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91.135.7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曾秋馨
作者(英文):Chiu-Hsing Tseng
論文名稱:太魯閣族民間文學復興-以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A Study of the Truku Folklore Renaissance: Focusing on the Dowmung Village, Shaolin Township, Hualien County
指導教授:黃宣衛
指導教授(英文):Shiun-wey Huang
口試委員:孫大川
浦忠成
彭衍綸
葉淑綾
口試委員(英文):Paelabang Danapan
Pasuya Poiconx
Shu-Ling Peng
Shu-Ling Yeh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10301102
出版年(民國):110
畢業學年度:10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81
關鍵詞:太魯閣族民間文學復興互文性傳統織布銅門刀
關鍵詞(英文):TrukuFolkloreIntertextualityTraditional weavingHunting knive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8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13
  • 收藏收藏:0
本文探索轉型社會原住民族民間文學的永恆性,論述範圍兼顧小地方與地方之外大社會網絡,時間軸擴及整體原住民民間文學百年變遷,銅門村太魯閣族則是論述的縮圖。
以民間文學復興為論述主題,內容概括神話、傳說、故事、歌謠等復現的圖景。羅列數種文本:民間文學、當代原住民族漢語、族語文學創作、銅門村部落意象符號、銅門村物質文化傳統織布與銅門刀,探討文本間的互文性,深入梳理影響種種因素,諸如文學、經濟、政治、教育等,彰顯民間文學再現的真實。
原住民族民間文學復興體現百年來發展歷史,日治時期廣為調查,將口傳轉譯為文本集結成重要專書,挽救口傳流失的危機。戰後,台灣文化人類學者積極調查研究,深入原住民神話傳說文本與族群歷史、社會文化聯繫之研究,民間文學為族群文化發展的重要脈絡;文學專業學者強調母題分類研究方法,側重民間文學詩質隱喻的探討。1980年後,原住民族主體性調查研究,證明民間文學為族群根源,除了凝聚族群意識,更是原住民族文學創作母題。木瓜溪流域太魯閣族民間文學,雖具有在地性特色,百年來是與整個原住民族歷時與共時並行發展。
原住民文學漢語、族語創作大量引用口傳神話傳說,甚至成為創作母題,民間文學再次被重述,廣泛復現於作品中;並由於原住民族文學強調「主體性」、「自主性」,以民間文學為抗爭書寫,形成與文學創作間的互文性,蔚為復興重要視角;而銅門村的作家亦躋身文學創作行列。
銅門村部落的神話象徵符號、族語教學教材,不僅看到百年來神話衍變的軌跡,並體察遞變中所折射該族群傳統文化進程的重要意義;村落兩項物質文化傳統織布、銅門刀,記載社會集體記憶相關的神話傳說、歌謠與民間文學的互文關係,在織布與刀具流通間呈顯復興實景。

關鍵字:太魯閣族、民間文學復興、互文性、傳統織布、銅門刀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resilience of folklore in a transitional society which encompasses a local community and broader social networks beyond the locality. It centers on the folklore of the Truku tribe in Dowmung as the thumbnail of the transition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folklore in the past century.
Focusing on the revival of folklore,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several kinds of text, including myths, legends, stories and ballads,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literature creations in the Chinese and Truku language, as well as indigenous symbols of Dowmung imprinted in the material culture, such as traditional weaving and hunting kniv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variables that contributed to intertextuality, including literature, economy, politics, and education, that underlines the Taiwanese indigenous folk literature renaissance.
The folk literature renaissance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folk literature in the past century.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ral transmissions of folklore were widely investigated, translated into texts, and assembled into important monographs to prevent the crisis of cultural loss.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cultural anthropologists in Taiwan activel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 of aboriginal myths and legends, and the ethnic history and social culture, in order to point out that folklore is an important contex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Meanwhile, humanities scholars emphasized research methods of folklore motif classification, focusing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poetic metaphors. Since the 1980s, studies for asserting indigenous subjectivity strove to determine folklore as the root of ethnic groups. In addition to uniting ethnic consciousness, folklore also became the core material for creating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literature. Although the folklore of the Truku in the Yayung Mglu (Papaya River) basin has local characteristics, it also aligns with the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aboriginal folklore in the past century.
Aboriginal literature works written in the Chinese or Truku language extensively draw on oral myths and legends, which even became the central motif of these creations. Folklore is retold again and again, and widely reproduced in these works. Furthermore, contemporary aboriginal works which aim for indigenous subjectivity and autonomy often used folklore as resistance literature. This results in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folklore and aboriginal literature written in Chinese or Truku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n the folklore renaissa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writers of Dowmung also ascended to the ranks of aboriginal literature creators.
Through the mythological symbols of the Dowmung tribe and the textbooks used in Truku language teaching, we not only see the trajectory of mythology evolution in the past century, but also experie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process of the ethnic group.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weaving and hunting knive material culture, and the myths, legends and ballads that record social collective memory, work together to materialize the Dowmung folklore renaissance.

Key words: Truku, Folklore, Intertextuality, Traditional weaving, Hunting knives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目的 1
第二節研究動機 2
第三節研究範圍 3
壹、族群空間範圍 3
貳、民間文學探討範圍 4
第四節研究方法 6
第五節釋題:關於原住民族「民間文學復興」關鍵詞 7
壹、「復興」語彙含意 7
貳、民間文學「復興」使用的前例 8
參、民間文學定義與研究重點 9
肆、民間文學復興的初衷 11
伍、民間文學復興的事例 12
第六節理論依據說明 15
壹、文本 15
貳、互文性(Intertuality) 18
參、集體記憶 21
第七節章節說明 23
第八節文獻回顧 27
壹、日治時時期原住民族民間文學相關文獻 27
貳、戰後原住民族民間文學研究相關文獻 30
參、太魯閣族民間文學與相關議題文獻 33
肆、物質文化相關文獻 35
伍、民間文學復現論述相關文獻 37
第貳章銅門村百年今昔 41
第一節木瓜溪流域的太魯閣族 41
壹、相關木瓜溪流域太魯閣族研究文獻 42
貳、木瓜溪流域太魯族的異族想像 43
第二節太魯閣族東遷木瓜溪流域 46
壹、部族第一次東遷 46
貳、木瓜群的再次遷徙 48
參、太魯閣族遷徙原因 49
肆、部族自足走向國家體制 53
第三節銅門村落的家族 54
壹、部落家族表列 54
貳、村落人口組成 56
第四節銅門村可視的舊時光 57
壹、日治時期的可視時光 57
貳、百年荒廢與接續 63
第五節我們是我們記得的我們 69
壹、歷史主體性影像 70
貳、《原鄉懷舊》中的銅門村顯影 71
第六節銅門村傳統與現代的反思 84
壹、文化觀光意義下的銅門村 84
貳、傳統與現代思維的衝擊 85
第七節小結 87
第參章百年來台灣原住民族民間文學調查研究 89
第一節日治時期民間文學調查與研究 89
壹、殖民治教之用的民間文學(1896-1909) 90
貳、以人類學學術為主調查時期(1910年-1945) 92
參、日治時期民間文學採錄的價值 95
第二節戰後人類學者原住民族研究與民間文學 96
壹、戰後人類學者民間文學研究 96
貳、戰後人類學者相關民間文學研究著作與論文 98
第三節文學專業學者原住民族民間文學研究 107
壹、原住民族民間文學研究與方法 107
貳、文學專業學者研究與著作 108
參、文學專業學者民間文學研究特色 112
第四節銅門村的民間文學調查與研究 112
壹、太魯閣族民間文學文本內容 113
貳、太魯閣族民間文學文本特色說明 118
第五節小結 121
第肆章原住民主體性採錄、書寫、與民間文學復興 123
第一節民間文學主體性採錄之必要 123
壹、確立母體文化、救亡口傳文學 123
貳、原住民民間文學主體性採錄與著作之實例 125
第二節原住民族主體性民間文學採錄與特色 129
壹、返鄉尋根的姿態 129
貳、原住民族主體性採錄民間文學特色 132
第三節原住民族漢語文學互文性書寫與民間文學復興 134
壹、原住民族文學創作語境下的互文性 134
貳、作品與民間文學互文性之例 137
第四節、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與民間文學復興 138
壹、族語書寫的追溯 138
貳、族語文學創作與民間文學互文性 140
參、族語文學作品互文性特色 142
第五節太魯閣族銅門村文學創作與民間文學復興 144
壹、太魯閣族漢語文學創作與民間文學互文性 145
貳、族語文學創作書寫與民間文學的互文性 148
第六節小結 149
第伍章銅門村部落意象、族語教學與民間文學復興 151
--以彩虹橋神話為探討範圍 151
第一節部落意象與民間文學復興 151
壹、彩虹圖飾的部落意象 151
貳、彩虹圖飾的符號意義 153
第二節彩虹橋神話百年大觀 154
壹、日治時期流傳於泰雅族的彩虹橋神話 155
貳、賽德克族母輩(Abai Kumu,1998)吟唱的古謠: 157
參、流傳於東部太魯閣族的彩虹橋神話 159
第三節當代銅門村太魯閣族的彩虹神話意象 162
壹、田野中彩虹橋神話 163
貳、銅門村落彩虹橋神話流傳的原因 164
第四節影響銅門村神話記憶的多元載體 169
壹、正名運動凝聚族群的表徵 169
貳、喚起舊記憶復振傳統織布文化 171
參、文學書寫、電影傳播 171
第五節相關銅門村落民間文學變異性與民間文學復興 174
壹、民間文學的變異性論述 174
貳、民間文學變異性實例 176
第六節神靈橋神話變異性與民間文學復興 178
壹、銅門國小教育環境意象與彩虹神話的變異性 178
貳、族語教材彩虹橋神話的變異性 180
第七節小結 185
第陸章銅門村太魯閣族傳統織布與民間文學的復興 187
第一節哈娜與銅門村的織布記憶 188
壹、哈娜的織布史 189
貳、銅門村傳統織布的歷史追憶 192
第二節傳統織布與神話傳說的互文性 196
壹、曾經豐饒的織布文化 196
貳、織布與相關神話傳說的互文性 197
第三節織布歌謠與民間文學的復興 200
壹、傳統織布歌謠與民間文學的互文性 201
貳、老歌新唱織布歌的互文性 205
第四節傳統織布藝術創作與民間文學的互文性 207
壹、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思維與傳統 207
貳、織布藝術創作與民間文學的互文性 209
第五節織紋象徵意與族群認同的互文性 213
壹、再建構的織紋意象與族群認同 213
貳、新文本織紋象徵意的互文性 216
第六節小結 217
第柒章太魯閣族銅門刀與民間文學復興 221
第一節銅門村的鐵店 221
壹、銅蘭鐵店 223
貳、鄉野鐵店 224
參、連茂鐵店 224
第二節銅門刀與歷史記憶 225
壹、銅門刀特色 225
貳、銅門刀歷史記憶 227
第三節銅門刀文化表徵與民間文學 233
壹、銅門刀的文化表徵 233
貳、民間文學脈絡的文化表徵 236
第四節太魯閣族刀具與民間文學的互文性 237
壹、神話傳說傳述善獵男子價值觀 237
貳、配刀稱英雄傳說故事 239
第五節再現神話古謠的「Truku balay真正太魯閣人」 242
壹、事件簡述 242
貳、重構配刀英雄記憶 244
參、抗爭事件與神話古謠的互文性 245
第六節文化商品意義的刀與民間文學互文性 246
壹、銅門刀的現況 246
貳、銅門刀何去何從? 248
參、打鐵聲中傳續英雄慷慨故事 249
第七節小結 250
第捌章結論 252
一、專書
Beauvoir, Simone de 邱瑞鑾譯:《第二性》台北市:貓頭鷹出版,2003年。
E.M. 梅列金斯、基魏慶征譯:《神話的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旮日羿‧吉宏:《黏繫、滑離與巫醫當代書寫》,花蓮市:古典書局,2014年。
大西吉壽、佐山融吉:《生番傳說集》余萬居譯,出版項不詳。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主編:《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記錄,1935年,刀江書院出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余萬居翻譯)台北:南天書局出版,1996年。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泰雅族)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6年。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劉璧榛主編:《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2011年。
尤瑪達陸:《織起一座彩虹祖靈橋-泰雅族解說編織叢書編織篇》台北: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3年。
尹建中:《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1994年。
巴代:《巫旅》,台北市:INK印刻文學,2014年。
巴代:《薑路-巴代短篇小說集》台北:山海文化出版/原住民發展委員會,2009 年。
戶曉輝:《返回愛與自由的生活世界-純粹民間文學關鍵詞的哲學闡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2010年。
毛利之俊、葉冰婷譯:《東台灣展望》台北市:原民文化公司,2003年。
王明柯:《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允晨文化,2015年。
王明柯:《羌在漢藏之間》台北:聯經出版,2003年。
王枚瑰總編:《移動的記憶-太魯閣族部落史及家鄉調查成果冊》花蓮:秀林鄉公所,2015年。
王玫瑰總編:《移動的記憶2-太魯閣族部落及家鄉資源調查成果冊》花蓮:秀林鄉公所,2015年。
王秋桂、李亦園、李素娟: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王海龍:《視覺人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王梅霞:《泰雅族》台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
王學新編譯:《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文獻委員會,2003年。
王學新譯著:《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文獻學會編印,1998年。
加斯東.巴謝拉(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2003年。
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書局,2011年。
台灣省文獻文獻委員會編、王學新譯著:《日據時期東台灣帝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文獻委員會,1998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1967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灣番族舊慣調查報告書(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劉璧榛主編:《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1年。
布興‧大立:《泰雅爾族的信仰與文化神學觀點》台北:財團法人國家展望基金會,2007年。
弗法蘭茲•鮑亞士(Franz Boas):《原始藝術》貴州:贵州人民出版,2005年。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 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2010年。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布農族神話傳說》台中:晨星出版,2003年。
石守謙主編:《福爾摩沙-十七世紀的台灣‧荷蘭與東亞》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年。
石坂莊作:《台島踏查實記》台北市:成文,1989年。
伊能嘉矩栗野傳之丞藤井志津枝( 傅琪貽)譯《台灣番人事情》 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2017年。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泰雅爾神話傳說》新竹: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中會母語推行委員,1991年。
旮日弈‧吉宏《黏繫、滑離與當代書寫-太魯閣族傳統醫病儀式及其民族植物世界》花蓮:古典書局。
旮日羿‧吉宏 :《太魯閣族語讀本》:花蓮:秀林鄉公所,2005年。
旮日羿‧吉宏:《即興與超越 Seejiq Truku 村落祭典與祖靈形象》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旮日羿‧吉宏《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2011年。
朱仁貴:《賽夏異文錄》 苗栗:苗栗縣政府,2011年。
艾瑞克.約翰.歐內斯特.霍布斯邦,CH,FBA(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行政院建設委員會:《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系列座談實錄報告書》行政院建設委員會,1997年。
佐藤文一、黃耀榮譯:《台灣土著種族的原始藝術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編譯,出版項不詳。
何英傑:《後山地圖》台北:遠景,2006年。
克利福德‧吉爾茲(Clifford Geertz)、王海龍、張家瑄譯:《地方性知識》北京:中央編譯,2000年。
吳錦發:〈山林的歌聲〉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出版,2012年。
攸蘭‧多又《泰雅織影》台北:稻香出版社,2004年。
李壬癸:《台灣原住民史語言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1999年。
李壬癸:《珍惜台灣南島語言》台北市:前衛出版,2010年。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前衛出版,2011年。
李台原2013年:《台灣原住民族語言的書面化歷程》台北市:政大出版社,2016年。
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82年。
李亦園:《南澳的泰雅人》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60年。
李沙莉:《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李季順:《走過彩虹》花蓮:太魯閣文化工作坊,2003年。
李福清(B.Riffin)《從神話到鬼話-台灣原住民神話故事比較研究》台中:晨星,1998年。
村上直次郎 程大學譯:《巴達維亞日記》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1年。
沈明仁:《崇信沈明仁:祖靈的民族—賽德克人》台北市:海翁出版社,1998。
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aurice) 、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周惠民:《愛爾蘭史-詩人與歌者的國度》台北市:三民書局,2009年。
孟悅、羅鋼:《物質文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08年。
尚恩‧霍爾(Sean Hall):《這就是符號學》台北市:積木文化,2015年。
帖喇.尤道Teyra Yudaw、金清山、胡清香、簡正雄、顏如玉:《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樂舞教材》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6年。
拓拔斯‧塔瑪匹瑪(田雅各):《最後的獵人》台中:晨星出版,1998年。
林太、李文甦、林聖賢:《走過時空的月亮》台中:晨星出版,1998年。
林志興主編:《102年第四屆台灣原住民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3年。
林志興編輯:《99年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2010年。
林惠祥:《民俗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林瑜馨:《原住民族文學的非典型現象-以達德拉凡‧伊苞、董恕明及阿綺骨為例》台北:秀威資訊,2015年。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秀林鄉誌》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06年。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台北市:玉山社,2018年。
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台北市:中國口傳學會,2003年。
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編 朝戈金等譯 《西方神話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年。
娃利斯‧羅干:《泰雅腳蹤》台中:晨星出版,1991年。
施翠峰:《台灣原始藝術研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
查德•鮑曼(Richard Bauma)、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柳田國男、王曉葵、王京、何斌譯:《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胡台麗、余順德、周玉慧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60年發展特集》,台北:中央研究員民族研究所,2015年。
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台北:聯經出版,2003年。
胡志祥:《太魯閣族歌謠文化與意義與價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大專生參與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執行單位:國立花蓮師範學院中國語文教育學系執行,2005年。
胡家瑜、崔伊蘭主編:《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台北市:台灣大學出版中心,1998年。
胡家瑜編著:《文物造型與台灣原住民藝術-台大人類學博物館宮川次郎藏品圖錄》 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年。
胡清香:《太魯閣族傳統歌謠集(一)(二)(三) 》花蓮: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發展協會。出版日期:無註明。
胡智賢、莊金枝編輯:《原鄉懷舊》花蓮:秀林鄉公所,2005年。
胡傳:《台東州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81種,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8)恒春縣誌/臺東州采訪冊/小琉球漫誌(合訂本)台北市:臺灣大通書局,1984年。 
胡萬川、黃晴文總編輯、陳阿朱泰雅語記音翻譯:《和平鄉泰雅族故事-歌謡集》豐原市 : 台中縣文化,1995年。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里仁出版,2010年。
郁永河:《稗海紀遊》台北:成文出版,1983年。
夏本‧奇伯萊雅(周宗經):《釣到雨鞋的雅美人》臺中市 : 晨星出版,1992年。
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神話》台中:晨星出版,1992年。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1991年。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北:聯經出版,2000年。
孫大川:《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盤點及口述歷史之研究 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6年。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台北:印刻出版,2003年。
孫大川:《太魯閣國家公園原住民文化盤點及口述歷史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2006年。
孫大川主持:《太平洋上的文化明珠---東台灣原住民祭儀樂舞-歷史系譜與樂舞演化---太魯閣族部落史調查與祭儀樂舞展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9年。
孫大川主編:《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INK印刻出版,2003年。
孫大川編:《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選集詩歌卷》台北市:INK印刻出版,2003年。
徐如林、楊南郡:《能高越嶺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6年。
根阿聖(伊替達歐索):《巴卡山傳說與故事》台北市:麥田出版,2008年。
浦忠成:《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台北:常民文化,1999年。
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文學史綱(上)(下)》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
浦忠成:《原住民的神話與文學》台北:台原文化,1999年。
浦忠成:《庫巴之火-台灣鄒族部落神話研究》:台中:晨星,1996年。
浦忠成:《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灣原住民特富野部落歷史文化的追溯》台北:里仁,2000年。
浦忠成:《被遺忘的聖域》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全球化的時代: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像》:台北:衛城出版,2019年。
馬昌儀選編:《中國神話學百年文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
馬林諾夫斯(Malinowski, Bronislaw,)、基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台北:協志工業出版,2006年。
馬淵東一、楊南郡譯《台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台北:南天書局、原住民委員會,2014年。
馬騰嶽:《文面泰雅族文面圖譜》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新北市:稻香,1999年。
康培德:《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台灣原住民》台北市:聯經出版,2016年。
張文華:《芬蘭簡史》北京:經濟管理社,1996年。
悠蘭‧多又:《泰雅織影》台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
教育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泰雅族鄉土文化教材編輯小組:《國民小學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泰雅族(第四冊學習手冊) 》,1998年。
教育部:《100年度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台北市:教育部,2011年。
教育部:《104年度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台北市:教育部2016年。
教育部:《教育部102年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台北市:教育部,2014年。
教育部:《教育部102年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台北市:教育部,2013年。
曹馮甫:〈新時代的族語運動〉《教育部100年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台北市:教育部,2012年。
淺井惠倫、小川尚義:《原語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帝國大學,1935年。
理安‧艾斯勒(Riane Eisier):《聖杯與劍-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未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9年。
理查德•鮑曼(Richard Bauma)、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移川子之藏等、楊南郡譯註:《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南天出版,
2011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2年。
許木柱《太魯閣群泰雅人的文化與習俗》台北市:內政部營建署,1989年。
許功明:《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北市:南天書局,2004年。
許功明:《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 台北縣:稻香出版,1991年。
許常惠、呂錘寬、鄭榮興合著:《台灣傳統音樂之美》台中:晨星出版,2002年。
許端容:《台灣花蓮賽德克族民間故事》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
野林厚志主編:《百年來的凝視 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珍藏台灣原住民文物展示》 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09年。
陳玉美、郭素秋主編:《地下與地上的對話-十七世紀的台灣與周邊》〈十七世紀台灣北部的巴賽人:一個比較民族誌與歷史文獻的對話〉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 年。
陳奇祿:〈台灣原始藝術精選集序〉陳正雄:《台灣原始藝術精選集第一輯》台北市:台灣原始藝術館,1978年。
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1992年。
陳奇祿主編:《台灣風土》台南市: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年,頁361。
鳥居龍藏、楊南郡譯:《探險台灣》台北市:遠流出版,1996年。
鹿憶鹿:《洪水神話 : 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 台北:里仁出版,2002年。
鹿憶鹿:《粟種與火種-台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研究》台北市:秀威出版,2017年。
博伊姆(Boym.S)、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南京:譯林出版,2010年。
喬健:《台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的比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年。
揚‧阿斯曼Jan Assmann:《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
份》北京:北京大學,2015年。
普羅普(V.Ja.Propp)、賈放譯故事形態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曾秀英主編:《太魯閣族五大圖織技法工具書-穿梭經緯的靈魂符碼》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17年。
曾瑞琳:《泰雅賽德克傳統織布文化》台中:鐵米拿葳依,2000年。
森丑之助、宋文薰譯:《台灣番族圖譜》台北:南天出版社,1994年。
森丑之助、楊南郡譯:《生番行腳》台北市:遠流出版,2000年。
森丑之助原著、宋文薰編譯:《番族圖譜》台北市:南天書局,2014年。
馮亞琳主編《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12年。
黃宣衛:〈歷史建構與異族意象-以三個村落領袖為例〉《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
黃宣衛主編:《末代sapalengaw的話: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 1959年錄音重現》何有柯(Unak Tafong)口述 、吳明義(Namoh Rata)記音/翻譯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4年。
黃鈴華:《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0年。
黃應貴主編:《物與物質文化》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2005年。
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1998年。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
楊利慧、張成福:《中國神話母題索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
楊‧阿斯曼(Jan Assmann)、金受福、黃曉陳譯:《文化記憶-早期高級文化中的文字回憶和政治身份》北京:北京大學,2015年。
楊南郡、徐如林:《能高越嶺穿越時空之旅》台北市:農委會林務局,2011年。
萬建中:《新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2015年。
萬建中:《解讀禁忌-中國神話、傳說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題》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葉莫‧梅列金斯、魏慶征譯:《神話的詩學》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葉舒憲:《比較神話學在中國》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葉舒憲:《千面女神-性別神話的象徵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年。
董恕明:《山海之內天地之外-原住民漢語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5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yault)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年。
賈思‧馬奎(Jacques Maquet )武珊珊、王慧姬譯:《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臺北市:雄獅圖書公司,2003年。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ams) 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出版,2004年。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1998年。廖英助:《泰雅爾族人的文化專輯1》 南投:鉦統企業社,2006年。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宋踐等譯:《三個原始部落與性格 》杭州:浙江新華書店,1988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中央研究院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6年。
赫爾曼‧鮑辛格(Hermann Bausinger)戶曉暉譯《技術世界中的民間文化》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4年。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主編:《西方文論- 關鍵詞》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2009年。
趙素貞《台灣原住民族語教育政策之分析》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1年。
劉守華、陳建憲:《民間文學教程》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2年。
劉守華、陳建憲主編:《民間文學教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2年。
劉秀美:《從口頭傳統到文字書寫-台灣原住民族敘事文學的精神銳變與返本開新》台北:文津出版,2011年。
劉怡:《歌特建築與英國哥特小說互文研究1764-1820》成都:四川大學,2011年。
劉長泰、董曉萍譯:《到民間去-1918-1937年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民間文運動》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劉軍:《肌膚上的文化符號-黎族和傣族傳統文身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劉益昌、臧振華:《十三遺址搶救與初步研究》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
劉益昌:《立霧溪流域人文發展之研究-太魯閣公園管理處委託報告》研究主持人:參予研究:鍾國風,2009年。
劉魁立:《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1998年。
劉錫誠:《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武漢:武漢大學,2006年。
潘繼道:《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 》台東市:東台灣研究會,2008年。
潘繼道:《日治前臺灣後山太魯閣族勢力之變遷》花蓮:東華大學原住民學院,2008年。
潘繼道:《近代東台灣木瓜番歷史變遷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科學學院,2000年。
蔡豐念主編:《歐菲莉災後20年–重返銅門》花蓮:秀林鄉公所,2011年。
賴麗琇:《德國文化史》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2002年。
霍布斯邦(Eric John Ernest Hobsbawm):《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出版,2002年。
霍斯陸曼‧伐伐:《玉山上的精靈》台中:晨星出版,1997年。
簡鴻模:《從杜魯灣東遷花蓮Tgdaya部落生命史》 台北市:永望文化,2005年。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文學形成的探索》 INK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2013年。
魏德聖、伊萬納威譯:《賽德克‧巴萊 賽德克語劇本書》台北:玉山出版,2014年。
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孫乃修譯:《符號禪意東洋風》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蘇宇薇:《泛泰雅族超自然口傳文學中的Gaga 思想》台北:博揚出版,2017年。

二、期刊、單篇論文
山路勝彥、張炎憲譯:〈台灣泰雅賽德克族姻兄弟和己身孩子關係的認定〉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1998年。
王崧興:〈馬太鞍阿美族之宗教及神話〉《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61年。
何瑞廷:〈台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考古人類學刊15期》,1960年。
余光弘:〈 東賽德克泰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48期》,1979年。
李世珍:〈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期》,1956年。
李亦園:〈十六年來的民族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13期》, 1971年。
胡台麗:〈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1期》,1991年。
廖英助:〈寫給家人的信(回憶錄)〉《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3期》,1990年。
陳敏慧:〈從敘事形式看蘭嶼紅頭始祖傳說中的蛻變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期》,1987年。
劉斌雄:〈雅美族漁人社的始祖傳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0期》,1980年。
劉衡立:〈台灣土著民族射日神話的分析-兼論中國射日神話所射為月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9》,1960年。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 44-45 期》,1978年。
瓦歷斯‧諾幹:〈台灣原住民文學去殖民-台灣原住民文學與社會的初步觀察〉《21世紀台灣原住民文學》,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9年。
余錦福:〈賽德克太魯閣族曲調與歌詞研究〉台東大學人文學報第四卷第一期。
李壬癸 : 〈台灣南島民族關於矮人的傳說〉《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年。
李政亮:〈帝國殖民與展示以1903年日本勸業博覽會「學術人類館事件」為例 〉博物館學季刊(2) 專題:博物館蒐藏的詩意與政治,20卷第二期,2006年。
拉高‧迪迪:〈青年看銅門部落議題)《花蓮: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會》,2018年。
林修澈:〈族語寫作是 文學的根〉《原住民文學創作獎》,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2008年。
林聖賢(卜袞.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瑞Bukun Ismahasan Islituan):〈種柚子的人〉《走過時空的月亮》台中:晨星出版,1998年。
胡信良(Lulyang Yumin):〈一世紀的距離〉《107年年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2018年。
胡家瑜:〈伊能嘉矩的台灣原住民研究與物質收藏〉《台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1998 年。
孫大川:〈語言、權力和主體性的建構-以台灣原住民母語問題為例〉《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究論文》,台北市:教育部研究委員會,1995年。
馬淵東一陳麒譯:〈高山族的系譜〉《台灣風土》台南市:台南文化局,原文發表於《民族學研究第一卷第一號》,2013年。
高英傑:〈杜鵑山的回憶〉《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台北市:行政院建設委員會,2006年。
旮日羿‧吉宏 :〈金猿深情-猿母篇〉《98年度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台北:教育部出版,2010年。
曹馮甫:〈新時代的族語運動〉《教育部100年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作品集》,教育部:2012年。
紹棟:〈感時憂台 魏德聖電影中的抵抗姿態與殖民書寫〉《中外文學九月號》,2016年。
莊啟文:〈原住民觀光與文化展演-部落現象、外國理論與在地研究〉原住民觀光與文化展演 - 屏東大學機構典藏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發表論文。
陳茂泰:〈泰雅族與阿美族口語體現中的神話思維〉《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陳茂泰:〈泰雅族與阿美族口語體現中的神話思維〉《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
陳雪玉:〈原住民族語文學創作獎兩屆成果評析〉《原教界2010年十二月號36期》。
黃聰明(什米有‧吉洛):〈抱著屋崩(UBUNG)的女人〉《103年年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2012年。
黃聰明(什米有‧吉洛)〈與孤邁共舞)《103年年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出版,2012年。
劉惠萍:〈臺灣原住民文面起源神話傳說初探〉《2006民俗暨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劉惠萍:〈想像的共同體:台灣原住民「始祖兄弟故事」試探〉,收錄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第四屆民間文化青年論壇。
潘小雪:〈部落駐村最現代〉《原藝在部落-98年度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畫成果專輯》,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10年。
潘繼道:〈花蓮地區日治時期慰靈碑遺跡初探〉《台灣文獻61卷第一期》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黃宣衛:〈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一年齡組織與異族關係為中心的探討〉《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5年。
蕭美珍:〈花蓮縣105學年度校長辦學績效評鑑-奇萊山下銅門趣〉,銅門國小印製, 1917年。
蕭美珍:〈花蓮縣105學年度校長辦學績效評鑑-奇萊山下銅門趣〉,銅門國小印製,2016年。
謝世忠:〈古老故事的再生與新時代原住民文化-「台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評論〉《原住民教育季刊第29期》,2003年。
謝繼昌:〈布農族神話傳說思維的探討〉王秋桂、李亦園、李素娟:《中國神話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1997。
鐘興華:〈跨藩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序〉《跨藩籬-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海外展》,高雄市:高雄美術館,2013年。

三、學位論文
王人弘:《太魯閣祭儀與祭儀敘事研究》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2018年博士論文。
吳淑慧:《原住民學童族語教育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銅門國小實施族語教學現況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6年碩士論文。
邱韻芳:《祖靈與上帝:花蓮太魯閣人的宗教變遷與復振運動》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03年博士論文。
浦忠成:《臺灣鄒族神話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1994年博士論文。
張國賓:《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1998年碩士論文。
陳文之:《「梳理」與「原貌」-《生蕃傳說集》與《原語臺灣高山族傳說集》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2014年博士論文。
曾秋馨:《織布文化與口傳文學-以泛泰雅族群為主》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所,2013年碩士論文論文。
曾毓芬《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的歌樂系統研究兼論其音樂即興的運作與思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8年博士學位論文。
黃亞莉:《泰雅傳統織物研究》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1998碩士論文。
劉育玲:《台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2001年碩士論文。
劉康文:《從傳統射箭看太魯閣族的文化動力-真正太魯閣bbalaybi Truku》國立東華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6年碩士論文。
賴奇郁:《台灣紋面族群遷徙傳說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20年博士論文。
旮日羿‧吉宏:《即興與超越 Seejiq Truku 村落祭典與祖靈形象》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

四、數位資料
山海文學獵人:::綠斧固.悟登(黃貴潮) - 山海文化台灣原住民 .

身體劇場《織布│男人X女人》的現代舞


[742][銅門護木事件]公共電視(20140120_2200) - YouTube。
〈太魯閣車站結合藝術美學編織生命「子宮」高掛車站內遊客驚呼!〉www.peoplenews.tw › news記者王志偉/花蓮報導 2016-03-15 13:33
《關鍵評論》:〈世大運獻唱的泰雅族女孩,上台前為何要先學「織布」?〉 2017/08/30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7455。
【跨越半世紀的家族對話2】高英傑:擁抱結痂的傷口
王嘉玲:《台灣文學研究學報》三十一期專題「台灣文學中的『妖』之研究」
謝皓成| Pulima Link
http://www.pulima.com.tw/Pulima/0902_16092220204069515.aspx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
http://www.pulima.com.tw/Pulima/index.aspx。
https://artouch.com/views/review
兒路藝術工寮

泰雅織布歌-歐開合唱團
https://streetvoice.com/okaisingers/songs/569032/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中心沿革
https://www.ntcri.gov.tw/content_228.html
台灣公共建設檔案東部水利電能
花蓮文化局 2016/12/1
Namoh Ising(那莫赫.逸辛):〈基督教對原住民的影響〉新使者雜誌›第146期2015年。
http://gospel.pct.org.tw/AssociatorMagazine.aspx?strTID=1&strISID=146&strMagID=M2015021203713
SQ Film Studio|我們的歷史我們自己說http://sqoyaw.mystrikingly.com/blog/sq-film-studio
山裡的培花術?原住民藝術節與「Phpah藝術聚」行前的幾個提問

杜國英:〈俄羅斯神話學派的神話理論及現代性思考〉〈民俗學論壇〉2019-06-03

走過靈橋~太魯閣族抗日戰爭紀錄片暨工藝成果聯展2016/12/16~2017/3/16地點:慕古慕魚旅遊諮詢中心。
東冬侯溫:〈樹,生命來的地方〉
〈祖靈木之震撼漫談銅門檜木事件〉2014年06月26
風倒木事件:自由時報

原住民族語文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淘金夢-太魯閣國家公園–
< Taroko.gov.twhttps://www.taroko.gov.tw › zh-tw › History › GoldRush>
製作團隊 陳安琪 冷兒蘭‧侯文 、東冬‧侯溫:《銅門護木事件簿》
銅門風倒木暫移林管處南華站 2015年4月8日更生日報:銅門部落主席鍾德光與花蓮林管處長吳坤銘共同簽署協議書
古調留聲──臺灣原住民族傳統音樂採集主題展展出時間:2014年 9月1日至12月31日
展出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4段1號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 臺灣原住民族

圖書資訊中心陳采邑:〈那些守護家園土地的日子-花蓮銅門部落〉
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發表論文<http://www.cci.nptu.edu.tw › ezfiles › im>
狩獵權回歸族人花蓮銅門部落頒獵人證
2019/8/22 14:43(8/22 16:51 更新)
https://www.cna.com.tw/news/aloc/201908220173.aspx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相關論文

無相關論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