儒學的關係 54
第四節 俄國漢學的形成條件 61
壹、俄國的國勢與政治 62
貳、歐洲的中國文化熱從歐洲傳到俄國 63
參、雙邊文化交流有了法律保障 64
肆、滿清官方形象的正面影響 65
第五節 俄國儒學的產生條件及儒學傳播 66
壹、漢籍收藏 66
貳、字典詞典的編撰 69
參、十八世紀漢學的引進和儒學典籍的翻譯以及儒學傳播 70
第六節 十八世紀俄國漢學特點 79
壹、漢學研究動機複雜多元 79
貳、初期由歐洲引進的漢學 80
參、從儒家經典入手 80
肆、傳教團背景下的俄國漢學 81
伍、初期以滿語為主的俄國漢學 83
第三章十九世紀的俄國儒學 87
第一節 學術背景及漢籍收藏 87
第二節 俄國儒學的傳播與研究 88
壹、尼基塔.雅金夫.比丘林的儒學成就 88
貳、巴維爾.伊萬諾維奇.卡緬斯基的儒學傳播 103
參、瓦西里.巴甫洛維奇.瓦西裡耶夫的儒學成就 106
肆、十九世紀的其他儒學傳播者 120
第三節 此期俄國儒學的影響 122
第四節 十九世紀的俄國儒學特點 124
壹、從宗教團到大學 125
貳、從政治、宗教過渡到學術 125
參、研究的文獻和所用的語言不同 126
第五節 俄國儒學與東亞儒學比較 126
壹、社會作用不同 126
貳、經歷的歷史時期不同 127
參、東亞儒學有傳承並還演化出自我的內涵 128
肆、東亞儒學與俄國儒學產生差異的根源 130
第四章二十世紀的俄國儒學 133
第一節 社會背景 133
壹、蘇聯解體前的俄國社會 133
貳、蘇聯解體後的俄國社會 134
第二節 俄國儒學成就 135
壹、蘇聯解體前的儒學成果 135
壹、蘇聯解體後的儒學成果 139
第三節 此期儒學的社會影響及儒學特點 143
壹、儒學對前蘇聯的影響 143
貳、俄國儒學對解體後的俄羅斯的影響 145
參、當代俄國的漢學研究基地 146
第五章俄國儒學研究評述 149
第一節 俄國儒學的特色及研究價值 149
壹、從東方學到儒學 150
貳、俄國東正教背景的儒學研究 151
參、排斥歐洲中心論 152
肆、俄國儒學所用語言的特色 157
伍、以傳教團為背景的政治屬性 157
第二節 俄國儒學研究的問題 158
壹、方法論問題 159
貳、受體系化制約的問題 167
第六章 結論 173
附錄一 當代俄國漢學中心 179
附錄二 漢學家手稿的館藏機構名稱及縮寫 179
附錄三 滿文文獻 183
附錄四 漢籍收藏機構 183
附錄五 部分拍攝於俄國的圖片資料 185
參考文獻 191
壹、 中文圖書
一、古籍
【漢】司馬遷:《史記》;【劉宋】 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中國學術類編》(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1年)。
【東漢】班固《漢書》;【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6年)。
二、專書(以筆畫順序)
十年砍柴:《晚明七十年》,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于俊德:《先周歷史文化新探》,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中江、李存山主編:《中國儒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王西里(俄):《中國文學史綱要》,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
王溢嘉:《中國人的心靈圖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曉華:《中華民國之謎》,台北:靈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編:《俄蘇漢學手冊》(上、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尹絲淳:《韓國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文史哲編輯部:《儒學:歷史、思想與信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史鑒:《中華民國史1912-1949》,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瓦西裡耶夫:《中國文學史綱要》,聖彼得堡:1880年。
卡緬奇科夫:《俄國漢學史概要》,(莫斯科):1977年。卡緬奇科夫:《俄國漢學史概要》,莫斯科:1977年。
石田幹之助:《歐人之漢學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
弗拉基米爾.達齊申(Владимар Дацышен):《俄羅斯漢學史,1917年-1945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弗拉基米爾.達齊申(Владимар Дацышен):《俄羅斯帝國的漢語研究史》,克拉斯諾亞爾斯克:2002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 2015年。
江美華:《東晉的儒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江榮祖:《明清史從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全集》第36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0年。
仲崇親:《台灣史略》,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9年。
李功勤:《中華民國發展史》,台北:幼師文化出版,2002年。
李齊芳:《中俄關係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李英男:《俄羅斯歷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
李明濱:《俄羅斯漢學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
李明濱的:《中國與俄蘇文化交流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明濱:《俄羅斯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李偉麗:《俄羅斯漢學的太陽》,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李偉麗:《尼.雅.比丘林及其漢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李甦平:《韓國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李民:《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申:《中國儒教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宋志明:《現代新儒家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1年。
邱爕友:《國學導讀》,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沈志華:《無奈的選擇─冷戰與中蘇同盟的命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沈志華:《冷戰國際史》,北京:世紀知識出版社,2018年。
宋文明:《美蘇爭霸三十年》,台北:宋氏照遠出版社,1979年。
孟慧英:《中國原始信仰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澤齊娜(俄)著,劉文飛和蘇玲譯:《俄羅斯文化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林曉平:《中國人崇拜祖先的傳統》,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年。
孟世凱:《商史與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8明驥:《中俄關係史》,台北:三民書局,2006年。
周昌龍:《儒道陰陽三家思想的起源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段昌國:《俄國史》,三重:大安出版社,1994年。
周寶珠:《北宋史》,上海:新華書店,1997年。
周潔:《中日祖先崇拜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林月惠:《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駱賓:譯著《荀子》,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6年。
南懷瑾:《孟子與滕文公、告子》,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年。
郭齊勇:《東亞儒學研究論集》,長沙:岳麓書社出版,2011年。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郭齊勇:《中國儒學之精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岡田英弘:《從蒙古到大清》,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16年。
岡田英弘:《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新北:八旗文化出版,2015年。
佩列莫洛夫:《四書在俄羅斯》,莫斯科:俄社會科學院東方文學出版社,2004年。
祝瑞開:《當代新儒》,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柳承國:《韓國儒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許嘉璐:《重寫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許政雄:《日本儒學史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許進興:《中國儒學史》(英文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秦照芬:《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
馬克思:《俄國的對華貿易》,北京:人民出版社,《馬恩全集》第12卷,2018年。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文學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格奧爾基耶娃(俄)著,焦東健譯:《俄羅斯文化史——歷史與現代》,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孫越生:《俄蘇中國學概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高明士:《中國法系與儒家思想》,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
容敏德:《孔子儒學與中國現代社會》,北京:德國阿登納基金會中國項目執行人,2007年。
陳蕊:《國圖藏俄羅斯漢學著作名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陳麗蓮:《早期儒家喪禮思想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陶惠芬:《俄國彼得大帝的歐化改革》,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張鶴琴:《日本儒學序說》,台北:明文書局,1987年。
張君勵:《新儒家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成權:《儒學在歐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張傑:《清朝三百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中:五南圖書出版社,1997年。
張廣志:《西周史與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
張程:《脆弱的繁華:南宋的一百五十年》,台北:流遠出版事業,2015年。
張晨怡:《教科書裡沒有的民國史》,台北:大旗出版社,2014年。
張玉法:《中國現代政治史論》,台北:台灣東華書局,2002年。
高明士:《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世瑞:《墨家思想新探》,台北:水牛出版社,1993年。
莫東寅:《漢學發達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0年。
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
著暹定厭:《天命與民生》,台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
斯卡奇科夫:《俄羅斯漢學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崔根德:《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
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
游彪:《靖康之變》,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曉寧:《中華民國在大陸的真相》,台北:大旗出版社,2012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韓國與東南亞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年。
湯普遜著,楊德友譯:《理解俄國文化中的聖愚》,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87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台北:稻香出版社,2002年。
葉琳娜.米哈伊洛夫娜,王亞民等譯:《文化理論與俄羅斯文化史》,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3年。
傅佩榮:《大學與中庸譯解》,北京:東方出版社,2018年。
傅佩榮:《孟子》,北京:譯解東方出版社,2018年。
湯恩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紀》,北京: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1997年。
徐山:《雷神崇拜》,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2年。
格奧爾吉耶娃(俄)著,焦東健等譯:《俄羅斯文化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楊海文:《中國古典哲學漫筆》,台北:台灣先智出版,2002年。
楊儒賓:《1949禮讃》,台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
葛本儀:《語言學概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
鮑鵬山:《先秦諸子十二講》,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
齊保魯哈:《征服西伯利亞》,台北:人間出版社,2015年。
蔣慶:《政治儒學》,台北:陽正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廖風德:《台灣歷史與文化》,台北:中華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2006年。
蔡育岱:《中西近代關係史》,台北:鼎茂圖書出版,2009年。
蔡鴻生:《俄羅斯館紀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20蘇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編:《十七世紀俄中關係》(廈門大學外文系第一卷翻譯小組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年。
黎東方:《中華民國簡史》,台北:幼師文化出版,1990年。
閻國棟:《俄羅斯漢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閻國棟:《俄羅斯漢學三百年》,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
熊十力:《原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薛銜天:《中俄關係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謝曉東:《現代新儒學與自由主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
龍巴爾(法)、李學勤:《法國漢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
嚴耀中:《中國歷史•兩晉南北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關中:《美國與中共:充滿變數和矛盾的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1992年。
鐘叔河:《從東方到西方》,長沙:岳麓書社,2002年。
龔鵬程:《儒學新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三、單篇論文
王靈芝:〈《論語》俄羅斯的譯介歷程〉,《孔子研究》,2011年,第一期。
王希隆:〈托時、德新奉使俄國及其有關問題》,《蘭州大學學报:社科版》1995 年第四期。
鄭天星:〈俄國漢學:儒佛道研究〉,《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第二期。
江波:〈比丘林及其東方研究〉,《蘭州學刊》,1985年第四期。
李麗:〈從「東方學」「漢學」「儒學」概念的嬗變看儒學在俄羅斯的傳播〉,《濟寧學院學報》第一期,2018年。
徐明遠:〈彼得大帝開創的中俄文化交流——沙俄時代的漢學家〉,《人物》,1985年第三期。
劉亞丁:〈儒學在俄羅斯的傳播〉,《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李明濱:〈中國文化在俄羅斯傳播三百年》,《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第一期。
楊玉林:〈清代京師俄羅斯學〉,《龍江史苑》,1985年第二期。
劉麗芬:〈《論語》翻譯在俄羅斯〉,《中國外語》2014年,第五期。
佩列洛莫夫:〈儒家人性觀對歐洲和俄國文化名人的影響〉,《孔子研究》,1988年。
趙吉惠:〈現代學者關於「儒」 的考釋與定位〉,《孔子研究》1995年第03期。
趙欣欣:〈論《論語》俄譯本的翻譯〉,《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2017年第二期。
嵇鈞生:〈莫斯科的孔夫子嵇遼拉—— 記俄羅斯孔子基金會主席列•謝•貝列羅莫夫〉,《俄羅斯學刊》,2013年,第四期。
滕文生:〈不同文明的對話交流與互學互鑒是共同進步之道〉,《國際儒學联合會工作通報》,2013年,第二期。
劉穎:〈孔子學說在俄羅斯的翻譯歷程〉,《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2011年。
郭蘊深:〈19世紀俄國漢學的發展〉,《黑龍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閻純德:〈漢學和西方漢學世界〉,《中國文化研究》,1993年創刊號。
閻國棟:〈格奧爾基耶夫斯基與帝俄漢學〉,《國際漢學》,2004年。
閻國棟:〈試論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漢學研究的民族化〉,《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第五期。
胡禮忠:〈近代俄國的漢學研究〉,《文史雜誌》,1993年第6期。
賈文華:〈畢喬林與俄國漢學〉,《河南大學學報》(哲社版),1988年第一期。
溫慶新:〈對近百年來黃人《中國文學史》研究的反思〉,《漢學研究通訊》,2010年第116期。
張崇編譯:〈俄國漢學的奠基人——亞金夫神甫〉,《蘇聯歷史問題》,1989年第二期。

壹、 俄文文獻
一、檔案
Архив востоковедов Института восточных рукописей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АВ ИВР РАН). Ф. 24. Оп. 1. Д. 12. 俄科學院東方手稿學院東方學家檔案,藏書805,目錄1,卷宗12。
Бичурин Н.Я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Кита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М .,2002. 比丘林:《中華帝國詳志》(莫斯科:2002年)
Бичурин Н.Я Китай,его жители, нравы, обычаи ,просвещение .СПб., 1840. 比丘林:《中國,及其居民、風俗、習慣和教育》(聖彼得堡:1840年)。
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Религии Востока Конфуцианство Буддизм Даосизм,1873. 瓦西里•帕夫洛維奇•瓦西里耶夫《東方宗教:儒釋道》1873年。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архив Республики Татарстан (НАРТ). 韃靼斯坦共和國民族檔案館。
Император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Наук, 1780. [Леонтьев] Книга первая филозофа Конфуциуса. Перевел с Китайскаго и Манжурскаго н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язык Надворный Советник Алексей Леонтиев. – СПб. 列昂捷夫:《哲學家孔子的第一本書》,從中文和滿語翻譯成俄語的,七等文官阿列克謝•列昂捷夫,聖彼得堡,皇家科學院,1780年。
Кобзев А.И. К раскрытию тайн Конфуция и «Лунь-юя» // Архи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китаистики. Т. III. Сост. А.И. Кобзев; отв. Ред. С.В. Дмитриев – М.: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 2016. 克博傑夫(А.И. Кобзев):《揭開孔子和論語的秘密》,《俄國漢學家檔案第三卷》(莫斯科:俄國科學院東方學家學院,2016年)。
[Леонтьев] Букварь китайской состоящей из двух китайских книжек, служит у Китайцев для начальнаго обучения малолетных детей основанием. Писан на стихах и содержит в себе много Китайских пословиц. Перевел с Китайскаго и Манжурскаго на Российский язык Надворный Советник Алексей Леонтиев. – СПб., 1779. 《識字本》一本由兩本中文書籍組成的中文入門識字課本,在中國是為兒童掌握漢語教學的基礎教材。用詩歌的形式書寫,書中有很多中國諺語。從中文和滿語翻譯成俄語的,七等文官阿列克謝•列昂捷夫,聖彼得堡,皇家科學院,1779年。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рхив Красноярского края (ГАКК). Ф.805. Оп.1. Д.103.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州國家檔案館藏書805,目錄1,卷宗103。
Российская 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библиотека Отдел рукописей (РНБ ОР). Ф.550. Д.F XVII 24. 俄羅斯國家圖書館手稿部藏書550,卷宗F17 24。
Пан Т.А. Шаталов ОВ Архивные материалы по истории западноевропейского 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китаеведения. 潘T.A:《西歐和俄國漢學史檔案》。
Кобзев А.И. К раскрытию тайн Конфуция и «Лунь-юя» // Архи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китаистики. Т. III. Сост. А.И. Кобзев; отв. Ред. С.В. Дмитриев – М.: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 2016. 科布熱夫《打開孔子〈論語〉的秘密》俄羅斯國學檔案。 德米特里耶夫,莫斯科: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2016年。
З.И. Горбачева,Рукописное наследие Иакифа Бичурина. 戈爾巴喬娃,亞金夫比丘林手稿搜集。
А.И. Петров, Русский китаевед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ы 19 века Иакифа Бичурина. 吉洪諾夫,十九世紀上半葉俄國漢學家亞金夫.比丘林。
Б.А. Молькевич, Материалы к библиографии трудов Н.Я Бичурина. 吉洪諾夫,比丘林的參考文獻資料。
Л.И. Чугуевский, Бичуринский фонд в архиве Института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 丘古耶夫斯基,東方學院檔案之比丘林基金會。
二、專書
Алексеев В.М . В старом Китае: Дневники путешествия 1907 г. М .1958. 阿列克謝耶夫,在舊中國:《1907年旅行日記》,莫斯科, 1958年。
Бичурин Н.Я Китай в гражданском и нравствен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Москва, 2002.比丘林:《中國民情與風尚》(莫斯科,2002年)
Бичурин Н.Я Сань-цзы-цзин, Пекин, 1908 . 比丘林:《三字經》(北京:1908年,)
Дацышен. В.Г История изучения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Красноярск ,2002 . 達齊申.弗:《俄國的漢語研究史》,(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2002年)
Сергей Георгиевский:《Важность изучнения Китая》,СПб,1890. 謝爾蓋.格奧爾吉耶夫斯基:《研究中國的重要性》(聖彼得堡:1890年)
Китайская философи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Титаренко .М. 1994. 中國哲學:百科全書,季塔連科,1994年。
Опыт древней китайской философии о их нравоучении и правлении в приложением проповеди. Переведен с Латинского языка в Александро-Невской Семинарии. – СПб.: Типография Корпуса Чужестранных Единоверцев, 1794.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中國古代哲學在布道中運用道德和統治的經驗》,聖彼得堡:外來軍團印刷廠,1794年。
Орлов И. Новейшее и подробнейшее историко-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описание Китайской империи. Сочиненное Коллежским Советником и Кавалером Иваном Орловым. Часть первая. 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ская типография, 1820. 伊凡•奧爾洛夫:《關於中華帝國的最新最詳細的歷史和地理描述》,六品文官伊萬•奧爾洛夫,(莫斯科,大學印刷所,1820年)。
Пан Т.А. Маньчжурские пись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по истории и культуре империи Цин XVII-XVIII вв. - СПб., 2006. С.15-16, 24. 潘T.A:《關於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清帝國歷史和文化的滿語書信》(聖彼得堡:2006年)。
Переломов Л.С. Конфуцианское Четверкнижие М 2004. 貝列羅莫夫:《儒學的四書》,(莫斯科: 2004年)。
Скачков П.Е Очерки истории русского китаеведения. М, 1977. 斯卡奇科夫:《俄羅斯漢學史》, 莫斯科,1977年。
Тихвинский С. Л. Восприятие в Китае образа России. – М,2008. 基賀溫斯基:《俄國印象在中國的真正認知》,(莫斯科:2008年)
三、單篇論文
Алексеев В .М . Наука о Востоке: статьи и документы . 瓦西里.米哈伊洛維奇.阿列克謝耶夫:《關於東方科學:文章與材料》。
А.А. Петров,Философия Китая в русском буржуазном китаеведении,《Библиография Востока》,1935,No7. 彼得羅夫〈俄國資本主義漢學的中國哲學〉,《東方書目》,1935年第七期。
Арсеньев составил в Журнале 《археологии и истории》, 1906, т. 7.阿爾謝尼耶夫整理:《考古學與歷史學學報》,1906年,第7卷。
[Адоратский] Николай. Православная миссия в Китае за 200 лет ее существования // Православный собеседник (Казань). - 1887. - № 4. 阿杜拉刺基(教名),尼古拉 :《東正教在中國存在200年》。《東正教對話者》(喀山:1887年,第4期雜誌)。
Б.К Пашков, Вклад руссих ученнх в изучегие маньчжурского языка и письменности ,《Краткие сообщения Института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18 Языкознание, М ,1956 . 巴斯克夫〈俄羅斯學者對滿語和寫作研究的貢獻〉《東方學研究所的簡報》十八期語言學,莫斯科。
Валеев Казанское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Истоки и развитие Казань ,1998. С. 瓦列耶夫:《喀山東方學:歷史和發展》(喀山,1998年)。
Духoвная культура Китая. Том 3. Литература. Язык и письменность Главный редактор М.Л. Титаренко. М.: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008. 季塔連科:〈中國的精神文學〉第三卷文學篇,《語言與書寫》,(莫斯科《東方文學》,2008年。
Мясников В.С., Попова И.Ф. о вкладе Бичурина в развтие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и мировой синологи//Вестник РАН. 2002.No 12. В.С.苗斯尼可夫、И.Ф.波波娃:《關於比丘林對世界漢學發展的貢獻》/俄羅斯科學院信使,2002,第12期。
Лукин А.В. Медведь наблюдает за драконом. Образ Китая в России в XVII-XXI вв. – М., 2007. 盧金A.V.:《熊在觀察著龍》,《 十七至二十一世纪,中國在俄羅斯的形象》,雜誌,2007年。
Цвеков. Д. В,《ОСОБЕННОСТИ ПЕРВОГО ПЕРЕВОДА КОНФУЦИАНСКОГО ТЕКСТА》,《КНИГОВЕДЕНИЕ》,2019. 茨維科夫:《儒學《論語》首次翻譯成俄語的功能》,《書目學》2019年。
(Тимковский Путешествие в Китай через Монголию в 1820 и 1821 годах ч. )季姆科夫斯基的《1820年和1821年經過蒙古的中國遊記》。
Скачков История изучентя Китая в России в 17 и 18 вв. 斯卡奇科夫:《十七和十八世紀的在俄國的中國研究史》。
Шафрановский К.И.Cведения о китайских книгах в библиотеке Академии в 18 веком. 薩夫拉諾夫斯基:《18世紀科學院圖書館關於中國圖書的情報》(聖彼得堡:蘇聯科學院圖書館科學與文化通訊1957年)。
Чжан Тесян. Цзи 1845 нянь эго суо цзен дэ кэцзитушу (Заметки о русских научных книгах1845 г.) // Вэньу (Памятники культуры). 1958. № 7. 【清】張德祥:《關於俄羅斯科學書籍記錄》(1845年);該文於1958年發表於《文物》第7期。
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Записка о восточных в С-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Русский вестник. ΧΙ.1857(《聖彼得堡大學東方文獻札記》,聖彼得堡,《俄國通報》第十一期,185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