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18.221.52.7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勘誤回報
作者:陳佩妍
作者(英文):Pei-yen Chen
論文名稱:書寫姿態、心靈姿式與自然造化──從宗白華書法美學起論
論文名稱(英文):Writing Posture, Spiritual Image and Natural Creation:Interpretation of the Calligraphy Aesthetics of Zong Baihua
指導教授:李秀華
王應棠
指導教授(英文):Xiuhua Li
Yingtang Wang
口試委員:林安梧
吳冠宏
盧廷清
李崗
口試委員(英文):Anwu Lin
Guanhong Wu
Tingqing Lu
Kang Le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號:810501001
出版年(民國):112
畢業學年度:11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1
關鍵詞:天人合一主客融合宗白華美學書法意境
關鍵詞(英文):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integr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Zong Baihuaaestheticcalligraphyartistic concep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1
  • 評分評分: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系統版面圖檔
  • 下載下載:0
  • 收藏收藏:0
文字書寫具備「線性歷史」特性、以及不可逆迴的時間特性。一旦以書法形式呈現,除了文字本身的意義,尚增添字本身於視覺上的美感作用、書寫過程裡的身體動態表現。線條既是書法表現的核心,也是人類智性工具運用的基礎,可用以描繪事物輪廓外形或是組成幾何形式,這是文字被象形(摹仿)後的作用,藉此使不在場的事物可以彷彿臨在而成為思考對象,或參與人們跨時空的對話。

宗白華早年在論及書法時,認為書法是「最能象徵人類不可言不可狀之心靈姿式與生命的律動。」到了晚年,他更明確地闡釋:「中國的書法,是節奏化了的自然,表達著深一層的對生命形象的構思,成為反映生命的藝術。」總此,本論文擬以宗白華所論及的書論思想為中心,輔以相關的歷代書家書寫實踐或書論之言、中西方藝術理論,結合「書寫姿態」於書法名帖的經驗性證據,梳理宗白華的美學論斷,探究「從書寫姿態到心靈姿式」的樣貌,期能理解在藝術生成的過程裡,如何運作個人的內向超越力量?人所建構的心靈圖象和外顯藝術成就又如何綰合?而這過程又可以如何與時代社會風氣相互產生影響?最終達至自然造化的境界。

本論文除了前三章述及研究動機和文獻評析、研究方法與範疇之外,第四章到第七章,將從創作主體的研究進行分析,解釋藝術創作主體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創作成形的過程主要是從書寫者操作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是屬於書寫表現的內部動態審美分析;再者,第八章到第九章,自藝術作品角度研究審美的普遍感受,書法作品創作之後,其所獨具的時間藝術特性、以及社會流通所累積的歷史成果,此為從藝術欣賞者角度進行外部靜態審美分析。

宗白華是否建立了傳統美學的現代轉化?一直是歷來討論的重點。他認為「真實是超時間的」正如藝術品可以在不同時空頻頻得到後人的關注和討論,宗白華的美學理論著重詩性的體悟,對於藝術規律的深探詢,開創了貼近藝術、緊扣體驗的「散步美學」,即是試圖再現此真實。其中,除了以宗白華美學思想裡的「意境」、「自然」、「散步美學」、「主客融合」為核心語彙,亦將結合陰陽虛實、天人合一、禪宗玄悟……等傳統文化思想,以闡釋這些中國文化深蘊的內涵如何體現在書法藝術的表現與欣賞層面。
Written text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ar history" and irreversible time. Once presented in calligraphy form, in addition to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itself, it also adds to the visual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characters and the dynamic expression of the body during the writing process. Lines are not only the core of calligraphy expression,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intellectual tools. They can be used to depict the outline or geometric forms of objects. This is the effect of the text being pictorialized (imitated), allowing absent things to become objects of thought as if they were present, or to participate in cross-temporal and spatial dialogues among people.

In his early years, Zong Baihua believed that calligraphy is "the most symbolic expression of the unspoken and unformed human spirit and the rhythm of life." In his later years, he further explained: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rhythmized nature, expressing a deeper conception of life images and becoming an art that reflects life." Therefore, this thesis intends to focus on Zong Baihua's thoughts on calligraphy, supplemented by the words of relevant calligraphers throughout history, as well as theories of art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It combines the experiential evidence of the "writing posture" in calligraphy masterpieces to sort out Zong Baihua's aesthetic judgments and explore the appearance of "from writing posture to spiritual posture." The goal is to understand how the individual's inward transcendent power operates in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creation. How are the constructed mental images and external artistic achievements integrated? And how does this process interact with the trends of the times and society? Ultimately, it aims to achieve the realm of natural creation.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s, and scope i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from the fourth to the seventh chapter, the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research on the creative subject,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istic creative subject and the artwork. The process of creative formation is mainly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riter's oper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internal dynamic aesthetic analysis of writing expression. Furthermore, from the eighth to the ninth chapter, the thesis will study the general aesthetic perce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 appreciation. After the creation of calligraphy works, their unique tempor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accumulated through social circulation will b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ternal static aesthetics.

Whether Zong Baihua has establish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has always been a focal point of discussion. He believes that "reality is beyond time," just as artworks can repeatedly attract the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in different time and space. Zong Baihua's aesthetic theory focuses on poetic understanding and deep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laws, creating a "strolling aesthetics" that is close to art and closely tied to experience, which is an attempt to reproduce this reality. Among them, in addition to the core vocabulary of "mood," "nature," "strolling aesthetics," and "integration of subject and object" in Zong Baihua's aesthetic thoughts, it will also combine traditional cultural thoughts such as yin and yang,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Zen enlightenment, etc., to explain how these profound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are embodied in the expression and appreciation of calligraphy ar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文獻評析 7
第一節 現當代書法美學研究成果 9
壹、書法美學研究的意義與內涵 10
貳、書法美學研究的方法與範疇 13
第二節 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概況 17
表格一 宗白華著作表列 19
壹、 美學研究的對象與目的 24
貳、 「美」、「藝術」「(象徵)意境」的內涵意義 26
參、 散步美學 34
第三節 宗白華書法美學核心思想 39
壹、 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生命藝術 39
貳、 直觀藝術內涵的書論語言 40
參、 從基礎美學到形而上學的終極追問 42
肆、 從「意境」到「主客相融」到「散步美學」 4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5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5
第二節 論文架構 63
第四章 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人」是藝術創造的起動點 69
第一節 形式的力量 71
──歐陽詢〈三十六法〉 71
第二節 動象的自由 73
第三節 人格與書格 77
第四節 結語 81
第五章 靈想所獨闢,非人間所有 ──「創造力」成就藝術作品 85
第一節 筆絕「意」在,意隨心往 87
第二節 「勢」「力」用筆,筆為身延 89
第三節 得意忘言,精神自在 92
第四節 遊心太玄,同情自然 97
第五節 結語 99
第六章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悟」使藝術家超越 103
第一節 得於玄悟,神機始發 105
第二節 妙得神機,渾噩無識 108
第三節 「書」如練武,勢力成畫 111
第四節 沖澹翛然,生氣遠出 114
第五節 結語 118
第七章 鳶飛魚躍,活潑玲瓏 ──超越以達「天趣自然」 121
第一節 象外之象,主客相融 121
第二節 化實為虛,虛實相倚 124
第三節 生生之趣,天人合一 129
第四節 力線律動,再造天然 134
第五節 結語 139
第八章 群聲裡的純潔樂音 ──欣賞書法的音樂性時間藝術 143
第一節 臨時從宜,無可逆迴 145
第二節 一波三折,曲線成奏 148
第三節 點畫相成,如為音符 151
第四節 結語 156
第九章 作始末流互轉化 ───欣賞書法的歷時性社會意義 159
第一節 無時間性的時間性 161
第二節 集眾之長,師古出新 163
第三節 思接千載,無功利性 167
第四節 結語 171
第十章 結論 175
參考書目 181
附錄一 195
附錄二 219

圖 次
圖片 1 黃元煜〈形偽〉………………………………………………………… 7
圖片 2宗白華所繪精神生活結構……………………………………………… 30
圖片 3 [唐]馮承素臨摩《蘭亭序》……………………………………………48
圖片 4 [晉]王獻之《鵝群帖》……………………………………………………98
圖片 5 [唐]李白〈俠客行〉一詩壁刻(電視劇《俠客行》場景)………… 113
圖片 6 弘一法師書法《金剛經》(局部)………………………………… 117
圖片 7 [唐]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局部)……………………………… 123
圖片 8 [北宋]趙佶:《草書團扇》………………………………………… 125
圖片 9 [唐]懷素《自敘帖》(局部)……………………………………… 132
圖片 10 [明]董其昌《梁武帝書評卷》(局部)…………………………… 149
圖片 11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150
圖片 12 [北宋]米芾:《蜀素帖》(局部)………………………………… 155
圖片 13 [五代]楊凝式:《韮花帖》………………………………………… 166

一、古籍
[春秋]老子:《老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春秋]老子著;陳鼓應譯:《老子注譯及評介》(中華書局,1983年)。
[戰國]莊子著;陳鼓應譯:《莊子今註今譯》(中華書局,1983年)。
[戰國]孟子,何曉明、周春健註說:《孟子》(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戰國]荀況:《荀子‧第十四卷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西漢]揚雄著:《法言註》(中華書局,1992年)。
[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南朝宋]王微:《敘畫》(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南朝宋]宗炳著,陳偉席譯解,吳焯校訂:《畫山水序》(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年)。
[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中華書局,1985年)。
[魏晉]嵇康著、戴明揚校註:《嵇康集校註》(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魏晉]劉義慶:《世說新語珍藏版》(廣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
[魏晉]陸機:《文賦》(江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
[魏晉]劉勰:《文心雕龍》(新文化書社,1933年)。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年)。
[唐]符載著;俞劍華編:《中國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年)。
[唐]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4年)。
[唐]孫過庭著,王一飛註:《書譜》(江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
[唐]韓愈:《韓昌黎集》(商務印書館,1933年)。
[唐]張彥遠著,范祥雍點校:《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年)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米芾:《寶章待訪錄》(板橋:藝文印書館,1966年)。
[北宋]米芾:《海嶽名言》(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北宋]米芾:《海嶽題跋(附寶章待訪錄)》(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米芾:《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13冊‧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北宋]徐度:《卻掃編》(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張邦基:《墨莊漫錄》(上海書店,1936年)
[北宋]蘇 軾:《蘇東坡全集》(中央書店,1936年)。
[北宋]顧逸點校:《宣和書譜》(上海書畫出版社,1984年)。
[北宋]嚴羽:《滄浪詩話》(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南宋]朱 熹:《周易本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南宋]普濟編:《五燈會元》(中華書局,1984年)。
[南宋]姜夔:《續書譜》(中華書局,1985年)。
[元]陳繹曾:《翰林要訣》(臺北:世界出版社,1966年)。
[元]盛熙明、忽思慧:《四部叢刋續編子部‧法書考卷三筆法》(上海書店,1934年)。
[明]計成著,張家驥釋:《園冶全釋──世界最古造園學名著研究‧園說》(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標點:《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董其昌:《容台集》(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1968年)。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年)。
[明]謝榛:《四溟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清]方士庶:《天慵庵筆記》(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王夫之:《薑齋詩話箋註》(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清]王夫之:《古詩評選》(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清]王澍:《虛舟題跋》(國立中央圖書館出版:漢華文化發行,1970年)。
[清]王國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編輯:《人間詞話》(臺北市:師大出版中心,2012年)
[清]戈守智纂:《漢溪書法通解》(天津市古籍書店,1986年)。
[清]石濤著,竇亞杰編:《石濤畫語錄》(西冷印社出版社,2006年)。
[清]包世臣:《藝舟雙楫》(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年)。
[清]高秉,嚴一萍選輯:《指頭畫說》(台北藝文,1970年)。
[清]張伯行編:《續近思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傅山:《霜紅龕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清]笪重光:《畫筌》(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清]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年)。
[清]齊白石:《白石老人自述》(嶽鹿書社,1986年)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劉熙載著,王大亨、歐陽恒中簽註:《劉熙載書概簽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清]戴熙:《中國書畫全書第十四冊《習苦齋畫絮》》,(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卷五。
二、專著
(一)西洋類
[美]R. V. Johnsn著;蔡源煌譯:《美學主義》(台北:黎明出版社,1973年)。
[美]傅申,葛鴻楨:《海外書跡研究》(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元史學: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想像》(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年)
[法]布赫迪厄著,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麥田出版, 2009年)。
[法]余蓮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法]杜夫海納(M.Dufrenne)著,杜若洲譯:《美學與哲學》(台北:五洲出版社,1987年)。
[法]梅洛‧龐蒂著,龔卓軍譯:《眼與心》(臺北市:典藏藝術家,2007年)。
[德]Karl Jaspers, Michael Bullock trans, The Origin and God of Histor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3)。
[德]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台北市:桂冠圖書,1999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孫周興譯:《路標》(臺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
[德]康德著,宗白華譯:《判斷力批判》(商務印書館,1964年)。
[德]康德著;宗白華譯:《判斷力批判上、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德]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台灣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德]黑格爾:《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年)。
[德]海德格著;孫周興譯:《林中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日]鈴木大拙著;孟祥森譯:《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日]鈴木大拙著,林宏濤譯:《禪學入門》(海南出版社,2012年)。
[瑞]Paul Klee;周丹鯉譯:《克利教學筆記》(信實文化行銷出版,2013年)。
[捷]Vilém Flusser ,translated by Nancy Ann Roth. Gestures. Minneapolis MN, 2014。
[奧]席勒:《審美教育書簡》(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奧]愛德華‧漢斯立克著,楊業治譯:《論音樂的美──音樂美學的修改芻議(增訂版)》(人民音樂出版社,1980年)。
[匈]阿諾德‧豪澤爾著,居延安譯:《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1990年)。
[俄]列夫•托爾斯泰著;豐陳寶譯:《藝術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
[俄]康丁斯基著;吳瑪琍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5年)。
(二)中文類
1. 書法相關專書
王世征:《歷代書論名篇解析》(北京市:文物,2012年)。
王鎮遠:《中國書法理論史》(合肥:黃山書社出版,1990年)。
史紫忱:《書法美學》(板橋:藝文印書館,1979年)。
毛萬寶:《書法美學論稿》(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田光烈:《佛法與書法:佛學對中國傳統書法藝術之影響及追求》(臺北市:頂淵,1993年)。
宋喚起:《書法藝術審美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年)。
何恭上主編,馮振凱編著:《中國書法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1年)。
沙孟海:《沙孟海論書叢稿》(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沃興華:《中國書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洛齊編:《書法與當代藝術:世紀末的最後碰撞》(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1年)。
沈尹默:《書法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年)。
沈尹默著,馬國權編:《論書叢稿》(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
杜忠誥:《書道技法123》(臺北市:雄獅圖書,1941年)。
李郁周:《中國書史書跡論集》(臺北市:蕙風堂筆墨,2003年)。
林散之,陸衡整理:《林散之筆談書法》(蘇州:古吳軒出版社,1994年)。
邱振中:《書法藝術與鑑賞》(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5年)。
邱振中:《書法的形態與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邱振中:《書法:七個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邱振中:《書法與繪畫的相關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
邱振中:《書寫與觀照──關於書法的創作、陳述與批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上)(下)》(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4年)。
金學智:《書法美學談》(台北:華正書局,2008年)。
金開誠,王岳川:《書法藝術美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5年)。
金開誠,王岳川主編:《中國書法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周俊杰:《書法美學探奧--論書法欣賞》(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0年)。
周俊杰,唐讓之等編著:《書法知識千題》(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周俊杰:《當代書法藝術論》(北京:河南美術出版社,1996年)。
周俊杰:《周俊杰書學要義》(杭州:西冷印社出版社,1999年)。
周俊杰:《書法復興的尋繹》(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4年)。
高尚仁:《書法藝術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侯鏡昶:《中國美學史資料彙編.書法美學卷》(南京:江蘇省美學學會出版社,1988年)。
莊天明:《書法的最高境界》(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姜一涵:《書道美學隨緣談》(台北:蕙風堂出版,2001年)。
姜壽田等編:《中國書法批評史》(浙江: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
姜壽田:《現代書法家批評》(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黃 抈:《董其昌書法論註》(江蘇美術出版社,1992年)
陳云君:《中國書法美學綱要》(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陳丁奇:《書道教育概說》(台北:惠風堂,1997年)。
陳振濂:《書法教育學》(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1992年)。
陳振濂:《現代中國書法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3年)。
陳振濂:《書法美學通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振濂:《書法美學教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7年)。
陳振濂:《書法美學》(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年)。
陳振濂:《線條的世界——中國書法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振濂:《書法學(上)(下)》(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9年)。
陳廷佑:《書法之美》(北京: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1989年)。
陳廷佑:《中國書法美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9年)。
陳廷佑:《書法美學新探》(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陳廷佑:《書法之美的本原與創新》(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方既:《書法.美.時代》(武漢:湖北美術出版社,1993年)。
陳方既,雷志雄:《書法美學思想史》(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4年)。
陳方既:《中國書法精神》(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
陳師曾,鄭 昶,宗白華:《中國書畫 大師談》(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3年)。
潘之淙編:《書法離鉤》(中華書局,1985年)。
潘運告編:《張懷瓘書議》(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潘運告編:《張懷瓘書論》(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年)。
潘運告編著:《初唐書論》(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1997年)。
潘運告編著:《中晚唐五代書論》(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1997年)。
潘運告編著:《漢魏六朝書畫論》(長沙市:湖南美術出版,1997年)。
張光賓:《中華書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張清河:《有意味的線條--書法美》(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韓玉濤:《書意》(浙江: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年)。
韓玉濤:《中國書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3年)。
楊修品:《書法美學》(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
陸維釗:《書法述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斯舜威:《學者書法》(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年)。
衛俊秀:《傅山論書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葉秀山:《書法美學引論》(北京:寶文堂書店,1987年)。
蔣 彝:《中國書法》(即《八法南針》中譯本)(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年)。
蔣文光:《中國書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新店市:谷風出版社,1987年)。
樊 波:《中國書畫美學史綱》(吉林:吉林美術出版社,1998年)。
鄭曉華:《翰逸神飛:中國書法藝術的歷史與審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蕭 元:《書法美學史(修訂本)》(武漢:湖南美術出版社,1990年)。
劉綱紀:《書法美》(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人民美術出版社:《陸維釗書法選》(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
華正書局主編:《現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
華正書局主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下)》(台北:華正書局,1997年,繁體字版)。
2. 其它專書
王雲五、朱經農主編,葉紹鈞選註:《禮記》(商務印書館,1926年)。
方東美:《科學哲學與人生》(商務印書館,1937年)。
方東美:《中國人的人生觀》(黎明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王伯敏主編《書學集成》(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
王曉亮:《載道‧妙悟‧玄解:儒釋道影響下的中國書法》(鄭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
王德勝:《宗白華評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王德勝:《散步美學:宗白華美學思想新探》(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王應棠:《詮釋學、跨文化理解與翻譯》(東華原住民族叢書,2020年)。
白謙慎、孫靜如:《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三聯書店出版發行,2006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上卷)》(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2年)。
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下卷)》(台北縣:項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朱光潛:《談美》(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20年)。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年)。
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汪裕雄:《意境無涯》(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汝 信,王德勝主編《美學的歷史——20世紀中國美學學術進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呂 澂:《現代美學思潮》(台北:商務印書館,1931年版)。
呂 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論》(臺北縣:大千出版社,2010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一卷)--先秦兩漢美學思想》(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6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第二卷)--魏晉南北朝美學思想》(新店市: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澤厚,劉綱紀合著:《先秦美學史(上)(下)》(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李澤厚,劉綱紀合著:《兩漢美學》(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谷風出版社,1987年)。
李澤厚:《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李澤厚:《美學三書‧華夏美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宗白華:《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尚新建主編:《求道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林同華:《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林同華主編:《宗白華全集》共四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林同華:《美學與意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林金龍編著:《與山同行》(臺北市:釀出版,2016年)。
林語堂:《中國人》(原名《吾土吾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林語堂:《中國人》(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東方聞睿編:《六祖壇經》(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年)。
胡繼華:《宗白華——文化幽懷與審美象徵》(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胡繼華:《中國文化精神的審美維度:宗白華美學思想簡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張 法:《中國美學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 法:《中國藝術:歷程與精神》(臺北市:風格司藝術創作坊,2017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張世英:《哲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張次溪:《齊白石的一生》(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
張節末:《禪宗美學》(杭州:浙江人民,1999年)。
張善文註譯:《周易》(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張道一:《美術鑒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懋鎔:《書畫與文人風尚》(西安市: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章啟群:《百年中國美學史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望道:《美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上)(中)(下)》(台北:華正書局,湖南教育出版社授權,2001年)。
陳望衡:《中國美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朝平:《藝術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2000年)。
陳瑞文:《阿多諾美學論:雙重的作品政治》(臺北市:五南,2010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湯擁華:《宗白華與中國美學的困境》(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年)。
馮友蘭:《新知言》,《三松堂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簡編:《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年)
黃光男:《美感與認知:美術論文集》(高雄:復文出版社,1993年)。
黃光男:《畫境與化境-繪畫美學與創作》(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社,2007年)。
黃光男:《美感探索》(台北:聯經出版社,2013年)。
黃河濤:《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商務印書館,1994年)。
馮翠兒:《漢魏六朝書法理論與文學理論關係探微》(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16年)。
葉 朗:《中國美學的開展》(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葉 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葉 朗:《宗白華給我們留下的啟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1998年)。
葉 朗:《胸中之竹:走向現代之中國美學》(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1998年)。
葉 朗主編:《美學的雙峰——朱光潛、宗白華與中國現代美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葉 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葉 朗:《美在意象》(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局,1992年)。
楊 洪,王 剛注釋:《中庸》(甘肅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仁愷:《高其佩》(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
聶振斌:《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鄭峰明:《莊子思想及其藝術精神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嚴家炎:《金庸小說論稿(增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 墨:《中國畫論與中國美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年)。
劉 濤:《書法鑑賞》(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4年)。
劉大傑:《魏晉思想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劉再復:《人文十三步》(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劉紀綱:《美學與哲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2006年)。
劉紀綱:《藝術哲學》(武昌:武漢大學出版,2006年)。
劉梅琴:《藝術原理與實踐》(台北:五南書局,2005年)。
蕭 湛:《生命‧心靈‧意境:論宗白華生命美學之體系》(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蕭 鷹:《中西藝術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5年)。
上海音樂學院馬列主義教研室:《藝術中的哲學(例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中國當代美學論文選》第一集(重慶:重慶出版社出版,1984年)。
雄獅美術編:《弘一法師翰墨因緣》(臺北市:雄獅,1997年)。
三、期刊論文
(一)期刊類
[法]Yolaine Escande:〈Chinese Philosophy in France through Aesthetics and the Arts〉,《漢學研究》第31卷第2期(2013年)。
[捷]Vilém Flusser,白輕譯:〈書寫的未來〉,《新美術:中國美術學院學報》第二期(2015年)。
[德]伽達默爾:〈解釋學〉,《哲學譯叢》第3期(1986年)。
[德]海德格:〈領會與解釋〉,《哲學譯叢》第3期(1986年)。
丁羲元:〈樸質無華〉,《文學報》12月期(1982年)。
毛文芳:〈纏綿悱惻與超曠空靈——宗白華美學試探〉,《中國文化月刊》第141期(1991年)。
王京陶:〈《四甯四毋》的當代呈現〉,《中國書法》第11期(2015年)。
王居明:〈宗白華先生的周易美學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報》哲社版(1997年)。
王德勝:〈「心裡深藏著一個世界」─—宗白華的人生理想與實踐〉,《求是學刋》第29卷第4期(2002年)。
王興華:〈中國美學「意境論」新探〉,《南開學報》第5期(1996年)。
朱良志:〈「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佛學淵源辨〉,《中國典籍與文化》第4期(2003年)。
李幸玲:〈六朝居士佛教藝術的理論與實踐-以宗炳〈畫山水序〉為中心〉,《中國學術年刊》第29期(2007年)。
吳俊業:〈從書寫到書法──一個身體現象學的考察〉,《清華學報》新40卷第3期(2010年)。
吳福相:〈劉勰審美意象螺旋結構論〉,《空大人文學報》第18期(2009年)。
林俊臣:〈「如見其揮運之時」──書法臨摹的他者問題〉,《師大國文學報》第70期(2021年)。
林慶文:〈神聖的書寫──寫經的宗教與審美蘄向〉,《光武國文學報》第1期(2004年)。
章啟群:〈論朱光潛美學思想的現代性〉,《哲學雜誌》第176期(1996年)。
胡繼華:〈守護古典藝術的餘蘊──宗白華「氣韻生動說」簡論〉,《美術觀察》第6期(2005年)。
鄧 華:〈突圍的合力——朱光潛、宗白華美學的互補〉,《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1997年)。
程大利:〈筆墨文化談:在 2015 年徐州觀摩展暨藝術沙龍上的系列談話〉,《書畫藝術》第10期(2015年)。
曾春海:〈由氣韻生動論宗白華的意境美學〉,《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5期(2011年)。
曾春海:〈宗白華意境美學中的《周易》元素〉,《哲學與文化》第46卷第9期(2019年)。
唐善林:〈「情感生命」與「心靈自我」──宗白華與鄭以蟄書法美學思想之比較〉,《求是學刋》第41卷第4期(2014年)。
唐耕餘:〈《筆陣圖》孵化階段及其內容〉《書法叢刊》,第四期,(2000年)。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展〉,《考古學報》第1期(1972年),後收入《奴隸制時代》(人民出版社,1973年)。
段雨函:〈中國傳統書法藝術和古琴藝術的審美共性探究〉,《文藝生活‧文藝理論》第11期(2019年)。
黃夏年:〈中國大陸禪宗研究十五年〉,《佛學研究》第3期(1994年)。
張興成:〈中國書法的哲學基礎與文化特質——宗白華書法美學思想及其學術意義重審〉,《文藝研究》第11期(2013年)。
張瑞田:〈文人書法與文人情懷〉,《青少年書法(青年版)》第11期(2008年)。
張鴻愷:〈心學與美學的融合──宗白華「境界形上學」的藝術美學觀〉,《中華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6年)。
孫 洵:〈論王羲之的人格精神與隱居生活〉,《中國書法》第12期(2004年)。
夏東榮:〈超越傳統的中國書畫藝術研究——台海華人藝術史研究述評兼論中國書畫研究〉,《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1期(2018年)。
簡月娟:〈宗白華書法美學之後設思考〉,《空大人文學報》第12期(2003年)。
簡月娟:〈書法美學研究方法論的省思〉,《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2006年)
盧慧紋:〈筆墨之外──中國書法史跨領域研究論文集導論〉,《清華學報》新40卷第3期(2010年)。
葉 波,張 蓀:〈舞蹈作品《山河圖》的編創——中國古典舞向「書畫同源」的傳統書畫藝術進行借鑒的初步探討〉,《藝術評論》第3期(2019年)。
劉悅笛:〈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審美主義思潮論〉,《思想戰線》第6期(2001年)。
劉悅笛:〈實踐與生命的張力——從20世紀中國審美主義思潮著眼〉,《人文雜誌》第6期(2004年)。
熊秉明:〈書法與人生的終極關懷〉,王冬齡主編《中國「現代書法」論文選》(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年)。
蕭 鷹:〈宗白華的美學精神〉,《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7年)。
(二)學位論文類
王進進:《宗白華美學思想評述》。浙江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田志祥:《宗白華的精神人格與美學之路》。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姜 勇:《宗白華美學與現代新儒學》。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時宏宇:《宗白華藝術學思想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陽文風:《宗白華與現代中國詩學》。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
莊舒雯:《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郁博:《中國美學的建構_宗白華美學思想研究》。東海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洪松木:《囊括萬殊,裁成一相──破體書法創作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沈美華:《朱光潛與宗白華的意境對比研究──以中西比較美學為考察進路》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柯良志:《今不同弊──「後書寫」藝術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黃柏皓:《書法抽象:「蹲」、「趯」的繪畫意象》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
(三)網路資源類
CBETA ONLINE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
(此全文20260829後開放外部瀏覽)
01.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