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119.140.120)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徐敏琪
作者(英文):Shu-Min Chi
論文名稱:一位幼教師課程自主實踐的生命旅程
論文名稱(英文):A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Life Journey Through Curriculum Autonomy and Praxis
指導教授:周水珍
高傳正
指導教授(英文):Zhou-Shui Zhen
Gao-Chuan Zheng
口試委員:范信賢
蔡佳燕
郭李宗文
口試委員(英文):Fan-Xin Xian
Cai-Jia Yan
Guoli-Zong We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號:810388115
出版年(民國):108
畢業學年度:10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0
關鍵詞:幼教師自傳研究批判教育學課程自主課程實踐
關鍵詞(英文):Early Childhood TeacherAutobiographical StudyCritical PedagogyCurricular AutonomyCurriculum Praxis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22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以Pinar存在體驗課程為自傳研究的研究取向,建構幼教師課程自主實踐發展的意義和研究價值。並採取批判教育學的視框探究課程自主實踐的生命經驗。讓處於科層體制底層的幼教老師的生命經驗與教學經驗有發聲的機會。透過批判教育學與課程自主實踐的生命經驗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辯證歷程。探索課程自主實踐的可能性,也在教學實踐中反思課程中教學的主體性。
綜觀本研究,回顧自己課程與教學的旅行航程,以三階段課程自主實踐的歷程、呈現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主體意識的發展,及整理出課程自主的影響因素和建構歷程。作為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啟航~1986年抗拒傳統教學法階段(主體意識未現)。(二)迷航~1998年接觸開放教育階段(主體意識浮現)。(三)歸航~2006年幼教輔導團階段(主體意識覺醒)。(四)課程自主影響因素:社會、外部、內部。(五)課程自主建構歷程:建構、解構、重構。
經過沉澱與反思,提出生命經驗與課程實踐的建議:
(一)強化在地課程設計的能力。(二)了解文化回應教學的意義。(三)提升幼師專業自主的地位。(四)參與教師成長團體的對話。(五)修改幼兒園教學輔導的策略。
The study which is oriented toward autobiography research based on Pinar’s currere constructed encoded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of curriculum praxis of a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and explored her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ritical pedagogy. Being a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who was at the botton of the teaching hierarchy system, the teacher has an opportunity to share her lif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developed from the critical pedagogy and curricular autonomy and a journey to form the dialectical process betwe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The research is aimed at exploring a possibility of practicing curricular autonomy and reflecting the issues of the teaching subjectivity through it.
Looking back on my life journey in the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subject consciousn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
The first stage started in 1986,did not apper consciousness of the teaching subject things but resis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second stage started around 1988 when contacting the open education and getting inspired. The final stage happened in 2006. Thanked to the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dvisory group, I finally found my way through the long struggle.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earcher came up with the conclusions below: Curriculum praxis can be influenced by the society, exterior and interior and its encoding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construction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eacher,s life experience, suggestions to the pedagogical praxi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ability to design localized curriculu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Second, the true meaning of cultural responsive teaching should be understood. Third, th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professional position should be promoted. Fourth, participating in teachers’ growth groups is important. Last but not least, the guidance strategies toward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hould be modified.
目 次
第一章 我與幼教課程的相遇............................................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實施....................................................11
第五節 名詞釋......................................................2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31
第七節 研究倫理....................................................32
第二章 幼教課程發展及相關政策.......................................35
第一節 台灣幼教課程發展與演進.......................................36
第二節 臨床訪視之公私立幼稚園輔導計畫之探討..........................45
第三節 幼托整合與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之探討....................... 48
第三章 批判教育學的視角看幼教師課程主體性............................59
第一節 課程意識的「主體性」:主體化與自主............................60
第二節 課程自主:複製與抗拒.........................................62
第三節 課程省思:差異與生成.........................................70
第四節 相關實徵研究................................................74
第四章 啟航~抗拒傳統教學方法........................................85
第一節 「我」的故事-幼教的起點.......................................85
第二節 職場教學痛苦的體驗...........................................90
第三節 理論的眼睛看幼師的困境 ......................................96
第五章 迷航~迷失在課程的旅程.......................................103
第一節 走入婚姻肩負多層壓力........................................103
第二節 割捨不掉的愛-心中巨人倒下...................................106
第三節 圖謀園長職務的誤解事件......................................108
第四節 教學反思與教學改變..........................................115
第五節 主題教學與教學迷思..........................................124
第六章 歸航~覺醒於課程的理解.......................................139
第一節 增權賦能、展現專業..........................................139
第二節 輔導方案、集體增能..........................................152
第三節 校長關注催生教學卓越獎......................................166
第四節 他者眼睛、課程發展..........................................173
第五節 多元文化、爭辯對話..........................................178
第六節 課綱輔導、課程再次轉化......................................189
第七節 職場失和、萌生退意..........................................194
第八節 理論眼睛、課程發展..........................................203
第七章 未完待續的暫時結論..........................................209
第一節 那些年這些年我對課程的追尋...................................209
第二節 行行復行行我對課程的理解.....................................212
第三節 沉澱與反思自己的暫時結論.....................................214
參考文獻...........................................................217
附錄..............................................................231
壹、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理論。台北:五南。
王保進(2002)。台北市幼兒教育券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
育學刊,13,25-52。
王秋絨(1997)。成人教育的思想與實務-現代、後現代的論辯。台北:心理。
王嘉陵(2005)。國小場域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研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
所(主編),質的研究(頁265-306)。高雄:麗文。
王麗雲(2004)。教育研究運用:教育研究、政策與實務的銜接。台北:心理。
白亦方(2007)。後現代課程研究的內涵與應用性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10(3),
17-29。
卯靜儒(2003)。性別、族群、教學-教師生涯發展之傳記史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
11(5),59-82。
成虹飛、黃志順(1999)。從教師成長看課程改革的意義。應用心理研究,1,69-
97。
江文瑜(1996)。口述歷史。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249-259,台北:巨流。
朱家雄(2006)。幼兒園課程。台北:五南。
朱敬先(1992)。幼兒教育。台北:五南。
朱瑛、蔡其蓁譯(2004)Ramsey, P. G.原著。多元世界的教與學(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 diverse world)。台北:心理。
李正惠(2006)。以批判教育觀點分析板橋社區大學之運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奉儒(2003)。P.Freire的批判教學論對於教師實踐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研究集,
49(3),1-30。
李宜芳、王梅香(2007)。走出寂靜:從沉默到發聲的教學之路。載於學校教師的生
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師大。
李宜靜(2008)。阿美族海祭神話與祭儀之流變。康寧學報。10,233-260。
李宜澤(1998)。祭儀行動下的神話思惟-花蓮縣東昌村阿美族巫信仰研究。國立花
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曉蓉(2003)。女性教師文化之探討:女性主義之觀點。幼兒保育學刊,1,39-
63。
吳金盛(2001)。臺北市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情況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佳宜(2009)。幼兒園課程轉變中老師課程實踐歷程之研究。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幼兒
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佩瑾(2015)。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實施新課綱之歷程。私立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庭
服務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沈慧萍(2003)。過去/現在/未來的交會─ 一位國中特殊班老師生命史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巫永森(2001)。幼兒教育券政策實施情形之調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私立靜宜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邱志鵬(2005)。台灣幼兒教育課程之演變:一個觀察者的回顧與反思。私立樹德科技
大學「幼兒教育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縣。
林于仙(2011)。看見威權主義與權威之間的擺盪-國小級任教師一日學校生活的自我
敘說。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育瑋(1987)。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途徑。台北師專學報,71,24-32。
林芳菁(2009)。幼兒教師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之研究— 以台南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2,65-100。
林庭華(2008)。兩位資深幼兒教師實際知識及其發展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道生(案:無出版年)。阿美族的口碑傳說故事。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台北。
林麗珍(2003)。台南縣市幼兒教育券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及行為
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周怡佑(2012)。教保服務人員參與公私立幼稚園輔導計畫之專業成長研究。朝陽科技
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周梅雀(2005)。課程改革的成功要素:以敘事探究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當代教育研
究,13(2),177-202。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台北:心理。
武蘭蕙(2007)。從批判教育學的觀點檢視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自主-微笑與擁抱之外的幼
兒園教師生活。載於學校教師的生活世界:批判教育學的在地實踐。台北:師大。
幸曼玲、楊金寶、邱嘉慧、柯華葳、蔡敏玲、金瑞芝、…林玫君(2015)。新課綱想說的
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台北:心理。
柯慧貞(2008)。台北市永安附幼課程研發,台中縣97年度幼教研習課程與評冊。913-
36。
洪福財(1999)。臺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及未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福財(2002)。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台北:五南。
洪福財(2000)。台灣地區幼兒教育歷史發展極為來義務化政策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楀晴(2011)。幼教師參與輔導計畫現況與其專業成長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
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孫敏芝(2000)。國民小學教師課程自主權的實踐與限制。課程與教學季刊,10(2)。
65-80。
倪鳴香(2009)。我就是這工作,在工作中我蛻變:以生命史觀詮釋一位幼教師職業角
色的自我創化。教育心理研究,32(4)。
胡美智(2000)。從女性主義觀點探究幼教工作者之生命經驗。慈濟大學研究學刊。7。
287-316。
胡美智(2011)。21世紀台灣幼教新趨勢-看見幼兒多元文化教育的深耕與落實。100
學年度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參考手冊,p70。
胡美智(2013)。幼教師課程與教學生命史之探究。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
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范信賢(2003)。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轉變:敘事探究的取向。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施宜煌(2015)。Paulo Freire意識覺醒理念及其對教師教學理念的啟示。新竹教育大
學教育學報,32(2),3。
陳玉如(2014)。園長帶領新課綱實施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
陳美如(2007)。課程理解-教師取向之研究。台北:五南。
陳佩英(2005)。轉型領導的學校經營:以一位女校長的領導經驗為例。當代教育研
究,13(2),1-36。
陳昇飛(2002)。自傳文本的課程論述與批判。教育研究集刊。48(3)。211-236。
陳沛玟(2013)。我國幼托整合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教育研究集
刊。25,179-226。
陳玲玫(2015)。國小教師文化回應教學實踐之個案研。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院課程與
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炫任、曾大千(2011)。從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論弱勢教育者之法治內涵。教育與多元
期刊,4,1-34。
陳淑琴(2007)。幼稚園課程轉型輔導策略探討:一個長期輔導的案例。「2007全國幼
教輔導」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淑琴(2008)。台灣幼托機構課程模式的發展探究:從課程就是敘事文本的觀點。香
港中文大學基礎教育學報,17(1),17-32。
陳埩淑(2002)。課程與教學的關係在教學層面上的探究,教育研究,8,125-135。
陳惠邦(2003)。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
陳惠冠(2017)。教師生命經驗對於教育現場影響之探究-一種自傳研究。私立明道大
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議濃(2002)。幼兒SPP鄉土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梁文祥(2006)。花蓮海神信仰及傳說故事-以大陳人、阿美族人、噶瑪蘭人為例。國立
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翁葦菱(2010)。幼稚園轉型與教師專業成長之探究~以一所參與幼稚園輔導計畫之園所
為例。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翁麗芳、黃怡貌(1995)。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托兒所的演變在台灣幼兒教育發展
上的意義。中華民國台灣史蹟研究中心史聯雜誌,25,11-38。
高傳正(2000)。幼稚園原住民教育的實施。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系舉辦之
「二千年代幼兒教育的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25-144),台中市。
高新建、許育健(2005)。談台灣課程研究趨勢比較:1994-2003。教育資料與研究雙
月刊,65,53-73。
師瓊璐(2000)。橫越生命的長河--三位國小女性教師的生命史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章五奇(2013)。以教師自傳探究進行身分認同的課程理解。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
44(1),1-28。
許玉齡、江如玲(2007)。幼教輔導專業能力之初探—輔導人員之觀點。「2007全11國
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張永宗(2003)。批判理論與質的研究。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6:2。
張家雲(2005)。我的課程之旅:一位女性教師的課程意識之生命敘說。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素貞(2016)。台灣幼教課程趨勢的分析1990-2011。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3,
150。
張純子(201)。二位公私立幼稚園教師專業發展之傳記史探究。幼兒保育學刊,8,1-
16。
張盈堃、陳慧璇(2004)。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之宰制與抗拒。應用心理研究,1,
35-62。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分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25-8。
張雅粱(2010)。國幼班品質安心滿分?原教界,2(31),33-39。
張唯宸(2016)。幼兒園適性輔導計畫對教保服務人員專業發展成效之研究。國立東華
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雁玲(2000)。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
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瑜讌(2001)。我國幼托整合政策之研究。私立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新竹市。
張馥韻(2010)。以Rawls的正義論來探討我國幼兒教育券的正義性問題-從北高兩市
談起。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鐸嚴(2005)。台灣教育發展史。台北:空大。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正中。
教育部(1996)。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05.29)。教育改革行動方案。檢索日期:2016年2月21日,
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383
教育部(2011)。100學年度國民教育幼兒班教師參考手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暫行大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公私立幼兒園輔導作業原則
取自:http:// v.tw/LawContentDetails. aspx?id=FL038235&KeyWordHL=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1992)。中日幼稚園課程研討會手冊。台北:作者。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1992)。中日幼稚園課程研討會手冊。臺北:作者。
莊明貞(2002)。後現代思潮的課程研究及其本土實踐之評析。教育研究,102,27-
39。
莊明貞(2010)。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台北:心理。
莊雅如(2013)。幼兒園教師教學轉變歷程之探究-以執行新課綱為例。私立靜宜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單文經(2002)。現代與後現代課程論爭之評議。師大學報,47(2),123-142。
黃玉配(2015)。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參加教育部輔導計畫的成長與改變。私立朝陽科
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怡貌(1995)。光復以來台灣幼兒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1981)。國立師範大學歷
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佩岑(2018)。幼兒園師資應具備之素養能力—從生手至專家的觀點出發。臺灣教育評
論月刊,2018,7(3),21-24。
黃政傑(1995)。學校課程的自主與彈性。師友月刊,324,32-37。
黃政傑(1997)。課程與教學理論。台北:師大。
黃意舒(2006)。教師的專業思考「觀察與省思」的探討與實踐。台北:樂觀文化。
黃瑞祺(2007)。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綉婷(2007)。台灣幼兒教育制度的發展(1945-2005)。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嘉義,未出版。
黃嘉莉(2007)。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載於劉美惠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
讀,99-121。
黃騰(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
51(4),89-116。
曾玉慧(2002)。台灣幼兒教育券之社會運動研究以「一一八為幼兒教育而走」為例。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曾慶豹(2004)。哈伯瑪斯。臺北:生智文化。
楊永青(2004)。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省思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美琍(2015)。實施新課綱輔導計畫之研究-以一所幼兒園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
計與潛能開發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鄧珮偉(2015)。新課綱在國小附幼混齡班教學實踐之探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幼兒
教育學系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趙康伶(2001)。我國實施幼兒教育券之研究~以高屏兩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鄭宇博(2013)。老礦眷幼兒園的階級文化分析--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幼兒
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孟忠(2000)。我國幼兒教育券實施成效及其對家長教育選擇權影響之研究。國立嘉
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 。台北:高等教育。
歐用生(2008)。教師是陌生人-「看見」不一樣的教師。國民教育,48(4),15-
2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玉娩(2002)。福利經濟之研究—以宜蘭縣幼兒教育券政策為例。私立佛光人文社會學
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素碧(1988)。近四十年來我國幼兒教育之教材及教法。教育資料集刊,13,97-
121.
劉玉燕(1999)。傳統到開放-佳美主題教學的發展過程。幼教課程模式,4,168。
劉朝芳(1999)。幼兒教育券實施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彰化。
劉燕(2014)。幼教工作者存在感、情緒勞務與身份畫界的探究─批判教育學觀點。國立
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麗貞(2000)。幼兒教育政策評估-以幼兒教育券及幼托整合為研究焦點。私立東海大
學社會行為科學-公共行政學類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謝美慧(2000)。新世紀教育領導理念-後現代領導。學校行政,9,64-75。
戴文青(2005)。從深層結構論台灣幼兒園教師專業認同轉化的可能性。南大學報,
9(2),19-42。
戴文青(2009)。社會變遷中台灣幼兒園教師身份認同轉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楚瑛(1999)。幼教課程模式。台北:心理。
魏美惠(2005)。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心理。
顏士程(2012)。台灣幼兒園發展史。台北:華騰。
蕭明珠(2001)。資訊時代的教師身分認同:一個國小老師的行動探索。國立新竹師範
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新竹。
羅清水(1998)。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4),11-14。
羅德水(2014)。幼托整合不該成為教師與教保員的戰爭。天下雜誌。取自: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1956
羅鳳珍(2014)。教師實踐幼兒園教保活課程大綱問題之個案研究-以中班為例。載於幼
托整合教保理論與實務知結合學術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盧美貴、謝美慧(2002)。幼兒教育券—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盧美貴(2018)。幼兒教保概論。台北:五南。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
江吟梓、蘇文賢(合譯)(2010)。Marilyn Lichtman著。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
台北:學富文化。
林雨倩(譯)(2005)。Anna Fels著。女人就是要有野心。台北:商周。
修慧蘭等譯(2005)。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7 th edition(Gerald Corey原著)。台北:
雙葉。
張庫等(譯)(2003)。Pinar等著。理解課程:歷史與當代課程畫與研究導論。北
京:教育科學。
黃光雄(譯)(2005)。Robert C.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m著。質性教育方
法。台北:楊智。
黃柏叡、廖貞智(譯)(2005)。Joan Wink著。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紀錄。台
北:巨流。
蕭昭君、陳巨擘(合譯)(1998)。Peter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
台北:巨流。
顧燕翎、鄭至慧(2003)。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
貳、西文部分
Agar, M.H.(1980).The professional stranger: An informal introduction
toethnography. New York:Academic Press.
Allport , G.(1942). The use of personal document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New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Angell, R.(1945).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al
documentmethod in sociology 1920-1940. In L. Gottschalk ,
C.Kluckhohn, & R. Angell(Eds.) , The use of personal documents in
history,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Bartolin, Leandro A.& Wasem, Leighton, (1985).The Kindergarton
Curriculum. ERIC.(ED260832)
Bertaux ,D.(Ed.).(1981).Biography and society: The life history
approa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Sage.
Bogan, R. C.,&Biklen, S. K. (1982).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Allyn and
Bacon.
Brady, L . H. (1995). Curriculum Deveiopment (5th ed.). London:
Prentice Hall.
Brookfield, S. D.(1995). Becoming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Teacher. San
F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Bronfenbrenner, U. (1990). Discovering what families do. In Rebuilding
the Nest: A New Commitment to the American Family. Family Service
America . Word Wide Web:
http://www.montana.edu/www4h/process.html.
Connelly, M., & Clandinin, J. (1987). On narrative method, biography
and narrative
unities in the study of teaching.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21(3),130-139.
Chubb, J . E., & Moe, T. M. (1990) . Politics, 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Washington , D. C:Brooking Institution.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1992). Teacher as curriculum
maker. In P.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
363-401). New York Macmillan.
Clandinin, J. D.,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nzin, N. K.(1989a).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3rd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Elias, J. L., & Merriam, S. B. (1995).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adult education.Malabar, FL: Krieger.
Fetterman, D. M., (1989). Ethnography:Step by step .Newbury Park. CA:
Sage.
Freire, P.(199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 2nd ed.) NY: Continuum.
Freire, P.(1993).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New York:
Continuum.
Fullen, M.C., & Miles, M.B., (1995). Getting reforn right. In A.C.,
Ornstenin & L.S.,
Behar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urriculum(pp13-15) .Boston:Allyn
& Bacon.
Freire, P. (1997). Pedagogy of the heart. New York: Continuum.
Freire, P.(1998).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 Inc .
Gaskell, J., & Mullen, A. L., (2006). Women in teaching:
Participation, power, and possibility. In C. Skelton, B. Francis, &
L. Sumulyan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gender and education
(pp.451-468). London, England:Sage.
Goodlad , J.I., (1979).The scope of curriculum field. In Goodlad, J.I.
et al., (Eds.) ,
Curriculum Inquiry: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cvtice (pp.23-25). New
York.McGraw-Hill.
Goodson, I. F., (1998). Storying the self: Life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 In W. Pinar (Ed.) ,
curriculum-toward new idenitite. (pp.3-20).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Goodson, I.F., (2001). Techniques for doing life history. In I. F.
Goodson & P.
Sikes(Eds.),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pp.19-38).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Goodson, I. F. and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learning from lives.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Greene, M. (1 974). Cognition, consciousness, and curriculum. In W.
Pinar (Ed.),
Heightened consciousness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curriculum theory
(p.694).Berkeley, CA:McCutchan.
Grumet, M. (1981). Restitu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experience:An autobiographical method for curriculum theory. In M.
Lawn, & L. Barton (Eds.) ,Rethinking curriculum studies: A radical
approach (pp.115-130).London: Croom Helm.
Habermas, J.(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Kemmis, S. (1993).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politics of reflection. In
D. Boud, R. Keogh, & D. Walker (Eds.) , Reflection:Turning
Experience into Learning (pp.49-52).New York:Nichols.
Jorgenso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New Bury Park, CA:Sage.
Langness , L. L., (1965). The life history in anthropological science.
NY:Holt, Richart and Winston.
Little ,D .(1991). Autonomy: Definitons, Issues and Problems. Dublin :
Authentik.
Maccoby, E. E.,Maccoby, N.(1954).The interview:A tool of social
science. In
G. Lindzey(Ed.) ,Handbook of social science (pp.449-487). Mass:
Addison-Wesliy.
MacDonald, J. B., (1988).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and social
change. In political Analyses.(pp.156-174).
MacDonald, J. H., (1985). A career ladder and career alternatives
teachers.
Marshal, P.L., (2002).Cultural diversity in our school.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Marotzki ,W.(1999).Froschungsmethoden und-methodologie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n Biographieforschung In:Marotzki,W&
Kruger ,H.-H(Hrsg).Handbuch erziehungswissenschaftlichen
Biographieforschung.Opladen Leske Budrich ,(pp109-134).
McLaren, P. (1994). Life in schools: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2nd). New York:Longman.
Miller, J .L ., (2005a).Autobiography and the necessary incompleteness
of teachers’
Stories. In J.L. Miller(Ed.) , Sounds of silence breaking:Woman,
autobiography, Curriculum(pp.45-68). New York, NY:Peter Lang
Publishing.
Miller, J. L., (2005). Sounds of silence breaking:Women,
autobiography, curri-culum. NY:Peter Lang.
Moore, A. (2007).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self: The role and
important of reflexivity in school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T. Townsend & R.Bates, (Eds.), Handbook of teacher education:
Globalization, standards and professionalism in Times of
Change(pp.132-147). Netherland: Springer.
Morrison, K (1995). Dewey, Habermas and reflective practice
Curriculum,16(2),82-93.
Pinar, W. F., (1994). Autobiography and an architecture of self. In W.
F. Pinar (Ed.),
Autobiography,politics and sexuality: Essays in curriculum theory
1972-1992(pp. 201-222). NewYork:Peter Lang.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M.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Pinar ,W.F., (1986).`Whole, bright ,deep with understanding: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autobiographical method. In P.
.Tayior(Ed.) , Recent development in curriculum studies (pp.16-40).
Philadelphia:NFER-Nelson.
Pinar, W. F., (2004). Autobiography: A revolutionary act. In W. F.
Pinar (Ed.),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pp. 35-62).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lummer, K .(1983).Documents of life: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iems
and literature of a humanistic method. London:Geroge Allen &
Unwin.Plummer, K. (2001). Documents of life:An invitation to a
critical humanism.London:Sage.
Riddle,W. (1986) . Vouchers for the education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alysis of the Regan administration proposal .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12, 9-35.
Sadovnik, A. R., (2001). Theories in the socioiogy of eduation. In
Ballantine, J. H., &
Spade, j. Z., (Eds.) , Schools and society :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education,(pp.15-34).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ing.
Smith, P.(2001). Cultural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Malden,
MA:Blackwell.
Taylor, S. J.,& Bogdan, R. C.(1984). Inter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 New York:Wiley.
Weiler, K. (1988). Women teaching for change: Gender, class & power.
New York:Bergin & Garvey.
Yin, R. K.,(1984).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 Sa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